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U0126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方法:在大鼠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中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性缩爪潜伏期和热痛缩爪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变化。 结果:CCI大鼠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鞘内应用U0126能够明显减少背角神经元中Fos表达,同时伴有大鼠痛行为的改善。 结论:细胞外调节激酶信号通路在脊髓背角浅层的激活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与维持。  相似文献   

2.
刘海林  张跃  郑国龙 《重庆医学》2011,40(23):2335-2337,2394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NOS抑制剂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吗啡依赖和戒断模型,SD大鼠72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吗啡戒断组、L-NAME组,每组18只大鼠。采用行为学(n=8)、免疫组织化学(n=6)和Western blot(n=4)方法观察鞘内注射L-NAME对吗啡依赖大鼠纳洛酮催促戒断反应、脊髓p-CREB表达的影响。结果 (1)鞘内注射L-NAME、可明显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戒断组戒断症状评分为28.60±4.89,L-NAME组22.10±4.52(P<0.05);戒断组TEA评分为13.50±2.55,L-NAME组9.80±3.11(P<0.05)。(2)鞘内注射L-NAME可明显减少戒断大鼠脊髓背角p-CREB阳性神经元的数目(380±71),L-NAME组(283±47)低于戒断组(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鞘内注射L-NAME明显抑制吗啡戒断期间脊髓p-CREB表达的增加。结论鞘内注射NOS抑制剂能明显抑制吗啡戒断大鼠脊髓神经元p-CREB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鞘内给药对保留性神经损伤(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鞘内置PE-10导管后随机分为4组:Sham组,SNI组,SNI+DMSO组和SNI+BN52021组,建立SNI疼痛模型,手术后第1、3、5、7、10和14天鞘内给药并测痛阈,第14天取大鼠L4~6段脊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os免疫阳性细胞。结果:SNI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缩爪阈降低(P<0.05),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P<0.05);BN52021鞘内注射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的表达,同时伴有大鼠触觉异常痛敏的减轻。各组大鼠辐射热缩爪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注射BN52021可减轻SNI大鼠触觉异常痛敏,抑制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c-fos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鞘内置管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低剂量布托啡诺组(LB);高剂量布托啡诺组(HB),n=6.鞘内置管后5d,在各组大鼠的左后足掌面皮下注射5%福尔马林50μL,致痛前30 min,3组大鼠鞘内分别预先注射生理盐水、布托啡诺12.5μg、25.0μg,采用疼痛加权评分法评价疼痛行为学,所有大鼠福尔马林注射2h后处死,取大鼠脊髓L5节段标本,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脊髓背角PKA和pCREB的表达.结果 HB组大鼠疼痛较NS组减轻,其脊髓背角PKA和pCREB表达弱于NS组(P<0.01),且呈正相关,r=0.940.结论 在大鼠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布托啡诺25.0μg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机制与下调PKA、CRE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以及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采用改良Yaksh法进行鞘内置管,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NS组)、氯胺酮50μg组(K1组)和氯胺酮100μg组(K2组)。NS,K1和K2组于置管5d后,复制甲醛炎性疼痛模型。采用疼痛加权评分法(PIS)评估大鼠甲醛致痛后1h内的疼痛行为,24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腰5节段水平脊髓背角nNOS的表达。结果:与NS组比较,K1组和K2组在甲醛炎性痛第2时相(15~60min)的PIS值明显降低(P〈0.01);NS组大鼠脊髓背角nN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及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均较C组明显增加(P〈0.01),而K1和K2组则明显低于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痛大鼠具有明显的抗伤害作用;鞘内注射氯胺酮可明显抑制甲醛炎性痛引起的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增加,表明nNOS在脊髓水平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和调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IT)吗啡对切口痛大鼠脊髓背角磷酸化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p-α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切口痛组(IP组)、术前吗啡组和术后吗啡组.按Yaksh法鞘内置管,按Brennan法制备大鼠足底切口痛模型,以von Frey细丝法和热辐射法测定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观察大鼠术后2 h时的疼痛行为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观察脊髓背角p-αCaMK Ⅱ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S组比较,IP组大鼠MWT明显降低(P<0.01),TWL明显缩短(P<0.01).脊髓背角p-αCaMKⅡ阳性神经元数量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 与IP组比较,术前吗啡组和术后吗啡组大鼠的MWT明显升高(P<0.01),TWL明显延长(P<0.01),术前吗啡组大鼠脊髓背角p-aCaMK Ⅱ阳性神经元数量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术前IT吗啡的抗伤害作用可能与抑制切口痛引起的脊髓背角P-aCaMK Ⅱ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鞘内注射自由基清除剂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自由基水平和凋亡情况的变化.