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对食管癌手术患者ACTH、Cor、AngⅡ和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 B、C组患者术中持续静脉泵注艾司洛尔,B组的泵注速度为30 ?g/(kg·min),C组的泵注速度为50 ?g/(kg·min)。A、B、C 3组均在插管和拔管前5 min缓慢静注艾司洛尔0.5 mg/kg。分别在患者入室后10 min(T0)、切皮时(T1)、手术开始后60 min(T2)和拔管时(T3)各时间点留取静脉血标本,测ACTH、Cor、AngⅡ浓度和血糖值。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补液量和尿量。结果3组ACTH、Cor和血糖在T2、T3比T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AngⅡ在T2、T3较T0升高明显(P<0.05)。组间比较:B组和C组AngⅡ在T2、T3比A组相应时间点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洛尔50 ?g/(kg·min)持续输注并在插管和拔管前静注0.5 mg/kg能够降低插管和拔管刺激引起的AngⅡ的升高,但对ACTH,Cor和血糖升高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蔡小丽  何春华  吴艳 《重庆医学》2013,42(12):1403-1405
目的评估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在用于预防学龄前儿童扁桃体摘除术后躁动的安全性。方法术前选取学龄前儿童(3~6岁)100名,随机分成5组,诱导开始后10min内以0.4μg.kg-1.h-1泵注DEX(D1组),以0.6μg.kg-1.h-1泵注DEX(D2组),以1.0μg.kg-1.h-1泵注DEX(D3组),以1.2mg.kg-1.h-1泵注DEX(D4组),试验组输注DEX直至手术结束前15min;对照组不给予DEX(C组)。记录各组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拔管前(T2)、拔管后5min(T3)、拔管后15min(T4)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记录各组T2、T3、T4的Ramsay评分,以及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至送出麻醉恢复室的时间。结果血氧饱和度:D4组T2、T3较其余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T4较其余各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D4组T2、T3、T4较其余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m-say评分:D1组T2,D2组T2、T3,D4组T2、T3、T4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3组T2、T3、T4的Ramsay值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T3、T4,D3组T3明显高于D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组T2,D2组T2、T3、T4,D3组T2、T4高于D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时间:D1组、D2组、D3组在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至送出麻醉恢复室的时间上较C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4组则较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1组、D2组、D3组在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至送出麻醉恢复室的时间上较D4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6~1.0μg.kg-1.h-1泵注DEX可以有效地预防学龄前儿童扁桃体摘除术后的躁动反应,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对瑞芬太尼致腹腔镜术患者术后早期痛觉过敏(OIH)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行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各30例,均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静脉麻醉,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A、B两组分别于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前5 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A组为15μg/kg,B组为30μg/kg,C组对照给予芬太尼1.5μg/kg,记录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30 min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拔管后苏醒期内患者呼吸抑制、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拔管时血流动力学指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短于C组(P<0.05);苏醒拔管后30 min的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A组清醒程度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C组高于A和B组,3组均无术中术后躁动的发生。结论对手术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15μg/kg布托啡诺可安全有效地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梯度剂量DEX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有效性。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115例,随机分为5组,每组23例:A组(10 ml生理盐水)、B组(0.25μg/kg DEX)、C组(0.5μg/kg DEX)、D组(0.75μg/kg DEX)、E组(1.00μg/kg DEX)。记录麻醉诱导前15 min(T0)、输注DEX后(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T3)、气腹建立(T4)、切皮即刻(T5)、手术毕(T6)和拔管即刻(T7)各时间点SBP、DBP、HR、MAP及BIS值。T0、T5、T7三个时间点外周静脉血,检测Glu浓度、Cor、IL-6和CRP。通过氧化酶法检测患者血糖(Glu)浓度;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皮质醇(Cor);生化分析仪检测白介素-6(IL-6)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 1A、B组T3、T4、T5、T7时的SBP、DBP、MAP、HR与T2比较显著升高,而C、D、E组无明显变化。2B、C、D、E组BIS值T1与T0时比较降低;BIS值T0时D、E组与B、C组比较降低。3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药总量减少。4C、D、E组T5、T7时间点中Cor、Glu、IL-6及CRP要显著低于A、B组。结论中小剂量的DEX可以作为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安全有效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5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n=15):对照组(C组)、低剂量DEX组(D1组)和高剂量DEX组(D2组)。D1组、D2组术中分别以0.2ug·kg-1·h-1、0.4ug·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DEX至手术结束前15 min,同时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记录麻醉前(T0)、DEX输注即刻(T1)、气腹后(T2)、停止输注DEX(T3)、术毕(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5min(T6)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同时记录手术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5 min行镇静-躁动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记录术中HR60次/分和麻醉复苏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减少,拔管后15 min的镇静-躁动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苏醒期恶心、呛咳和寒战、躁动的发生率降低(P0.05);D2组术中HR60次/分发生率高于C组和D1组(P0.05);三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拔管前后SBP、DB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0.2ug·kg-1·h-1的速率持续静脉泵注DEX至术毕前15 min,可减少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有效抑制拔管时应激反应,降低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联合无肌松喉罩全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PFNA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行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肌松组(A)、无肌松组(B)以及无肌松联合咽喉表面麻醉组(C),每组30例。