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舒城县庐镇乡,是我省恶性疟和间日疟高度混合流行区。虽长期采用控制传染源防治措施,但效果不佳。1983年~1984年在该乡进行DDT室内滞留喷洒,杀灭嗜人按蚊,连续进行阻断恶性疟传播的研究,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雷氏按蚊嗜人亚种是北纬25至33度线地区的疟疾病主要媒介蚊种之一。在25度线以南地区其传疟作用未明.上思县百包位于北纬22度,经调查发现雷氏按蚊主栖人房,其密度季节消长与居民疟疾病逐月发病关系密切,解剖该蚊发现孵囊阳性和子孢子阳性,证明该蚊是当地疟疾的主要媒介。  相似文献   

3.
1977年以来,在我市永川等8县作了48个点的按蚊调查表明,有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以下简称雷氏按蚊)分布的地区为疟疾发病区。为进一步了解其传疟作用,于1980年在江津县李市乡刁塆村进行了此项观察。  相似文献   

4.
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由雌性按蚊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及恶性疟等4种。目前疟疾仍是全世界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07个国家有疟疾流行,每年新发病人1.5亿,热带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逾百万。我国主要流行的是间日疟及恶性疟。间日疟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山东5省,发病数几占总数的70%。恶性疟主要流行于两广、云贵等地,海南岛尤较多见。偶见三日疟及卵形疟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茂名市茂南区疟疾流行、防治现状,探索茂南区消除疟疾的可行性。方法统计分析发热病人血检、传疟媒介调查资料。结果 10年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32 253人,共检出疟原虫感染者5人,感染率15.50/10万,皆为输入性病例,其中1例恶性疟,4例间日疟,无二代病例感染;2010—2013年共捕获按蚊5 682只,经鉴定未发现引起疟疾流行的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茂南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疟防知识知晓率分别是66.33%和74.44%。结论茂南区采取了有效的控制疟疾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措施,为消除疟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广东省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疟疾传播强度,为控制疟疾爆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蚊密度调查等方法在广东省珠海市和惠州市进行媒介能量的调查和研究。结果广东省珠海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5.863,中华按蚊为0.663;广东省惠州市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为2.770,中华按蚊为0.249。结论嗜人按蚊的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8~11倍,说明嗜人按蚊在广东的传疟作用较中华按蚊更为重要,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 嗜人按蚊(A.lesteri znthropophzzgus 1975)系家栖性强,嗜吸人血的蚊种,已证明为是宜宾地区传播疟疾病的重要媒介。据筠连、宜宾两地调查结果,其传疟作用较中华按蚊大20倍,子孢子自然感染率为0.37至0.48%。此蚊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区,初步查明,其中群数量与疟疾发病有关,即嗜人按蚊多的地区疟疾发病亦较严重。为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昌江县王下乡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与微小按蚊季节消长与疟疾发病率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饵半通宵诱捕蚊媒计算按蚊密度和根据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病人和原因不明的"三热"病人采血涂片境检,以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为疟疾感染者。结果当地主要传疟媒介为大劣按蚊与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种群密度高峰在4~5月与9~11月,微小按蚊种群密度高峰在4~5月与8月~10月;同此时间,疟疾发病最高分别为5.10%与7.97%。显然,疟疾发病高峰与传疟媒介种群密度密切相关。结论王下地区以大劣按蚊与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疟疾流行的高危环境因素依然存在,疟疾流行仍然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掌握疟疾疫情和按蚊密度动态以及影响疟疾流行的相关因素,为今后库区疟疾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三峡库区与疟疾流行的相关资料、建国后疟疾流行概况、媒介种群及分布等资料.1999年建立三峡库区疟疾监测点.监测疟疾疫情和按蚊种群、密度变化动态.结果 收集、整理了三峡库区的基线资料.三峡库区历史上曾有间日疟和恶性疟流行,20世纪60年代后无恶性疟发生,建国初期疟疾大流行,70年末控制流行.传疟媒介主要为中华按蚊.监测结果显示,疟疾疫情稳定,年发病控制在1/万以下;发热病人血检和儿童IFAT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传疟媒介5~10月叮人率在1~9.6只/人·夜之间,牛房密度在6~360只/人工小时之间.结论 目前,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1/万以下,但是,传染源存在,媒介广泛分布,水库建成蓄水后,流速减缓、水面增宽、消落带积水均为按蚊孳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开展监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龙岩市辖7个县(市、区)是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间日疟中高度流行区。据1937年资料记载,龙岩市二县曾是恶性疟、三日疟、间日疟混合流行区,五县曾是恶性疟、间日疟混合流行区,五县曾捕获微小按蚊。1950年疟疾发病率达108.03/万,疟疾曾是龙岩市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1.
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在20世纪30-40年代,疟疾几乎遍及全国,解放后经过多年的努力防治,发病率已大大降低。但小规模暴发不断,南方不少地区恶性疟疾病例未见明显降低。按照疟疾流行的性质、疟疾的类型、媒介(按蚊的差异)可将我国疟疾流行区分为三大区:北纬25度以南的山区为高度疟区,恶性疟多为间日疟;北纬25~32度之间为中度疟区,间日疟与恶间疟均存在;北纬32度以北为非稳定疟区。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地区均有疟疾流行。它的传染源是患者及带疟原虫者,经按蚊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夏秋发病多,但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4季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12.
我国嗜人按蚊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传坤 《中国热带医学》2005,5(2):396-398,384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是我国独有的传疟媒介,主要分布于北纬22°~33°广大低山、丘陵岗地和浅丘平畈区。该蚊喜吸人血,传疟效能高,以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疟疾流行严重。近年证实在北纬42.5°的辽宁省法库县有嗜人按蚊,但其生态习性明显别于33°以南地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综合应用形态学、遗传杂交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各地的嗜人按蚊作更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的媒介防制和疟疾防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建阳市地处武夷山区、为间日疟流行区,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通过以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的落实,控制疟疾流行,为探讨灭疟后期疟疾发病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1989~1991年本市发病539例疟疾病  相似文献   

