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分析其对角膜移植片内皮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单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1眼,未出现排斥反应7眼,排斥反应控制后3个月以上3眼,余1例为排斥反应控制不到2个月。角膜缝线已拆除。术前裸眼视力光感-0.1,术前及术后均检测角膜植片中央内皮细胞计数,晶体核III-IV级。手术方式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平均超声能量14.82±0.47%,流速26ml/min,负压180-200mmHg(U/SPower),200-210mmHg(U/Spulse)。超声时间1.5min-2.5min(1.95±0.47min)。术后常规抗生素及激素眼液点眼。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0.5,均较术前提高。术后第2天-第3天,角膜植片少许内皮皱褶,术后第4天角膜恢复透明。术前术后角膜移植片中央部位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607-1998/mm2(1248.09±408.52/mm2)和601-1899/mm2(1184.36±373.92mm2),术后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11%,与术前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得T=3.6418,P=0.0045<0.05,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心脏死亡大鼠供体角膜移植排斥模型,观察术后排斥反应,总结手术操作技巧,提高大鼠角膜移植排斥模型的成功率。方法 50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供体组(10只,20眼)、实验组(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组20只,20眼)、对照组(自体角膜移植组20只,20眼)。5 m L空气注射入供体大鼠心腔内造成心脏死亡后取4.25 mm直径角膜植片。实验组大鼠采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作4.0 mm直径植床,将供体植片用国产12-0缝线间断缝合于受体植床上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对照组采用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用4.0 mm环钻取角膜,植片旋转180°原位缝合。术后两组大鼠滴妥布霉素眼膏1次/d。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按照Larkin的标准进行排斥反应评分,计算排斥反应指数,直至术后14 d取材。统计两组排斥反应指数评分,采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1)实验组大鼠中有1只死亡,19只发生排斥反应,排斥率为100%,对照组无排斥反应发生;(2)术后14 d,实验组排斥反应评分为(8.5±2.12)分,远高于对照组排斥反应评分(3.0±0.32)分,... 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7例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之中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DCD来源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以自体健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6月进行随访,双眼均做系统检查:裂隙灯下角膜、前房深度、虹膜等前节检查并行患者主观感觉问卷、双眼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检查。使用SPSS将结果作统计学t检验分析。结果 (1)当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6个月内术眼泪膜破裂时间低于健眼(P<0.05),但患者无明显眼部干眼等症状;泪河高度值在6个月内比较健眼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当排斥发生时,术眼泪膜破裂时间为0;术眼泪河高度明显高于健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6个月内,术眼的泪膜稳定性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当发生排斥反应时稳定性急剧下降,在术后随访中依据病情使用角膜营养、抗排斥、神经营养药物等提前预防干眼症、角膜排斥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Com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C组: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D组:新生血管化角膜穿透性移植组.术后对CNV生长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植片存活时间;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的含量.结果:CNV生长达中央平均为16.4±1.8d;排斥组植片平均存活12.4±1.3d,其他组角膜植片长期存活;正常房水和血清中均可检测到少量的sICAM-1,它们的浓度分别为16.55±3.63pg/ml,95.15±6.26pg/ml;术后早期D组房水及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即升高,至排斥反应前达最高水平分别为53.87±19.25pg/ml,378.78±30.58pg/ml,在观察期内维持高水平;排斥反应发生时,炎性细胞布满全层,基质结构紊乱,有大量新生血管,部分内皮消失.结论:ICAM-1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术后监测ICAM-1浓度变化对排斥反应的发生有一定预测和早期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 88眼 ,分别按有无术后排斥反应、术前疾病种类及病变程度分组观察。结果 :未发生明显排斥反应组术前植片与术后 1年对比变化明显 (P <0 .0 1) ;排斥反应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对比变化显著 (P <0 .0 1) ;不同疾病及病变程度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术后 1年内角膜内皮细胞的各项数据明显改变 ,而且与术后排斥反应及术前疾病种类、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透明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探讨其临床变化规律 ,以提高角膜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连续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病例 10 4例 10 7眼 ,在术后 1月、3月、6月、12月、18月、2 4月、36月角膜病专科门诊随访 ,除常规检查外 ,重点检查患者角膜的透明状态、植片内皮细胞以及并发症。结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 1月 10 7眼中82眼透明 (76 .6 % ) ,术后 6月 90眼中 6 9眼透明 (76 .7% ) ,术后 12月 81眼中 5 1眼透明 (6 3% ) ,术后 2 4月 4 0眼中 2 6眼透明(6 5 % )。与此同时患者的视力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尤以角膜透明者视力增加明显 ;术后 1月角膜透明 82眼中有 6 7眼矫正视力 >0 .1(82 % ) ,术后 3月 6 3眼中有 5 9眼矫正视力 >0 .1(94 % ) ,术后 6月 6 9眼中有 6 6眼矫正视力 >0 .1(96 % )。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因角膜病盲患者的重要手段 ,排斥反应是影响角膜植片透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5年角膜中央内皮细胞的变化、角膜植片的厚度及青光眼、移植排斥反应和移植失败发生的可能性。设计:纵向队列研究500例由同一名医生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方法:再移植眼、双侧眼病例的一侧眼及不同意调查的患眼除外,共有388只眼参与研究分析。术后定期应用光学显微镜予以内皮细胞照相及角膜厚度测量,记录青光眼、移植排斥和移植失败的发生情况。结果:67例患者中的30%在术后15年角膜仍保持有效透明。