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比较2种抛光方法对4种常用的复合树脂的抛光效果。方法选用Z350、Spec-trum THP、Charisma、Swiss TEC四种复合树脂。每种树脂制作试件模型10个,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应用松风Super-snap抛光系统抛光;第二组应用金刚砂抛光钻修形后再用橡皮杯蘸抛光膏抛光。分别使用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和光泽度仪测试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结果 1)被检测的4种复合树脂,使用金刚砂钻加橡皮杯抛光膏抛光组表面粗糙度的Ra值显著高于Super-snap抛光系统组(P〈0.05);2)Super-snap抛光系统抛光组、金刚砂钻加橡皮杯抛光膏抛光组中的各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Ra值在统计学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3)Super-snap抛光系统抛光组的光泽度明显高于金刚砂钻加橡皮杯抛光膏抛光组(P〈0.05)。结论松风Super-snap抛光系统可以获得理想的抛光效果;临床上常用的金刚砂钻修形后再用橡皮杯蘸抛光膏抛光的方法相对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2.
复合树脂填料组成对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合树脂抛光后组成成分对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三个厂家不同组成成分和工艺配置的8种复合树脂,制作表面统一基线的试样,用Sof-Lex系列抛光,采用表面粗糙度仪(Surftest SJ-401)检测抛光后树脂的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同属较大颗粒玻璃填料的复合树脂(AP-X、Quixfil和 TPH3 Spectrum)抛光后表面粗糙度较小粒度和纳米工艺的石英填料复合树脂(Z250、P60、P90和Z350)高;(2)同一厂家的石英混合填料复合树脂与石英纳米树脂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相同;(3)复合树脂在垂直于抛光方向上获得的表面粗糙度要比平行于抛光方向的粗糙度高。各树脂Ra值经One-Way ANOVA分析和配对 t检验,P<0.05。结论:填料的成分和粒度会影响复合树脂抛光后表面的粗糙程度,抛光方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纳米复合树脂(Filtek Z350)与临床常用修复材料(Dyract-AP复合体、TPH复合树脂)的细胞毒性. 方法 原代培养人牙髓细胞(HPC),MTT比色法测定3种材料对HPC增殖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HPC在材料表面生长情况. 结果 25%Filtek Z350细胞毒性为0级,小于Dyract-AP和TPH(P<0.05).扫描电镜观察HPC在3种材料表面均可贴附生长. 结论 3种牙体修复材料对HPC的生长、增殖、贴附无不良影响,均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Filtek Z350的细胞毒性小于Dyract-AP及TPH.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体外模拟刷牙对复合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选择3个厂家生产的5种复合树脂制作试样,并即刻抛光,分别在体外模拟刷牙前、后检测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1)抛光即刻和体外模拟刷牙后,大颗粒填料复合树脂(Quixfil)表现为较高的表面粗糙度;(2)钡玻璃填料复合树脂(AP-X,Quixfil)在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加(P<0.05);(3)石英填料复合树脂(P60,P90)和纳米填料复合树脂(Z350)体外模拟刷牙后表面粗糙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1)复合树脂的填料种类、粒度、工艺影响表面粗糙度;(2)石英及纳米工艺填料树脂能够较好的抵抗体外模拟刷牙,表面粗糙度稳定;(3)Silorane基质复合树脂P90表面光滑程度较好,不易受到体外模拟刷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几种树脂冷热循环老化后表面形态的改变。方法1 种纳米树脂(Z350)和4 种微混合填料树脂(P60、Z250、
Spectrum、AP-X),以侧壁至中心分层填压固化法制备样块,研磨和抛光侧壁,经水浸泡及5/55 ℃冷热循环40 000次后,分析抛
光侧壁表面粗糙值(Ra)的变化,观察扫描电镜下的微结构变化。结果经冷热循环后,抛光面Ra值呈下降趋势。其中Spectrum
由0.164±0.024 μm降至0.140±0.017 μm(P<0.001),Z250由0.169±0.035 μm降至0.144±0.033 μm(P<0.001),Ra值接近抛光性
能较好的P60(0.121±0.028 μm)。扫描电镜下,5种树脂划痕与凹陷变浅,但Z350样块表面出现裂纹。结论水浸泡及冷热循环
