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血清白介素13(IL-13)及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探讨COPD患者血清IL-13、CysC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7例。两组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3、CysC水平。观察组于入院24 h内测定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血清IL-13、Cys-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13、CysC水平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之间均呈负相关(r=-0.849、r=-0.787,P<0.05);IL-13、CysC水平与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之间均呈负相关(r=-0.788、r=-0.698,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血清IL-13、Cys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血清IL-13、CysC水平与肺活量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院校的专业不断细化,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逐步改变。在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同时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应用体系,探索适合病原生物学和相应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为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并探究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例确诊为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常规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四磨汤口服液,两周一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的评分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分离鉴定一株具有免疫活性的海南红树林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探菌株PH0038发酵液的免疫增强活性,同时对菌株进行鉴定。方法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为指标,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菌株的免疫活性。从菌株的菌落特征、形态特征r、DNAITS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PH0038进行鉴定。结果 PH0038的发酵液冻干成粉后,进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实验,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通过各种指标鉴定菌株PH0038为Penicillium sp.LF41。结论菌株PH0038的发酵液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有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Sta22抗原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为表达该基因奠定基础。方法:以恙虫病东方体Karp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Sta22抗原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ASY-E2上,通过PCR方法及核苷酸测序进行鉴定。结果: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携带Sta22基因,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所公布的信息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Sta22抗原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研制和开发新型的恙虫病疫苗及临床诊断试剂奠定理论基础及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假丝酵母菌在临床上的感染率呈急剧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引起血源性感染的第4位病原菌。同时随着假丝酵母菌感染流行趋势的变迁,由非白假丝酵母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不断增加。在海南地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仅次于白假丝酵母菌。因而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早期检测与鉴定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各论教学的效果。[方法]根据《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对2001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采用传统讲授法,2002级、2003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理论考核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形式,评价传统教学方法和学导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的学生在学习态度、考试成绩、自我评价等方面优于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结论]学导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于中医辨识护理结合食物成分识别技术的膳食管理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膳食结构和身体成分方面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接受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72例,按照随机区组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识护理结合食物成分识别技术的膳食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指导。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膳食结构和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MI、腰臀比均值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的水平(P < 0.05~P < 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膳食中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钙、钠的摄入量高于对照组,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纳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P < 0.05);组内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C、钙、钠的摄入量较干预前增加,碳水化合物、脂肪、胆固醇、钠的摄入量降低(P < 0.05~P < 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各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食物种类摄入过量和不足的占比较干预前降低,其中奶类、蛋类、水果类和蔬菜类摄入量充足占比高于干预前(P < 0.05),干预后观察组蔬菜摄入充足占比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将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和食物成分识别技术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膳食干预中可以很好地改善病人膳食结构和身体成分,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采自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红树林的土壤样品进行真菌选择性分离,对其发酵液进行免疫增强活性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菌株进行鉴定.方法 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菌株的免疫活性.通过菌落特征、显微形态、5.8SrDNA-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C1024进行鉴定.结果 共分离得到真菌104株,活性筛选得到阳性菌株5株.其中菌株WC1024发酵液粗提物可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通过各种指标鉴定菌株WC1024为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ulosum).结论 添加青霉素和链霉素的海水马丁培养基用于海洋真菌的分类培养具有很好的选择性,首次鉴定发现1株具有显著免疫增强活性的疣孢青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操作技能与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05~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班305名学生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考核与理论考试成绩作为研究资料,计算两类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检验。结果 2005~2009级学生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60、0.276、0.331、0.368、0.625,相关系数检验均显示实验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之间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技能,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