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挖掘干预肥胖症的中药复方专利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专利平台中治疗肥胖症的中药复方专利,利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统计,依据药物类别绘制桑基图;运用SPSS Modeler 18.0及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核心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运用Cytoscape 3.9.0软件构建核心药物复杂共现网络,并发掘潜在新方新药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278项中药复方专利,涉及药物453味,高频药物有茯苓、白术等,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多归肝、脾两经,常用对药有“白术-黄芪”等6项,常用角药有“白术-泽泻-黄芪”等16项。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组包括“川芎-当归-丹参-枳实”“荷叶-决明子-大腹皮”等4组,并挖掘出治疗肥胖症的核心新处方温阳祛痰方。[结论]国家专利中药复方干预肥胖症具有规律可循,常以清胃泄火、化痰利湿、补脾益气等为原则选方用药,本研究为临床遣方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曹毅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 [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收集并筛选浙江省中医院曹毅教授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诊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处方,由双人审核后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及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 共纳入处方142例,药物174味,总计频次2 078次。其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5味中药依次为白鲜皮(80.99%)、牡丹皮(79.58%)、当归(71.83%)、甘草(67.61%)、桂枝(61.97%),药物以清热药为主,其次为补虚药。药性多为寒性和温性,药味以甘、苦并用,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在支持度为50%的情况下,药物组合频次最高的是牡丹皮和白鲜皮,其置信度为0.88。基于季节的用药分析中,春夏季节与秋冬季节部分药物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 [结论] 曹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注重寒热并用,共奏清热祛风、益气养血之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处方数据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Pubmed数据库收录关于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文献,收集文献中处方,运用Excel2007构建数据集,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TCMISS V2.5),运用软件中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获取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高频药对、强药物关联规则、新方核心组合及新处方,并绘制相关网络结构图进行展示。结果共纳入120首处方,共涉及206味中药,得到使用频次≥6次中的常用中药64味,64味中药主要以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为主,其次是利水渗湿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药性寒、温并重,药味以辛、苦、甘为主,主要入肝、肺、脾胃、心经,获得新方核心组合16个,以及治疗慢性荨麻疹新处方8首。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以祛风为核心,用药主要以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养血祛风、清热利湿解毒为主,辅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所有治疗中风的方剂进行常用药物、药对及配伍规律等方面的用药规律分析,以期为中风的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病症索引目录收载的主治病症为"中风""中风闭证""中风脱证"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总结高频药物、高频药对等,以探讨治疗中风的药物配伍规律。[结果]《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中风的方剂共1 143首,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1 126首,共包含中药579味,对纳入的方剂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中风时最常用的药物为"风药",按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分别是解表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等;常用的配伍分类为祛风活血、温阳解表、温阳活血等。[结论]在治疗中风时,医家比较重视"风药"的使用,并辅以活血、温阳、化痰、补益、开窍、通络之法,可以为临床治疗中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周郁鸿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的中药处方,总结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门诊病历系统,整理筛选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周郁鸿教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处方,经过双人审核,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和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统计中药使用频次,分析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核心药物组合。[结果] 共计98例患者,统计发现304首处方,合计203味中药,药物总频次为5 115次,其中出现频次高于100次的有16味中药,前5味分别是白术(85.20%)、茯苓(72.70%)、黄芪(70.39%)、党参(69.74%)和甘草(60.53%)。治疗急性白血病正虚邪恋证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白术(80.33%)、黄芪(72.68%)、茯苓(68.85%)、党参(62.30%)、陈皮(58.47%)。药性多为平性和温性,药味多为甘味,多归脾经。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酸枣仁和白术,其置信度是93.83%,支持度是53.29%。