可能对复合树脂产生抛光效应,但也可能导致纳米树脂表面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银汞合金和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的疗效.方法 应用银汞合金充填后牙Ⅱ类洞45例102颗牙,应用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51例,108颗牙,经2a复查.结果 银汞合金和Z350纳米树脂成功率为75.5%和94.4%,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观察时间内,Z350纳米复合树脂充填Ⅱ类洞显示良好的充填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正常人及表达CD34抗原的白血病细胞表面的形貌结构,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方法从健康人和M2b型白血病患者各3例骨髓标本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利用免疫磁柱法纯化CD34 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观测。结果光学显微镜下两种来源的CD34 细胞形貌相似。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观测到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突起,表面粗糙度在不同来源细胞内部呈正态分布,正常人及表达CD34抗原的白血病细胞表面在平均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方面有显著差别。结论M2b型CD34 白血病细胞较正常CD34 细胞表面皱折程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 CAD/CAM)修复材料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值(Ra值)与光泽度值的差异, 测定适宜的抛光时间, 为操作者抛光椅旁可切削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种不同种类CAD/CAM修复材料长石瓷(vita mark Ⅱ, VM)、弹性瓷(vita enamic, VE)、优韧瓷(lava ulimate, LU)、复合树脂A(shofu block HC, SB)和复合树脂B(brilliant crios, BC), 每种材料制备6个试样, 共30个试样。将试样固定于自制抛光装置, 使用Sof-Lex抛光碟系统中的中碟(medium disk, M碟, 磨粒粒径10~40 μm)、细碟(fine disk, F碟, 磨粒粒径3~9 μm)和超细碟(superfine disk, SF碟, 磨粒粒径1~7 μm)依次对试样进行序列抛光。试样每抛光10 s测量一次Ra值及光泽度值, 数值不再变化时更换下一级抛光碟, 每个抛光碟仅使用一次。更换下一级抛光碟的同时记录试样的Ra值、光泽度值以及抛光时间, 实验完成后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序列抛光后所有材料Ra值较抛光前显著降低(P < 0.05), 光泽度值显著升高(P < 0.05)。不同材料间的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LU的光泽度值[(68.1±4.5) GU]与SB的光泽度值[(68.2±5.8) GU]显著高于VE[(48.1±8.1) GU]与BC[(53.2±5.8) GU], P < 0.05。达到最佳Ra值和光泽度值, VM [40(30, 55) s]所需总抛光时间最短, VE [140(135, 145) s]、LU [130(120, 140) s]、SB [140(130, 150) s]与BC [130(120, 140) s]的抛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有CAD/CAM修复材料经Sof-Lex抛光碟系统序列抛光后均能显著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和提高光泽度值; 不同材料达到最佳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所需的抛光时间不同; 推荐使用Sof-Lex系统抛光时, 对于长石瓷, 仅用M碟抛光40 s即可。对于弹性瓷、优韧瓷、复合树脂A与复合树脂B, 要序列使用M碟、F碟和SF碟抛光, 总体抛光时间约130~140 s。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Z350纳米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前牙美容修复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Z250复合树脂,观察组患者采用Z350纳米复合树脂。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美容修复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修复1a之后,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满意度为92.1%,对照组为73.7%,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为94.7%,对照组为55.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350纳米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的应用,不但可以提高其修复成功率,还可以对患者的修复满意度进行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贺芸 《西部医学》2009,21(3):437-438
