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检测来源于蛇菰科植物日本蛇菰中的单体化合物三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TGGP)抑制HIV与靶细胞融合的活件,并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 用萃取和柱层析方法分离提纯TGGP,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天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抑制HIV 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用细胞-细胞融合方法检测TGGP抑制HIV进入靶细胞的活性.结果 酶联免疫测定法表明TGGP能有效地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的形成,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7±0.19)ug·ml-1进一步用生物物理方法直观地确证了TGGP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作用.在生物学活性方面,50ug·ml-1的TGGP能有效地抑制HIV包膜糖蛋白介导的细胞.细胞融合.结论 HIV进入靶细胞的过程由跨膜糖蛋白亚基gp41介导.三没食子酰吡喃葡糖(TGGP)能作用于gp41,抑制HIV与靶细胞的融合.该化合物可望作为阴道外用杀微生物剂,预防HIV的性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艾滋病病毒(HIV)gp41为作用靶点,设计合成了12个含芳基取代的苯甲酸类化合物,并对其进行抗HIV活性测
试。方法以卤代苯甲酸或间羧基苯硼酸为原料,通过Suzuki-Miyaura偶连反应及Knoevenagel缩合反应,引入含取代基的芳环
及芳杂环。ELISA法检测其抑制HIV gp41 六螺旋束形成的活性。荧光素酶法检测化合物抗HIV活性。结果化合物结构经
NMR、MS得到确认,其中5个化合物(7b、7c、7d、7e、7g)具有抑制HIV gp41六螺旋束形成的活性,其中7d活性最强。该化合物
能抑制HIV-1 SF33病毒株的复制,其IC50为20 μmol/L。结论合成的芳基苯甲酸类化合物7d能通过抑制HIV gp41六螺旋束结
构的形成来抑制HIV的复制。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168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8g/L(干重),培养216h时,胞外多糖达到最高浓度1.24g/L,EPS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致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胞外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对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0.59g/L时,EPS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其趋势是随着培养基中同源灵芝胞外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2.34g/L时,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完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多糖——链霉菌多糖的分离与结构确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的多糖--链霉菌多糖(streptomyces polysaccharide,SMP),并进行结构确证.方法采用乙醇沉淀多糖类大分子物质、Sevage法去蛋白、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法及Sephadex G-25 凝胶过滤法纯化多糖.其结构经HPLC、UV、IR、1H-NMR以及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分离纯化出的多糖属于中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855道尔顿;单糖组成以葡萄糖为主,含有少量果糖,二的摩尔比约为22:1(10.96:0.48);糖苷键的链接方式为(1→6)-α-D-吡喃型;命名为SMP.结论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的多糖SMP是以1→6位键合的α-D-吡喃型多糖.  相似文献   

5.
三螺旋多糖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特殊链结构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而且具有特殊的分子识别能力以及其他多糖无法比拟的功能特性。本文主要概述三螺旋多糖的链结构及其构象转变,分析其变性和复性过程中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阐明三螺旋结构形成和形态变化的科学规律。同时,综述了三螺旋多糖的链构象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基于螺旋构象转变构建的多糖基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一种分离自海南红树林链霉菌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进行了免疫调节活性研究。方法:以小鼠迟发型过敏反应、血清溶血素测定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实验探讨EPS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以流式细胞仪测定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结果:EPS对小鼠免疫应答多项指标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P﹤0.05);CD4+T细胞数量、CD4+/CD8+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此种产自链霉菌的EPS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一种新的多糖——链霉菌多糖(streptomyces polysaccharide,SMP),并进行结构确证。方法 采用乙醇沉淀多糖类大分子物质、Sevage法去蛋白、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法及Sephadex G-25凝胶过滤法纯化多糖。其结构经HPLC、UV、IR、1H-NMR以及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 分离纯化出的多糖属于中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855 道尔顿;单糖组成以葡萄糖为主,含有少量果糖,二者的摩尔比约为22:1(10.96:0.48);糖苷键的链接方式为(1→6)—α—D—吡喃型;命名为SMP。结论 从链霉菌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出的多糖SMP是以1→6位键合的α—D—吡喃型多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从日本蛇菰中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TV-1进入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HTV-1假病毒体系,并结合针对gp41包膜蛋白的ELISA以及分子对接方法,对日本蛇菰分离的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抑制HIV-1进入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我们首先用HIV-1 Env假病毒来检测六个咖啡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终浓度:25μg·ml-1)的抑制活性.