内皮细胞相对于术前供体水平丢失率为71%±12%(n=67),内皮细胞密度为872±348个/m m,角膜厚度为20.59±0.06…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光学性及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分别用新鲜角膜和甘油保存角膜做穿透性角膜移植的180例(180眼)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用新鲜角膜行光学性角膜移植76例,植片透明者65例,占85.53%;用甘油保存角膜行治疗性角膜移植104例,植片全部浑浊.术后主要并发症:免疫排斥反应光学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组8例(10.53%),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组48例(46.15%);继发性青光眼光学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组3例(3.95%),治疗性穿透性角膜移植组20例(19.23%).结论 光学性穿透移植可使角膜盲患者复明,但防治并发症是成功的关键.治疗性穿透移植可有效去除病灶,控制原发病,为二期光学性角膜移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双眼进程不同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变化,探讨白内障进展程度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视力一眼≤0.2,另一眼≥0.6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0例,视力≤0.2眼为A组,视力≥0.6眼为B组,分别对其双眼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大小变异系数(CV)及六角形细胞比例进行检查.结果 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297.65±364.66(cells/mm2),变异系数(56.65±7.28)%,六角形细胞比例(35.06±5.45)%;B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2570.46±340.25(cells/mm2),变异系数(47.59±7.03)%,六角形细胞比例(41.97±5.19)%.A,B两组比较,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变异系数(CV)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随着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进展程度的加重,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低、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增大、六角形细胞比例减少,显示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凋亡可能与白内障的进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大鼠角膜移植术后早期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角膜移植术后早期角膜移植物基质细胞凋亡发生的规律。方法 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 ,以同基因角膜移植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为实验组 ,并以正常大鼠做正常对照。术后一周取材 ,应用光镜、电镜及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法 )分别检测植片伤口附近 (<0 3mm)及植片中央区 (>0 5mm)角膜基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角膜中央区基质细胞凋亡数无明显差异 ;实验组角膜植片伤口附近基质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两实验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角膜移植术后一周基质细胞凋亡主要发生在切口附近 ,可能与伤口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11.
观察两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病例不同的拆线时间所引起的裸眼视力的变化。两组受体条件优良的光学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分别于7个月(简称A组,19例)和12个月(简称B组,18例)拆除角膜缝线。结果A组有7例(36.8%)拆线后发生裸眼视力下降;而B组有3例(16.7%)拆线后发生裸眼视力下降,前者高于后者。提示在光学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允许拆线的时间范围内,晚拆线更有利于角膜屈光状态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甘油保存角膜治疗角膜穿孔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角膜穿孔患者,使用甘油保存的角膜材料行角膜移植手术治疗,观察3~6个月。结果:18例患者15例保持角膜透明,3例角膜出现排斥反应而发生植片混浊或融解。结论:小范围角膜穿孔者,使用甘油保存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穿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及角膜皮样瘤的疗效,我们对17例(17只眼)翼状胬肉患者及5例(5只眼)角膜皮样瘤患者进行了板层角膜移植。术后随访1~4年。翼状胬肉组和角膜皮样瘤组植片透明率分别为82.4%及100%。翼状胬肉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7.6%,角膜皮样瘤组无一例发生排斥反应。所有病例角膜中央厚度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角膜散光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翼状胬肉组术后复发率为11.8%。结果表明板层角膜移植可使角膜完整、植片透明、减少散光、提高视力并降低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神经再生的特征。方法 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heidelberg retina laser tomography, HRT3)对71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于术后1、3、6和12个月行连续系列观察,分析角膜植片上皮下和基质中神经再生的生长规律及不同因素对其再生的影响。结果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个月角膜植片中未观察到任何神经存在。术后3、6、12个月,角膜植片上皮下神经和基质神经的再生率分别为3个月26眼/71眼(36.62%)和11眼/71眼(15.49%)、6个月44眼/71眼(61.97%)和30眼/71眼(42.25%)、12个月46眼/71眼(64.79%)和36眼/71眼(50.74%);术后12个月,角膜植片再生的上皮下及基质神经纤维与正常角膜神经明显不同,表现为直径小、长度短、密度低。不同病因患者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12个月时角膜神经再生的比例分别为机械外伤性角膜白斑9眼/10眼(90.00%)、圆锥角膜10眼/12眼(83.33%)、角膜营养不良3眼/4眼(75.00%)、大疱性角膜病变7眼/11眼(63.63%)、病毒性角膜炎6眼/12眼(50.00%)、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板层角膜移植术(lamellar keratoplasty,LKP)术后8眼/18眼(44.44%)、先天性角膜白斑1眼/4眼(25.00%)。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导致再生的角膜神经不同程度减少或消失。另有5眼再生的上皮下神经发生不明原因的消退或消失。结论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神经再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差异较大,激光共焦显微镜可以对术后的角膜神经再生进行连续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活性内皮细胞的冷冻保存角膜和使用Optisol中期保存液的新鲜角膜应用于直径小于3mm角膜组织缺损的周边角膜穿孔伤病人,行急诊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后效果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周边角膜穿孔,在本院急诊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10例(10眼),角膜穿孔范围均小于3mm,其中使用冷冻保存角膜6例(6眼),使用新鲜角膜4例(4眼)。