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6例慢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肛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水肿重度疼痛发生率(3.61%)、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可有效扩大肛管直径,降低术后切口水肿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与传统肛裂切除术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改良纵切横缝术与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老年肛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肛裂患者90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的肛管直径、切口疼痛程度、水肿、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肛管直径均较治疗前明显扩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水肿以及切口感染率均明显降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肛裂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以及水肿,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佡世伟 《黑龙江医学》2021,45(13):1387-1389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对慢性肛裂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于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应用纵切横缝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手术后不良并发症(手术疼痛程度、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手术前、后肛管直径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肛管直径比治疗前的明显增大(P<0.05),手术后两组的肛管直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愈合时间和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水肿和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纵切横缝术用于治疗慢性肛裂患者中,可有效减少慢性肛裂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扩大肛管直径,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水肿程度,降低切口感染率,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改良纵切横缝治疗重度医源性肛门狭窄的疗效。[方法]对使用可吸收线改良纵切横缝治疗的4例重度医源性肛门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恢复正常排便,未出现术后切口水肿等并发症及肛门畸形、肛门缺损等后遗症。[结论]可吸收线改良纵切横缝治疗重度医源性肛门狭窄的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治疗的10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肛管直径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15例,水肿11例,发生感染2例,对照组疼痛25例,水肿21例,发生感染10例,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治疗的10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纵切横缝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肛管直径明显增加,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肛管直径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疼痛15例,水肿11例,发生感染2例,对照组疼痛25例,水肿21例,发生感染10例,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瘢痕松解术联合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痔术后肛门狭窄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方式分为瘢痕松解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组27例,瘢痕松解术组26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肛门肛管直径变化、术后VAS疼痛评分、住院天数、复发率、术后临床疗效等资料。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6.29%,对照组治愈率为8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的肛门肛管直径、术后1天的VAS疼痛评分、手术费用等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及术后10天的VAS疼痛评分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前病程、术后5天的VAS疼痛评分、手术时间、肛门狭窄严重分度、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松解术联合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痔术后肛门狭窄疗效满意,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及明显扩大肛门直径,有效预防再次狭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后位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并与纵切横缝术对比.方法 治疗组: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89例.对照组: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86例.结果 175例患者全部一次治愈,两组无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变形等并发症,但两组在术后疼痛、出血、愈合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两种术武均可适用于治疗慢性肛裂,纵切横缝术更适用于肛管皮肤疤痕挛缩患者,纵切纵缝术可用于肛管皮肤无或有轻度疤痕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25例)采用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肛门失禁及复发病例。结论纵切横缝加原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观察组行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肛管直径变化、术后愈合时间、水肿及疼痛程度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水肿与疼痛度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肛肠直径均较术前有明显增大(P<0.01),但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半年显示,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结论 改良纵切横缝术,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及水肿,降低感染发生率,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慢性肛裂运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的结果.方法:将64例慢性肛裂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采用肛裂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直径的变化,术后愈合时间,水肿,疼痛和感染程度.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感染,水肿和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肛肠直径明显增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对两组患者跟访六个月,均未出现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恢复效果较好.结论: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效果显著,减少了术后愈合时间,水肿得到了改善,术后疼痛减轻,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25例)采用开放式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及第一次换药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痊愈,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在术后疼痛、切口愈合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对创面愈合、炎性应激及肛管指标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肛裂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肛裂切除术,研究组采用侧向扩肛联合改良纵切横缝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便血次数、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甲级愈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肛管直径、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及直肠静息压(RR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向扩肛联合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可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促进肛门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本科室90例慢性肛裂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B组和A组,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B组患者采用传统肛裂切除术.对比A、B两组治疗前后的肛管直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B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肛管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A组患者的肛管直径明显大于B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优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4%)远低于B组患者的(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慢性肛裂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肛管直径明显增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并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纵切横缝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治愈率:治疗组治愈49例,治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为6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χ2=7.00,P<0.01)。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15±6.1)d,对照组平均(26±9.5)d,治疗组快于对照组(t=6.2,P<0.01)。并发症:治疗组术后水肿发生率为3.8%,对照组为30.8%,治疗组低于对照组(χ2=8.96,P=0.003);两组术后疼痛、出血及肛门狭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切横缝术较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明显提高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持肛门生理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改良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慢性肛裂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160例,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80)以及实验组(n=80)。对照组接受传统纵切横缝术,实验组接受改良纵切横缝术。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肛管直径术后均有改善,组间的数据比较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者疼痛、水肿以及切口感染,以实验组程度较轻且情况最好,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愈合快,愈合时间短,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肛裂患者实施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相比传统的纵切横缝术,其术后并发症少,愈合较快。  相似文献   

17.
倪志海  孙壮 《当代医学》2010,16(4):10-1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两种治疗肛裂的手术方法,探讨适合治疗老年肛裂患者的术式,提高老年肛裂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肛肠外科2009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48例年龄大于50岁的慢性肛裂患者分别实施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和原位肛裂切除扩肛术,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静息疼痛强弱及术后第一次换药时疼痛、术后排尿障碍、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区别,从而找到更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方法。结果改良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在术后肛门静息疼痛强弱及术后第一次换药时疼痛、术后排尿障碍、切口愈合时间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切口感染率方面等同于原位肛裂切除扩肛术。结论改良侧方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创伤小、操作简单、疗程短、并发症少,适合老年人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肛裂切除术对肛裂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肛裂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传统肛裂切除术(对照组)与改良纵切横缝术(观察组)预后进行比较,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可使切口愈合时间缩短,降低肛门张力,创造肛门功能恢复条件,减少术后并发症率,保障预后。  相似文献   

19.
刘亚辉  谢钢 《中外医疗》2010,29(30):16-17
目的观察契形切口手术治疗外痔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外痔、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契形切口手术,对照组单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结果治疗组:切口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10.51±2.51)d,肛缘皮赘遗留少,肛门基本恢复平整,肛管弹性正常,伤口愈合疤痕小。对照组:病人切口愈合时间(15±2.78)d,肛缘皮赘遗留物多12例,占30%,肛管轻度狭窄3例,占7.5%。结论治疗组术后疼痛、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光整度、术后肛管狭窄和术后水肿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契形切口切除外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袁恩  谢飞  罗青 《西部医学》2015,27(2):276-278
目的探讨经直肠采用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的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MS)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PM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经肛门耻骨直肌部分切断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局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直肠耻骨直肌部分切断、纵切横缝术能够有效缓解PMS患者便秘症状,创伤小,术后愈合快,患者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