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胃切除手术方式对胃中部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收治的108例胃中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58例(DG组),行开腹全胃切除术患者50例(TG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术中情况、并发症、术后5年的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①TG组肿瘤平均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WHO分期、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比例等与D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胚抗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G组联合脏器切除比例、手术时间、并发症、清扫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数均高于D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DG组与TG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5、77.2个月,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67% 、59%和81% 、6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同归分析表明,根治程度、脏器侵犯、淋巴结转移为胃中部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方式、肿瘤直径、并发症为预后的相关因素;肿瘤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手术时间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对胃中部癌患者来说,预后不受手术方式的影响,只要能达到根治的目的,选择远端胃大部切除的手术方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胃体癌选择不同切除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17例诊断为胃体癌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全胃切除术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17例胃体癌患者中,行全胃切除术者85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者32例。全胃切除术组的5年生存率为48.2%,低于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组的68.8%,但两组中同一临床分期的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胃切除方式并不是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切除方式不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胃体癌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和全胃切除治疗老年贲门癌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50例老年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24例行全胃切除术(TG组),26例行胃大部切除术(PG组),比较两组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G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17/24)、54.2%(13/24),PG组分别为42.3%(11/26)、26.9%(7/26),TG组3年、5年生存率高于PG组(P〈0.05);TG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4/24),PG组为15.4%(4/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能提高远期疗效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全新 《当代医学》2011,17(22):73-7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患者57例,其中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组(TG组)32例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组(PG组)25例,对2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TG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5%、57.4%、35.5%,PG组为分别87.0%、46.8%、24.6%,2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16.9%、2.81%,PG组分别为15.7%、2.4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可明显提高远期治疗效果,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张元军 《中外医疗》2013,32(2):82+84-82,84
目的进一步比较胃上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上部癌12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手术后的相关对照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全胃切除组为21.43%(9/42),近端胃切除组为20.51%(10/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全胃切除组5年生存26例,5年生存率为61.90%;近端胃切除组5年生存43例,5年生存率为55.13%。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胃上部癌的过程中,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差异不显著,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肝外胆管癌的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EHCC)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5-01/2003-12收治的128例EHCC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方式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选择对EHCC切除术后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的预后分析.结果:107例施行了外科手术,21例非手术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47例,姑息性切除12例,内或外引流术45例,探查性手术3例.EHCC整体生存率1,3,5a生存率分别为52.8%,27.2%,11.9%.其中根治性切除1,3,5a生存率分别为72.4%,44.7%,22.7%;姑息性切除1,3,5a生存率分别为54.5%,27.3%,9.1%,无5a存活者.引流组1,3,5a生存率分别为32.1%,17.2%,8.6%,无4a存活者.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内或外引流组及非手术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显著(log-ranktest,P〈0.001).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脏浸润、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7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提高EHCC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淋巴结转移、切缘癌残留是EHCC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阴肿瘤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6例外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A组(外阴广泛局部切除术组)17例,B组(传统外阴广泛切除联合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组)19例,C组(改良外阴广泛切除联合腹股沟淋巴结切除组)20例,术后观察三组的临床效果,随访术后5年患者的生存率,及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根据2009妇科肿瘤新分期(FIGO):其中Ⅰ期19例,术后5年生存率89.4%,Ⅱ期11例,术后5年生存率72.7%,Ⅲ期17例,术后5年生存率52.9%,Ⅳ期9例,术后5年生存率33.3%;Ⅰ期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生存率88.2%,B组生存率84.2%,C组生存率85.0%,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生存率37.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腹股沟淋巴结为阳性的患者15例,进行放疗和化疗生存率为71.4%,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阴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对于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的是尽量早期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对于其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全胃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该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胃上部癌患者143例,其中行全胃 Roux-Y切除术79例(TG组),行近侧胃切除术64例(PG组),对比两组患者1、3年及各分期之间的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TG组患者1、3年总生存率为91.8%、62.4%,PG组为90.2%、44.3%,两组之间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3年各分期生存率比较,两组TNMⅠ、Ⅱ期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N Ⅲ期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对胃上部癌患者行全胃根治术可明显提高中期疗效,同时不影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预后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5年12月236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TNM分期、激素受体表达情况、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236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68.6%。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的生存率较非三阴乳腺癌明显降低(P=0.022)。术后进行化疗、放射治疗或内分泌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均高于未进行综合治疗的患者(P〈0.05)。年龄、绝经与否、激素受体表达与5年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三阴性乳腺癌以及术后是否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均与预后有密切关系。