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背景 如何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医学生的内在全科思维和能力,是目前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尝试将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授课方法融为一体,探索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目的 探讨“三三三制”课堂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2—7月,以广西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本科46班学生为研究组(n=50),以本科47班学生为对照组(n=50)。教材采用《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理论授课时间为48学时,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均为课堂授课),研究组采用“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包括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3个环节)。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效果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研究组学生对总体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对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同学间交流、增强师生间互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全科医学、了解基层卫生的兴趣,并促进多项素质能力培养,是《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全科医学的概念引入我国大陆地区。我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目前关于全科医学论文成果的系统性研究也相对较少。目的 本研究以2013—2017年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的科研论文作为切入点,对中青年作者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及高影响力论文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的科研论文产出及影响力情况,以期为今后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依照研究数据检索与采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综合评价等程序进行。于2018年7月,使用Web of Science平台的SC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全科医学领域的论文。检索策略主要依据全科医学领域的常见关键词构建检索式获得该领域主要论文,并将国内外全科医学/家庭医学/初级卫生保健领域及相关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纳入作为补充,同时纳入作者单位为全科医学/疗科、全科医学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康中心、全科医学教研室/研究所等全科医学机构的论文。检索时间窗口限定为2013—2017年;论文类型限定为学术性论文(article)和综述评论性论文(review)。在查阅参考文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影响力水平、创新水平2项一级指标及附加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按照发表年遴选年度被引频次较高的论文(被引频次居前30%的外文论文、被引频次居前2%的中文论文)进行定量、定性及综合评价。结果 2013—2017年,SCI收录国内外全科医学领域论文20 046篇,以发表文献的第一作者第一机构统计,我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文献323篇(1.6%);万方数据库收录国内全科医学领域论文15 553篇。根据论文的综合评价得分,共获得2013—2017年全科医学领域中青年作者高影响力论文90篇。90篇高影响力论文中,关键词以“高血压”出现频次最高(16次);其余出现频次≥10次的关键词包括初级卫生保健、糖尿病、老年人等;第一作者的第一机构主要是高校非全科医学系〔34篇(37.8%)〕,其次是综合医院非全科医学/疗科〔16篇(17.8%)〕;大陆地区中,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地域以东部地区为主〔49篇(70.0%)〕;大部分论文有基金项目资助支持〔64篇(71.1%)〕,以市区级基金项目居多〔24篇(26.7%)〕。结论 我国全科医学领域中发表高影响力论文的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方向契合学科研究热点;高校非全科医学系、综合医院非全科医学/疗科的学者积极参与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全科医学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研究规模相对较小,我国香港地区全科医学研究开展较早,应加强我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的学术交流合作。为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建议优化学术资源结构,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重点是高校全科医学系、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疗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群体;增加对全科医学研究的基金项目投入;培育学科精品期刊,以提升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的整体科研水平,深入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背景 国内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住培)教学模式种类繁多,熟悉每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综合运用这些教学模式。目的 分析我国全科住培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及其效果。方法 2020年1月,以“全科医学”“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规培”“全科规范化培训”联合“教学模式”为检索词,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网2010-01-01至2019-12-31收录的关于全科住培教学模式的文献,阅读并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研究共入选来自国内53家全科住培基地的75篇文献。文献讨论的共性问题是全科现有教学模式在全科住培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相对于传统授课式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分别在学员理论知识培训、临床实践能力培训、人文教育和满意度方面有明显优势。全科相关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29篇、针对门诊教学的17篇、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模式11篇、导师小组教学模式9篇,其余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模式、运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模式、巴林特小组教学模式、督导式教学模式、“互联网+”思维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各3篇,医护联合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思维导图、专科-全科联合教学查房(CSGR)、全病程管理、精准教学、形成性评价、学生讲课模式、循证医学、以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各1篇。PBL、CBL、TBL、情景模拟教学、导师小组、形成性评价教学模式适用于提高学员综合能力;翻转课堂式、学生讲课、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则侧重于学员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运用标准化病人评价和培训学员的教学模式侧重提高学员接诊和查体基本功;CSGR和全病程管理、循证医学和研讨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提高学员独立思考能力;巴林特小组教学模式侧重提高学员医患沟通能力;“互联网+”思维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适用于疫情期间;垂直分层的门诊教学模式、GP-IP全科带教模式和督导式门诊能够提高全科门诊的培训质量。