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小板生成素与急性放射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核系造血功能障碍是导致急性放射病患者出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巨核系造血的主要刺激因子,可促进照射后巨核系造血功能恢复,升高外周血小板数。在照射后早期应用TPO对急性放射病出血并发症的防治起到关键的作用。研究表明,TPO可能具有更强促进造血恢复的作用,本文就TPO治疗急性放射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生成素(TPO)主要作用是促进巨核系细胞造血,可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及发育成熟,从而使血小板增加,因此在巨核系造血有重要意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ITP)为巨核系造血异常性疾病,其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有质和量的异常。白血病化疗后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患者血小板明显减少。1 对象与方法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ITP)30例,年龄15~51岁,男性9例,女性21例。白血病化疗后的患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30例,年龄10~62岁,男性18例,女性12例。健康对照组15例,年龄24~50岁。男性8例,女性7例。诊断均符合《血液病诊断…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由于血小板破坏增多而引起的常见出血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出现颅内出血而危及生命.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是一种作用于巨核细胞,血小板系统的造血调控因子.儿童急慢性ITP时,TPO水平如何变化及调控?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by,ANA)阳性率如何?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脾功能亢进的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228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为ITP组,332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为脾亢组,以23例正常人员为对照组,观察对比3组人员巨核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3组骨髓巨核系形态学比较,巨核细胞总数、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裸核、变性巨核细胞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颗粒型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胞体、胞核体积大小ITP组与脾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P巨核系成熟障碍重于脾亢,巨核系变异程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ntin,TPO)水平改变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45例ITP患者(ITP组)和25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TPO浓度,同时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骨髓涂片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并根据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疗效情况,将ITP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结果 ITP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小板计数及巨核细胞计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O浓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TP组中治疗无效组的TPO浓度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和对照组(P>0.05),而巨核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治疗有效组和对照组。结论血清TPO水平在ITP患者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血小板生成素(TPO)对8例血小板减少性血液病进行治疗,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3例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2例。TPO剂量为5000U/次,每周三次,肌肉注射,连用8周。结果MDS-RA及ITP患者血小板上升30×10~9/L~62×10~9/L,而CAA血小板上升不明显。本文对TPO治疗MDS-RA、ITP及CAA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体外培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胶原半固体培养法 ,培养 18例 ITP患者骨髓巨核祖细胞。根据骨髓涂片检查及巨核细胞 (MK)标化记数分为 MK增高 12例 ,MK不增高 6例2组 ;将 0 .1m l自身新鲜血清加入 ITP患者的另一巨核系培养基中培养 ,观察自身新鲜血清对巨核祖细胞集落的影响 ;用 A-PAAP法检测 ITP患者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ITP患者巨核祖细胞集落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MK不增高组巨核祖细胞集落数低于对照组 ;CD4 /CD8比值减低组巨核祖细胞集落数也低于对照组 ,巨核祖细胞集落数的多少与 CD4 /CD8减低程度呈正相关 ;其自身新鲜血清对骨髓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抑制率为 (2 8.6 8± 2 7.4 0 ) %。结论 :ITP发病与免疫异常有关 ,部分患者存在巨核祖细胞增殖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研究血小板生成素 (TPO)在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病理变化。方法 :我们用敏感的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了 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和 3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血浆 TPO的浓度。结果 :发现AA患者血浆 TPO浓度 (774± 393pg/ml)明显高于正常人 (5 5± 34pg/ml,P<0 .0 1) ,并且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ITP患者血浆TPO水平正常或仅轻度增高 (73± 36 pg/ml) ,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其血浆 TPO浓度与血小板计数间也无相关性。结论 :AA和 ITP患者血浆 TPO含量不仅受到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的影响同时也受骨髓巨核细胞的调节。血浆 TPO含量的检测有助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诊断及病理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含量的变化及紫癜康颗粒对其干预作用,探讨外周血小板计数、TPO含量变化与ITP发病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紫殿康高、中、低剂量组,共7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豚鼠抗BALB/c小鼠血小板血清(APS)的方法造模,观察14 d,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酶联免疫方法检测ITP模型小鼠外周血TPO含量。结果:ITP时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TPO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康颗粒可以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和TPO的含量,而中剂量组疗效最佳。结论:ITP小鼠存在外周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调节巨核细胞的正性作用因子TPO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紫癜康颗粒可明显提高外周血小板数量和TPO的含量,使ITP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生成素(TPO)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因其能促进血小板生成而得名。近年来研究发现,TPO对造血干细胞(HSC)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等功能具有调控作用,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TPO调节免疫细胞生成的作用机制也有了新的认识。该文围绕TPO对造血干细胞功能、血小板生成、免疫细胞生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重组人类促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thrombopoietin,rhTPO)等重组细胞因子对人巨核祖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了重组人类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巨核祖细胞、粒-巨噬系祖细胞和红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并观察rhTPO与IL-3、IL-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cellfactor,SCF)联合应用时对巨核祖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TPO能特异地、有效地刺激人巨核祖细胞的增殖。IL-3、IL-6和SCF对巨核祖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当它们分别与TPO联合应用时,作用强度表现出叠加性.