患者入室后行常规监测,C组麻醉诱导前10min经口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行咽喉表面麻醉,其余两组不做处理。麻醉诱导时三组以相同方式静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只有A组继续静推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三组均插入选定型号的喉罩(LMA)。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置入喉罩即刻(T1)、插入喉罩后3min(T2)、插喉罩后30min(T3)、插喉罩后60min(T4)、拔出喉罩即刻(T5)以及拔喉罩后3min(T6)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气道压力(Ppeak)的变化情况;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术毕到拔除喉罩);随访拔除喉罩后1h、8h及24 h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构成以及麻醉时间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在T0、T1、T2、T3、T4各时间点HR和MAP均无显著差异(P0.05);C组在T5、T6时间点HR和MAP显著低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5、T6时间点HR和MAP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气道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咽喉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B组与C组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但C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咽喉表面麻醉联合无肌松喉罩全麻应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PFNA手术中,可以减轻围术期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刺激,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能减轻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喷他佐辛超前镇痛对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该院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80例,ASAⅠ、Ⅱ级,年龄30~75岁。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A组)、小剂量喷他佐辛组(B1组)、中剂量喷他佐辛组(B2组)及大剂量喷他佐辛组(B3组)。每组20例。B1、B2和B3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后静脉分别给予喷他佐辛0.6、1.2和1.8 mg/kg,观察并记录拔管即刻(T1)、拔管后3 min(T2)、5 min(T3)、10 min(T3)、15 min(T4)的镇静躁动评分(S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与血浆皮质醇水平(Cor)、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患者术后12 h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其余3组T1~T4的SAS评分、MAP、HR、Co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1组相比,B2组,B3组T1~T4的SAS评分、MAP、HR、Co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与B3组T1~T4的SAS评分、MAP、HR、Co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1、B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1、B2组比较,B3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延长,且呼吸抑制、恶性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 mg/kg剂量的喷他佐辛超前镇痛明显减轻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应激反应,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围拔管期的镇静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进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各3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诱导及维持,手术结束时停药,并静注曲马多2mg/kg。B组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时间10min。两组均等待患儿自然清醒拔管,观察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期躁动、上呼吸道梗阻、术后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 B组拔管时和术后清醒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上呼吸道梗阻率分别为6.7%和10.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6.7%和1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0%,较A组的3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手术围拔管期的应用能较好地用于儿童扁桃体手术术后拔管期的镇静,稳定患儿循环情况,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不同单次负荷剂量预防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择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90例30-60岁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三组:对照组(A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B组)及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C组)。麻醉诱导前,B组和C组患者分别给予单次负荷剂量0.4μg/kg或0.8μg/kg的DEX,20min泵注完。监测HR、SpO_2及NIBP,PACU中记录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RSS)。结果:各组SAS和VAS评分在气管导管拔除即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S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SAS评分在气管导管拔除即刻、拔管后10min、拔管后20min和拔管后30min均低于A组(P<0.05);C组SAS评分在拔管后60min时间点之外的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P<0.05);C组患者在拔管后10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单次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预防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患者苏醒期躁动,其治疗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地佐辛不同给药时间对七氟醚复合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n=30):A组麻醉前诱导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麻醉结束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m L;B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麻醉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05 mg/kg;C组麻醉诱导及结束时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 m L。观察T0(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气管拔管时)及T4(手术结束后10 min)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后t0(拔管时)、t1(拔管后15 min)、t2(拔管后30 mim)视觉模拟评分(VAS);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记录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T3、T4时点MAP、HR均较A、B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T3的MAP、HR较A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各时点VAS、SAS评分低于C组,A组t0及t1时VAS、S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1 mg/kg地佐辛诱导期给药用于七氟醚复合麻醉患者,可安全有效地降低术后烦躁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10):889-895