其中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和TNM分期为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疗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AJCC(1997)中的TNM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术后辅助化疗的方案、是否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放疗为指标,采用1∶2配对方法在同期接受直肠癌根治术但未接受DC-CIK细胞疗法的患者中选择82例作为对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法分析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对比两组的3年生存率(OS)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否实施DC-CIK治疗为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术后辅助放疗是Ⅱ、Ⅲ期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NM分期、是否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放疗、是否实施DC-CIK治疗是Ⅱ、Ⅲ期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DC-CIK治疗组3年生存率(OS)(73.2%vs56.1%),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CIK治疗组3年无病生存率(DFS)(58.5%vs41.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M分期、是否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放疗、是否实施DC-CIK治疗是Ⅱ、Ⅲ期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直肠癌根治术后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疗法有可能改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陈凛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9):908-910,91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及预后特点。方法将我院干部病房收治的209例胃癌患者分为老年组(≥65岁)与非老年组(〈65岁),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胃癌占63.2%,无症状者明显多于非老年组(23.5%比16.9%,P〈0.05)。老年组伴随病多于非老年组(81.8%比64.9%,P〈0.05)。两组手术切除率(90.9%比97.4%、根治性切除率为(73.5%比89.6%)、围手术期并发症率(14.4%比7.8%)、围手术期死亡率(3.0%比0%)有明显差异(P〈0.05),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7%比61.1%,P〉0.05)。多因素分析TNM分期和手术根治度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胃癌中无症状患者多见,伴随病多见,手术风险较非老年组大;老年胃癌预后与非老年患者无明显差别,其预后与TNM分期和手术根治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 PNI)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8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2002年日本肿瘤协会公布的JGC-TNM分期标准),研究神经侵犯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胃癌预后的意义。结果χ2检验结果显示:胃癌神经侵犯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NI(+)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NI(-)组患者(P=0.018),与胃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神经侵犯不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238)。结论胃癌神经侵犯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但不能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胃切除方法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观察组行胃癌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及手术效果.结果 (1)根据Karnofsky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对照组手术前后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4.72+8.59)分与(67.26±5.39)分,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分别为(74.90±9.10)分与(73.37±8.25)分,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2)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平均下地时间分别为(26.02±3.32)d、(108.22±11.35)min、(530.18±35.68)mL及(14.45±1.02)d,观察组分别为(17.50±1.99)d、(40.62±6.77) min、(126.07±32.18)mL及(44.05±6.39)d,两组上述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根治性切除术相比,扩大根治性切除术有利于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章华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30-13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胃癌标本中survivin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另选择30例正常的胃黏膜标本组织作对照。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低分化、中分化胃癌Survivin的阳性率较高分化明显升高(P〈0.01或P〈0.05)。胃癌PTNM分期Ⅲ、Ⅳ期的Surviv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I、Ⅱ期(P〈0.01),淋巴结转移组Survivin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Survivin阳性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Survivin阴性表达组(P〈O.05)。结论Survivin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Survivin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胃癌肝转移灶行肝切除的疗效并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1982例胃癌患者中106例诊断为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91例(4.6%),异时性转移15例(0.7%),23例行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对该23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3例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35.6%、16.8%,3例生存超过5年;单因素分析显示单肝转移灶、异时性肝转移和胃浆膜层未受累是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患者有利的预后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前两者是其有利的预后因素。83例胃癌肝转移未行手术切除者中,8例有肝切除可能,该8例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和0%,未行肝切除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肝切除者(P〈0.01)。结论对能进行根治性切除的胃癌肝转移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单肝转移灶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谢铭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61-2662,2664
目的:探讨进展期近端胃癌采用全胃切除及近端胃切除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A组(n=35)采用全胃切除术,B组(n=51)采用近端胃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A、B两组在术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5.71%、80.39%,2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60.78%,5年生存率分别为40%、25.4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式选择,全胃切除加D2淋巴结清扫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与否分为2组,其中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病人27例;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病人7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对病人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胃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47%(27/106),2组病人一般资料(性别、吸烟及饮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65岁、TNM分期较大、联合脏器切除(P < 0.01)是胃癌根治术病人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共随访病人98例(92.45%),随访时间为22~86个月,5年生存率为39.80%。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无围手术期并发症病人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00%及6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联合脏器切除及存在围手术期并发症为影响胃癌根治术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P < 0.05~P < 0.01)。结论年龄、TNM分期及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高。临床上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刘桂  李万浪  巫佳明 《海南医学》2014,(15):2205-2208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围术期三联序贯区域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7年85例进展期(Ⅱ、Ⅲ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非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术前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1~2次,1周后行胃癌根治术(D2),术中施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并安置化疗泵,术后1~2周经化疗泵行灌注化疗。对照组41例行胃癌根治术(D2)+术后全身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1、3及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根治性切除率、局部复发、肝转移和腹腔转移率(88.6%、18.2%、15.9%和22.7%)与对照组(58.5%、39.0%、36.6%和43.9%)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5年生存率为81.8%、56.8%,高于对照组的51.2%、3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围术期三联序贯化疗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