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比较使用3种喷射雾化器测定布地奈德吸入混悬体外沉积的结果。方法以自制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为模型药物,使用百瑞Turob BOY N、BOY SX和欧姆龙NE-C28雾化器,通过呼吸模拟器和新一代药用撞击器(NGI)测定其体外沉积性质。结果百瑞两型雾化器递送速率相近,欧姆龙的递送速率较低,递送总量均约在0.11μg;3种雾化器测得的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粒径(MMAD)为4.95~6.54μm,几何标准偏差(GSD)为1.66~2.10,微细粒子剂量(FPD)87.64~101.47μg,微细粒子有效沉积率(FPF)37.75%~53.88%。由统计学分析可知不同雾化器对递送总量不产生显著性差异,而对递送速率(P<0.01)和空气动力学测定结果(P<0.05)产生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喷射式雾化器对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体外沉积有一定影响,所选的3种雾化器中欧姆龙NE-C28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两级玻璃撞击器(twin stage impactor,TSI)、Andersen多级撞击器(Andersen cascade impactor,ACI)和新一代药用撞击器(next generation pharmaceutical impactor,NGI)的体外沉积率及粒度分布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效果较优的撞击器。方法以自制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为模型药物,使用TSI,ACI和NGI测定其体外沉积率和粒度分布。结果 TSI设备较为简单,能相对快速地得到<6.4μm细颗粒药物剂量,在保证气密性前提下,回收率相对较高,但不能获得药物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结果。ACI与NGI设备精巧,药物回收相对复杂,两者均能获得不同粒径范围的药物剂量,同时又能测定药物颗粒空气动力学直径以及粒度大小分布,相较ACI装置,NGI装置虽形体笨重,但不需要洗涤筛板,收集过程更加便捷。结论在进行微细粒子剂量空气动力学相关参数测定时,3种撞击器中,NGI装置可作为优先参考对象。  相似文献   

3.
东莨菪碱加氨茶碱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吸入气雾剂(如β2受体激动剂及皮质激素).但由于部分婴幼儿不能很好配合,以及储雾罐壁、上呼吸道黏膜对药物的吸附,致使药物吸入量不足,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婴幼儿哮喘的症状控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辅以储雾罐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 将86例哮喘儿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根据病情的程度用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对照组32例不吸入布地佘德,其余治疗方法 基本相同.吸入1年后进行疗效评判.结果 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81.39%,严重程度下降明显;而对照组有效率为16.18%,下降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辅以储雾罐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是治疗小儿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40例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压力型定量手控气雾剂(以下简称pMDI)接储雾罐吸入方式(A组)及压缩雾化吸入机接面罩雾化吸入(B组)治疗,观察咳嗽、气喘、憋气症状明显缓解及肺内哮鸣音基本消失时间、副作用及FEIV1改善率。结果 两组症状缓解差异有显著性,且B治疗组治疗前后及B组较A组的改善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组治疗均有效,且压缩雾化吸入机接面罩雾化吸入治疗组的雾化吸入治疗方式较pMDI接储雾罐吸入方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定量气雾剂(MDI)加储雾罐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利用实验研究策略对1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消炎、祛痰等治疗外,治疗组采用普米克、喘乐宁气雾剂加储雾罐吸入。对照组静输氨茶碱、硫酸镁或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咳嗽、喘鸣音消失、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及住院日数以及用药前后最大呼气流速(PEF值)变化。结果:治疗组咳嗽、喘鸣音消失、呼吸困难改善、住院日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用药前后PEF值变化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MDI加储雾罐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比传统疗法更有效、安全、副作用小、经济、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多孔利福平/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PLGA)微球,并考察其理化特性和体外释放行为。方法以PLGA为载体,NH4 HCO3为致孔剂,改良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多孔利福平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测定微球的空气动力学直径,HPLC法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多孔利福平/PLGA微球为多孔状,粒径和孔道大小随NH4 HCO3的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大,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5μm范围内,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约为5%和60%,体外累积释放率24 h可达60%左右。结论多孔微球具有适宜的吸入特性,或可成为递送利福平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2名支气管哮喘患者,于不同实验日的相同时间内分别吸入国产、英国葛兰素公司和Waterford公司制的三种舒喘灵气雾剂,分别监测了FEV_1、PEFR、_(50)。等肺功能指标。结果表明,三种气雾剂发挥最大药效时间相同,两进口品(每掀剂量100μg)对支气管扩张作用略优于国产品(每掀剂量120μg),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用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幼儿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首次就诊的急性发作期幼儿,初期均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按常规处理;A组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10 mL/次,3次/d,加用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日125μg;B组单用氟替卡松每次125μg,早晚各1次。