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培养能够胜任临床中医师岗位的具有扎实中医基础理论、较强临床实践技能和宽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是现代高等中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目标。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为例,探讨以岗位胜任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结合高等中医教育自身的特色和医疗改革对中医师岗位的要求,提出中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立足中医的特色和优势,缩减招生规模,实施精英教育;加强通识教育,强化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实施师承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进行中医学国际化教育中,应掌握学员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改进授课方法,体现个性化教学;编写实用教材,突出中医特色;弘扬中医文化,营造传统氛围。还需要适应中医药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扩大中医药学涉外教育规模,培养更多适合国际人才市场需求的高质量、高素质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要提升中医人才素质,就必须建立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可从加强入学教育,进行课程改革,革新教学实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必须牢牢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医人才深刻领会中医学真谛;有助于形成中医辨证施治思维方式;有助于博采众长,不断补充、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提高中医治疗效果。可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提升教师队伍人文素养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中医学这支瑰丽的奇葩。要揭示中医本质,弘扬中医特色,必须对承载中医学理论精髓的中医文献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必须培养一批具有丰富知识、较强科研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中医文献人才。中医文献型研究生教育在继承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模式进行了大量实践和创新。但现行教育模式的效果如何,是否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以便为文献型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教学目标定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出现的教学目标、教材及课时配备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探索其教学目标的确定,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寻求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特色医学人才之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就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探索其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寻求培养具有特色医学人才之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探索其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寻求培养具有特色医学人才之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培养中医儿科研究生中医临床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临床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中医临床应用型人才,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疾病的诊疗。中医学临床专业研究生学位制度的实施,使培养中医研究生的中医临床能力成为重中之重。提高中医临床能力从何入手呢?应该在传承中医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临床实践。从渊远流长的中医经典学起,古人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要想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本科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同时中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随着学校和教研室的发展,逐步开设了一系列中医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课,为医疗单位培养应用型、全科型人才,弘扬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教育是中医文化能够得以延续的关键,而如何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是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的要点。文章认为应该从中医形成的文化背景出发,重视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并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三个方面真正提升中医的教育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仁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体现在中医学这门具有明显民族人文特色的传统医学领域。仁学思想与中医学思想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同时,仁学思想也在中医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说"中医学乃仁学",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医学基础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具有哲学属性和文化属性,理论上的社会性,应用上的自然性决定其学科的特性,根据其特殊的属性,构建中医学的基础和桥梁课程,就是要使学生首先了解中医学的各种属性,对中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形成和嬗变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思维方法的形成与拓展等方面的知识,应该是构成中医学基础和桥梁课程的核心,并应将这些基础和桥梁课程开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全国中医类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2002至2013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数据库,针对中医类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医药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断增长,但中医执业资格占比仍有待提高,医院床位数和人员配比较低.结论 中医药人力资源是保障中医药服务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其培养的研究与规划,关系到中医药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在创新中求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中医学发展的动力,中医不但需要继承,也需要创新,继承和创新是辩证的统一。创新只能以实践为判断标准,而不应设置禁区。理论创新是关键,需要解决过度依赖哲学和功能与结构不完全一致的两大难题。中医学必须借鉴所有学科知识为其发展之用。中医学是在发展中与现代学科体系逐步沟通,最终走向融合。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完成,需要有更高层次理论的指导、人才的聚集和中医自身的有效发展等条件。  相似文献   

16.
新医改催生了中医药的改革,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也倒逼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该文分析比较了中医药人才的社会贡献价值和回报机制,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处境和待遇对中医院校人才的培养的影响,指出需要合理制定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中医药教育的投资回报,并提出在新医改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危机下的思考与中医教育变革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医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反思,认为中医院校应当多元化培养中医学生,提出中医教育变革中的注意点:树立正确的中医学科学观,完整掌握中医学体系;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科学设置课程;尊重学术个性,采用多途径多方式多种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推进高等中医教育的发展;完善对不同培养目标的配套管理。  相似文献   

18.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构建医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中医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中医理论是古人将临床经验通过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推理总结上升的综合认识。取象比类的理论内涵包括了现代科学逻辑中的综合与类比等思维方法。基于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以汉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3个方面为例探讨中医理论构建的思维方法,既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赋予中医学的鲜明特征,又能为中医学的现代科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程度,探讨相关教育策略。方法 选取某中医院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579名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现状和其对教育教学策略的评价。计算文化自信现状问卷条目平均分,最高5分,最低1分。结果 中医药文化认知程度平均分3.24±0.69,情感4.48±0.58,对待西医文化态度4.90±0.60,相关行为4.39±0.84。6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目前缺乏中医药文化的教育,73.58%认为缺少相关实践教学。大学生喜欢的教育途径排序前三的分别是文艺视频、实践活动、网络媒体。结论 大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水平一般,但对其有深厚的情感,对西医文化有正确态度,并且中医药文化的相关行为积极,愿意传承中医药文化。可通过开展视频网络教学、举办实践活动的教育形式增加大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系统中医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叶,成形于21世纪初。系统中医学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坚实的客观基础,这就是人的复杂性。人作为开放复杂巨系统,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研究应当遵循这一复杂巨系统的特性和规律。中医学从宏观层面朴素地认识到了这一复杂巨系统的功能变化特点、疾病演变规律,形成了现代系统论的原始雏形。而现代系统论和系统科学则为研究、推动中医系统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祝世讷教授是系统中医学的主要开拓者,至今已在该领域出版个人专著9部,发表论文150余篇。从三个方面回顾了系统中医学的发展:①系统中医学研究的起步和过程;②主要的研究成果;③钱学森院士对这一领域研究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