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陈简 《中外医疗》2014,(23):6-8
目的 探析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对婴儿过敏性疾病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入选2010年1—12月于该院定期产检并生产的孕妇所生的婴儿30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3组各100例,A组采用非纯母乳喂养法,并将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作为唯一母乳不足时的补充品,B组也采用非纯母乳喂养法,将非适度水解配方作为母乳补充品,C组采用纯母乳喂养法,观察时间不少于6个月,24月龄时,测量头围、体重及身长评价婴儿生长发育状况,记录特应性皮炎、哮喘和荨麻疹发生率,采集脐血4月龄时血清并用荧光过敏原吸附试验测定IgE水平。结果 3组婴儿的头围、体重和身长情况大体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特应性皮炎、哮喘和荨麻疹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发生率大体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IgE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大体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有助于降低婴儿IgE水平,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且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对50例健康产妇分娩时及产后4个月内,进行了母乳及产妇血清免疫成分IgG、IgA、IgM和补体C_3含量的连续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球蛋白在初乳中含量很高,特别是分泌型IgA(SIgA)产后头两天的含量远远高于产妇血清中IgA含量。说明母乳喂养对提高小儿被动免疫水平及早期获得抵抗婴儿时期多种传染病的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乳酸杆菌细胞壁肽聚糖(PG)对昆明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按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卷曲乳酸杆菌组(Group J)、嗜酸乳酸杆菌Ⅰ组(GroupⅠ)、嗜酸乳酸杆菌Ⅱ组(GroupⅡ)和嗜酸乳酸杆菌Ⅲ组(GroupⅢ)]和1个对照组,分别肠道灌服4株乳酸杆菌的肽聚糖和生理盐水,给药7 d后,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TGF-β、IL-2、IL-6含量变化。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IgA含量变化。结果:4株乳酸杆菌肽聚糖均能提高SIgA的表达(P<0.05),GroupⅡ组表达水平最高;其中GroupⅠ和GroupⅡ组均能提高IL-2表达水平(P<0.05);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组均能提高TGF-β表达水平(P<0.05);而Group J、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组均能提高IL-6表达水平(P<0.05)。结论:Group J组肽聚糖主要通过体液免疫的途径促进SIgA的表达,而GroupⅠ、GroupⅡ和GroupⅢ组的肽聚糖参与细胞和体液免疫两条途径提高SIg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A1(IgA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HSP急性期患儿200例,按照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n=109)和紫癜性肾炎(HSPN)组(n=91)。选取同时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儿童的血清IL-21、TGF-β、TNF-α、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比较各组间IgA/C3值变化,并对HSP组患儿血清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HSP组和HSPN组患儿的IL-2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GF-β、TNF-α、IgA1、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SPN组TNF-α、IgA水平和IgA/C3显著高于HS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IgG、IgM、C3和C4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L-21与TGF-β、TNF-α、IgA1、IgA及IgA/C3均无相关性(P>0.05),TGF-β与TNF-α呈正相关(P<0.05),IgA1与IgA、IgA/C3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清IL-21、TGF-β、TNF-α及IgA1有助于明确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发展,及早采取措施,可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形成紫癜性肾炎。  相似文献   

5.
孙盈建  魏庆宇  朱晓明  曹发斌 《黑龙江医学》2007,31(10):751-754,778
目的评估脐血IgE水平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阳性预测价值。方法采用荧光酶免疫法等测定婴儿脐血中IgE的含量。出生后一段时间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结果发现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婴儿性别和孕妇吸烟对婴儿脐血IgE水平和过敏性疾病等影响较大。结论脐血IgE水平升高的婴儿易患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诊和荨麻疹。测定婴儿脐血IgE水平结合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影响婴儿脐血IgE水平的因素。方法:采用荧光酶免疫法测定134例脐血中IgE的含量。所有数据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通过静脉穿刺采集134个脐血样本,IgE水平小于0.35kU/L的为36例,大于0.35kU/L的为98例,最高的为7100kU/L,平均数为32,5kU/L(IgE水平〉100kU/L,均认为母血已被污染)。②文中分别调查了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婴儿体重、婴儿性别、过敏性疾病、孕妇吸烟与否和孕妇过敏与否与脐血IgE水平的之间的关系,发现孕妇生活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孕妇吸烟和婴儿过敏性疾病等对脐血IgE水平影响较大。结论:抚顺地区脐血IgE水平升高的婴儿易患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疹和荨麻疹。测定脐血IgE水平可预测婴儿过敏性疾病,尤其是婴儿湿疹和荨麻疹。脐血IgE水平升高结合过敏家族史对婴儿过敏性疾病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预防作用,为探讨阻断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疾病发生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以2017年1—10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出生的新生儿5 712名作为研究对象,至2018年10月随访期间共确诊食物过敏患儿274例,根据是否进行规范干预以及规范干预同时是否添加益生菌分为规范干预组(n=134)、规范干预同时添加益生菌组(n=69)和不规范或无干预组(n=71),同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无食物过敏婴儿187名作为对照组。6和12个月后观察研究对象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4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和家庭环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和12个月后,4组研究对象湿疹、喘息或持续咳嗽和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不规范或无干预组患儿上述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 7)。随访6个月后,4组研究对象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随访12个月后不规范或无干预组患儿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7)。随访12个月后,4组研究对象外周血EOS百分率和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患儿外周血EOS百分率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不规范或无干预组比较,规范干预组和规范干预同时添加益生菌组患儿外周血EOS百分率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婴儿食物过敏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采取添加益生菌等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阻断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过敏疾患与喂养(附203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不同喂养方式203名哮喘儿,其结果表明:<3岁年龄组单纯母乳喂养时间≥3个月,小儿哮喘发病率明显低于该年龄组非单纯母乳喂养儿,二者比较P<0.05,有差异性。而>3岁年龄组二者哮喘发病无差异。3个月内母乳喂养者发生湿疹极少且无重症;而该年龄组非母乳喂养儿湿疹发病明显上升,重症也多。>3个月组二者湿疹病也无差异。考虑:哮喘、湿疹均为过敏疾患,发病为特异体质且与环境饮食因素有关。如牛奶中有β-球蛋白,>3个月儿添加鸡蛋,其中存在鸡蛋白均为主要过敏原,所以过敏疾患发病率高。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可增加机体免疫抵抗力。吃母乳3个月,也有助于产生抗牛乳过敏的抗体,从抗过敏的优越性来看,也应鼓励母乳喂养,增进婴儿健康,对减轻过敏反应有益裨。  相似文献   

