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学对体质与发病关系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对体质与发病关系的认识长春中医学院(130021)修宗昌第一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朱晓红【关键词】体质发病中医学中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首先创立了理论较为完备的体质学说,比罗马的盖伦学说早几个世纪,并将体质学说同病因学、发病学、诊断学、治疗学紧密地结...  相似文献   

2.
认为当前中医危机只是中医学说的危机 ,提出中医学说理论改造的思路应该坚持与传统学说基本兼容的原则 ,以现代方法论为重构的基础 ,比传统学说更加简洁、完整、严密。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它由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与古代哲学思想结合而形成的.其理论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当时农业、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而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于是各个学派的思想先后诞生,造成"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大好学术形势.重要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兵家、阴阳五行家等.由此看来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都来源于先秦的学说,本文仅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综合古今研究认为:中医学的阴阳,是中医学方法的一对范畴,是代表人体自身、人体与其所在环境间矛盾与统一关系的符号。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阴阳说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中医学的阴阳对立属性、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关系认识生命,解释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诊察疾病、辨识病证,探求养生方法论防病、治病规律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回族医学七行学说与中医学五行学说的差异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医学是阿拉伯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完美结合,其理论重视先天(四行)与后天(三子)之间的和谐整体关系,构成其特有的七行学说.中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为背景,将五行学说视为理论构架,强调五行之间生克制化,从而实现机体的内在平衡.本文从理论探讨的角度出发,揭示回族医学七行学说与中医学五行学说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万物始于气的理论对中医学的创立、精气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五行学说奠定了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学说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阴阳学说、脏腑学说、诊断疾病、应用中药治疗及历代对“润”态的重视五个方面,探讨了“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身疾病的概念及中医理论对心身疾病的认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讨论心身疾病的概念、基础理论及其相关的心理动力学说、心理生理学说、学习理论等,并分析了心身疾病与躯体疾病、神经症、精神病的区别,以及现代心理学的有关治疗手段,着重论述了中医学理论中丰富的与心理学和心身疾病有关的思想发展脉络、基础理论、临床诊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科学结构学是科学学的分支,目的在于探讨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模式。中医学基本框架是阴五一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起主导作用,成为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由于长期的量变积累,出现了自然哲学概念与中医学概念的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10.
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与中医学的气化理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了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的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气化的内涵及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是古人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宇宙万物的产生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阐释;中医学的气化理论是关于人体生命维系的理论,是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的阐释。古代哲学的气化学说对中国医学气化理论的建立具有方法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癌的思路与基因组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调了中医肿瘤病因的“三因”学说与基因组学中人类原癌基因活化的条件相一致;中医学“天人相应”学说与环境致癌、环境治癌及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极为相似;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与基因的多态性和个体化治疗相近;肿瘤的“反克”传播途径及其理论与癌转移时,相关基因功能表达变化类似。从而提出了中医肿瘤学应以基因组学为契入口,继承和创新中医肿瘤学的理论和方法,以此构筑新的思路,为攻克肿瘤,继而为使中医药学成为世界主体医学组成部分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观、综合观、动态观和黑箱思维等认识论上的相似性,说明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基础。认为在中医学的病因学、体质学、证侯学、诊断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研究等方面,临床流行病学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到中医中药的研究上来,从基因和分子水平研究中医的基础理论、疾病的本质和中药的作用,既不脱离中医的整体观,又能使中医从客观化、定量化上与综合、演绎的方法联系在一起,填补中医缺乏微观还原分析的空白,不但有利于中医从朴素的方法论尽快地转到现代辨证的方法上来,也有利于利用基因组学这一纽带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4.
这是《冷庐医话》的读书笔记。从《伤寒论》药物剂量考证、紫金锭、《西医略论》、鸦片烟等方面,探讨了《冷庐医话》的史学价值;从人体器官入药、秘方不传等方面,阐述了《冷庐医话》的医学伦理观点;发现了《冷庐医话》包含的循证医学思想。还介绍了《冷庐医话》关于提高临床医疗水平的一些重要理论,如主张医生要博识多闻、善治疑难病方为名医、高明的中医必须有良好的预后能力、在诊治疾病时要经常探讨疗程等等。认为《冷庐医话》一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对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很多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阴阳是对立统一的思维法则,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二阴二阳和三阴三阳同样根植于阴阳,来自于同一生命本源—气。二阴二阳是根据"一分为二"在阴阳的基础上分出的四象,适合于诠释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应用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而三阴三阳,则是根据"一分为三"演化出来的对阴阳更加精细的量化,更适合于诠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符合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需要。无论"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都只是一种量化阴阳的方式,构建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阐述人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阴阳的二分和三分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阴阳"根本上的对立统一属性是永远不变的,以不变求万变,方是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16.
晚清医家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提出的人体理论异于传统中医理论,也异于解剖学,但《医林改错》所载方剂在临床上却确实有效,“方效论错”的悖论提示研究者,王清任的理论不是粗浅的解剖学。通过对《医林改错》的脏腑观念、“气血”观念以及人体理论的仔细分析,王清任的理论被证明尽管背离了传统中医理论的许多观点,但继承了中医理论中核心的“气血”观念,因此仍然属于中医理论范围。对“气血”观念的继承,是“方效论错”的根源。王清任批评传统中医理论、建立新理论的过程中显示的,对现代中医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教育与高等中医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俊 《医学与社会》2008,21(12):58-6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衡量中医学术定位和科学价值的文化坐标。坚持传统文化特色才能体悟中医学说之真谛,把握中医理论之精髓。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致使中医学与其母体文化出现断裂,严重影响了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教育必须立足中医特色,培植中医传统文化土壤,注重中医特色思维模式的养成,以培养真正具备传统医学理论和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  相似文献   

18.
仁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体现在中医学这门具有明显民族人文特色的传统医学领域。仁学思想与中医学思想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同时,仁学思想也在中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说"中医学乃仁学",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统文化寻找中西医学协同创新的动力与路径。方法文献分析法。结果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中西医学是两种异质的理论体系,彼此居于独立、平等的地位,中西医学应并存共荣而不应强求统一。结论“以西解中”的研究范式,或以西医理论对中医理论加以验证都是中西医学协同创新的误区。我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使得中医学具备了接受新科学的基本条件,中医应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协同先进的现代科技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20.
“方证相应”理论在“病证结合”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证相应"与"病证结合"皆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与学术价值。病、证、方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三者的有效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方证相应"强调了方药与病证之间的高度的对应性,"病证结合"强调了通过辨病与辨证的结合体现病变整体的纵横联系性。"方证相应"理论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创建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中医"病-证"的本质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并为通过"方"来探索已知疾病中医"证"的病机研究提供了科学假说的可能,有助于阐明临床上不同方剂针对相同疾病的不同作用机理,阐明现代医学疾病的主要中医证候病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