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和总结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纠正措施.方法 对我院1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原因及纠正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在对198例低血压并发症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除2例因年龄关系家属放弃抢救死亡外,其余均被相应的纠正措施治疗成功.结论 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原因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要针对患者不同病情进行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可以预防和纠正在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病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发生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对症治疗,每小时测1次血压.必要时每15-30min测血压1次;对于症状性低血压立即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以透析开始后2-3h发生率高.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可迅速缓解,注重调整患者自身的营养状态及自身疾病状态.并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即调整透析液钠浓度、温度及超滤率效果更佳.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是及时发现及纠正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桑慧颖  张燕  乔莉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342-134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护理措施,旨在提高透析质量,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方法:收集6967例血液透析中1159例次发生低血压反应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采用控制透析脱水的速度和量,低温高钠透析,输注高渗溶液,合理用药和进餐,改善患者的基础状况,加强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可纠正或有效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结果:1159例次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1024例次经积极处理后,血压升高,继续进行血透,135例次低血压持续,需终止血透,无1例死亡。结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影响透析顺利进行的常见因素,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原因及时应对,积极纠正处理,才能保证透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前夕的临床表现,观察参麦注射液干预结果,为早期防治低血压提供依据。方法:动态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200例次低血压的前后临床表现及其血压变化。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采取减少透析脱水超滤率,此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参麦注射液防治,对照组不使用参麦注射液作为对照,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前或低血压早期的临床症状以头晕、哈欠、视物不清较明显;大多数患者舌质淡,少苔或苔白腻,脉微、细或见芤脉;动态血压观察发现,血压下降患者,收缩压常常呈现3种模型。使用参麦注射液纠正低血压总有效率88%,对照不使用参麦注射液组有统计意义。结论: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前夕的临床表现,对低血压有预示作用。通过使用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预防及及时纠正血液透析前后发生的低血压,并减轻低血压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现象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产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600例次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结果: 38例低血压均被纠正。结论: 产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透析中超滤量过多、过快造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的低血压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对100例次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现象进行系统观察。结果:100例低血压均被纠正。结论:产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透析中超滤量过多过快或老年体外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差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的低血压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对100例次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现象进行系统观察。结果:100例低血压均被纠正。结论:产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是透析中超滤量过多过快或老年体外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差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85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85例患者行血液透析2452例次,其中发生低血压556例次(22.67%),经处理后恢复至正常血压并继续完成透析532例次(94.06%),余下24例次(4.32%)因低血压得不到及时纠正而需要终止血液透析,无患者死亡。结论:根据老年心血管功能特点及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能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对延长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服盐酸米多君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伴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口服米多君5mg,每次透析最大剂量10mg,每例患者观察12次透析治疗,记录每次透析前、中、后血压及相关症状,进行比较。结果口服盐酸米多君能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透析前、后血压相比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不明显。结论经临床观察比较,透析前口服盐酸米多君能有效防治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黄蕊 《中华全科医学》2011,9(5):828-829
