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0批次不同产地的生品白芍、炒白芍及酒润麸炒白芍进行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含量,进行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对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评价。结果:10批次白芍样品薄层色谱鉴定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斑点清晰、一致。生品白芍、炒白芍、酒润麸炒白芍水分分别不得过13.0%、10.0%、10.0%,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少于13.0%、15.0%、15.0%,水溶性浸出物均不得少于22.0%,总灰分均不得过4.0%,酸不溶性灰分均不得过0.5%,芍药苷含量均不得少于1.5%,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均不得少于0.3%。结论:建立生品白芍及其炮制品饮片质量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建立母鸡油制三七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饮片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对10批次三七生品及制品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Rg1、Rb1和R1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议母鸡油制三七饮片水分不超过3.9%,总灰分不超过3.0%,酸不溶性灰分不超过0.9%,以干品计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2%,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及三七皂苷R1的总含量不得少于3.4%。结论初步建立母鸡油制三七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厚朴饮片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在测定四个产地各10批次的厚朴、姜厚朴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其有效成分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并进行显微和薄层鉴别等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各指标的质量控制标准。结果:厚朴、姜厚朴饮片各指标平均值,水分分别为8.31%、8.47%,总灰分分别为3.77%、3.79%,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为1.58%、1.89%,70%乙醇溶液浸出物分别为20.67%、21.55%,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总量分别为4.34%、3.62%。结论:建议厚朴、姜厚朴饮片的质量标准暂定为:水分7%~13%,总灰分不得高于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3.0%,70%乙醇溶液浸出物不得低于18.0%,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含量之和分别不得低于2.5%、2.0%。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药材饮片;建立其砷盐、重金属杂质限量检查法以及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测法;测定其浸出物含量;以异荭草苷为指标性成分,采用NaNO2-Al(NO3)3-NaO H比色法,在500 nm检测波长、优化显色反应条件,控制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3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薄层色谱在对照物出现斑点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且各成分分离良好;4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水分测定结果为4.05%~6.77%,总灰分6.06%~7.25%,酸不溶性灰分0.64%~1.65%,水溶性浸出物16.00%~27.09%,醇溶性浸出物15.42%~27.07%,砷盐杂质限量<1 ppm,重金属杂质限量<10 ppm;建立的比色法在7.73~61.82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1.50×10-2 C-1.78×10-2(r=0.9996),4批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总黄酮含量20.83~21.50 mg/g.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及总黄酮含量测定法可作为三叶青藤茎叶药材饮片内控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合评价甘肃省市售板蓝根饮片质量。方法 对所收集的板蓝根饮片进行性状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2020年版通则项下方法对板蓝根饮片的水分、灰分进行限量检查,对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R,S)-告依春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15批板蓝根饮片水分含量为5.80%~9.00%,总灰分含量为3.39%~5.77%,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27%~2.2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1.14%~38.82%,(R,S)-告依春含量为0.016%~0.104%。回归方程为Y=4619.5X+16.465,r=1.0000,线性范围为48.95~482.43μg。结论 甘肃省市售板蓝根饮片质量差异较大,其中3批板蓝根饮片的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R,S)-告依春含量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建立百蕊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法等建立百蕊草的定性鉴别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方法测定百蕊草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初步预定百蕊草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3.00%,总灰分不得超过13.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4.0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00%。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百蕊草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紫背天葵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用聚酰胺薄层色谱法鉴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按照《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多批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确定以上检查项目的限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药材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结果聚酰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药材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过14%、15%、2.5%,沸水煮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得少于13%;紫背天葵药材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不得少于0.5%。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适用于评价紫背天葵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峨眉产黄连药材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为建立峨眉产黄连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对黄连中的水分、灰分及浸出物进行测定,并对浸出物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测得黄连药材水分11.68%~19.04%,总灰分2.51%~3.79%,酸不溶性灰分0.34%~1.48%,醇溶性浸出物量24.82%~36.14%。结论:峨眉产黄连药材水分不超过14%,总灰分不高于5%,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1%,醇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5%。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山枝仁的质量标准。方法: 按照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薄层鉴别方法研究,测定了 10批山枝仁药材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结果: 对山枝仁药材的性状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其薄层鉴别方法。初步拟定了山枝仁药材常规检查项下的限量标准: 水分不得过 14. 0%,总灰分不得过 5. 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1. 0%,50%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 16. 0%。结论: 初步建立了山枝仁药材的质量标准规范,为山枝仁的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为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的甘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进行定性鉴别;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相关方法,分别对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的水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测定;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多糖和腺苷的质量分数.结果 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斑点清晰,特征明显;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水分不得超过11.0%、水溶性浸出率不得低于12.3%、醇溶性浸出率不得低于4.5%、总灰分不得超过6.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1.5%,多糖质量分数不得低于2.23%,腺苷质量分数不得低于0.012 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全面、有效地控制该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山药片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山药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为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山药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水分、灰分、浸出物及尿囊素含量等为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淀粉粒、草酸钙针晶及导管是山药片的主要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水分不超过l6.0%,总灰分不超过2.0%,水溶性和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超过4.0%和2.0%;尿囊素含量不得少于0.20%.结论 所用方法 能有效控制山药片的质量.其中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水分、总灰分、浸出物等内容已为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夏枯草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夏枯草的质量标准体系,为新版《中国药典》提供可参考的数据资料。方法按2000版《中国药典》附录ⅨH水分测定法第一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对中药材夏枯草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质量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结果14个夏枯草测试样品中水分含量为10.59%~7.32%,平均值为9.38%;总灰分为11.049%~7.444%,平均值为9.099%。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519%~0.415%,平均值为0.848%;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为18.769%~9.022%,平均值为13.033%;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为21.178%~10.055%,平均值为15.410%;70%乙醇浸出物量为18.127%~10.274%,平均值为12.833%。结论在建立和完善中药材夏枯草的质量标准体系时中药材夏枯草的含水量以不得超过10.00%,总灰分不得高于12.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1.60%,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9.0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10.00%,70%乙醇浸出物量不得低于10.00%为宜。  相似文献   

13.
