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结肠癌患者80例,取结肠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正常组织标本各80份。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分析二者和结肠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包括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的关系。结果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中Becl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8%(27/80)、73.8%(59/80),LC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5%(18/80)、68.8%(55/80),Beclin1和LC3在结肠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结肠组织(P<0.01)。不同年龄、分化程度结肠癌组织中Beclin1和LC3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组织中Beclin1和LC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低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100A4蛋白的表达及与甲状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130份(例)甲状腺石蜡标本的S100A4蛋白表达情况,其中甲状腺癌80份(例)(乳头状癌55例、滤泡癌15例、髓样癌1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50份(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滤泡型腺瘤各25例);癌旁甲状腺组织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5例(对照)。结果:S100A4蛋白表达甲状腺癌组织阳性率77.5%(62/80),甲状腺良性肿瘤阳性率16.0%(8/50),癌旁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正常组织均呈阴性。甲状腺癌组织与后三者比,S100A4蛋白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S100A4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3.3%(25/30)和74.0%(37/50)(P<0.05)。有配对淋巴结转移的30例甲状腺癌中,S100A4表达率淋巴结转移癌高于相应原发灶(P<0.01)。结论:S100A4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过表达与转移有关,有希望成为一个能够预测肿瘤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相关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 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 LC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PV 法检测61例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 Beclin1和 LC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胃癌多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胃癌中 Beclin1的阳性表达率为37.7%,LC3的阳性表达率为41.0%,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8.4%、93.4%,癌组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Beclin1和 LC3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 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生长部位无相关性;胃癌组织中 Beclin1和 LC3表达成正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 Beclin1和 LC3的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两者之间的关系呈正相关,两者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关系。利用自噬调节药物对胃癌的治疗也许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癌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本次实验选取外科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标本36例为研究组,并选取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的表达情况为对照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eclin1蛋白在影响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呈阳性的表达率分别为27.8%、91.7%;LC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为36.1%、75%;P6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是77.8%、47.2%。结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和P62参与了进展期胰腺癌的发展,胰腺癌自噬蛋白中Beclin1与LC3表达水平具有正比例关系,P62表达水平则与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标本及盆腔淋巴结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蛋白在41例前列腺癌组织、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17例转移淋巴结组织及24例正常盆腔淋巴结组织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eclin 1、LC3在正常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前列腺癌组织(P<0.05),不同Gleason分级间前列腺癌的Beclin l、LC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晚期前列腺癌(C+D期) Beclin1、LC3表达水平高于早期(A+B期)。Beclin 1、LC3在转移淋巴结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盆腔淋巴结组织(P<0.05)。结论 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在不同临床分期发挥不同作用,细胞自噬抑制剂与化疗药物结合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癌中自噬相关因子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LK1)、B细胞淋巴瘤2基因作用蛋白(Beclin1)、自噬标志物轻链3(LC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20年1—12月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根治术标本共6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ULK1、Beclin1及LC3的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与患者年龄、性别、原发部位、神经侵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  自噬相关蛋白ULK1、Beclin1、LC3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与正常组织相比,肠腺癌组织中ULK1(71. 43% vs. 44. 44%)、Beclin1(66. 66% vs. 47. 61%)、LC3(55. 55% vs. 30. 15%)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 05)。ULK1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Beclin1和LC3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大体类型、神经侵犯均无相关性。此外,ULK1、LC3与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而Beclin1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  结论  结直肠癌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增高,ULK1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部分蛋白表达水平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自噬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增高可能是癌组织致病、转移的机制之一。对肿瘤组织自噬途径的干预,可能会解决结直肠癌复发和转移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32例正常膀胱组织的Beclin1和LC3表达,对比表达的差异。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组织 Beclin1阳性表达率为66.1%(37/56),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的93.8%(3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癌组织中LC3阳性表达率为50%(28/56),亦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87.5%(2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eclin1和 LC3表达均与患者临床分期有关( P <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生长方式不具有相关性(P>0.05);Beclin1和LC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P <0.01)。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 Beclin1和LC3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膀胱组织,两者可能均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B-Raf,BRAF)激活的长链非编码 RNA(BRAF-activated 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 -BANCR)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和自噬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RT-PCR检测lncRNA -BANCR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BANCR和甲 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联;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lncRNA-BANCR对甲状 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ncRNA-BANCR对甲状腺癌细胞凋亡行为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 lncRNA-BANCR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setern印迹检测抑制lncRNA -BANCR的表达后自噬蛋白LC3-I和LC3- II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甲状腺癌组织中lncRNA-BANCR表达水平较高(P<0.05);lncRNABANCR 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分期越高,lncRNA -BANCR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 越高(P<0.05);抑制lncRNA-BANCR的表达后,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P<0.05);同 时可使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行为得到一定的促进(P<0.05);自噬蛋白LC3-I和LC3-II的表达水平相应增高(均P<0.05)。 