目的探讨修整抛光技术对纳米树脂前牙美容修复的影响。方法Z350纳米树脂修复前牙龋损或缺损,采用2种不同方式抛光,进行即刻评价及3年评价。结果即刻评价显示两者无统计学差异,均能取得较好的抛光效果,而3年评价显示Sof-lex彩虹抛光碟抛光后的远期美容效果高于火焰状白石尖。结论纳米树脂修复后,配合使用Sol—lex抛光盘能更好的提高修复体表面滑泽度并能较长期保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与玻璃陶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以及树脂表面处理和老化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牙牙本质块、树脂块及瓷试块,使用树脂水门汀粘固。根据粘固底物(牙本质与瓷或树脂与瓷)、不同树脂表面处理以及是否温度循环老化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牙本质与瓷粘固(A1、A2组);实验组为树脂与瓷粘固,对树脂表面不处理(B1、B2组)或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C2组)、硅烷化(D1、D2组)、粗化(E1、E2组)、抛光(F1、F2组)处理后再与瓷粘固。将粘固后的试块切为长方体试件,试件制备后即刻(A1~F1组)或经温度循环后(A2~F2组)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化前后,未经表面处理的树脂与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B1 (30.02±3.85) MPa,B2 (26.83±3.14) MPa]均高于牙本质与瓷[A1 (20.55±4.51) MPa,A2 (12.94±0.69) MPa](P<0.05)。与未行表面处理(B1、B2组)相比,经表面处理后树脂与瓷(C1~F1、C2~F2组)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树脂与瓷粘固,可获得不低于牙本质与瓷的粘接强度,对树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处理、硅烷化、粗化或抛光等表面处理不能有效提升树脂与瓷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复合树脂与玻璃陶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以及树脂表面处理和老化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离体牙牙本质块、树脂块及瓷试块,使用树脂水门汀粘固。根据粘固底物(牙本质与瓷或树脂与瓷)、不同树脂表面处理以及是否温度循环老化进行分组。对照组为牙本质与瓷粘固(A1、A2组);实验组为树脂与瓷粘固,对树脂表面不处理(B1、B2组)或分别进行以下处理,即甲基丙烯酸酯单体(C1、C2组)、硅烷化(D1、D2组)、粗化(E1、E2组)、抛光(F1、F2组)处理后再与瓷粘固。将粘固后的试块切为长方体试件,试件制备后即刻(A1~F1组)或经温度循环后(A2~F2组)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形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老化前后,未经表面处理的树脂与瓷的微拉伸粘接强度[B1 (30.02±3.85) MPa,B2 (26.83±3.14) MPa]均高于牙本质与瓷[A1 (20.55±4.51) MPa,A2 (12.94±0.69) MPa](P<0.05)。与未行表面处理(B1、B2组)相比,经表面处理后树脂与瓷(C1~F1、C2~F2组)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树脂与瓷粘固,可获得不低于牙本质与瓷的粘接强度,对树脂进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处理、硅烷化、粗化或抛光等表面处理不能有效提升树脂与瓷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体外比较4种低收缩商品复合树脂及2种传统复合树脂的耐磨性能,探讨影响其耐磨性能的因素,并阐明树脂耐磨性能与材料组成成分的内在关系。方法:选择4种低收缩商品复合树脂CLEARFIL MAJESTY Posterior(CMP)、Filtek LS(LS)、Admira(AD)和Kalore(KA)以及2种传统商品复合树脂Filtek Z350 XT(Z350)、Solitaire2(S2)制成试样,分别置于UMT-2微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与氮化硅陶瓷球在蒸馏水环境中进行二体磨损,摩擦14400次,检测试样的摩擦系数和最大磨损深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分析磨损表面形貌。结果:6种复合树脂中CMP磨损深度最小,KA磨损深度最大,由小到大依次为CMP< S2≈LS< Z350≈AD< KA(P<0.05)。SEM观察,Z350、S2、AD和KA表面较为平整光滑,以摩擦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CMP和LS表面较为粗糙,有疲劳磨损特征。结论:复合树脂的耐磨性与填料的性状与含量、填料与基质的结合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氧化锆陶瓷表面硅锂喷涂层的微观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初步评估其美观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方法:将氧化锆陶瓷试样随机分为三组:涂层组(有2个亚组)、抛光组(有2个亚组)和上釉组(有4个亚组),每个亚组10个样本。涂层组的两个亚组是对未处理和初步抛光的氧化锆陶瓷表面分别喷涂硅锂喷涂层;抛光组的两个亚组分别是氧化锆陶瓷表面初步抛光和精细抛光;上釉组的4个亚组分别是对初步抛光的氧化锆陶瓷表面分别上Biomic釉和Stain/Glaze釉,未处理的氧化锆陶瓷表面分别上Biomic釉和Stain/Glaze釉。