[结论] 周教授治疗急性白血病维持期患者主以补虚扶正为治则,方药以益气健脾养心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古方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治疗肺积或息贲的中药方剂,建立中药古方治疗肺癌方剂数据库,并采用Excel、SPSS 22.0及SPSS Modeler 14.0软件进行频数及频率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进而对中药古方用药规律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中药古方治疗肺癌涉及方剂40首,中药110种,高频中药38味,甘草、人参、槟榔、木香等较为常用;温里药、补气药、理气药、止咳平喘药较常选用;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形成5个类别;经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10%,得出药对关联规则21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60条。[结论]中药古方治疗肺癌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多采用温阳益气,滋阴养血结合清热、化痰、止咳、解表、行气活血等方法选取相应中药组方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软件分析近20年治疗中风的中药专利复方,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收集录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网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公布的治疗中风的中药专利复方,构建数据库,并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Microsoft Office Excel等软件对药物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功效、频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治疗中风的专利复方826首,涉及中药1121味,其中川芎出现频次最高,达398次。药物四气以温性为主,五味以甘、辛为主,主入肝经,其次为脾经、心经。药物功效以活血化瘀及补虚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提示支持度最高的药对是红花–川芎。聚类配伍可将高频药物大致聚分为3类。结论 近20年治疗中风的中药专利复方用药多甘辛温,主入肝经;中风急性期以肝阳上亢、风火上扰证多见,治以平肝熄风为主,缓解期及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证多见,治以益气活血为主,兼顾他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文献总结探讨中风病风痰瘀阻证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7月31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治疗中风病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处方名称、组成药物信息,并分别对药物的使用频次、类别、性味、归经等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42篇,共使用中药140味,使用频次为2677次。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有半夏、天麻、胆南星、丹参、地龙、川芎、茯苓、白术、石菖蒲、水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为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熄风药、补虚药、理气药等。最常见的归经为肝、脾、胃、心、肺等。结论中风病风痰瘀阻证遵循风痰瘀同治的原则,病证结合、方证相应,常用基础药物有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平肝熄风药,同时也应重视补虚药及理气药的应用,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含马钱子的内服中成药处方的用药特点,为马钱子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版《中国药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马钱子的内服中成药处方,借助Excel、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处方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最终共收集内服处方99首,涉及中药264味,其中包括高频中药52味,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以温、平、寒为主,主要归肝、脾经。主治疾病以痹证、创伤类疾病为主,治疗痹证处方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4种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8类;治疗创伤类疾病处方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7种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分为5类。[结论]含马钱子的内服处方中,常以马钱子配伍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和补虚药,在以血瘀为基本病机的痹证和创伤类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甚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归纳分析过敏煎加减方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文献,筛选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出采用过敏煎加减方治疗过敏性疾病方剂280首,涉及中药243味。使用频次前五的药物依次为黄芪、蝉蜕、当归、荆芥、柴胡;使用频次前五的药物组合依次为乌梅-防风、乌梅-五味子、防风-五味子、乌梅-防风-五味子、银柴胡-防风,其中乌梅-防风为出现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占98.9%。得到核心组合28个,新处方14首。结论:治疗过敏性疾病以抗过敏药物为主,兼以配伍祛风止痒、扶正祛邪等药物,此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 应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和总结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胆结石的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 使用中国知网专利数据库检索治疗胆结石的中药复方, 排除单味药物、中药提取物、中西药物联用等情况, 对中药专利复方进行筛选处理并建立Excel数据表, 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V2.2.1)对数据进行中药属性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治疗胆结石的复方274个, 用药以寒性、苦味为主, 归经以肝经为主, 功效以清热利湿退黄、疏肝理气为主。频次较高的中药为金钱草、郁金、柴胡、鸡内金、茵陈、大黄等; 关联规则提示治疗胆结石药物中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金钱草、虎杖-金钱草、柴胡-金钱草、茵陈-金钱草的置信度较高; 聚类分析得到治疗胆结石药物5类; 核心药物网络由24味中药组成。[结论] 治疗胆结石的中药专利复方药物的功效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疏肝理气、通腑泻下为主, 药物配伍以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疏肝理气为主, 体现了胆结石的治疗原则, 为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和中药组方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0),构建中医药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及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结果:通过对治疗带状疱疹的250首方剂分析,涉及中药242味。