鱼腥草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中药材鱼腥草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物质质量进行研究。方法 按2000版《中国药典》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第一法、附录IX K灰分测定法、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 中药材鱼腥草的含水量均不超过12%,总灰分不高于15%,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2.5%,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0%,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低于17%,70%乙醇浸出物量不低于12%。结论 为建立和完善鱼腥草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天山花楸药材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药典》2010版为依据,采用TLC方法对天山花楸药材中金丝桃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测定天山花楸药材中金丝桃苷、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天山花楸药材以正丁醇-乙酸乙酯-冰醋酸-水(9∶6∶3∶4)为展开剂,天山花楸中金丝桃苷薄层色谱鉴别,分析显示检查项中暂定天山花楸药材水分不得过8.0%,总灰分不得过9.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0.7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30%。结论实验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天山花楸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盐制余甘子的炮制工艺。方法 以没食子酸、槲皮素、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为指标,对食盐用量、加水倍数、浸泡时间和干燥温度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采用L9(34) 正交试验及综合评分法优选余甘子的盐制最佳工艺。结果 优选最佳盐制工艺条件为用余甘子药材量3%的食盐,加入余甘子药材1.2倍量的水,浸泡10 d,90 ℃烘干。结论 优选出的最佳炮制工艺稳定、合理可行,可用于指导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芹菜子的薄层鉴别及水分、灰分、浸出物,为制定芹菜子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不同批次的芹菜子药材,以芹菜素和木犀草素为指标,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了薄层鉴别,并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相关规定,对该药材中水分、灰分和浸出物醇浸出物等项目进行测定。结果薄层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图中芹菜素和木犀草素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该药材中水分<7.5%,总灰分<15.0%,酸不溶性灰分<1.5%;采用热浸法,其醇溶性浸出物>20.0%。结论该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芹菜子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印尼姜黄药材的质量标准,并将其与中国药典收载的姜黄品种进行对比。方法:应用性状,显微鉴定等方法,以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为对照,采用TLC法进行鉴别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对三种姜黄素进行含量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方法对10批姜黄药材中的挥发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成分、浸出物进行测定。结果:印尼姜黄药材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平均含量分别不得低于1.3%、0.7%、0.06%,中国姜黄不得低于1.0%、0.25%、0.15%。印尼姜黄挥发油含量不得低于10.0%,水分不得过16.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浸出物不得少于12.0%。结论:所建立的印尼姜黄和中国姜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简单准确,能够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生地黄炭饮片中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毛蕊花糖苷、梓醇的含量,并进行性状与薄层定性鉴别,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检测生地黄炭饮片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运用薄层色谱方法进行定性鉴别。结果:10批生地黄炭饮片水分平均值为5.22%,总灰分平均值为4.66%、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值为1.32%、水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53.06%、醇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10.52%、毛蕊花糖苷含量平均值为0.0223%;梓醇含量平均值为0.0203%;薄层鉴别可以检出毛蕊花糖苷、梓醇。结论:本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以上检测指标和参数可以为制定生地黄炭饮片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开展蜀漆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采用中国药典附录的方法对蜀漆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别、浸出物含量及杂质限度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蜀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建立了薄层色谱法鉴别的方法;根据测定结果拟定蜀漆药材浸出物不得少于7.0%、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结论:完善了蜀漆药材质量控制方法并建立该药材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苗药夜关门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对苗药夜关门药材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其中的槲皮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其中的槲皮素进行含量测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一部附录方法对苗药夜关门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且阴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槲皮素的回归方程为Y=1 114.5X+43.507 2,r=0.999 9,结果表明槲皮素在0.128~1.2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7%;初步预定苗药夜关门药材水分不得超过10.0%,总灰分不得超过6.0%,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2.0%。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有效控制苗药夜关门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