吸入时用储雾罐,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经过1个月的治疗,A、B2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好转,治疗前后临床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加小剂量氟替卡松,与B组双倍剂量吸入疗效无显著差异,副作用不明显,在幼儿哮喘长期防治的最初阶段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流速对激光衍射法测试经3种喷雾器雾化的吸入溶液的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6 L/min和15 L/min的测量流速条件下,用Spraytec STP2000激光粒度仪测试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溶液型)和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混悬型)2种吸入溶液经LC sprint 1、LC sprint 2、LC Family3种喷雾器雾化的气溶胶的粒径分布情况.结果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LC sprint 1雾化的气溶胶,在6 L/min和15 L/min条件下测试的DV(50)(累积分布为50%时对应的粒径)分别为(2.963±0.067)μm和(3.068±0.255)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C sprint 2雾化的气溶胶,6 L/min和15 L/min测试的DV(50)分别为(3.247±0.146)μm和(3.693±0.116)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C Family雾化的气溶胶,6 L/min和15 L/min测试的DV(50)分别为(3.532±0.131)μm和(3.701±0.122)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体积累积分布图和体积频数分布图中,LC sprint 1 (2.2 μm)雾化的气溶胶在15 L/min和6 L/min的条件下的结果无明显的差异,而LC sprint 2 (2.9 μm)、LC Family (3.5 μm)雾化的气溶胶在这两个流速条件下的分布图均有差别.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测试结果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结果相似.结论 测量流速对激光衍射法测试吸入溶液的气溶胶粒径分布存在影响,影响的程度与所选用的喷雾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气雾剂(阿司利康公司生产,商品名:普米克)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采用开放式研究方法,将4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成三组: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组、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00μg组和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组。从临床症状的改善、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和最大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来综合评价。结果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的两组患儿的症状及最大呼气流速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按需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组和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00μg组症状改善,使用β2受体激动剂情况及最大呼气流速的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100μg与每日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00μg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同等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 2 3 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 (万托林水溶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 ,B组 (万托林手控定量气雾剂 ,配合储雾罐雾化吸入 )。结果 :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结论 :万托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控制喘息型支气管肺炎喘息发作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雾化装置吸入治疗在婴幼儿急性喘息性疾病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85例3个月~3岁急性喘息性疾病患儿随机分为压力定量式气雾剂+储雾罐治疗组(P组)、雾化器治疗组(N组)、口服沙丁胺醇治疗组(对照组,C组),雾化吸入药物均为糖皮质激素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观察各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P组和N组雾化治疗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情况,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雾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P组和N组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组和N组雾化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均较少;哮喘预测指数阳性及雾化治疗依从性高可能是疗效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压力定量式气雾剂+储雾罐及雾化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婴幼儿急性喘息性疾病均安全有效,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关注哮喘预测指数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入型激素不同给药方法时控制整体气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整体气道病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面罩储雾罐吸入布地奈德(BUD)气雾剂400μg/d.对照组经口吸入BUD干粉剂400μg/d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荆(辅舒良)200μg/d。对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评分应用峰流速仪测定每日呼气峰流速值(PEF)。结果经过6个月的临床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哮喘症状评分降低(P〉0.05),两组的鼻炎症状评分下降(P〉0.05),两组的PEP明显升高。结论采用面罩储雾罐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即可有效控制小儿整体气道病。  相似文献   

15.
我院纤支镜室采用7%利多卡因气雾剂对27例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前的呼吸道气雾麻醉,不仅麻醉效果满意,而且具有使用及操作简便的优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7例,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34~72岁,临床诊断为支气管扩张4例,肺炎6例,肺癌17例。1.2 方法 患者行纤支镜检查前采用上海创新药物研究所(批号970505,带弯头喷射管长20cm)生产的7%利多卡因气雾剂,患者坐位,先喷射咽喉及会厌部,每揿释药4.5mg,局部喷用2~6揿,后往下伸入2~4cm喷射2~3揿,如此继续往下伸2~3次,或至气雾喷管不能下伸为止,7%利多卡因总量不超200mg,每喷射一次…  相似文献   

16.
