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人群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以期提供最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PBC并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文献,提取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效应量并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BC组冠脉事件风险显著增高(RR=1.56;P=0.0002),脑血管事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1,P=0.94);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PBC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风险显著低于对照组(RR=0.63,P=0.03),而卒中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1,P=0.40)。结论 PBC人群有可能并发更高的冠心病风险,而发生早期脑血管事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颈动脉狭窄等风险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中文数据库包括CNKI、万方、VIP、CBM等,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等。制定综合检索式,选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3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学效应指标选用RR值和95% CI,I2P值为异质性检验的指标,然后进行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发表偏倚评估。其中发表偏倚评估使用Egger's法,如有必要使用剪补法进一步分析。结果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组与氮卓斯汀鼻喷剂组比较,Z=8.18(P<0.000 01)、RR(95% CI):1.21(1.16,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A组,Z=5.62(P<0.000 01)、RR(95% CI):1.18(1.1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Z=3.62(P=0.000 3)、RR(95% CI):1.19(1.08,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Z=4.91(P<0.000 01)、RR(95% CI):1.33(1.1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示Z=6.27(P<0.000 01)、RR(95% CI):1.19(1.13,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比单一使用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 检索的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甲泼尼龙、地塞米松和突发性耳聋,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风险比(risk ratio,RR)值和95% CI作为本次研究的效应指标,异质性检验的指标选用I2P值。进行灵敏度检验及亚组分析,使用Egger's法定量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如果存在发表偏倚,使用剪补法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比较,Z=4.91(P<0.000 1)、RR(95% CI):1.20(1.1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全身用药组Z=5.23(P<0.000 01)、RR(95% CI):1.28(1.17~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用药组Z=5.99(P<0.000 01)、RR(95% CI):1.30(1.19~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分析Z=6.83(P<0.000 01)、RR(95% CI):1.19(1.13~1.26),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前向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内注射少量无水乙醇对提高RFA治疗效率的价值。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根据标准纳入98例(98个结节)病理确诊为良性的实性结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乙醇消融(EA)联合RFA组(EA+RFA组)和 RFA组,每组49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2个月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甲状腺功能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时间、消融能量、消融功率、术后结节体积缩小率(VRR)、症状评分(SS)及外观评分(CS)、甲状腺功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A+RFA 组平均RFA时间[(441.30±243.31)s比(790.70±349.82)s;t=4.403, P=0.000]、平均消融能量[(3.92±2.01)kJ比(5.15±2.12)kJ;t=2.709, P=0.009]和平均消融功率[(6.07±1.44)W比(7.30±1.29)W;t=3.612, P=0.006]均显著低于RFA组。术后 3、6、12 个月,EA+RFA 组VRR分别为(57.73±11.07)%( t=-3.16, P<0.001)、(64.40±10.56)%( t=-5.45, P<0.001)、(77.29±8.48)%(t=-10.46, P<0.001),RFA组分别为(55.44±13.01)%(t=-1.76, P<0.001)、(65.28±11.33)%(t=-5.09, P<0.001)、(75.17±9.84)%(t=-8.93, P<0.001),均较术前明显缩小;EA+RFA 组和RFA 组间术后1(t=3.41, P=0.33)、3(t=2.05, P=0.21)、6(t=2.77, P=0.49)、12 个月(t=5.05, P=0.10)的VR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超声造影检查未见结节复发。术后12个月,EA+RFA 组SS[(1.77±0.86)分比(5.54±2.15)分;t=9.63, P<0.001]和CS[(1.39±0.77)分比(3.32±0.61)分;t=10.09, P=0.004]均明显低于术前,RFA组SS[(1.63±1.04)分比(5.90±1.79)分;t=12.72, P<0.001]和CS[(1.64±0.83)分比(3.15±0.72)分;t=8.13, P=0.012]也均明显低于术前,EA+RFA 组的CSS明显低于RFA组[(0.93±0.55)分比(2.44±0.53)分;t=-11.70, P=0.007]。