方法 2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苯亚甲基叔丁基氮氧化物(PBN)处理组和0.9%氯化钠溶液(NS)对照组,大鼠进行鞘内置管和脊神经结扎,术后每隔24 h分别注射PBN和0.9%氯化钠溶液.另选5只大鼠作脊神经结扎的假手术,不进行鞘内置管,不给药.所有大鼠每天测量机械性痛阈,至术后第12天结束.结果 NS对照组大鼠脊神经结扎后机械性痛阈迅速下降,PBN处理组大鼠脊神经结扎后机械性痛阈下降缓慢,整个测定期间PBN处理组的机械性痛阈均显著高于NS对照组(P值均<0.01).假手术组大鼠的L4~L5脊髓背角细胞内8-羟基-鸟嘌呤(8-OH-G)的水平较低;NS对照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8-OH-G的水平明显升高;PBN处理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8-OH-G水平升高,但显著低于NS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的L4~L5脊髓背角细胞内浓染的Hoechest的水平低;NS对照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浓染的Hoechest的水平明显升高;PBN处理组大鼠的L4~L5脊髓患侧背角细胞内浓染的Hoechest的水平升高,但显著低于NS处理组(P<0.05).结论 脊神经结扎后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增加,凋亡的神经元数目增多,用PBN鞘内注射可以减少神经元凋亡的数量,并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ROS促进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的过程,介导了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HPPE基因修饰的HEK293重组细胞(pLV-UbC- HPPE/HEK293),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pCREB表达的影响,探讨该重组细胞对大鼠骨癌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两组,假手术(SHAM,12只)组和骨癌痛(CIBP,36只)组.大鼠左后肢胫骨打孔,SHAM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5ul,CIBP组大鼠注射MADB-106癌细胞5ul.于术前1d,术后7、14、21d分别测缩足反射潜伏期(PWL)X线下观察造模部位.将CIBP组随机分为CIBP′,CIBP′+GH,CIBP′+HH组,均12只.行鞘内穿刺并留置导管,分别注射PBS,GH和HH细胞悬液各20ul,隔天,共3次,测定PWL.CIBP′+HH组腹腔注射纳洛酮,再测PWL.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取L4~L6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计数pCREB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结果 (1)CIBP组术后7、14、21d PWL进行性下降(P<0.05),X线显示逐渐骨破坏;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IBP′+HH组鞘内注射HH细胞后,PWL增高至(11.68±1.04)s,(P<0.05).(3)CIBP′+HH组腹腔注射纳洛酮后PWL值降至(9.37±1.14)s,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应可被拮抗.(4)pCREB表达量:与CIBP′组相比,CIBP′+HH组降至(38.73±3.9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射HPPE基因修饰的HEK293细胞后,大鼠行为学变化和脊髓背角pCREB表达降低,表明该重组细胞对大鼠骨癌痛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质量200~220 g,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神经病理性痛组、米诺环素组、乳铁蛋白组),每组8只。对照组大鼠仅分离坐骨神经,不结扎,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8μl;其余3组大鼠采用结扎坐骨神经的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神经病理性痛组鞘内仅注射生理盐水8μl;乳铁蛋白组鞘内注射乳铁蛋白100μg,米诺环素组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活化抑制剂)100μg。给药后每隔30 min以热刺激法测试大鼠热缩爪潜伏期,共180 min,测量7次后,常规处死大鼠取脊髓背角,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Iba-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病理性痛组缩爪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病理性痛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缩爪潜伏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诺环素组与乳铁蛋白组爪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间接证明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与对照组比较,神经病理性痛组、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脊髓背角Iba-1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经病理性痛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和乳铁蛋白组脊髓背角Iba-1表达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米诺环素组与乳铁蛋白组缩爪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直接证明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结论乳铁蛋白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对临床麻醉镇痛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奈福泮及可乐定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的镇痛效应及对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成功置管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S)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奈福泮(Nfp)组鞘内注射20μg奈福泮,可乐定(c)组鞘内注射20μg可乐定,奈福泮和可乐定联合用药(Nfp+C)组鞘内注射奈福泮10μg和可乐定10μg。在大鼠足底部注射5%福尔马林后立即记录1h内每5rain的缩腿、舔爪时间。