结论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学员不同能力的培养,针对全科住培教学大纲制定针对全科住培的精准教学目标,各轮转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新的教学模式或者进行不同教学模式的整合是提高全科住培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指出:今后专科临床医学专业重点是为农村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生,且要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及基本技术的课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总学时34学时,传统授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训学时仅6学时,难以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全科医生工作内容的模拟性演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从2017年开始,我校临床医学院全科教研室对该课程进行了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开发和教学设计,本文从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过程安排和教学评价设计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背景 在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开设全科医学科是国家卫健委为推动全科医学发展提出的新举措。然而目前,由于国内尚未出台标准化的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评价体系,许多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正在延用专科科室的评价标准,而这些标准与全科医学的学科特色不相适应。此外,全科医学科定位不明确、全科医学挂靠在其他临床科室的情况也较常见。建立健全医院全科医学科的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要求。目的 探讨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及其评价指标。方法 于2019年3月29-31日,在第六届海峡两岸全科医学大会召开期间,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邀请数名来自不同省市的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科室负责人参加专题小组讨论会议两次。本课题工作小组人员共6名。两次会议的调查对象为同一批专家,第一次参会专家人数为7名,第二次参会专家为4名。会议前期,初步拟定评价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基础条件”“医疗技术队伍”“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医疗质量状况”和“科研与教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第一次会议的讨论提纲。在第一次会议结束之后,研究人员对会议内容及时分析和整理,在此基础上拟定了第二次会议的讨论提纲,再次归纳考核指标。会议由主持人主持,全程使用录音,并在结束后及时进行转录、编码和分析。结果 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是培养基层全科医生。将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一级指标修改为“基础条件”“医疗技术队伍”“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医疗质量状况”和“教学与科研”。其中“基础条件”包括病房规模及床位数、门诊规模、发展环境、相关科室能够满足全科住培轮转需要、合作的基层医疗服务机构能够满足全科住培轮转需要、场地和设备能够满足全科住培轮转需要;“医疗技术队伍”包括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医师队伍、护理队伍;“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包括总体水平、诊治能力、辐射能力;“医疗质量状况”参照医院一般要求;“教学与科研”包括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结论 明确了临床住培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定位,并对其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性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欧洲全科医学研究网络(EGPRN)始建于1974年,北美初级保健医学研究网络(PBRN)则始建于1983年,二者均有3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并极大地推动了欧美全科医学科研的发展。本文在回顾二者的发展史,现状,科研产出,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及改革策略的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对比,并进一步对“中国全科医学从业者是否需要建设全科医学科研网络”及“可能会面临的挑战”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提出了取得立足于中国的研究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汇集外部证据,内部证据,以及利益相关者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 定性研究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掌握该研究方法有助于全科医生更好地开展医学研究。目的 本文对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国全科医学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全科医生更好地使用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于2019年7月-2020年2月,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定性研究”“质性研究”“质的研究”“访谈”“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基层及社区”为主题词和关键词检索相关中文文献,检索时间为2009-2019年。采用Excel录入数据,对纳入文献的发文时间、期刊、题名、研究方法等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0篇全科领域定性研究文献,2014年发文量最多,为18篇(18.0%);硕士学位论文5篇(5.0%),期刊论文95篇(95.0%),95篇期刊论文分布于38种期刊,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中国全科医学》,为28篇(29.2%);研究内容多有关教育培训,占52.0%(52/100);研究方法采用最多的是访谈法,占53.0%(53/100);56.0%(56/100)的研究未阐明抽样方法。定性研究在我国全科医学中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于该方法的英文单词没有统一的中文翻译;文章题目或者关键词中缺少“定性研究”等字眼;以发现临床问题为目的的定性研究较少;实践方法不够科学。结论 定性研究方法在我国全科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方法多用于教育培训方面的研究,其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为访谈法。定性研究方法在全科医学中的应用存在若干问题,使用方法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十年的“医改”,尽管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大医院、大机构、政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导的全科诊疗,并未明显地将“全科诊疗”水平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服务标准。本文通过耵聍栓塞、鱼刺卡喉、眼部异物等取出3个病例,回顾中国内地的“分科与专科”操作以及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发展历程,了解国内外全科医学的诊疗现状,对国内“全科医学的执业范畴”进行探讨,并结合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理念及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分析全科医学学科的诊疗内容与范围。  相似文献   

9.