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EA注射可有效提高甲状腺良性实性结节RFA治疗的效率,并在结节VRR、压迫症状和外观不适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术后早期减重效果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行LSG的64例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相关系分析探讨不同临床指标与减重效果的关系,Logistic模型得到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检验效能。结果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的体质量指数(P=0.000,P=0.000,P=0.000)、 腰围(P=0.000,P=0.000,P=0.000)、全身脂肪体积(P=0.000,P=0.006,P= 0.00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0.000,P=0.000,P=0.002)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P=0.004,P=0.002,P=0.025)与患者术后3、6个月及1年的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EWL%)呈显著负相关,术后6个月的hsCRP与术后1年的EWL%呈显著负相关(P=0.029)。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是早期减重效果的独立预测因素(P= 0.018)。腰围142.5 cm为最佳截断值时,Youden指数为最大值,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87%。根据该值将患者分为高腰围组和低腰围组,结果显示,低腰围组患者术后3个月(t= 6.677,P= 0.000)、6个月(t=6.157,P=0.000)和1年(t=4.006,P=0.000)的EWL%明显高于高腰围组;术后6个月的hsCRP明显低于高腰围组(z=-3.510,P=0.000);术后HOMA-IR与高腰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1,P=0.412)。结论 腰围是LSG术后早期减重效果的独立预测指标,低腰围组患者的减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50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根据胸片成像再分为Ⅰ、Ⅱ、Ⅲ、Ⅳ级;以同期住院的158例早产儿为对照(对照组)。分别于生后第1、3、7天检测血清NT-proBNP及IL-6水平,同时监测他们的肺动脉压(PAP)。结果 研究组生后第1(t=-91.04,P=0.000;t=-11.03,P=0.000)、3(t=-89.10,P=0.000;t=-9.909,P=0.000)及7天(t=-87.91,P=0.000;t=-8.548,P=0.000)的NT-proBN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50.89,P=0.000)、3(F=49.16,P=0.000)、7天(F=45.45,P=0.000)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逐级升高的趋势。各级RDS患儿生后第1(F=0.89,P=0.448)、3(F=0.76,P=0.518)、7天(F=0.85,P=0.469)的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生后第1、3、7天的PAP分别为(49.3±3.7)、(40.1±5.4)、(39.0±2.6)mmHg(1 mm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2.7)(t=-90.01,P=0.000)、(30.0±3.1)(t=-81.90,P=0.000)、(26.0±3.0)mmHg(t=-88.89,P=0.00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与IL-6(r=0.876,P=0.000)和PAP(r=0.916,P=0.000)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有助于RDS早产儿的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4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logMAR BCVA、CMT值,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24%,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ogMAR BCVA、CM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 BCVA、CMT值均显著下降,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ogMAR BCVA、CMT值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珠单抗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疗效显著,减小黄斑中心凹厚度,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治疗前不同时期布鲁斯菌脊柱炎(BS)与正常对照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分数各向异性(FA)值差异,同时评价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ADC值和FA值变化。方法 53例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疑似为BS患者,后经血清学实验确诊为BS患者。对BS患者进行常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后测量ADC值、FA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期BS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期BS组间ADC值和FA值。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及FA值。结果 FA图显示BS彩码不同于正常对照组,BS治疗后FA图彩码信号增高。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及慢性期组ADC值分别为(1.45±0.02)×10 -3 mm 2/s、(1.35±0.03)×10 -3 mm 2/s、(1.26±0.05)×10 -3 mm 2/s,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6±0.09)×10 -3 mm 2/s(t=2.538,P=0.009;t=1.998,P=0.032;t=1.575,P=0.004),FA值分别为0.55±0.02、0.65±0.03、0.71±0.04,均低于对照组的0.78±0.02(t=2.440,P=0.012; t=1.847,P=0.041;t=2.102,P=0.003)。