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_多态必瑟肥厚型心肌病(HCM)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ACE基因目的片段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 HC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D等位基因频率及DD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DD基因型HCM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左室壁厚度明显大于2、ID基因型HCM患者(P〈0.05,P〈0.01),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  相似文献   

2.
刘艳明  田福利 《医学综述》2001,7(11):665-666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 ,HOCM)是以心室间隔的上部呈非对称地向左心室突出的肥厚为特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肥厚 ,表现为多样的临床症状。其取决于左心室流出道的压力阶差的程度。是青少年 ,特别是运动员猝死的常见原因。呈家族性发生 ,也可呈散发性发病。遗传方式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常见。1 HOCM临床诊断1 1 基因诊断 应用PCR SSO方法对肥厚型心肌病可能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分析 ,发现与HLA DQA1 和HLA DQB…  相似文献   

3.
徐军  李运有 《中华医学杂志》1995,75(10):621-622
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错义突变的研究徐军,李运有,张寄南,马文珠,王敬良近年来,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基因突变是心肌疾病研究的焦点之一,有研究认为βMHC基因中的点突变是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的重要发病原因[1]。本研...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诊治体会(221008)江苏徐州华东输油管理局职工医院内三科孟庆明,冯德秀家族性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PamilialHy-pertrophicDbstructiveCardiomyopathyF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 (IDC)的遗传背景及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技术对38例IDC患者、5 0例病因明确的心力衰竭 (HF)患者及 10 0例正常对照进行HLA DQA1等位基因分型 ,研究其多态性。结果 IDC组HLA DQA1 0 5 0 1基因频率 (2 8次 )显著高于HF组 (14次 )及正常对照组 (2 2次 ) (P <0 .0 5 ) ,该趋势随射血分数降低而愈趋明显 ;HF组HLA DQA1 0 30 1也有较其他两组增高趋势 (P >0 .0 5 ) ;而对照组HLA 0 2 0 1及 0 10 3基因频率分别高于IDC及H…  相似文献   

6.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 (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HNPCC)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综合征 ,又称Lynch综合征。其诊断标准为 :(1)家族中至少有 2代至少 3人发生结直肠癌 (CRC) ,其中 1人为其他 2人的一级亲属 ,除外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病 ;(2 )家族中至少 1人发病年龄小于 5 0岁。该病的错配修复基因 (hMSH2、hMLH1、hMSH6、hMSH3、hPMS1及hPMS2 )突变是致病基础。hMSH2和hMLH1基因突变占HNPCC家系突变的 71%~ 90 % [1 2 ] 。Lynch…  相似文献   

7.
三例艾滋病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易感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易感基因CCR5、CCR2和SDF1等基因位点的突变可干扰艾滋病的发病进程[1,2 ] 。其中CCR5 △ 32基因突变似乎是最重要的因素 ,它的纯合子突变可降低HIV传播的危险性 ,杂合子突变可以延缓艾滋病的发病进程 ,CCR2 6 4I和SDF1 3′A基因突变也可延缓艾滋病的发病 ;而甘露糖结合蛋白 (mannose bindinglectin ,MBL)的纯合子突变则增加个体对HIV的易感性。因此 ,有关HIV易感基因的研究成为艾滋病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我们在以往研究[3 ,4 ] 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 G M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方法:利用 P C R技术,将人 G M C S F基因与人免疫球蛋白 Ig G2 的 Fc 段基因联接,构建融合基因h G M C S F H V2;并将此片段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 Rc/ C M V2 载体。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 P C R扩增出了 1.3 kb 的融合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成功地完成了 G M  C S F/ Fcγ2 融合蛋白载体的构建。结论:(1)经 P C R 扩增技术由质粒 P C Dh G M C S F和 P S V V N P H V2 分别扩增到了所需的h G M C S F c D N A 片段和 Ig G2 从绞链区到 C H3 的基因组 D N A 片段。(2)利用 P C R介导,扩增出了融合基因片段h G M C S F H V2。(3)构建了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 Rc/ C M V2/h G M C S F H V2 。  相似文献   