目的在超滤量不变的条件下,通过调节透析液钠离子浓度梯度进行血液透析,并与常规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收集易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A组为常规血液透析组,B组为调节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组。本研究共进行血液透析316次,排除因透析前服用降压药3例,透析中进食1例,共记录有效血液透析312次,A组、B组各透析156人次,并比较两组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低血压明显低于A组。结论在对有低血压倾向的血透患者,通过调整钠离子浓度梯度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作用明显,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帅建芳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164-116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对20例透析低血压患者进行四诊合参,采用中医临床调查表及中医体质调查表,对证型进行总结。结果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及单纯虚证为主;在证型分布上,低血压患者脾肾阳虚,脾肾气虚为主。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透析时使用参麦注射液较常规静脉推注高渗糖,或仅透析过程中使用参麦注射液等疗效显著,对提高患者心血管功能稳定性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双肾摘除后出现顽固性低血压的治疗。方法患者男性,54岁,因结肠癌术后化疗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行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4年,血压正常。18个月前B超检查发现双侧肾脏肿瘤并相继于同年6月、10月行双肾摘除术。术中摘除肿瘤病理诊断:透明细胞癌。右肾摘除后患者血压无明显特殊变化,但在左肾摘除后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透析前血压维持在90/60mmHg左右,血液透析中血压进一步下降,最低可达60/20mmHg。并出现乏力、视物模糊、直立性低血压、晕厥等症状。因血压过低而致动、静脉内瘘闭塞。结果为能保证充分透析及保持干体重,透析治疗中采用各种方法及给予中药、米多君等维持血压。目前仍间断嚼服红参等中药,血压维持在80~90/30~50mmHg之间,维持规律性透析。结论双肾摘除是治疗透析患者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的方法之一,但双肾切除后最大的弊端是难于控制的低血压。本例患者虽然并发了肾癌,但手术中如能采用部份肾切除还是可以避免顽固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分析,以提高其存活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住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高血压、低血压、心脏扩大、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空气栓塞、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心力衰竭等。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8.9%)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2.7%)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透析的患者各种并发症明显降低,临床并发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防葵,当为防癸也”寻找相应的证据。[方法]查阅分析古今相关文献,并结合中医及中国古代哲学相关理论对“防葵,当为防癸也”的理由,从历史考据、植物外观、产地和临床功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世人对古典文献“防葵”的释名研究甚少而多有误解。《唐本草》等古典文献中防葵名字由来的解释存有偏误;《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三“防”即防葵、防风、防己;防葵功效与“癸水”具有极大相关性,此为笔者“防葵,当为防癸也”的观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结论]防葵,真名应为防癸。而此一证明,虽只一字之差,且不过名称尔。然从中药及历史研究等角度看,为“防葵”正名,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医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中医药大数据目前仍在“沉睡”。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整理和挖掘中医药宝库,将给中医药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概念、特点、分析技术介绍了“大数据”,并着重说明了中医药信息、中医药古籍、中医药学术创新等方面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实验中医学作为中医学新兴发展的一门学科,对培养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的快速发展及其新的定位要求,结合当前大学生新的认知特点,我们对《实验中医学》教材进行了修订与再版,突出特色是采用科研案例引导相关知识点,并在我校2013级“5+3”八年制本科生中授课。经问卷调查,学生反馈以科研案例为引导的教学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采用当代实验方法研究和发展中医药的素质和能力,又普及当代中医药研究的重大成果,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责任感。建议在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实验中医学》课程。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14682例次血液透析,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2853例次的临床过程.结果:本组病例于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发生率19.4%,抢救成功率99.1%.结论: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常见急性并发症,应进行紧急处理:降低体外循环血流量,停止超滤,使病人头低臀高位、吸氧、快速泵前输入高渗液体,大部分病人血压能回升并完成透析治疗.结合具体病人个体差异,调整超滤率和循环血量;修正干体重;使用单纯超滤和序贯透析,保证透析充分性;合理使用降血压药物;积极治疗肾性贫血和营养不良等,能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发生学方法是一种多种研究方法综合的跨学科比较的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之中,真正引入中医理论的研究领域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为了促进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的健康发展,简单介绍了发生学方法的由来、界定及引入中医学研究中的过程。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现状,包括藏象学说、精气血神理论、经络学说、病因病机理论、中医相关哲学理论、中医理论发生与先秦诸子的比较、诊法与方药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等七个方面。剖析了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总体规划,研究很不均衡;研究水平不高,创新急需加强;逻辑思维混乱,推理过程错误;理论诠释错误,文献引证不准等四个方面。同时指出,中医理论的发生学研究不能替代中医理论的创新研究,而应该与之紧密结合,以促进中医理论的现代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是中华医学与文化的瑰宝,随着当代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中医药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与竞争,中医药要保持自身的永恒魅力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发展与创新,而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中医药创新型人才。作者结合近10年来国内中医药创新型人才研究的情况,分析我国及广西在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引进、培养、管理和使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广西中医药创新型人才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临床试验设计是临床试验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规范化的临床试验设计是完成临床试验的前提和基础。中药疗效的优势是通过整体调节来改善证候的失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药的序贯疗法讲的是量效关系,它的研究不能脱离临床,离开证候、症状。应建立以临床疗效评价为中心,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临床与试验相结合,探索中药序贯意义。证候是中医诊断与疗效评价的核心所在,撇开证候的改善,完全用西医的指标体系评价中医的疗效,无异是本末倒置,不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因此文章通过对外感发热的临床试验设计来达到完成中药序贯疗法临床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