发现1,2,6-三-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TCGP)和1,3-双-O-咖啡酰基-4-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DCGGP)具有较好的抑制病毒进入靶细胞的作用.进一步量效关系研究表明,两个化合物的病毒抑制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它们的IC50值分别是(5.5±0.2)和(5.3±0.1)μg·ml-1.这两个化合物的抑制活性与其抑制gp41六螺旋束结构形成的机制有关.分子对接表明,它们均能靶向gp41上N-螺旋三聚体的靶穴位置.结论 1,2,6-三-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TCGP)和1,3-双-O-咖啡酰基-4-O-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DCGGP)可以较好的抑制HIV-1 Env假病毒感染靶细胞,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来研发抗HIV-1新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对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处理B16F10黑素瘤细胞,以正常培养基代替灵芝多糖培养B16T10黑素瘤细胞为对照.分别采用Westem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灵芝多糖作用48h后B16F10黑素瘤细胞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浓度为0.8μg/ml、3.2μ g/ml、12.8μg/ml的灵芝多糖处理B16F10细胞后,B16F10细胞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灵芝多糖可能通过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分泌EGF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灵芝多糖调节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灵芝是中医中药治疗多种疾病的灵药 ,灵芝多糖是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的多聚糖 ,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及保肝作用等多方面药理活性[1] 。本文探讨灵芝多糖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结果显示其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1 材料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白鼠 ,雄性 ,体重为 2 2~2 5g ,购自中山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1.2 药品与试剂 链脲霉素 (美国SIGMA公司生产 ,纯度为 98% ) ,葡萄糖氧化酶法试剂盒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 ;灵芝多糖 (广州医药公司提供 )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和结果2 .1 高血糖小鼠实验模型的建立 取小鼠 6 0…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灵芝真菌同时高效生产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的发酵过程。在摇瓶中考察了氮源、接种量、起始葡萄糖浓度和装液量对灵芝细胞生长及灵芝多糖和灵芝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酵母膏和蛋白胨复配作为氮源有利于细胞生长。接种量对细胞量有一定影响 ,但是对产物积累量影响更大。在 50 g/ L起始糖浓度下 ,细胞干重达到 1 6.7g/ L,胞内多糖、胞外多糖和灵芝酸分别达 1 .1 9g/ L,0 .854g/ L和 2 1 2 .3mg/ L。考察装液量发现 ,小装液量有利于提高细胞生长速率和产物的生产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变异链球菌(简称变链菌)593号高致龋力临床分离株在生物膜状态不同时期与标准株ATCC25175(均为血清型c)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差异。方法在聚苯乙烯塑料片上分别形成3、12、20 h变链菌生物膜标本,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伴刀豆球蛋白A对合成的胞外多糖进行染色,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采用静置法培养形成黏附生长的细菌,蒽酮法测定3~24 h其合成胞外多糖的量。结果胞外多糖与染料结合后发出绿色荧光,各时间段593号临床株绿色荧光的分布较ATCC 25175标准株更致密和广泛。3~20 h 593号临床株合成水溶性葡聚糖能力强于标准株(P<0.05);3~16 h 593号临床株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能力强于标准株(P<0.05);其他时间两者合成胞外多糖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两菌株合成胞外多糖的模式相同,均随时间延长而合成量增加,但在生物膜形成早期(3~16 h)高致龋力临床株表现出不同于标准株的胞外多糖合成模式,其更强的合成胞外多糖能力可能是其具高致龋力的原因之一,提示研究致龋机制时使用临床株作为研究样本较标准株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对食饵性实验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灵芝多糖预防组。12周末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蛋白a[Lp(a)]含量。处死大鼠,光镜观察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结果: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比较,灵芝多糖预防组大鼠血清TG、TC、LDL、Lp(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主动脉内膜泡沫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灵芝多糖具有防止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和调节血脂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正交法研究了不同条件对灵芝菌生长影响,从中选出了灵芝 菌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 培养基:葡萄糖 3.6%,蛋白胨 0.4%,pH 6.0,酵母膏 0.2%,KH2PO40.1%,MgSO 4· 7H2O 0.05%,Vit B1 0.005%,每升发酵液产干菌丝体 15.6 g,粗多糖 0.72 g。 经葡 聚糖凝胶层析对灵芝胞外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共有 5 个组分,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 ,气相色谱等手段进一步分析了灵芝胞外多糖的组成,结果表明灵芝胞外多糖系由甘露糖、 果糖、葡萄糖通过糖 β-D 糖苷键构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羊肚菌胞外粗多糖对S180肉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右腋皮下接种S180肉瘤,接种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羊肚菌胞外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0.167 g/kg,0.333 g/kg,0.667 g/kg)和放疗组5组,连续给药21 d后处死动物,剥离皮下肿瘤并称重。