足底注射福尔马林后2h将所有动物处死取脊髓膨大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第二相缩腿、舔爪累计时间进行比较,联合注射组的缩腿、舔爪累计时间显著短于其他组(P〈0.01);联合注射组大鼠的脊髓背角FLI—N(c—fos免疫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P〈0.01)。结论:奈福泮与可乐定鞘内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 inhibitors 7-nitroindazole (7-NI), N(G)-nitro-L-arginine (L-NOARG), and 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on the behavior of mice in the staircase test. METHODS: NOS inhibitors 7-NI (20-120 mg/kg), L-NOARG (20 and 40 mg/kg), and L-NAME (20 and 40 mg/kg) were administered intraperitoneally (i.p.) 30 min prior to the staircase test. Staircase test consisted of placing a mouse in an enclosed staircase with five steps and recording the number of rearings made and the number of steps climbed during a 3-min period. RESULTS: 7-NI and L-NOARG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ehavior of mice in the staircase test. L-NAME caused a decrease in the number of rearings without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steps taken. CONCLUSIONS: NOS inhibitor L-NAME but not 7-NI or L-NAME induced an anxiolytic effect in the staircase test.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在海人酸所致神经毒性和记忆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在海人酸(KA)对脑的兴奋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双侧尾核内注射KA。术后3个时间点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即测定胸匀浆加入酶瓜本系中产生的NO2^-浓度),另一批大量经KA注射后第2~6在每天腹腔注射10mg/kgL-硝基精氮酸甲酯(L_NAME)或25mg/kg7-硝基吲哚(7-NI)。术后10天起进行学习记忆行为试验。结果 尾核NOS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剂量强啡肽以及一氧化氮麦(NOS)抑制剂对脊髓NMDA受体功能和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3H-MK801为配基,采用放射配基法测定NMDA受体结合活性;以精氨酸转化法测定脊髓组织胞浆相NOS活性。结果 给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Dyn A(1-17)0.5h后,脊髓腹侧组织的^3H-MK801结合活性以及cNOS活性即显著升高,且持续48h;iNOS在给药后4h升高,脊髓背侧^3H-MK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选择性抑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0s)对脑外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建立在自由落体脑外伤模型基础上,随机平均分成6个小组:3组大鼠分别在伤后3h,6h,9h给予nNOS的选择性抑制剂7-硝基吲唑(7-NI),另3组于伤后对应时间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大鼠在伤后24h取脑检测其NOS活性、Ca^2 含量、含水量。结果 7-NI于伤后第3h,6h给药组,其脑组织中NOS活性、Ca^2 含量、含水量均低于盐水对照组,7-NI于伤后第9h给药组上述指标与盐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脑外伤后及早使用选择性nNOS抑制剂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米诺环素对甲醛致痛大鼠的行为学和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米诺环素组,每组8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生理盐水组和米诺环素组在右足底注射5%甲醛前30 min分别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米诺环素50μg。记录足底注射甲醛后1 h内每5 min的舔爪和缩腿时间,然后免疫组化观察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结果米诺环素鞘内注射明显减少甲醛诱导的缩腿和舔爪时间,显著减少注射侧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P〈0.05或〈0.01)。结论米诺环素鞘内注射能减少甲醛诱导的疼痛反应和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Chu GL  Xin Y  Cheng J  Bi S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56-158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及其选择性抑制剂 7 硝基吲唑 (7 NI)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 ,用RT PCR的方法测定HIBD组缺氧开始后 0h、1h、2h、6hnNOSmRNA的表达 ,同对照组相应时点比较。测定HIBD组、7 NI组缺氧开始后 1h、2h、6h、8h以及对照组一氧化氮合酶 (NOS)、一氧化氮 (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并作相应比较 ,另用TUNEL法比较 3组缺氧结束后 2 4h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在缺氧开始后 2h和 6hHIBD组nNOS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以 6h表达更高 (P <0 0 5 )。HIBD组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NOS、NO、MDA值升高 (P <0 0 1) ,SOD值下降 (P <0 0 1) ,而 7 NI组各时点MDA、NOS和NO值较HIBD组下降 (P <0 0 5 ) ,SOD值升高 (P <0 0 5 ) ,1h时点测定值接近对照组水平。对照组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情况 ,7 NI组比HIBD组凋亡减少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nNOS参与了新生鼠HIBD的形成 ,其抑制剂 7 NI通过抗氧化和抑制凋亡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大鼠创伤性休克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44只SD大鼠制作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双侧股骨干砸伤后并经股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35~45mmHg(4.67~6.00kPa),维持30min,然后回输失血和等量的林格氏液。