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本文报道由于长期饮用地下高砷水而引起的地方性慢性砷中毒317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病变,其中包括色素异常277例(占87.38%),角化病变226例(占70.66%),癌变5例(占1.58%)。在临床上,以躯干部出现棕褐色色素斑与淡白色斑点相夹杂的色素异常,手足出现点状或鸡眼状角化,以及躯干多发性癌变为特征。皮肤病理以良性砷角化为多见。本文简要讨论了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并提出了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新疆奎屯地区2个单位的居民长期饮用高砷自流井水(含砷量分别为0.48和0.60mg/L)而引起的慢性砷中毒。作者普查了6岁以上居民889人,检出砷中毒病人579人,检出率为65.1%。发病与年龄、饮水年限及饮水中含砷量呈正比关系。其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躯干弥散性棕褐色色素斑,夹杂淡白色斑点为典型的砷色素异常;对称性手足点状或鸡眼状角化为典型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1例在饮用高砷井水(含砷量为0.58mg/L)4年后发生具有典型砷色素异常及砷角化的慢性砷中毒者,又经10年后伴发单发型角化棘皮瘤。这种病例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是否与砷有关,值得在高砷地区引起注意。本文对角化棘皮瘤的临床表现、病因、复发、治疗及预后等问题结合文献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2例鲍文氏病。1例为地方性慢性砷中毒患者,皮肤上还先后出现砷色素异常、砷角化及砷癌。另1例患者在发病26年前有明显接触三价砷的历史。认为此2例发病与砷有关。作者复习部分文献后指出,大量临床与病理资料说明砷与鲍文氏病有明显关系,至少可认为砷是引起鲍文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自1982年3月至1989年8月作者对65例砷氟中毒综合征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患者均长期饮用含砷量为0.6mg/L、含氟量为3.45mg/L的井水后发病。本文提出患者均既有慢性砷中毒,又有慢性氟中毒的临床表现,是砷氟两种微量元素联合对机体危害所引起的一组症候群。并发现本组病例周围神经炎及心血管改变较单纯慢性砷中毒或单纯氟中毒的发生率为高。提出了砷氟中毒综合征的主要诊断指标:(1)长期饮用含高砷高氟的水;(2)具有慢性砷中毒的二个主要症状或其中之一,即砷角化和/或砷色素异常;(3)具有慢性氟中毒的二个主要症状、体征或其中之一,即氟斑牙和/或氟骨症的临床表现或X线表现。对本组病例的皮肤肿瘤及内脏肿瘤的发生率,作者以为目前尚难定论,迄今本组皮肤肿瘤发生率为7.7%,一例伴发食道Ⅱ级鳞癌。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表现 地方性砷中毒主要为慢性中毒.其特征性表现为掌跖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同时伴有神经、血管、消化系统等全身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清土默特左旗高砷村庄分布及居民的砷中毒患病情况。方法生活饮用水砷浓度测定采用二乙氨二硫代甲酸银光光度法,居民砷中毒病情调查依据《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进行。结果352个自然村生活饮用水砷浓度>0.05mg/L的有66个自然村,超标率为18.75%,涉及人口50995人;居民病情调查人数11507人,砷中毒病例3046人,患病率26.47%,其中以皮肤色素脱失表现为主,其次是皮肤角化,且有随水砷浓度和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土默特左旗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现状依然很严峻。  相似文献   

8.
砷角化病是由慢性砷中毒引起,常常恶变成皮肤鳞状细胞癌、博文病(癌前皮炎)及基底细胞癌等。近年来发现P53和P16基因的突变与肿瘤细胞的增生有关。为探讨砷角化病易发生皮肤癌的机理,探讨P53基因和P16基因与砷角化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30例砷角化性斑块进行了P53基因和P16基因免疫组化检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砷角化病患者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地方性砷中毒病区。该病区由于水砷含量严重超标,居民长期饮用,造成慢性砷中毒。主要症状表现有掌跖角化过度、疣状增生,躯干为主的色…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简称,分为饮水型和燃煤型砷中毒,有严格地方性。以身躯皮肤色素沉着、脱失,掌跖角化,皮肤癌变等特征全身慢性中毒,为我国重点防治地方病之一,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在湖北省极少见到。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农村饮水规划和地方病防治规划支持下,2006年~2007年洪湖市对全市农村居民压把井水砷进行了筛查,查明了洪湖市高砷水分布情况,为此2010年对暴露高砷水农村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山西省饮水型砷中毒病区水砷暴露水平与皮肤病变间的关系。方法按照《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WS/T211-2001)在山西省山阴县抽取192例地砷病患者和117例健康成人作为调查对象。入户采集饮用水,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仪(ICP-MS)定量检测水砷浓度。结果 126份砷中毒患者的饮用水样品中,水砷浓度范围为4.04~720μg/L,中位数为87.75μg/L,超过国家标准(50μg/L)的有80份,超标率为63.49%。按照不同的水砷暴露水平(≤10,~50,〉50μg/L),以≤10μg/L组作为参考值进行分级分析,掌跖角化、色素沉着、色素脱失、总病情各组间比值比(OR)值分别为1.36、3.99,1.61、2.96,1.74、6.92,3.21、27.04,OR值呈递增趋势。进一步对水砷暴露水平与皮肤病变严重程度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发现,水砷暴露水平与掌跖角化、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总病情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272、0.205、0.401、0.482(P〈0.05)。结论山西省山阴县饮用水砷含量偏高,饮用高砷井水是慢性砷中毒的危险因素。随着水砷暴露水平的增加,皮肤病变严重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地方性砷中毒又称地砷病,主要是由于长期饮用高砷水或燃用高砷煤造成食物、空气砷污染,而引起的一种以皮肤色素异常和皮肤角化过度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神经、消化、心血管等系统损伤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严重损害病区居民的健康,并造成皮肤癌和其它各种恶性肿瘤的高发.  相似文献   