重复测量分析显示,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值分别为:F=12.100,P<0.001;F=8.439,P=0.005;F=9.704,P=0.004。FA值分别为:F=7.080,P=0.002;F=6.607,P=0.003;F=8.868,P=0.001),治疗后不同测量时间点ADC值低于治疗前或治疗后前一个时间点(F=332.14,P<0.001),FA值高于治疗前或治疗后前一个时间点(F=134.26,P<0.001)。结论 FA图彩码能够直观显示BS和正常椎体差异,同时能够显示治疗前、后彩码变化情况,ADC值和FA值能量化不同时期BS与正常椎体的差异,亦能量化BS病变椎体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尤其在治疗后BS患者恢复情况下,能够评估常规MRI难以显示微观水肿变化情况,因此,扩散张量成像有望成为评价BS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可视喉镜下观察经不同鼻孔入路对鼻插管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的颌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左鼻孔入路)和B组(右鼻孔入路),每组60例。麻醉快速诱导后,采用Tosight视频喉镜完成经鼻插管,记录并比较两组导管一次通过鼻腔率、导管通过鼻腔时间、声门暴露时间、插管总时间、插管成功率和鼻腔出血情况。结果 A、B两组患者在导管入鼻一次成功率(84.7%比81.7%;χ 2 =0.202,P=0.653)、导管通过鼻腔时间[(7.3±4.6)s比(7.5±4.1)s;t=-0.223,P=0.824]、声门暴露时间[(6.6±1.4)s比(6.7±1.4)s;t=-0.348,P=0.728] 和插管总时间[(35.1±9.2)s比(34.0±7.8)s;t=0.663,P=0.50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置管一次成功率均为100%。A组有16例(27.1%)发生插管相关鼻出血,B组有17例(28.3%),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 2 =0.022,P=0.882)。结论 经不同鼻孔入路对鼻插管影响无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开始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耐药产生的影响。 方法 对河南省接受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6个月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基线免疫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早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350个/mm3)132例、常规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1个/mm3~349个/mm3)200例和延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200 个/mm3)329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符合条件的抗病毒治疗患者661例,总耐药率为34.3%(227/661),其中早期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延迟治疗组出现耐药突变的比例分别为21.2%(28/132)、 35.5%(71/200)和 38.9%(128/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治疗(OR=0.31, 95%CI 0.19~0.51, P<0.001)、依从性高(OR=0.48, 95%CI 0.30~0.78, P=0.003)和含3TC初始治疗方案(OR=0.20, 95%CI 0.20~0.40, P<0.001)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保护因素,治疗时间长(OR=1.90, 95%CI 1.22~2.95, P=0.004 3)是影响抗病毒治疗耐药产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抗病毒治疗患者耐药毒株的产生,能取得良好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补气利水方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2例(64眼),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康柏西普治疗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采用补气利水方联合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分别观察起始治疗后1、3、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统计注射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BCVA、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CVA、CM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注射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柏西普可以有效改善DME患者的视力,联合使用补气利水方可以明显减少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患眼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前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变化及与视力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72例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wAMD患者(72眼)的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病灶切面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血流面积(cross flow area,CF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变化,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并换算成LogMAR视力表数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wAMD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CSA、CFA、CMT的差值与治疗前后BCVA(LogMAR)的差值的关系,统计患者治疗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wAMD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无效的因素。 