结论:lncRNA-BANCR的表达通过影响甲状腺癌细胞的自噬行为而对其增殖、侵袭及凋亡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MAPLC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明  崔健  丁丽君  王建江  阮华娟  方亚平 《浙江医学》2013,(23):2047-2049,207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APLC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9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Beclin1及MAPLC3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多种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胃癌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7%和44.1%,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2%,癌组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2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两者的低表达可能共同促进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m23-H1、p16抑癌基因蛋白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4例甲状腺癌、16例腺瘤、10例甲状腺非瘤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m23-H1、p16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nm23-H1、p16基因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100%(12/12)及91.7%(11/12),但两者均以弱表达为主,并且阳性着色均定位于胞核.甲状腺腺瘤及分化型甲状腺癌中nm23-H1、p16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增强(P<0.05),而甲状腺未分化癌中nm23-H1及p16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则降低(P<0.01).nm23-H1及p16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颈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但nm23-H1与包膜侵犯呈负相关(P<0.05),nm23-H1、p1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有相关关系(P<0.01).结论 nm23-H1及 p16在甲状腺癌的表达中有相关关系(P<0.01).以nm23-H1及p16蛋白失活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但与颈淋巴结转移无关.nm23-H1及p16可作为临床判断恶性程度及生物学行为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rox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颈部淋巴结中Prox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rox1蛋白呈高表达,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rox1蛋白在颈部淋巴结中呈高表达,癌细胞转移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无癌细胞转移组,Prox1蛋白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rox1蛋白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转移淋巴结组织呈正相关(r=0.3207,P=0.0151).结论 Prox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高表达,促进了癌细胞向颈部淋巴转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m23-H1和CD31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0例癌周组织nm23-H1蛋白和CD31蛋白的表达;并计数CD31标记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m23-H1阳性表达率为65.46%,均高于癌周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血管密度(MVD)与nm23-H1的表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nm23-H1抑制甲状腺癌肿瘤微血管形成,在抑制肿瘤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核基质结合因子SAF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8例临床石蜡标本(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71例,配对的正常甲状腺组织71例以及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癌16例)SAFB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AFB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三种类型的组织中表达明显不同(χ2=271.214,P0.01)。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SAFB1蛋白的表达前者显著低于后者,即SAFB1表达强者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高,而表达弱或阴性者发生率低,(Z=-4.608,P0.05),SAFB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配对的甲状腺原发癌组织差异无显著性(Z=-0.466,P0.05)。结论 SAFB1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l)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和1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MGAl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及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HMGAl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MGAl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HMGAl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Beclin 1和LC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eclin 1、LC3在正常腮腺组织表达为(1.045±0.002)、(0.779±0.0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降[(0.419±0.051)、(0.243±0.023),P<0.05],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二者阳性表达显著下降[(0.173±0.008)、(0.051±0.010),P<0.05]。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Beclin 1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侵袭性,不同淋巴结转移组与LC3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eclin 1和LC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调,自体吞噬功能改变可能在腮腺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Annexin II、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nexinII、uPA蛋白在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1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7例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Annexin II、uPA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且2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Annexin II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uPA蛋白的表达只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Annexin II、uPA蛋白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中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EGFR-3信号途径在甲状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RT-PCR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VEGFR-3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VEGFR-3的表达,测定淋巴管密度.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R-3的表达率为100%,高于正常组织组(P<0.05);LVD在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对照组,且淋巴结有癌转移组(N+)的LVD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NO)(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VEGFR-3,表达强度随淋巴结转移的严重度增加而增强,VEGFR-3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可能是导致甲状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MUCI黏蛋白、β-连锁蛋白(catenin)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生长、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甲状腺标本、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和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中MUCI黏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情况.根据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将5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分成亚组,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NIS-Elements BR 2.3测定MUC1表达的灰度值来显示表达量,光学显微镜下MUCI和β-catenin免疫组化染色判定来显示异常表达率.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MUC1表达量(134±10,灰度值)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99±6,灰度值)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101±7,灰度值)(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MUCI异常表达率(56.6%)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1.7%)显著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分别为15.0%和40.0%)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分别为5.0%和20.0%)(P<0.05或P<0.01).肿瘤直径≥1 cm组的MUC1表达量显著高于肿瘤直径<1 cm组(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的MUC1表达量和MUC1异常表达率均显著增高(P<0.01).二分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显著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因素有MUC1的异常表达、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MUC1的表达有显著相关的因素为有无淋巴结转移、β-catenin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 MUC1的异常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中有重要意义,MUC1的表达和β-catenin的表达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