目的研究小儿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组(B组)、多模式镇痛组(C组)及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组(D组),每组20例。术毕分别采取不同的镇痛措施,观察并记录各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变化,术后记录患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组患儿麻醉前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及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患儿术毕拔管时和术毕4 h的MAP、HR均高于C组(P<0.05);A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 h的MAP、HR均高于B、D组(P<0.05);B组与D组患儿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 h的MAP、HR均显著高于组内其他时间点(P<0.05);A组患儿其余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的RR及SpO_2各时间点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高于B、C、D组(P<0.05);B、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高于C组(P<0.05);B、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毕4 h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组内其他各时间点的评分(P<0.05);A组患儿其余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组患儿各时间点均未出现过度镇静。C组患儿术毕4、12 h的镇静评分优于A组(P<0.05);C组和A组患儿其余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组内各时间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儿麻醉前血清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血清COR、ACTH水平均高于C组(P<0.05);A组患儿术毕4、12、24、48 h的血清COR、ACTH水平均高于B、D组(P<0.05),A组患儿术毕拔管时血清COR、ACTH水平与B、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患儿术毕各时间点血清COR、AC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麻醉前、术毕各时间点的血清COR、ACT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12、24 h血清COR、ACTH水平显著高于麻醉前(P<0.05),B、D组患儿术毕48 h血清COR、ACTH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患儿术毕48 h血清COR、ACTH水平显著低于术毕拔管时、术毕4、12、24 h(P<0.05);B、D组患儿术毕拔管时、术毕4、12、24 h血清COR、ACT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麻醉前、术毕各时间点血清COR、ACT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15%、5%、30%;A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C、D组(P<0.05);B、C、D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的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应激激素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单一镇痛模式,且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94例择期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和阿芬太尼组,每组各47例.舒芬太尼组麻醉维持阶段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阿芬太尼组采用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即刻(T0)、术中5 min(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0 min(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皮质醇(Cor);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T2时HR、MAP和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阿芬太尼组T0~T3时HR无明显变化(P>0.05),T2时MAP、血清Cor水平较T1时升高(P<0.05);两组间T0~T3时HR、MAP、血清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P<0.05).阿芬太尼组不良反应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LC术中采用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分别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减轻手术应激方面效果相当,但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少更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维持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行胃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麻醉,B组采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切皮后5 min (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开始60 min(T3)、停药时(T4)、出室时(T5)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SBP、DBP及HR在T1~T3时点迅速下降,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4时SBP、DBP及HR开始上升,至T5时基本达到基线水平,与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B组(均P< 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全身麻醉维持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高,是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廖琼  张红 《河北医学》2015,(3):389-392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及其二者联合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应用右美托咪定、B组应用地佐辛、C组应用右美托咪定及地佐辛,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拔管后5min(T1)及气管拔管后10min(T2)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观察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入液体量等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T0时间点SBP、DBP及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及B组患者T1、T2时间点SBP、DBP及HR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T1、T2时间点SBP、DBP及HR较A组及B组更稳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苏醒期均未发生中度躁动、过度镇静和苏醒延迟,发生轻度躁动A组9例、B组10例和C组2例,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能更有效的稳定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血压及心率,降低躁动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速率输注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即瑞芬太尼0.05、0.10和0.15 μg/(kg·min)组),每组10例.3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分别以上述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4.5 mg/(kg·h)以及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2 mg/kg维持麻醉.术中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时相应采取单次或多次追加瑞芬太尼0.85 μg/kg、麻黄素6 mg和阿托品0.5 mg维持生命体征平稳.观测术前(基础值)、术中和术后血压、心率,检测基础值、气管插管后10 min、手术开始10 min和拔管后10 min静脉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水平.记录术中追加瑞芬太尼、硝酸甘油、麻黄素、阿托品的次数.