结果 wAMD患眼抗VEGF药物后CSA、CFA、CMT均低于治疗前(P<0.05);wAMD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后BCVA(LogMAR)低于治疗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wAMD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CSA、CFA、CMT的差值与治疗前后BCVA(LogMAR)的差值均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眼压、治疗前CSA、CFA、CMT均是影响wAMD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P<0.05)。 结论 wAMD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CSA、CFA、CMT的差值与治疗前后BCVA(LogMAR)的差值均呈正相关,且CSA、CFA、CMT均是影响wAMD患眼抗VEGF药物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腔内治疗(EVAR)与开放手术(OSR)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采取开放手术或腔内治疗的rAAA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死亡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rAAA患者共35例,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37~84岁,平均(68.37±10.04)岁。 OSR 23例、 EVAR 12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术前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OSR组与EVAR组的死亡率依次为:手术期17.4%(4/23)、0(0/12)(P=0.275),术后30 d死亡率30.4%(7/23)、0(0/12)(P=0.070),术后6个月34.8%(8/23)、0.0%(0/12)(P=0.032),术后12个月45.0%(9/20)、0(0/8)(P=0.029);两组术后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是:OSR 17.0 (IQR:14.0~27.0),EVAR 11.0 (IQR:7.0~16.0) (P=0.024)。结论:腔内治疗可作为rAAA的一线治疗手段,但应根据解剖条件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 。单臂支架型血管(AUI)是控制rAAA出血的快速、有效方式。EVAR术后必需加强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醛对人嗜酸性粒细胞(EOL-1)的急性损伤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EOL-1细胞,将甲醛室温处理2 h的EOL-1细胞设置为0 mmol组、5 mmol组、10 mmol组、25 mmol组及50 mmol组;同时将3种活性氧(ROS)通路抑制剂(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细胞透性超氧化物清除剂Tiron、谷胱甘肽稳定前体NAC)和 25 mmol甲醛共同处理后的细胞设置为对照组、甲醛组、甲醛+DPI组、甲醛+Trion组和甲醛+NAC组;依据NAC浓度的不同,设置为对照组、甲醛组、甲醛+0.01 mmol NAC组、甲醛+0.1 mmol NAC组和甲醛+1 mmol NAC组。采用碘化丙啶(PI)和Hoechst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死亡的表达,采用罗丹明123(Rho-123)荧光标记法检测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损伤信号通路蛋白Bax、Bcl-2的表达。 结果 不同浓度甲醛组(0、5、10、25、50 mmol)细胞死亡率分别为(3.313±2.395)%、(8.205±5.719)%、(20.335±5.167)%、(19.387±6.056)%、(28.043±8.851)%,与0 mmol组比较,5 mmol组细胞凋亡和死亡无增加(P=1.00),但是10 mmol组(P=0.030)、25 mmol组(P=0.033)和50 mmol组(P=0.001)甲醛处理细胞死亡显著增加,其半数效应浓度EC50=25 mmol;甲醛组、甲醛+DPI组、甲醛+Trion组、甲醛+NAC组细胞死亡率分别为(61.430±9.885)%、(57.907±13.619)%、(55.700±18.487)%、(21.837±6.674)%,与甲醛组比较,甲醛+DPI组(P=1.00)、甲醛+Trion组(P=1.00)对甲醛诱导的细胞损伤无影响,但是甲醛+NAC组逆转甲醛诱导的细胞死亡(P=0.01);与甲醛组(52.853±11.338)%对比,随着NAC浓度的不同,细胞死亡率不同[甲醛+0.01 mmol NAC组(10.620±4.483)%,甲醛+0.1 mmol NAC组(6.257±6.265)%,甲醛+1 mmol NAC组(4.002±2.50)%],NAC对甲醛诱导的细胞死亡呈浓度依赖性的逆转作用。Rho-123荧光标记结果显示,与0 mmol组相比, 10 mmol组、25 mmol组、50 mmol组可以降低线粒体功能(P<0.001),而甲醛+NAC组逆转甲醛诱导的线粒体功能损伤(809.339±163.210 vs 675.552±126.993,P=0.021)。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甲醛25 mmol组能下调Bcl-2蛋白表达(0.401±0.122,P<0.001),上调Bax蛋白表达(2.937±1.388,P=0.006),甲醛+NAC组可明显减轻甲醛诱导的Bax蛋白的表达上调(1.196±0.597,P=0.018)和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0.717±0.246,P=0.018)。 结论 甲醛≥10 mmol通过抑制线粒体功能和调控Bcl-2/Bax信号通路诱导嗜酸性粒细胞EOL-1的损伤,而抗氧化剂NAC可减轻甲醛对EOL-1细胞的损伤及其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和对比SHA.LIN评分系统、S.T.O.N.E.评分系统与腔道泌尿外科协会临床研究办公室(CROES)列线图在预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结石清除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在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于中日友好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患者的一般状况、病史情况、结石特征、术中及围手术期情况等。利用术前CT影像,根据SHA.LIN、S.T.O.N.E.评分系统与CROES列线图的标准进行结石评分。术后结石清除状态根据术后1个月的腹部平片进行评估。