制备吸入用瑞德西韦脂质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评价。首先对瑞德西韦脂质体制备方法进行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制剂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然后对瑞德西韦脂质体吸入剂的基本性质、体外沉积性质和空气动力学粒径等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显示,以薄膜分散法制备并以pH 6.5磷酸盐缓冲液为水化介质制得的脂质体其粒径较小、包封率高、48 h几乎无沉淀产生。优化后的处方中药物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的比例为1∶20,胆固醇占总脂材的10%,并加入20%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mPEG 2000)以提高脂质体稳定性。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加入4%海藻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得到的冻干剂具有理想的外观并且复溶前后粒径变化较小、稳定性良好。透射电镜下观察到脂质体的微观形态呈表面光滑的球状结构,且粒径分布均匀。体外释放显示,经雾化器雾化前后脂质体混悬液的释放曲线无明显改变;体外沉积性质考察表明,使用新一代撞击器测得的细颗粒占51.4%,质量中值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5 μm。实验结果表明,吸入用瑞德西韦脂质体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稳定性,雾化后的脂质体混悬液粒度分布均匀,能够有效地在肺部沉积,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激素吸入治疗方式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随机分成两组:压力驱动泵吸入治疗组(A组)和储雾罐+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治疗组(B组),每组46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均逐渐降低(F=5.42、6.24,P<0.05),而PEF%和FEV1%均逐渐增高(F=4.62、5.64,P<0.05);治疗后同期比较,A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评分、PEF%和FEV1%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患儿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B组(χ2=5.06,P<0.05),而发作次数和发作总天数均明显较B组少(t=5.73,7.64、P<0.05)。结论压力驱动泵吸入较储雾罐+压力定量气雾剂吸入对控制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1.哮喘发作时的吸入治疗 哮喘患儿入院时往往喘息、胸闷症状较重,在静脉或口服抗炎平喘药物的同时,吸入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舒喘灵、喘乐宁),用量为0.5%舒喘灵溶液0.01~0.03/kg@次,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每4~6小时雾化吸入一次.喘乐宁MDI的每揿剂量为100μg,1~2揿/次,3~4次/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研究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与吸人糖皮质激素(ICS)对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54例2~5岁患儿随机分为LTRA组(27例)和ICS组(27例).LTRA组口服孟鲁司特钠,每次4mg,睡前服用1次;ICS组患儿规律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每日200~400μg,采用储雾罐辅助吸入.药物治疗3个月后继续随访观察15个月.结果 LTRA组与ICS组比较,控制症状所需的平均天数为(8.31±3.69)d和(7.20±2.78)d;症状缓解率为92.6%和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的18个月LTRA组复发率(36.0%)显著高于ICM组(15.4%).转化为典型哮喘者, LTRA组7例(28.0%), ICS组2例(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LTRA控制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与ICS相当,可作为一线药物使用.但接受LTRA治疗的患儿远期复发率或者转化为典型哮喘的比率高于ICS治疗的患儿.  相似文献   

20.
陈惠文  陈新华  潘革 《右江医学》2004,32(6):538-539
目的 通过对不同年龄儿童不同剂型哮喘药物吸入技术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帮助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方法 对112例哮喘患儿按年龄及病情 ,分别使定量手控气雾剂 (PMDI)、准纳器 (diskus) ,定量手控气雾剂 +储雾罐 (PMDI +Spacer)进行长期吸入治疗 ,在指导吸药方法后检查其吸药方法及错误所在 ,总结 3种方法的错误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第一次检查时的错误率PMDI组 78.2 6%。diskus组为 47.0 6% ,PMDI+Spacer组为 2 5 .0 0 %。 3月后复诊检查PMDI组降为 13 .0 4% ,diskus组降为 5 .88% ,PMDI +Spacer组降为 0 %。影响因素中 ,医护人员的指导对患儿吸药方法影响最大。结论 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 ,对减少患儿错误的吸药技术起关键作用 ;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 ,可减少患儿吸药方法的错误 ,从而保证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