高频药物中,频率在20次以上的中药共计39种,前5位的中药分别是黄芩、生地黄、赤芍、板蓝根、金银花。按照中药搭配使用的频次,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前5位的中药搭配依次是黄芩-龙胆草、生地黄-黄芩、黄芩-柴胡、栀子-黄芩、板蓝根-黄芩。演化得到新处方10首。结论:现代文献数据库中治疗带状疱疹的方剂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疏肝解郁、疏散风热、活血祛瘀、清热燥湿、滋阴养血、凉血透疹等功效为主,药性多偏于寒凉,药味苦、甘、辛,对于带状疱疹的分期治疗极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分析手足口病相关古方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自秦汉至清末方剂79首,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相关古方中常用的药物、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根据79首方剂的分析,明确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物组合32个及演化新方5个。结论:初步揭示了治疗手足口病相关古方的组方用药规律,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可应用于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和新方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用药情况,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2009年1~12月门诊处方6541张,分别统计患儿的年龄、性别、处方的平均用药数,中成药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4.12种,其中用药超过5种的占33.4%。中成药的使用率为41.6%,其中部分处方未按辨证用药。抗菌药的使用率为77.1%,以β-内酰胺类为和大环内酯类为主,部分注射用β-内酰胺类以1日1次静滴给药。结论儿科有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以重视并积极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现代中医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医家辨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5月23日所有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文期刊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运用Excel 软件建立方剂数据库,对药物累计频数、功效分类、性味、证型分布采用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 Statistics 19.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应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40篇方剂165首,涉及用药167种,其中频次最多的是石菖蒲,功效类别最多的是补虚药,性味以“甘”、“苦”、“辛”、“温”为主;系统聚类分析得出用药组合12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个;因子分析提取得到10个公因子。结论:AD的病因病机,以虚、痰(湿)、瘀为主,且三者互为影响,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现代医家辨治AD以扶正祛邪为总治则,温补精气血、安神以扶正,活血、化痰(湿)、开窍以祛邪,多从心、脾、肾三脏论治。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试图通过收集、整理古代医家在治疗痿病上选用的方药,初步发掘古代中医治疗痿病的方药,常用药物及药物配伍使用概况,探讨其常用复方中药物配伍规律,为中医药临床治疗痿病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从大型电子丛书《中华医典》中以"痿"、"萎"、"委"、"痿躄"为检索词,检索出有关中药治疗的条文以及从《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记载的方剂类的古籍中翻阅中医中药治疗痿病的条文,确定并整理出古代治疗痿病的方药,将方药相关数据规范化并建立数据库,采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再结合古代对痿病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从多角度探讨痿病方药的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读早期中药学专著《名医别录》中药物调剂的论述,探讨其对现代中药调剂工作的指导作用。[方法]摘录《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中有关中药调剂的主要内容,借助《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并参考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解读。提取其对现代中药调剂有指导作用的内容,进行探讨。[结果]《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将古代药物的不同计量方法统一用质量进行了折算,对丸散剂制备中药味的粉碎、过筛及合药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对汤剂、酒剂和膏药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表述。该书还记载了使用蜂蜜和蜂蜡的技巧。[结论]《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中的内容,对了解古代方剂中药味的计量方法和古人调剂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对一些药味的特殊使用方法具有启发作用,对优化现代中成药制药工艺和绿色防腐及包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洪宇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和整理陈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门诊病案228 例,录入Microsoft 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5.0对医案处方的用药及功效、性味归经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纳入处方228首,涉及中药192味,高频药物有莪术、三棱、当归、大枣、积雪草、杜仲、黄芪、丹参、川芎、芡实等;药类多集中于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寒、平、温为多;处方常用药对有三棱-莪术、金樱子-芡实、当归-黄芪等; 因子分析将药物分为10类,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7组。结论: 陈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药物性味多以寒、平、温及甘、苦、辛味为主,治疗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以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治标,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