分析3种结石评分系统与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估计出血量、住院天数、血红蛋白下降量等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3种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90例患者结石清除率为72.2%(65/90),33例(36.7%)出现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03.1±39.6)min,估计出血量平均(46.1±53.0)ml,总住院天数平均(15.3±5.2)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8.5±3.4)d,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16.1±10.2)g/L。结石清除组和残留组的SHA.LIN评分分别为8.23和10.36分,S.T.O.N.E.评分分别为7.05和8.16分,CROES列线图分别为188.50和14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项评分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P均>0.05)。SHA.LIN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28)、手术时间(P=0.006)、术后住院天数(P=0.001)、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4)相关;S.T.O.N.E.评分与估计失血量(P=0.047)、手术时间(P=0.012)、术后住院天数(P=0.005)、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1)相关;CROES列线图与估计失血量(P=0.045)、手术时间(P=0.040)、血红蛋白下降量(P=0.013)相关。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中,SHA.LIN评分(OR=2.491)、S.T.O.N.E.评分(OR=3.030)及CROES列线图(OR=0.973)均与结石清除状态相关。SHA.LIN、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95% CI=0.711~0.905)、0.748(95% CI= 0.632~0.864)和0.770(95% CI=0.664~0.877)。SHA.LIN评分与S.T.O.N.E.评分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CROES与另外两种评分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A.LIN评分、S.T.O.N.E.评分及CROES列线图均能有效预测PCNL术后清石率,SHA.LIN评分对术后清石率的预测能力比S.T.O.N.E.评分更强。但是3项评分均不能预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 TPPB)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transrectal prostate biopsy, TRPB)在前列腺穿刺中的优劣。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行超声引导下局部麻醉前列腺穿刺术的患者共237例,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185例患者采用TRPB,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52例患者采用TPPB。结果 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进行比较。TPPB组和TRPB组的患者年龄分别为(68.2±9.2)岁和(69.7±8.1)岁(P=0.331);体质量指数分别为(24.7±3.3) kg/m2和(24.7±3.1) kg/m2(P=0.924);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分别为2.7±1.7和2.8±1.1(P=0.744);前列腺体积为(59.5±32.0) cm3和(65.9±28.7) cm3(P=0.512);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分别为10.3±4.7和10.2±5.0(P=0.960),以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7 d内TPPB组和TRPB组分别出现33例次和145例次并发症,均为Clavien-Dindo 1级。两组在穿刺针数、穿刺阳性针数、穿刺病理恶性例数、Gleason评分、临床意义前列腺癌检出例数、血尿、下尿路症状、血精症和其他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B组的手术时间长于TRPB组,穿刺点出血少于TRPB组(P=0.003)、发热少于TRPB组(P=0.047)、疼痛重于TRPB组(P=0.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具有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相似的诊断效能,可减少穿刺点出血和发热的发生,局部麻醉辅以全身麻醉便于该技术开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含有不同类型脱敏成分的抗敏牙膏缓解冷光美白术中及术后产生的牙齿敏感的效果。方法: 本试验总共招募150个符合条件的受试者,通过计算机生成区组随机序列将150个病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各50例):硝酸钾组(牙膏中的脱敏成分为硝酸钾,n=50)、氟化亚锡组(牙膏中的脱敏成分为氟化亚锡,n=50),安慰剂组(普通含氟牙膏,不含脱敏成分,n=50),试验要求受试者在诊室美白术前15 d开始使用含有相应成分的牙膏刷牙,并且延续到整个试验随访结束。每个受试者均接受一个治疗周期的诊室美白,美白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35%的过氧化氢凝胶。一个美白治疗周期包括3次美白操作,每次操作持续15 min,总计45 min。诊室美白产生的牙齿敏感采用100 mm长的数字化疼痛评判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来进行评估,观察时间点为术后即刻0 d、术后1、2、7、14、30 d。最后,硝酸钾组、氟化亚锡组、安慰剂组分别有48(96%),45(90%),46(92%)例受试者完成了整个试验随访。数据的统计学方法采用了方差分析(ANOVA)。结果: 对于诊室美白产生的牙齿敏感,对3组的VAS均值进行分析,在术后即刻0 d,硝酸钾组的VAS均值为39.22±15.08,低于氟化亚锡组(47.18±12.59)和安慰剂组(52.53±14.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化亚锡组和安慰剂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d,硝酸钾组的VAS均值为38.27±16.52,低于氟化亚锡组(44.69±14.92)和安慰剂组(44.45±13.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氟化亚锡组和安慰剂组结果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7、14、30 d,3组VAS均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氟化亚锡组和安慰剂组相比,术前15 d使用硝酸钾脱敏牙膏能够有效缓解诊室美白术中和术后的牙齿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