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全科医学科进入中国内地以来,在政府对基层卫生服务及全科医学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全科医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大部分综合医院已设置全科医学科,但其角色定位及全科医生培养发挥作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目的 统计全科医学科病房收治病种情况,通过其顺位来分析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病房在全科医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探索其角色定位。方法 通过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信息中心统一调取2017年9月-2019年12月在全科医学科病房住院的1 728例次患者的电子病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出院诊断及转归情况。结果 1 728例次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包括261个疾病种类,按系统分类就诊例次最高的疾病系统为呼吸系统〔379例次(21.93%)〕,其次分别为循环系统〔272例次(15.74%)〕、内分泌系统〔242例次(14.00%)〕、消化系统〔182例次(10.53%)〕、神经系统〔152例次(8.80%)〕。就诊人次最高的前10位疾病分别为肺炎、2型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心脏神经官能症、支气管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胃肠炎、糜烂性胃炎、心律失常,共803例次(46.47%)。2017、2018、2019年每年排在前3位的疾病均为高血压、肺炎、2型糖尿病,其中2017年,高血压30例次(15.79%)、肺炎24例次(12.63%)、2型糖尿病22例次(11.58%);2018年,肺炎83例次(10.30%)、高血压71例次(8.81%)、2型糖尿病70例次(8.68%);2019年,肺炎113例次(15.44%)、2型糖尿病82例次(11.20%)、高血压64例次(8.74%)。出院诊断患1种疾病者93例次(5.38%),合并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者1 635例次(94.62%)。经全科诊治后,病情好转或治愈下转社区健康服务中心627例次(36.28%)。结论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住院患者病种包括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种类与社区相似。通过对收治病种顺位分析,提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有利于全科医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及慢性病管理技能,能有效地锻炼全科思维理念,有助于培养更能胜任社区全科诊疗工作的全科医生。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互联网+医疗健康”在我国蓬勃发展,各类新兴的信息技术在全科医学实践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国内关于“互联网+全科医学”的研究并不多,远远落后于专科医疗实践。目的 整理信息技术在国外全科医学实践中的典型应用与研究主题,揭示全科医学信息技术相关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以期为我国全科医学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2020年JCR SCI Primary Health Care子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位的期刊为文献来源,通过“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nternet、Web 2.0、Social Media、Online Health Community、Online Support Group”共7个关键词检索并收集文献,应用归纳法及比较法总结信息技术在国外全科医学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及研究热点。结果 信息技术在国外全科医学实践中的典型应用包括:统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与数据深度利用、全科医生辅助决策系统、在线视频等非面对面虚拟问诊、全科医学团队内外部协作、院外数据采集、全科医学服务团队宣传与展示等。研究主题包括:典型信息技术应用的有用性分析、全科医学服务团队及患者的技术接纳与持续使用、基于信息技术的患者健康宣教与全科医学教育、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患者数据深度利用、信息技术在全科医学中应用的伦理问题等。结论 建议借助国家支持全科医学发展及电子病历建设的契机,积极利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布局全科医学服务生态系统的建设。利用5G等加强远程医疗实践及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打造医联体服务建设,落实分级诊疗体系,完善全科医生“守门人”角色。以评促建,各医院对标卫生健康委员会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9级评级标准,逐步建立统一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加强患者数据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建设,积极利用机器学习等大数据算法提高全科医学的诊疗决策等服务。鼓励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学科领域的科研人员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全面促进我国全科医学实践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发布,要求认定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医院需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设置指导标准(试行)》,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要性日渐凸显,但如何定位和完善全科医学科建设仍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焦点。