随机分为休克组(10只)、AG组(根据复苏时静脉注射AG含量为2、8、60mg/kg.b.w.则分为AGⅠ、AGⅡ、AGⅢ组,各8只)、L-NAME组(10只,复苏时静脉注射L-NAME 8mg/kg.b.w.),观察休克前后血浆NO浓度的动态变化及24h大鼠存活率。并留取肺、肝、肾、小肠组织,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大鼠创伤性休克后,血浆NO水平明显高于休克前;AG各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亦显著减轻,存活率明显提高,并且AGⅢ组效果最好;L-NAME组动物复苏后血浆NO的水平也明显降低,各脏器的病理损害无明显变化,存活率无明显提高。结论 NO在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AG有助于创伤性休克的改善;而L-NAME能降低NO的水平,但对休克的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大鼠脑创伤后一氧化氮合酶对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及7-硝基吲哚(7-nitroindazole,7-NI)和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按照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重型弥漫性TBI,免疫组化检测海马CA1区nNOS和iNOS表达情况,原位细胞DNA断裂检测(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凋亡细胞,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情况。结果:大鼠TBI后海马CA1区存在nNOS和iNOS明显表达,nNOS在伤后6h左右达高峰(P<0.05),iNOS在伤后3天左右达高峰(P<0.05)。TUNEL阳性细胞于伤后3天达高峰(P<0.05),伤后6h7-NI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与创伤组比较减少明显(P<0.05),伤后3天各治疗组均减少,且以联合治疗组减少最为明显(P<0.05)。结论:大鼠TBI后学习和记忆功能下降与NOS过表达引起的神经毒性作用有关。7-NI和AG通过抑制nNOS和iNOS的活性或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改善了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炎症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以及对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substance P,SP)表达的影响;明确DEX对炎症性疼痛大鼠具有超前镇痛效应。方法:建立福尔马林诱导的炎症性疼痛SD大鼠模型并给予鞘内注射DEX;观察大鼠疼痛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L4-6)SP阳性表达变化。结果:炎症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增加,脊髓背角SP阳性表达上调;给予鞘内注射DEX可降低炎症性疼痛大鼠疼痛行为学评分以及脊髓背角SP阳性的表达(P均<0.001);鞘内预注射DEX大鼠的疼痛行为学评分和脊髓背角SP表达低于DEX后处理组(P均<0.001)。结论:鞘内注射DEX通过抑制炎症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SP表达产生镇痛作用,该作用具有超前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络丝蛋白是主要参与神经元发育和成熟大脑突触过程的大分子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在神经元迁移过程终止后,脊髓尤其是脊髓背角浅层的神经元中仍有络丝蛋白的表达。神经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中络丝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但其在伤害性感受和疼痛中的作用仍不明确。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络丝蛋白shRNA对成年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5年,选取8~10周龄的SPF级雄性SD大鼠119只,置管成功108只,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正常(Norm)组12只、RNA干扰(RNAi)组12只、假手术(Sham)组12只、Sham+RNAi(SR)组6只、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CCI)组27只、CCI+RNAi(CR)组27只、CCI+空载体(EV)组12只。CCI组、CR组和EV组制备CCI模型,RNAi组、SR组、CR组鞘内给予络丝蛋白shRNA慢病毒载体,EV组给予空载体。计算干预后第4、7、10、14、21天络丝蛋白表达水平,于干预后第10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络丝蛋白定位情况,检测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4、7、10、14、17、21天大鼠足底机械缩足阈值(PWMT)、热辐射刺激潜伏期(PWTL)。结果 RNAi组第10天左、右侧络丝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Norm组,CR组第10天左侧络丝蛋白表达水平低于Sham组、CCI组,CCI组、CR组、EV组第10天右侧络丝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ham组,CR组第10天右侧络丝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CI组,CCI组第4天右侧络丝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CI组左侧,CR组第4天右侧络丝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R组左侧,CCI组右侧、CR组左侧第7、10、14、21天络丝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CI组左侧,CR组右侧第7、10、14、21天络丝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CCI组右侧(P<0.05)。Norm组络丝蛋白弥漫性分布于脊髓背角Ⅰ~Ⅱ、Ⅴ板层和外侧脊髓核(LSN);RNAi组双侧脊髓背角的Ⅰ~Ⅱ板层及LSN中仅有极少量络丝蛋白,Ⅴ板层仍存少量表达;Sham组双侧脊髓背角中络丝蛋白表达则无明显影响;CCI组右侧脊髓背角中络丝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侧;CR组双侧脊髓背角浅层仅有少量络丝蛋白表达;空载体对EV组络丝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第1、4、7、10、14、17、21天CCI组、CR组、EV组的PWMT、PWTL均低于Sham组,第7、10、14、17、21天CR组的PWMT、PWTL均低于CCI组(P<0.05)。结论 在生理状态下,脊髓背角络丝蛋白对痛觉阈值无明显作用,但脊髓背角络丝蛋白表达减少可能参与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性疼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