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得气”与“气至”均为针刺过程中的特征性表现,“得气”以医者针下气感与患者酸麻胀痛之感为主,但这种气感并非一定提示“气至而有效”,还须先辨“气”之邪正;“气至”除上述感觉外兼有脉象或表浅症状的改善。针刺的临床疗效通过进入“气至”的境界而实现,而“气至”的前提往往是“得气”。在不同辨证下,“得气”与“气至”的关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等方面,论述“得气”与“气至”的特点及关系,可为临床医生辨病辨证及判断针刺疗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感在针灸术语中称为“得气”,就是患者针刺部位已经得到经气的感应。《标幽赋》记载:“气之至也,如鱼吞钓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处幽堂之深邃”。临床运用提、插、捣、捻、搓、弹、留等针刺基本手法,均可获得针感。 针刺治疗时,患者针感的有无,与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标幽赋》记载:“气速至而差  相似文献   

3.
程文涛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0):128-128
何谓得气 得气是指针刺在一定穴位上,病人对针刺所产生的感觉,故又称得气为针感。临床上常出现的针感,主要有酸、胀、沉重、触电感、灼热感或凉感,也有的如虫行、如流水、如气窜或跳动感等,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如出现上述的一种或多种针感,就达到了得气目的。对医者来说,只要持针的手指(一般用右手)感到针下有沉重、湿滞或紧实的感觉,或者看到病人表情有变化而针刺局部有紧缩、跳动反应时,就是得气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当前针灸临床实践中,往往将得气与针感等同,认为针感与疗效呈正相关。然而针感与得气、疗效之间关系尚无定论。方法:依据《黄帝内经》中"气至"的阐释,即通过针刺补泻、治神或静留针而使人体恢复到"气机调畅"的状态,"气至"与否的判断标准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结果:现今针灸临床:针感不等同于"气至";针感强,疗效未必好;针灸诊治前后宜诊脉,脉诊对于针灸处方施治、判断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针期间,不一定行针。结论:针灸临床科研中假针的设计原则,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5.
针感是在现代针灸文献和著作中产生的新名词,是指当针入腧穴一定的深度或者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后,患者和医者分别感受到的针刺部位和刺手手指下各种主观感觉和自觉反应的概括.传统的观点认为针感与得气的意思相同,并将针感视为得气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界定是否得气的重要指征,笔者认为不妥.试结合古今对得气、得气感、针感的研究和认识,来谈谈针感与得气的差异,并对针刺得气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当前针灸临床实践中,往往将得气与针感等同,认为针感与疗效呈正相关.然而针感与得气、疗效之间关系尚无定论.方法:依据《黄帝内经》中“气至”的阐释,即通过针刺补泻、治神或静留针而使人体恢复到“气机调畅”的状态,“气至”与否的判断标准为针刺前后脉象的变化.结果:现今针灸临床:针感不等同于“气至”;针感强,疗效未必好;针灸诊治前后宜诊脉,脉诊对于针灸处方施治、判断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针期间,不一定行针.结论:针灸临床科研中假针的设计原则,需要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7.
针灸补泻必须产生一定的得气针感才能有效,因此得气是针刺补泻治疗中产生疗效的基础和关键.患者体质强弱,阴阳气血盛衰不同,得气针感也不同,治疗时应该因人而宜.  相似文献   

8.
早在二千年前《内经》就记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在针刺麻醉中循经取穴,针刺“得气”是针麻成功的重要因素。故研究“得气”发生的规律及物质基础,不仅对解决针麻镇痛原理具有重要价值,并对认识经络实质及提高针刺疗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针刺穴他时,受针者产生一种胀、麻、酸、重等感觉,此感觉沿某种方向传导,同时施术者有手下针紧感,称为“得气”,又称“针感”。究竟“针感”产生于穴位的何种组织?  相似文献   

9.
试谈针灸医籍关于得气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补泻必须产生一定的得气针感才能有效,因此得气是针刺补泻治疗中产生疗效的基础和关键。患者体质强弱,阴阳气血盛衰不同,得气针感也不同,治疗时应该因人而宜。  相似文献   

10.
得气又称"气至",乃是针刺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针刺"气至"的概念,首见于《黄帝内经》,其后,诸多针灸典籍均有记述。然而,关于针刺"气至"的定义和内涵却多有争议,至今尚未有定论。自从《黄帝内经》确定了针刺"气至"的基本定义以来,后世历代医家各有所阐发。通过系统梳理各代中医文献有关针刺"气至"含意的演变历程,并且在100例志愿者身上验证针刺得气的感觉,以期有益于针灸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病中青壮年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更新,但是,达标治疗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围绕近年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作者研究团队的我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述,以期为今后该类疾病的探索性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