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龙岩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为鼠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夜法捕鼠。对捕获的鼠类及检获的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采集鼠血清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采集鼠肝、脾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 2009—2013年共捕获鼠形动物隶属2目2科4属10种。家栖鼠密度5.2%,野栖鼠密度3.3%,其中黄胸鼠密度2.2%。染蚤率30.30%,总蚤指数0.74,其中印鼠客蚤指数0.68、室内游离蚤指数0.01;F1抗体和F1抗原检测结果均阴性。结论龙岩市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种群,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宿主及媒介指标均未达动物鼠疫Ⅳ预警水平,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黄胸鼠密度仍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2.
2006-2010年龙岩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如  闫建平  肖旭英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65-1065,1067
目的了解2006-2010年龙岩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情况,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6-2010年龙岩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腮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冬季为流腮发病高峰季节;2006-2010年龙岩市共报告流腮2 949例,年均报告报告发病率为21.01/10万;3~20岁人群占病例报告总数的83.01%;2006-2010年龙岩市报告的流腮事件均发生在学校。结论流腮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发病人群以3~20岁为主,幼儿园、中、小学校是流腮事件发生的重要场所,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中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腮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龙岩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龙岩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龙岩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257例,发病率9.2/10万,11~12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主要集中在新罗区,以学生为主,年龄大部分在10~20岁,占55.3%,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广泛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宣传,落实、推广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龙岩市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更好地制定控制规划。[方法]对龙岩市2009年网络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描述。[结果]龙岩市2009年传染病年发病率391.83/10万,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为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流行性腮腺炎;冬季发病率略高;农民和学生居多,分别占32.1%和17.3%;病种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为主(65.0%),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24.0%)。[结论]加大对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力度能更好地控制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统一、规范肺结核、乙肝及梅毒的诊断和报告标准,有利于提高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龙岩市2013年法定传染病流行态势,掌握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制定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法定报告的2013年龙岩市传染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龙岩市7个县(市、区)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0种14 918例,发病率581.51/10万,死亡率0.51/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5 734例,占38.44%,丙类传染病9 184例,占61.56%。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5 805例(38.91%)、其他感染性腹泻病2 800例(18.77%)、肝炎2 524例(16.92%)、梅毒1 300例(8.71%)、肺结核1 005例(6.74%)。结论龙岩市法定传染病的发病存在病种、发病率、死亡率、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年龄、职业等差别;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乙肝、梅毒、肺结核、淋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防控是今后工作重点,应根据不同传染病发病、传播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来降低发病(死亡)率,减少社会损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态势,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监测报告卡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结果 2008-2011年发病率逐年升高,疫情呈上升态势,年均发病率为124.24/10万;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流行,以新罗区、长汀县为主,占56.34%;年龄以1~3岁的散居儿童高发,男多于女,散居儿童及男孩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疫情呈季节性流行和全年散发,高峰在夏、秋季,呈双峰分布,且高峰期延长,发病逐年提前,疫情流行水平大幅提升;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2d以上者占44.84%。2008-2010年病原体以EV71为主,2011年其它肠道病毒型占主导。结论龙岩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地区、季节、性别及年龄差异,发病逐年上升,疫情仍在延续,局部暴发流行、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可能仍然存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宣传教育力度,做好病原学检测,流行季节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分析普通病例转成重症病例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龙岩市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流行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结果 重症病例以1~3岁为主,夏季多发;单因素分析:就诊不及时、神经系统症状、消化和呼吸系统症状,EV71阳性等为主要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神经系统症状、E...  相似文献   
8.
1 529例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3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方法:查阅1997-1999年住院病历42206份,诊断医院感染病例1529例,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997-1999年医院感染发病率3.62%,老年病科、康复科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60岁以上医院感染患者占医院感染患者总数的33.16%;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P50为27.2d,住院时间大于50d者占26.88%;易感相关疾病以慢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为主,分别占61.70%和21.57%;侵入性诊疗技术操作以泌尿道插管占47.48%,其次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及内窥镜检查;呼吸系统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占56.04%,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和泌尿感染;病原菌主要有致病性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肝杆菌属、克雷伯菌、金葡菌。结论: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原发病、住院时间、入侵病原、侵入性诊疗技术操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龙岩市1998-2004年城区灭鼠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7年来龙岩市城区防鼠灭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控制鼠害的有效机制和措施。方法: 查阅1998-2004年防鼠灭鼠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调查。结果:灭鼠率在56.21%-72.80%之间,平均灭鼠率为 65.05%,鼠防设施合格率低,存在卫生死角,鼠密度回升率高。结论:加大城区卫生基础设施和防鼠设施建设,加 大卫生宣传和综合整治力度,加快灭鼠防鼠法制化、市场化机制的建立结合化学灭鼠才能有效控制城区的鼠密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05—2020年龙岩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5—202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0年龙岩市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 949例,发病率为0.54/10万~18.71/10万,年均发病率为4.56/10万,2007年、2010年和2014年出现发病高峰,其余时间保持在一定水平波动。8—10月为集中发病期;病例主要分布在漳平、上杭、永定;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03/10万,高于女性的4.08/10万(χ2=21.31,P<0.05);发病年龄为出生9 天至98岁,平均年龄为29.36岁,<10岁和25~50岁年龄组病例数较多;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民、学生、幼托儿童等。结论 应在该病的高发季节来临前对高发人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主动监测,开展病原体监测,及早发现,及时报告,防止疫情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