9.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遗传性心肌病之一,临床上相对少见,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无特异性,诊治困难,预后差,且易发生较严重心律失常,约50%病人发生猝死(SD)[1,2]。故临床医生应加强对HCM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改善预后。1 病因与病理生理1-1 病因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若同时伴高血压时,高血压可能仅为触发因素而非病因[3,4]。HCM可能是导致幼年儿童及青年运动员SD的主要原因,应对其直系亲属进行随访,因为发生在HCM多是致命性的。由于HCM的典型超声心动图(UCG)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隆造血干细胞因子( S C F)并在 C H O 细胞中表达。方法: 采用 P C R 方法从p R C/ C M V(含 S C Fc D N A)中钓取 S C F c D N A 膜外段活性区,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 D N A3,转染入 C H O 细胞;用 R T- P C R 方法检测 m R N A 水平表达及通过协同刺激骨髓细胞集落形成来检测转染细胞上清的生物活性。结果:转染 S C Fc D N A 的 C H O 细胞可表达 S C Fm R N A,其细胞培养上清可协同 G M - C S F刺激骨髓细胞形成集落数比 G M - C S F 单独作用高 2 倍,转染外源基因对细胞周期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转染 S C Fc D N A 在 C H O 细胞中表达,转染细胞上清协同 G M - C S F 刺激骨髓细胞集落的形成,而本身对集落的形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肥厚型心肌病 (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 ,HCM )是一种以不明原因的心肌非对称性肥厚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 ,其临床表现多样 ,无特异性 ,容易被误诊。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1991~ 2 0 0 2住院的 4 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12.
1975年瑞典学者Wangstein首先报道了用 β -受体阻滞剂治疗 7例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cardiomyopathyDCM )所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 (chronicheartfailureCHF) ,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 ,加用氨酰心安 ,观察其对DCM所致的CHF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为 1996年 5月~ 1999年 10月因CHF住院 ,超声诊断为DCM的病例。按 1994年美国心脏学会纽约分会标准委员会的分级标准[1] ,把心功能分为 4级。其中Ⅰ级19例 ,Ⅱ级 2 7例 ,Ⅲ级 32例 ,Ⅳ级 8…  相似文献   

13.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 ,一种简单的显像技术可识别携带有致肥厚型心肌病 (HCM)基因的高危患者。HCM可导致心肌肥厚患者的早期猝死。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6月 3日在线出版的Circulation上。HCM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只要双亲中一方是患病基因的携带者 ,其子女就可患病。HCM是年轻患者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每 5 0 0人中就有 1人患此病 ,包括职业运动员。该病的特点是左心室扩大。目前已发现引起HCM的 14 0余种基因变异 ,涉及 10个基因。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发生在 β肌球蛋白重链 ,它是心肌的重要组成成分。肌…  相似文献   

14.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原发或继发耐药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耐药不仅与耐药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亦涉及血管生成因子[1] 。本文应用RT 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SCLC中多药耐药基因 (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 (LR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的表达并探讨它们之间关系 ,以便深入理解NSCLC耐药机制并指导其综合治疗。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96例NSCL…  相似文献   

15.
动脉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N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NHDL)及氧化修饰HDL(OX-HDL)对培养的人主动脉SMC原癌基因c-fos及PDGF受体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杜秋萍  廖琳 《中原医刊》1999,26(4):43-43
小儿心肌疾病以病毒性心肌炎(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多见,它们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活跃的细胞因子,在体内有着广泛的免疫活性。目前,对GMCSF与VMC和DCM的关系尚无明确的结论。自199...  相似文献   

17.
蔡思宇  吴祥 《浙江医学》2000,22(9):521-52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在肥厚型心肌病(HCM)发病及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对45例HCM患者、56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插入/缺失多态性。结果 HCM组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x^2=4.22,P〈0.05),D等位基因频率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黄斌雄 《上海医学》2002,25(10):661-662
肥厚型心肌病 (HCM )是一种心室肥厚、心室腔缩小伴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发性心肌病 ,其预后差别较大 ,部分患者后期可发生左心室扩大及左心衰竭 ,类似扩张性心肌病(DCM)。本组资料总结我院 1988年以来HCM的超声检测结果 ,以了解HCM远期发展成心室扩大的情况 ,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资料及方法我院 1988年 1月~ 2 0 0 2年 5月共诊断HCM 10 4例。其中随访 2年以上者 34例 ,平均随访 (4.88± 3.4 1)年 ;男14例 ,女 2 0例 ;年龄 2 7~ 83岁 ,平均为 (5 8.2 6± 16 .0 1)岁。 34例中 4例发展成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期 (11.76 % ) ,另…  相似文献   

19.
蒋华勤  郑远明 《四川医学》1997,18(5):314-315
超声观察扩张期肥厚型心肌病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641000)蒋华勤郑远明倪卫韩正军有学者报告,长期随访观察约10%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可演变成酷似扩张型心肌病(DCM)〔1〕,我院近年来共收治3例较典型的扩张期的肥厚型心肌病(d-HCM),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冠心病 (CHD)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但其确切机制复杂。病理学研究证实在粥样硬化斑块区的脂质核心及破裂斑块的“肩区”均有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 ,提示炎症反应参与了CHD的发生发展过程[1] 。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 (VEC)发生粘附是炎症反应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是双方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 (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介导的[2 ,3 ] ,因此CAMs在CHD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血脂异常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与CAMs间有无必然的联系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 CAMs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