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眼球完整性得以保持,术后前房形成良好,其中冷冻保存角膜组5眼及新鲜角膜组3眼术后随访6个月角膜保持透明,冷冻角膜及新鲜角膜组各有1眼发生术后混浊,新生血管长入。结论:无活性内皮细胞的冷冻保存角膜和新鲜角膜均可用于角膜穿孔伤患者的急诊治疗性角膜移植术,术后效果相近,可不行二次光学角膜移植手术,保持角膜的透明。冷冻保存角膜满足了急诊手术的需要,也缓解了新鲜角膜紧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1例(21眼),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末次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状态、术后并发症及角膜溃疡复发情况。结果21眼中8眼(38.10%)在术中发生了角膜后弹力膜的微穿孔,但都完成了手术,术后未出现双前房。术后末次随访,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58,等效球镜度数为(-2.15±2.42)DS,散光度为(-3.23±1.75)DS。在术后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均无角膜溃疡复发。结论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具有对材料要求条件低、不进入前房及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低、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肾移植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实施DCD供体肾移植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DCD供体肾移植护理方法,观察患者术后有无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感染、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1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DGF 4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尿漏1例,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 加强DCD供体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正确识别和判断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策,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寻找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疲排斥反应的31例,从角膜盲原因、植床新生血管程度、合并症、移植片直径、联合手术等5大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管化角膜、大植片移植、植床术前的活动性炎症、偏中心移植、多次移植、联合手术等应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疲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而移植片上皮反复脱落、眼压高、旧病复发、术眼再次手术、缝线松解与拆线等可能是诱导排斥反应发生的促发因素。结论 尽量减轻角膜血管化,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强调病人的及时复诊和治疗,术后坚持局部使用免疲抑制剂半年,排斥发生时及时足量地全身及局部使用激素和免疲抑制剂,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控制免疲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对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42例(42眼)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患者,术后3个月随机分为二组:Ⅰ组为实验组23例23眼,应用1%CsA和0.1%地塞米松溶液滴眼,每日各2~3次,交替用药,术后6个月后地塞米松浓度改为0.05%,每日各2次,交替用药,直至术后1年;Ⅱ组为对照组19例19眼在术后3月改为单纯1%CsA滴眼,每日3次,直至术后1年.所有病例随访观察1年以上.结果42眼PKP术后发生角膜植片免疫排斥反应11眼(26.19%),其中I组4眼(17.39%),Ⅱ组7眼(36.84%),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较长期应用1%CsA联合地塞米松滴眼,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高危PKP术后植片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Glaucoma can develop after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resulting in irreversible loss of vision. The incidence of post-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glaucoma varies from 31%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to 29% after three months. Various fac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rise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0.5 mm larger donor corneal size on IOP following penetrating keratoplasty.

Method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I was phakic and group II consisted of aphakic and pseudophakic patients. The same surgical technique was used for obtaining and suturing the donor graft. The viscoelastics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gime also remained the same in all cases. IOP was measured by the rebound tonometer.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raised IOP in the first seven days in the phakic group was found to range from 16 mmHg to 25 mmHg and IOP in the aphakic/pseudophakic group ranged from 16 mmHg to 42 mmHg. The IOP in the phakic group after three weeks of surgery was around 12.3 mmHg and that in the pseudophakic/aphakic group was 14.8 mmHg-16.2 mmHg. In aphakic patients, IOP was controlled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with eyedrops Timolol 0.5% and tablet acetazolamide which was given only for short periods. IOP settled to <12 mmHg with timolol 0.5% after six months. In the pseudophakic patients, IOP became normal by six months. These were inclusive of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anterior reconstruction and/or vitrectomy.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es that keeping the donor corneal size 0.5 mm larger does not affect IOP and that aphakia itself is a factor responsible for rise of IOP due to anterior chamber angle com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