本文以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三级综合医院为重点,分别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优化医院功能和完善医院结构、未分化疾病与多病共存诊疗、分级诊疗、医院文化与品牌建设6个维度分析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功能定位,并提出了“立足临床、强化教学、联动社区、科研提升”的发展策略,期望可以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加快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背景加强临床质控督查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可对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状况进行系统评估,进而发现问题。目的通过对2019、2020年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临床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合理化的改进建议。方法2019、2020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由上海市市、区两级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专家采用上海市全科医学临床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的《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临床质控督查标准(基层医疗机构版)》,对上海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临床质控督查工作。于2021年5月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比较和分析2019、2020年上海市全科临床质控督查结果,并对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9、2020年,上海市分别有243家和24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全科临床质控督查。2019、2020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平均标准总得分分别为(87.32±5.97)、(86.67±5.36)分。相较于2019年,2020年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基本条件(99.80%比99.93%)、全科医生人员配备及岗位职责(91.90%比93.44%)、全科医生诊疗能力(85.72%比85.82%)、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与处置能力(80.95%比81.07%)、全科医学教学与科研(28.87%比29.99%)6个维度上的得分率升高,在全科医疗质量管理维度上的得分率降低(86.36%比85.76%)。从内容上看,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人员配备〔提及176次(22.03%)〕、全科医生应诊能力〔提及154次(19.27%)〕、住院病史质量〔提及92次(11.51%)〕、家庭病床病史质量〔提及91次(11.39%)〕、硬件配置〔提及91次(11.39%)〕5个方面。问题被提及率方面,排在前5位的问题顺次为:全科高级职称人数占注册全科医生人数比未达标〔提及84次(10.51%)〕、科研薄弱〔提及66次(8.26%)〕、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不足3.5名〔提及61次(7.63%)〕、基本临床操作技能欠佳〔提及40次(5.01%)〕和家庭病床数量不足〔提及36次(4.51%)〕。结论以全科临床质控督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提升初见成效。下一步,可通过深化全科医疗质量管理内涵、提升全科医生诊疗能力、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临床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3.
本科生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探索适合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影响其未来职业选择,促进更多优秀本科生在执业时从事全科医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从管理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评估手段多样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以概念渗透、理论灌输、实践结合、社区导向”为特点的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模式。加强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有利于更好地传播全科医学理念,本文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本科生阶段全科医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使更多的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全科医生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为未来医学生成为全科医生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学校全科医学学系本科生阶段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杜丽雪  陈嘉林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6):1908-1914
20世纪中期伴随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医学专科化迅速发展,远超过全人连续性照顾理念的发展,导致医疗行为复杂化。因此,发展全科医学被重新提出,并被确立为医学专科--家庭医学;重中之重在于发展家庭医学教育。总结美国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史,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阶段一,1948年首先提出“固定时间固定科室轮转”。阶段二,20世纪90年代美国家庭医学教师协会首次将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引入家庭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现培养方式由关注时间向关注能力的转变;1998年美国毕业后教育认证委员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训效果计划”,并且提出以“6项核心能力”为考核标准的全新认证体系。阶段三,认证标准的转变促使美国毕业后教育认证委员会和美国骨科协会于2014年共同就“建立全国统一认证体系”达成谅解备忘录,拟于2020年6月实行,转型过渡期5年。  相似文献   

15.
