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淑英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605-1606,1608
目的:分析比较自制匀浆膳食与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9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根据自愿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应用自制匀浆膳食组作为对照组,完全采用整蛋白肠内营养剂进行营养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的蛋白指标以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变化及第21 d两组NIHSS评分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基本状态和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下降,但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第21 d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自第21 d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21 d两组NIHSS评分结果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制剂的有效支持可明显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基层中小医院在对重症脑卒中患者施治过程中,有必要更大程度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杨玉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59-2460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发病24小时内给予鼻饲饮食,对照组早期给予常规静脉营养。在脑卒中发病后1天、14天分别测量患者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肉周长(MAMC)和血清白蛋白(ALB),评估营养状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量表)、改良的Barther指数评价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第14天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神经重症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以行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神经重症患者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前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实验组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神经重症经鼻胃管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永新  李军  覃晓洁 《广西医学》2008,30(12):1863-186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否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 将86例急性重症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43例给予早期鼻管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对照组43例给予肠外营养.观察:(1)入院1 d、7 d、14 d时两组营养状态;(2)14 d时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1)住院14 d,实验组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TLC)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病死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改善病人近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老年重症患者营养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93例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现状进行测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6例,实验组47例,对照组对心衰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白蛋白指标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进行全程营养干预后血清白蛋白指标比护理前上升(P0.05),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后没有什么变化,实验组在护理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再次住院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在肠内营养(EEN)的护理方案方面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患者进行研究,依照住院号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当中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当中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组并发症情况发生率的情况,可以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通过临床外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对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是非常有利的,能够让患者的生命质量大幅度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萌 《中国民康医学》2020,(2):133-134,145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质量、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护理应用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可改善营养状况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为老年重症患者营养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93例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现状进行测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6例,实验组47例,对照组对心衰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白蛋白指标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进行全程营养干预后血清白蛋白指标比护理前上升(P<0.05),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前后没有什么变化,实验组在护理后营养不良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营养,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再次住院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将在我院首诊并住院治疗的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对象中,根据营养措施的不同将4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n=28)与对照组(n=18),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腹痛与腹胀缓解时间、疼痛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疗法可以促进患者肠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该种干预措施值得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炒粳米粉对减少脑卒中患者由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引起腹泻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2009—2011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108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平分为两组,试验组在能全力中加入炒粳米粉,对照组仅仅使用能全力,观察病人服用能全力后腹泻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能全力中添加炒粳米粉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由能全力引起的腹泻。  相似文献   

11.
陈世明 《河北医学》2012,18(7):893-895
目的:研究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予肠外营养支持,C组予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比较3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患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及肠外营养支持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00%明显低于单纯肠内营养组25.00%及肠外营养组50.0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p<0.05).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感染及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早期肠内营养在普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荣峰 《吉林医学》2011,(6):1057-105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普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危重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肠内营养组,观察营养监测指标在两组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肠内营养组对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肛门排便)、营养指标(血糖、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改善明显,临床疗效较对照组较好。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普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合理的、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蛋白水平和并发症等.结果:经过两周治疗,观察组患者血清免疫指标、蛋白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易行,符合生理特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改善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病人80例按营养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两组营养支持前ALB与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ALB与PA在两组都明显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用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颅脑损伤病人更好地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脑损伤后胃动力恢复,是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混合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持续输注能全力肠内营养混悬液,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注普通匀浆膳。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后第7、14d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传统推注匀浆膳加持续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的混合肠内营养支持方式,能增加老年脑卒中患者摄入量,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外、肠内联合营养支持疗法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我院自制的鼻饲匀浆饮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种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种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除腹泻外,观察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外、肠内营养联合治疗可以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7.
葛声  汤丽新  蔡东联 《上海医学》2007,30(12):914-916
目的比较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昏迷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不能经口进食的昏迷住院患者,分为静脉营养组(PN组,21例)、肠内营养组(EN组,40例)和静脉 肠内营养组(PN EN组,49例),3组予等氮、等能量,观察营养治疗前及营养治疗7~10 d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不同营养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治疗后,3组间总蛋白、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N组及PN EN组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EN组(P值均<0.05),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EN组(P值均<0.05)。结论对于肠功能存在的昏迷患者,静脉 肠内营养治疗是较为合理的营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立适康均衡营养流食;对照组给予普通流食鼻饲,疗程3周。住院第1天、第10天、第21天分别测2组患者血红蛋白、外周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营养指标,并统计感染发生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患者营养指标均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均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伴意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两组病例的基本情况和一般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72 h内,治疗组通过鼻胃管给予个性化的高能营养液104.6~146.4 kJ/(kg.d)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鼻饲法。观察并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后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减少并发症、加快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从而观察治疗效果。方法:运用对比分析法对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本文采用此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其中试验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结果:患者入院治疗1周后,对其血常规检测中的总蛋白(TP)以及白蛋白(ALB)进行检测,发现试验组中TP、ALB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有效性,有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