14.
<正> 疟疾在建阳市流行历史悠久,危害严重,建国后,曾发生了3次流行高峰年,分别在1954年(407.113/万)、1961年(326.155/万)和1970年(3130.400/万)。病原为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两种。主要传播病媒为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3种。前2个高峰系针对传染源采取防治措施,其发病率年徘徊在256.528—12.256/万之间,70年代中期调查发现疟疾发病与嗜人按分布密切相关,70年代末防治策略调整为以灭蚊为主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5.
解放以来,广西在疟疾方面的研究主要以其流行病学和防治研究为重点,疟疾病原学和媒介按蚊的实验研究迟至1973年才开展,曾先后研究人疟猴模;在熊猴体内发现一种三日型疟原虫并研究其形态学和生活史;继又成功地养殖广西重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使之在实验室自然繁殖;成功地养殖了广西的中华按蚊和雷氏按蚊;对日月潭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疟疾流行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建立江苏省疟痰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以对江苏省疟疾流行区分布态势进行预测。方法收集1973、1983、1993和1999-2003年江苏省各市(县)疟疾发病率资料,在AreGIS8.3软件支持下建立各县(市、区)疟疾病情数据库,疟疾分布资料重叠地理图获完整的各年度全省疟疾流行图。结果江苏省疟疾空间分布图显示,八、九十年代嗜人按蚊地区的发病率左右着全省疟疾发病趋势。近几年全省疟疾发病率普遍较低,但在北纬320以北单一中华按蚊媒介区陆续出现了疫情回升、小暴发或局部暴发流行,且疫情有北移扩散的趋势。蛄论江苏省疟疾高发流行区都分布在80年代原嗜人按蚊分布区,局部暴发与嗜人按蚊的存在有密切的联系。今后几年内在这一区域的疟痰疫情出现反复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有可能向毗邻地区扩散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在疟疾回升或爆发点现场的应用效果,为该类疟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盐津、彝良、永善三县2003-2006年期间疟疾点状爆发和回升地区的现场防控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整理和分析。结果盐津、彝良和永善3县2005-2007年疟疾发病占全市11县的92、65%。发生于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和彝良县牛街镇花果村的疟疾点状爆发及大幅回升,属历史高疟区的当地病例传播引起;发生于彝良县钟鸣乡麻窝村和永善县码口乡烟坪村的疟疾病例,属于历史无疟区的输入性突发疫情。通过应用嗜人按蚊区疟疾发病率〉10/27地区的防治对策,及时控制疟疾的爆发、回升及输入性疫情。各村点次年疟疾发病率下降55.56%-100%;输入性疟疾病例及时治愈,没有发生二代病例,次年亦未发生疫情。结论认真执行分类指导、分层防治疟疾的原则,就能有效的控制云南嗜人按蚊分布区的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8.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经按蚊叮咬传播,临床特点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反复发作者可伴贫血和脾大.近两年我科收治疟疾病例10余例,均有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经治疗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分类和流行病学 1.1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即: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 1.2传染源 病人和无症状的血中有配子体的人是疟疾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近10年疟疾监测及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林荣幸  张贤昌  吴军  吴旭光  朱泰华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0):1095-1097,1083
目的探讨广东省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疟疾病人个案表确定病例性质和发病前所从事的职业。媒介监测以半通宵人诱法,然后将捕获的按蚊进行种群鉴定和解剖。结果1996~2005年广东省共发现疟疾11852例,年发病率在0.020/万~0.370/万之间;10年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11677例,平均每年检出1167.7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占47.46%,本省居民占52.54%。通过职业分析,从事打石、砍伐和种养等职业的患病率最高。近10年间日疟是广东省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在10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7种按蚊,未发现子孢子自然感染。用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阻断媒介传播疟疾效果显著,可作为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疫点的重要措施。结论广东省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目前疟疾流行以散发或输入为主,主要抓住病例的早治疗和疫点的早处理,阻断疟疾在广东省的传播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江门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利用疟疾病人个案表确定病例性质和发病前所从事的职业。媒介监测以半通宵人诱法,然后将捕获的按蚊进行种群鉴定和解剖。结果1995~2004年江门市报告疟疾627例,年发病率在0·024/万~0·668/万之间;十年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人587例,平均每年检出58·7例,其中外来人口疟疾病占66·67%,本省居民占33·33%。通过职业分析,从事砍伐、打石和种养等职业患病率最高。近十年间日疟是江门市流行的唯一虫种,偶见输入性恶性疟。在10个病灶点进行传疟媒介调查,人诱捕获6种按蚊,未发现子孢子自然感染。用除虫菊酯浸泡蚊帐防治疟疾及传疟媒介获得良好效果,可作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疫点的重要措施。结论江门市疟疾发病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目前疟疾流行以散发或输入为主,主要对病例的早治疗和疫点的早处理,以阻断疟疾在江门市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