对磨物选用滑石瓷球,与上述8个亚组的氧化锆陶瓷试样构成摩擦副。应用扫描电镜观测涂层组表面和断面的微观形貌,测量涂层和釉层的厚度;应用激光三维形貌显微镜测量涂层组和抛光组表面的线粗糙度;应用显微硬度计测量各组的维氏硬度。制作氧化锆陶瓷全冠,初步评价硅锂喷涂层的美观效果。应用口腔咀嚼模拟试验机,在50 N垂直载荷及人工唾液润滑下进行50 000次咀嚼循环的摩擦磨损试验。应用白光干涉仪,测量滑石瓷球磨斑的宽度并计算其磨损深度;测量氧化锆陶瓷试件磨斑的最大深度和体积,计算磨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复合树脂对牙体的固化深度和黏结度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树脂修复牙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离体磨牙90颗,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Esthet-X、Charisma和Z3503种复合树脂修补,每组再次随机分2组分别用卤素灯、LED光固化灯固化,使用Single Bond黏结剂黏结,测量固化深度及黏结强度.结果:3种复合树脂的固化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thet-X复合树脂和Charisma复合树脂的卤素光固化灯及LED光固化灯固化深度均高于Z350(P<0.01).3种复合树脂LED光固化灯固化深度好于卤素灯(P<0.01).3种复合树脂的黏结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黏结强度依次为Esthet-X>Charisma>Z350(P<0.05).结论:3种复合树脂对牙体的固化深度不同,Esthet-X、Charisma复合树脂固化深度好于传统的Z350树脂,LED光固化灯固化深度好于卤素灯.使用同种黏结剂,Esthet-X复合树脂黏结强度最好,Charisma复合树脂次之,Z350最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3MP60树脂、Z350纳米树脂与"P60树脂加涂窝沟封闭剂"对后牙Ⅰ类洞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后牙面龋坏62例120颗患牙,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3MP60后牙树脂(A组),Z350纳米树脂(B组),P60后牙树脂加涂自凝窝沟封闭剂(C组),对后牙面洞进行修复,修复后1 a复查,分别对修复体的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完整度、继发龋3个方面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在修复后1 a的临床评价中A组的边缘密合度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修复体完整度、继发龋两个方面三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Z350纳米树脂材料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材料,与牙体的边缘密合度较高;P60后牙树脂加涂窝沟封闭剂对后牙面洞修复也可起到较好的边缘封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口腔修复材料表面粗糙度影响微生物粘附的问题,因长期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实验依据,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此研究采用表面轮廓仪量化测定了口腔义齿修复材料(湿热固化基托塑胶及CoCr合金)的表面粗糙度,通过将不同粗糙度级的试件与口腔血链球菌在体外厌氧孵育24小时后,测定细菌粘附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及细菌粘附情况。结果显示血链球菌的24小时粘附量与修复材料表面粗糙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塑胶=046(P<001),r合金=025(P<001)。从而提示临床修复体的打磨抛光应尽可能获得光滑表面,以期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其表面的菌斑积聚量,达到保护其周围口腔组织健康并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表面处理的纯钛对血小板黏附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钛-血小板相互作用时不同表面处理的纯钛对血小板黏附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商业纯钛片制备成4种不同表面形貌的样本,即抛光表面、酸蚀表面、大颗粒喷砂加酸蚀表面、碱热处理表面,样本经扫描电镜观察及静态接触角分析后,在其表面滴加新鲜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30 min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大颗粒喷砂加酸蚀表面黏附的血小板最多,且形变明显;酸蚀表面血小板的黏附量也较多,但形变较少,以球形居多;抛光表面和碱热处理表面黏附的血小板很少,局部甚至缺无。结论:纯钛表面复杂的微形貌有利于血小板的黏附,钛表面的润湿性对血小板的黏附特性也有影响,亲水性表面不利于血小板的黏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