该结果显示,人巨核细胞增殖受多种造血生长因子调控,其中TPO是特异地调控人巨核祖细胞生长的一种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对于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治疗至今仍然感到非常棘手,部分严重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有自发性出血倾向,甚至威胁患者生命.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调节血小板生成的主要细胞因子.近年发现,多数ITP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而血中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并未能增加[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和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以及它们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和IL-11水平,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仪测定其PLT,人工记数骨髓涂片上巨核细胞数,以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结果ITP患者血清TPO较正常对照组略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IL-1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患者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巨核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ITP患者血清IL-11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559,P=0.001<0.05),血清IL-11水平与巨核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TPO及IL-11的检测对ITP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本实验结果也对探讨血小板生成的调节机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前的报道认为 ,人重组促血小板生成素 (rh TPO)或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因子 (MGDF)是一种特异的调节巨核细胞生长发育的因子 ,能够促进巨核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单独使用对巨核细胞系无明显作用 ,且不能促进正常人 CFU- GM的生成 [1 ,2 ]。笔者于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1月用 rh TPO观察对巨核细胞系和正常人骨髓细胞表面抗原及各系祖细胞形成的影响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细胞因子  TPO为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赠送 ,选用剂量为 1~ 40 ng/ ml,与白细胞介素 (IL ) - 3联合时用 10ng/ m l。 IL - 3、红细胞生成素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和β2-微球蛋白(β2-M)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初治ITP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设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PO和β2-MG.同时检测治疗前骨髓涂片的平均巨核细胞数量.结果:在ITP患者中,治疗无效组的TPO和β2-M则明显高于有效组及对照组(P<0.05),有效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巨核细胞计数则显著低于有效组(P<0.01);治疗后,治疗无效组的β2-M和TPO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治疗后的TPO和β2-M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高水平TPO和β2-M可能预示ITP治疗困难,表明治疗有效与无效的ITP患者在发病机理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114例患者分为ITP组、血液肿瘤组、其他血液病和实体肿瘤组4个小组,应用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TPO,并进行星光分析. 结果 ITP组、血液肿瘤组、其他血液病和实体肿瘤组的血清TPO水平分别为129.54±78.84pg/ml、100.25±69.75 pg/ml、175.58±107.29pg/ml和137.50±109.44pg/ml;对照组则为 149.39±71.33pg/ml.血液肿瘤组T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其他血液病组则高于对照组(P<0.05).ITP组和实体肿瘤组则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原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不相一致,可能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不同有关.检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对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博  文飞球  陈霆  丁路  冯战桂  杨默 《上海医学》2006,29(7):473-475
目的探讨在干细胞生长因子(SCF)和血小板生成素(TPO)组合作用下,人脐血CD34~ 细胞体外扩增为巨核前体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经免疫磁珠纯化系统收集的人脐血CD34~ 细胞与SCF TPO组合体外培养,研究该组合对巨核前体细胞的扩增效果。结果在SCF和TPO组合的作用下,脐血CD34~ 细胞(6例)显著地向巨核前体细胞(CD61 CD41~ 细胞)扩增。CD61~ CD41~ 细胞构成比在培养第7天达到峰值(15.57±4.95)%,第14天为(9.06±2.72)%;存第14天,CD61~-CD41~ 细胞总数和巨核系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MK)达到高峰,为较理想的培养时间。经过体外扩增,总细胞数、CD34~ 细胞数、CD61~ CD41~ 细胞和CFU-MK均显著增加。结论在SCF和TPO组合的作用下,脐血CD34~ 细胞可有效地扩增为巨核前体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治疗儿童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童ITP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ITP患儿105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2例)和实验组(53例),前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者予以rh TPO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相同疗程结束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组间、组内Hb、WBC、ALT、Cr、BUN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ITP患儿而言,行rh TPO治疗比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敏  谢秋 《中国医刊》2004,39(12):33-33
目的通过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探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与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关系,及在临床诊断和疗效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40例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8例血小板减少的白血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检测.结果发现ITP患者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白血病患者则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PAIgG、PAIgM含量增高提示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系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血小板抗体产生而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及生成减少,而血小板减少的白血病系白血病细胞抑制骨髓正常造血所致,二者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是不同的.PAIg的检测必要时作为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促血小板生成素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 (thrombopoietin ,TPO)水平与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s ,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方法 :ELISA法测定 5 0例不同病因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 ,同时用自动血细胞仪测定其PLT ,人工计数骨髓涂片上巨核细胞总数 ,以 2 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 .结果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较正常对照组血清TPO略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 0 5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TPO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相关分析表明ITP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LT与血清TPO浓度均呈负相关 (r =- 0 . 6 5 ,P <0 . 0 5 ;r =- 0 6 8,P <0 . 0 5 ) ;巨核细胞计数与血清TPO浓度也均呈负相关 (r =- 0 . 5 5 ,P <0. 0 5 ;r =- 0 . 5 8,P <0. 0 5 ) .结论 :检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清TPO水平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血清TPO水平同时受PLT、巨核细胞数双重调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