9.
母乳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智力和体质的发育,同时母乳可提供婴儿足够的抗体,预防婴儿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观念的改变,剖宫产率逐渐上升,而剖宫产术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因此,做好剖宫产术母乳喂养心理指导成了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对剖宫产术母乳喂养的心理因素干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母乳是婴儿出生后最经济、最有营养的食物,母乳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矿物质成分及各种免疫物质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可以增强婴儿的抵抗力,使婴儿少得疾病. 母乳是其他母乳代用品无法取代的. 母乳清洁无菌、温度适宜、经济方便,孩子在各个生长时期都能得到充足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乳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经粗针穿刺病理确诊乳腺癌并同意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MRI、B超及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结果、术中及术后病理信息。根据保乳手术切缘病理状态,将所有患者分为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分别对乳腺MRI、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以及病理学信息进行统计汇总。所得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乳腺MRI对乳腺癌病灶检出率为100%,钼靶的检出率87.44%;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乳腺癌,B超与钼靶检查均低估了肿瘤大小。对于病灶直径≤2 cm的乳腺癌,MRI检查高估了肿瘤大小 (P<0.05);术中冰冻病理切缘阳性31例,其中再次补切阳性17例,阴性14例,保乳成功率为89.41%。分析显示:乳腺MRI动态增强影像上的病灶形态、病灶周围血管征象、超声检查中病灶数量、病理测量值最大径(Pathmd)、分子分型中HER-2过表达型(HR阴性)以及HER-2阳性状态与保乳手术切缘阳性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乳腺MRI病灶形态中的“存在其他病灶(Mass & present)”类型、“非肿块型(NME)”类型、MRI上患侧病灶周围存在多发点状血管征象以及HER-2过表达型(HR阴性),是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OR(95%CI)分别为:39.472(9.835~158.421),P<0.001; 56.722(7.908~406.838),P<0.001;24.076(4.979~116.413),P<0.001; 23.170(1.823~294.504),P=0.015。MRI影像无上述危险因素的低危组保乳手术成功率为98.7%,明显高于存在任一危险因素的高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乳腺MRI检查是乳腺癌术前检查及评估的有效手段之一。MRI检查上Mass & present类型、NME类型、患侧病灶周围存在多发点状血管征象以及HER-2过表达型(HR阴性)与保乳手术切缘阳性密切相关。无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保乳手术的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断层融合摄影(DBT)在致密型乳腺患者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绍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163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资料(良性病灶58个,恶性病灶122个,共计180个)。根据BI-RADS标准患者乳腺腺体类型均归类于不均质致密腺体型和极度致密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MRI、DB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评价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用Z检验对ROC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乳腺MRI和DBT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RI、DBT术前评估乳腺病灶大小的准确度。结果: MRI、DBT对乳腺良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1.4%、75.9%和89.7%、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8.617,P < 0.05或P < 0.01);MRI、DBT对乳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别为98.4%、95.1%和94.3%、9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68、0.569,均P>0.05)。MRI、DBT诊断致密型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0.8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60,P>0.05)。MRI、DBT诊断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3.3%、86.7%,特异度分别为68.3%、79.1%。DBT、MRI测量值与病理测量结果呈正相关(r=0.887、0.949,均P < 0.01)。结论: DBT简单易行,能较好地诊断致密腺体背景下乳腺的良恶性病变,尤其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与乳腺MRI相近。  相似文献   

13.
张云奇  胡文胜 《吉林医学》2011,32(25):5200-520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较完整的8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结果:85例乳腺导管造影显示88支导管异常,导管内圆形充盈缺损47支,不规则充盈缺损25支,小条状充盈缺损8支,导管截断状改变18支。85例术前均经导管造影检出,其中8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准确率达95.3%。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周景新 《当代医学》2021,27(2):121-123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研究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改良根治术比较,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短期治疗效果,维护乳房外形完整性,还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乳腺钼钯检查和临床扪诊的各自特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6年我院常规体检且经手术和病理穿刺证实为乳腺癌的28例患者,比较及分析临床扪诊与乳腺X线检查病变特征。结果28例乳腺癌患者,24例临床扪及包块,乳腺X线检查28例均有恶性征象,其中4例仅见钙化。结论乳腺X线检查优于临床扪诊,临床扪诊也是配合乳腺X线检查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对良性乳腺肿瘤做腺体切除后造成的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应用植入假体即时隆乳。方法乳房下皱襞、乳晕切口切除肿瘤及腺体,胸大肌后间隙植入假体。结果术后随访对乳房外型和手感都较满意。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能改善乳房外形、避免乳房毁损、缺损及畸形造成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