12.
慢性砷中毒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但关于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防治研究则甚少。本文对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治疗以及改水降砷的预防方法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可用于评价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预防和治疗。选择饮水含砷量为0.6mg/L的新疆奎屯车排子地区123团场的榨油厂井水为调查点,以饮用此高砷井水并确诊为慢性砷中毒的患者59例为综合防治对象,以附近饮水含砷量为0.009mg/L的123团3连健康居民为对照者。测定受检者尿砷含量,观察患者皮肤改变情况。  相似文献   

13.
平罗县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清宁夏平罗县(除西大滩地区外)是否存在有地方性砷中毒,其危害程度以及主要临床表现,根据水砷含量分布情况,对高砷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水砷含量超标率36.00%;发现砷中毒病例57例,患病率3.52%;男性患病率远远高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2.8:1;患病率与年龄成正比关系;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色素改变、掌跖过度角化等皮肤病变.表明宁夏平罗县除西大滩地区外,的确存在有地方性砷中毒,应加强农村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农村饮用水的改造,降低水砷含量,保障饮用水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宁夏地方性砷中毒高砷病区和高砷水分布情况以及病区暴露人群发病特点。方法根据《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统一调查表格对居民饮水进行水砷筛查和高砷水暴露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水砷筛查采用砷检测试剂盒法;超标水样复检,采用GB/T 8538-1995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结果检测出砷超标水样510份,发现高砷区112个自然村、高砷病区22个自然村、查出砷中毒病人492例,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色素改变、掌跖过度角化。结论基本摸清了宁夏高砷区的分布、病区范围及病情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砷中毒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人群从饮水、空气或食物长期摄入过量的砷而导致的慢性中毒,其过量摄砷来源与砷在地球中的分布密切相关;而不是事故性、工业生产过程或环境污染所引起,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也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皮肤角化,严重者可患鲍文病和皮肤癌,还可能与周围神经损伤与心血管疾病、内脏癌相关。国外报道均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全球有印度、孟加拉、泰国、智利、阿根廷、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匈牙利、芬兰、秘鲁西、墨西哥、巴西、玻利维亚、加纳、尼日利亚、南非等20余个国家有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报告新疆××地区长期饮用高砷水引起慢性砷中毒270例患者的皮肤表现,其中40例的皮肤病变作了活组织病理检查,270例中男性161人,女性109人,年龄最小5岁,最大74岁,皮肤表现主要有色素异常236例(占87.4%),砷角化189例(占73.3%),皮癌2例(占0.7%)。色素异常的特点为躯干部密集色素斑与淡白色脱色斑点交错混合出现,呈网眼状,砷角化发生在手足部,以对称性多发性点状角化或鸡眼状角化为特征,其病理改变为乳头瘤状增生具有局灶性角化不全为特征,细胞形态正常,属良性型角化,躯干部砷角化为棕褐色角化斑,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新疆奎屯地区一口深为270m的自流井所致的慢性砷中毒进行了调查。该井1969年始用,井水含氟3.45mg/L,含砷0.60mg/L(砷含量为我国生活饮用水容许含量0.04mg/L的15倍)。受检者为饮用此高砷井水的常住人口,共检查941人,有慢性砷中毒者444人,患病率为47.2%。慢性砷中毒的主要体征是皮肤病变,典型表现为躯干部皮肤色素异常,棕褐色色素斑与微白色脱色斑交错混合出现,或出现对称性多发性手足点状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砷中毒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地方性砷中毒是因自然界环境中含砷量过高所引起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性砷中毒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害病。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饮用水中砷浓度超过WHO指导标准0.01mg/L或超过了其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智利、中国、匈牙利、印度、墨西哥、秘鲁、泰国和美国等。多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地方性砷中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病因学、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人们已对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早期发现并确定高砷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地方性砷中毒病情、预后的预警、评价系统,制约了砷与健康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例由于饮用高砷水引起的地方性慢性砷中毒并发皮肤癌,并对砷的致癌作用、砷癌的类型及其预后和治疗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砷中毒是指人群从饮水、食物或空气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导致的慢性中毒。我国1983年在新疆首次报告以来,此后,在山西、内蒙、宁夏等地也发现饮水型砷中毒。20世纪90年代卫生部将地方性砷中毒列为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此后,各地陆续开展了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饮水砷含量的检测工作,国内外对砷中毒的防治给予了极大关注。我国的砷中毒防治工作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减轻砷中毒合作项目”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