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补液量以及拔管、出手术室时间和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结果:A组血压手术开始30 min、60 min和拔管后10 min升高(P均<0.05);B组血压气管插管后10 min降低,拔管后10 min升高(P均<0.05);C组血压气管插管后10 min、手术开始20 min、30 min、60 min降低,拔管后10 min升高,心率气管插管后10 min、手术开始60 min减慢(P<0.05或0.01);3组心率拔管后10 min均增快(P均<0.05).A、B组NE和E、C组NE手术开始10 min、拔管后10 min均升高;A组气管插管后10 min NE和E亦升高,C组E拔管后10 min升高(P<0.05或0.01).A组追加瑞芬太尼次数多于其他2组,C组追加麻黄素次数和补液量多于其他2组(P均<0.05).3组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和拔管后10 min 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VAS评分均>6分.结论: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的合适速率为0.10 μg/(kg·min).术毕停用瑞芬太尼后,及时、充分地补充镇痛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将90例老年骨科患者按不同麻醉方式分成A、B、C三组,每组30例,A组静吸复合麻醉、B组硬膜外麻醉,C组全凭静脉麻醉。对比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后10 min、30 min和手术后的镇静评分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麻醉后12 h、24 h、48 h和72 h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结果:麻醉后10 min和30 min,B组的镇定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B组睁眼时间、答应时间明显短于A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 h和24 h,B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硬膜外麻醉镇定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时间短,认知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血液动力学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30例;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并记录诱导前5 min(T0)、气腹前1 min(T1)、气腹后5 min(T2)、气腹后10 min(T3)、气腹后20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脑电双频指数(BIS)、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伤口疼痛程度及早期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瑞芬太尼组在T5时MAP、HR较T0升高(P<0.05),而舒芬太尼组在该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的MAP、HR在T2、T3时较T1升高(P<0.05),BIS值在T2、T3、T4时较T1均升高(P<0.05);与瑞芬太尼组比较,T5时舒芬太尼组MAP、HR明显降低(P<0.05),其他时点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BIS值、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瑞芬太尼组相比,舒芬太尼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长(P<0.05,P<0.01);舒芬太尼组拔管时警觉/镇静(OAA/S)评分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术后1 h瑞芬太尼组疼痛程度口头分级(VAS)评分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而术后24 h 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30 min及1、3、6、24 h的简易精神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舒芬太尼组术后30 min及1、3 h评分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可能存在较大血流动力学波动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手术结束前靶控输注或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预防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T组)和单次静脉注射组(S组),每组35例.两组均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前30 min,T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保持在0.2 μg/L直至术毕;S组单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 μg/kg.记录两组舒芬太尼注射前及注射后3、5、10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出现疼痛时间,患者拔管后15、30、45 min的Ramsay镇静评分(RS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S组舒芬太尼注射后3、5、10 min的心率较注射前显著减慢,平均动脉压较注射前显著降低(P值均<0.01);T组各时间点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组术中舒芬太尼总使用量显著少于S组(P<0.01).两组间开始输注舒芬太尼的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首次疼痛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组患者拔管后15、30 min的RSS评分显著低于S组(P<0.05);拔管后45 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毕前30 min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2 μg/L至术毕,可获得与单次静脉注射0.4 μg/kg相似的疼痛预防效果,且注射前后血流动力学波动更小,术后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行PCNL患者48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A组)24例和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B组)24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10min(T2)、转截石体位后(T3)、转俯卧位后(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后清醒时间及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T1时点A组MAP明显下降(P<0.05)、B组HR和MAP均明显下降(P<0.05);T2时点A组MAP下降(P<0.05);T4时点B组HR升高、MAP下降(P<0.05);T5时点A组MAP升高(P<0.05)、B组HR和MAP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T1、T3时点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时点HR和MA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B组相对平稳。A组患者苏醒拔管期间呛咳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PCNL麻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安全迅速。  相似文献   

20.
杜崇君 《大家健康》2015,(1):114-1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复合静脉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麻醉中辅助镇静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50例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5例。通过不同的给药方法观察DEX对围术期循环、呼吸指标、及苏醒和术后镇痛的影响。结果:患者清醒时间:D组(11.2±4.5)C组(11.4±5.5)min;拔管时间:D组(14.1±5.4)、C组(14.2±6.2)min;无统计学意义。应用DEX组术后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1.8±0.7、(2.5±1.3)、(P<0.05);D组在应用DEX后血压和心率(HR)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也明显下降(P<0.05),但2组患者围术期循环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D组在麻醉维持中应用的镇痛、镇静药物的总量与C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DEX用于LC麻醉中辅助镇静,可使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反应减轻,可使麻醉维持期更易管理,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恢复质量更高,可以避免气管拔管时出现血压、心率异常生高,以及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