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陈淑群 《中外医疗》2012,31(27):165+167-165,167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的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76例心肌梗塞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治疗后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58%(31/38),观察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37%(37/38),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8.95%(30/3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13±2.21)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1.08±2.43)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有效率及满意度,同时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单丽莉 《中外医疗》2014,(31):157-158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介入疗法围手术期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更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择在该院2011年2月—2014年6月进行介入疗法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4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格法为依据分成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及起搏器植入术。对照组按照常规对症护理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则予以患者围手术期的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7.5±1.3)d,与对照组(11.2±2.3)d比较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8±13.7)分,高于对照组为(81.2±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比较,两组均未见皮下气肿,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在围手术期予以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康复,有推广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中银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6):147-148,15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尿潴留、失眠、腰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介入术后6、12、24 h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3%(42/45),对照组为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能显著减少尿潴留、失眠和腰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董秀娟   《中国医学工程》2014,(9):170-17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策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术中出血和住院天数,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凤 《伤残医学杂志》2014,(15):142-142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术期护理,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的恢复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较短,满意度(95.65%)相较于对照组(82.61%)较高。2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缩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时间与恢复时间,提高临床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55例,均予椎间盘髓核取出术,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围术期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卢雪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4,(5):184-18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探讨采用优质护理后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时间长短,并发症发生率,对疾病的认知率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6.2 d比对照组(9.1 d)短(P〈0.05);调查问卷显示,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观察组达到97%(P〈0.05);对患者及其家属在白内障疾病的认知、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情况进行调查,对照组对疾病认知33%,治疗组认知98%。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措施在结肠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可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几率,增强了患者的体质及健康意识,为患者节省了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在2012年6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之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6.4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马轶   《中国医学工程》2014,(9):163-163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柴青  杨丽 《中外医疗》2016,(22):151-153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住院治疗并且已经确诊的102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疗程实施对比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患者,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16例患者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得到有效好转。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明显效果,具有满意度高、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循证的方法,针对急性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给予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可行方案。 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并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MMSE及ADL评分分别为(26.27±2.87)分、(62.37±4.60)分,均高于对照组[(21.45±3.41)分、(54.77±4.16)分,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52/52),高于对照组的84.6%(44/52,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处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及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和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及随访观察依从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优化护理流程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优化护理流程,比较2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84%VS 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提高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就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马萍 《中外医疗》2016,(16):162-164
目的:探究偏瘫脑梗塞患者行早期运动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偏瘫脑梗塞9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所用不同护理方法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护理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早期运动护理5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股静脉血流及疼痛﹑肿胀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NIHSS﹑Fugl-Meyer评分和血流峰速度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Fugl-Meyer评分(68.86±23.80)分比对照组(38.80±22.70)分优,血流峰速度(25.98±4.50)m/s比对照组(23.82±4.20)m/s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77%﹑7.69%与1.92%均比对照组34.21%﹑39.47%与26.32%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瘫脑梗塞患者行早期运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股静脉血流,促进运动功能提高,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对脑梗死(CI)出院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CI出院病人,依据出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自护理论+医护协同护理模式,连续干预6个月。统计2组治疗依从性,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饮食控制、运动、药物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压力应对、运动锻炼、健康责任、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移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自护理论联合医护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CI出院病人,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建立健康行为,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二组患者的后遗症的发生率、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和住院时间的心理状态。结果 对照组患者失语症发生率14.04%,构音障碍为7.02%,肌力不足21.05%;观察组分别为1.72%,0.00%和5.17%,二组患者失语症和肌力不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音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患者的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转(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和Bat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的Zung焦虑评分(58.8±2.5)和Zung抑郁评分(55.4±1.6);对照组住院期间的Zung焦虑评分(66.7±2.8)和Zung抑郁评分(67.8±2.4),二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语言和运动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平均住院时间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按照临床基础性护理流程进行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检验存在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均全部顺利出院,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48±2.08)天,骨折愈合时间为(70.72±5.34)天,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72±1.46)天,骨折愈合时间为(54.27±4.96)天,组间检验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为93.48%,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满意度为78.26%,组间检验存在明显差异(x2=4.829;P=0.028)。结论:康复护理能够加快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进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水平,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对脑梗死病人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及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梗死病人10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知识、信念及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家属-病人认知互动模式能改善脑梗死病人的日常生活康复能力和认知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分组管理对血液透析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分组管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干预前后情绪状态,应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比较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同时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并记录血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7.12±0.46)分、HAMD评分(5.91±0.24)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SF-36评分(130.95±2.7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89.74±1.23)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性95.5%及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知晓率88.6%较对照组86.4%、70.5%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8%与对照组22.7%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护理分组管理可有效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