背景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但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及从业意愿有待提高。目的 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工作坊培训,并评价工作坊的培训效果。方法 以海南医学院自主选择了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工作坊课程的120例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医药类专业学生和非医药类专业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于2018年6月(培训前)和2018年12月(培训后)对纳入学生开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调查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全科医学相关知识、态度、从业意愿及对全科医学教学的反馈意见。结果 共73例(60.8%)学生完成了培训,医药类专业学生29例(39.7%)、非医药类专业学生44 例(60.3%)。培训前,73例学生中有18例(24.7%)学习过《全科医学概论》。培训后,72例(98.6%)学生认为临床专业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培训后,学生对全科医学定义、全科医学性质、全科医生角色、全科医生在卫生服务体系中作用的认知较培训前有明显提升(P<0.05)。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有7例(9.6%)和37例(50.7%)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测试评分为良好。医药类专业学生愿意从事全科医学工作者占比,从培训前的69.0%(20/29)上升到培训后的96.6%(28/29)。结论 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工作坊培训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本科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可提高医药类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从业意愿,可以为国内外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8):3407-3410
《阿拉木图宣言》自1978年发表以来至今已有40年,全球健康目标从“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HFA)变为全民健康覆盖(UHC),初级卫生保健(PHC)依然是实现全球健康策略的基本途径。本文基于《阿拉木图宣言》阐述了HFA和UHC的含义,梳理了中国PHC与全科医学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中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希望可以为全科医学领域研究者、实践者提供方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 2021年按照文件要求, 医学院校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继“澳大利亚John Murtagh全科病案研究”“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研究”之后,我刊于2013年又推出了“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旨在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病例,向广大全科医生介绍国内外知名专家在处理社区常见精神问题中的全科思维与诊疗经验,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今年本刊将继续邀请李荐中教授组稿本专栏,以推动我国社区心理学服务的能力建设,并带动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如果您在工作中遇到典型的案例,希望推广自己的诊疗经验和技巧,并得到国内外专家的点评,欢迎您登录《中国全科医学》官网:http://www.chinagp.net投稿至本刊,投稿时注明本栏目即可。  相似文献   

19.
尤丛蕾  姚弥  齐建光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4):4364-4371
背景 开展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简称全科继教)是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而全科医学师资是全科继教不可或缺的参与方。了解全科医学师资对全科继教现状的看法有助于发现当前我国全科继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可为现存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新视角。目的 从全科医学师资角度出发,了解我国全科继教现状及全科医学师资对现状的看法,探索全科继教师资的内涵,旨在为改善和提高全科继教的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采用滚雪球式抽样、目的性抽样法选取符合全科医学师资标准且具有丰富全科继教培训经验的全科医学师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线上视频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应用NVivo 12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归类;采用主题框架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炼访谈主题。结果 共纳入10例全科医学师资,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9~49岁,平均年龄(38.7±5.8)岁;8例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9例在三级医疗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从事全科继教培训工作的年限为4~12年,平均年限(7.8±2.8)年。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全科医生方因素影响全科继教培训效果;全科继教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存在不足;教学理论对于全科继教教学较为重要,但全科医学师资培训中缺少相关内容;立足基层需求、改进教学方式,以提升全科继教培训效果;全科继教培训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结论 我国全科继教面临师资管理水平较低、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困难和挑战。明确全科继教师资内涵,并完善全科继教师资培训体系和考核标准,对于探索有效的全科继教培训模式和提升全科继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科人才培养是全科医学发展的关键任务,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英国和美国的全科医生培养起步较早,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介绍了英国全科医生培养的“5+2+3”模式、美国全科医生培养的“4+4+3”模式,并将其与我国目前的“5+3”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进行对比。认为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同时,应建设标准化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大纲、带教师资、培训基地、考核评价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