观察粗多糖对荷瘤小鼠一般生存状况、瘤重、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影响。S180瘤块用4%多聚甲醛固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羊肚菌胞外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是19.94%、39.68%、41%。与模型组比较,羊肚菌胞外粗多糖中、高剂量组能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P0.05),提高胸腺指数(P0.05),减轻VEGF的表达(P0.05)。结论:羊肚菌胞外粗多糖对S180肉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胞外多糖及胞内多糖的分离纯化和化学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孢蘑菇胞内多糖及胞外多糖的化学结构。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纯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薄层层析、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等色谱及化学方法测定。结果:胞内多糖及胞外多糖均由单一葡聚糖组成,具有β型糖苷键。结论:对双孢蘑菇胞内多糖及胞外多糖的结构研究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细胞核酸及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给荷S180腹水瘤小鼠灌胃灵芝多糖(400,200,100mg/kg·b.w.)、生理盐水、或皮下注射环磷酰胺(25 mg/kg·b.w.),1次/d,连续9 d.观察腹水瘤细胞RNA、DNA含量,RNA/DNA比值以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和吖啶橙(AO)荧光染色技术检测肿瘤细胞DNA和RNA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和碘化丙啶荧光染色技术分析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灵芝多糖各剂量组的RNA、DN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中剂量组(200mg/k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灵芝多糖各剂量组的RNA/DNA比值均下降(P=0.003,0.000,0.008),说明灵芝多糖减少在体肿瘤细胞RNA的含量比DNA更为明显.环磷酰胺使肿瘤细胞的RNA和DNA含量均下降(P=0.000),但对RNA/DNA比值没有影响.灵芝多糖各剂量组使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P=0.003,0.000,0.000),而环磷酰胺作用相反(P=0.000).灵芝多糖对S期细胞的百分率没有影响,而环磷酰胺使S期细胞的百分率减少(P=0.011).灵芝多糖各剂量组使G2/M期细胞百分数下降(P=0.014,0.049,0.016),而环磷酰胺作用相反(P=0.000).结论 灵芝多糖对在体S180肿瘤细胞DNA和R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与环磷酰胺不同;通过动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DNA和RNA的复制与合成,从而影响其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转,可能是灵芝多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灵芝多糖预处理对顺铂肾毒性和抑瘤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灵芝多糖 (GLP)对顺铂 (CDDP)所致肾毒性的预防作用和对其抑瘤率的影响。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接种W2 56癌肉瘤后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灵芝多糖组、顺铂组、顺铂 +灵芝多糖组 ,连续给药 10d后采样 ,分别测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肾皮质组织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 ,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顺铂组血清Scr、BUN明显升高 ,肾皮质组织MDA含量升高 ,SOD与GSH -Px活性降低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顺铂 +灵芝多糖组血清Scr、BUN降低 ,肾皮质组织MDA含量降低 ,SOD活性、GSH -Px活性升高 ,与顺铂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顺铂 +灵芝多糖组抑瘤率与顺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与灵芝多糖组、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灵芝多糖能减轻顺铂肾毒性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顺铂致肾皮质脂质过氧化增强有关 ,且灵芝多糖不影响顺铂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斜链拟青霉胞外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24只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造模后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分别进行腹腔注射斜链拟青霉胞外多糖100 mg/kg、300 mg/kg、900 mg/kg,而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连续干预7 d,末次给药12 h后处死,计算脾湿质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IL-12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上述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相对模型组,多糖给药组小鼠脾湿质量、吞噬指数、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及其分泌的IL-12显著提高(P<0.05)。结论:斜链拟青霉胞外多糖对外源性免疫抑制剂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具有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20.
HIV的结构目前已知AIDS的病原是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它属逆转录病毒,结构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有包膜蛋白由糖蛋白120(gp120)和糖蛋白41(gp41)组成,两者合在一起为糖蛋白160(gp160)。gp120可以和CD4受体紧密结合,CD4存在于机体某些细胞的表面如淋巴、单核和巨噬细胞,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_H)的表面含CD4最丰富,因此它成为HIV感染的主要目标。核心部分有核外膜蛋白P24及内部RNA和逆转录酶。 HIV基因组除了编码核心和包膜蛋白三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