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王付教授灵活运用经方辨证论治顽固性失眠的经验.从阳虚辨治失眠、从阴阳辨治失眠、从心肺辨治失眠、从肝辨治失眠等四个方面辩证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和多版教材多将失眠的病因与病机归结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但并未提及阳虚亦可导致失眠,其实在临床中阳虚失眠并非鲜见。文章欲从阳虚失眠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立法用药、"治未病"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笔者的认识,以期丰富失眠的理论,以免医者拘泥常规思维而不知权变,忽略阳虚这一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曾庆琪教授运用经方诊治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诊学习,阅读古籍,整理相关临床医案,从失眠的经方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中医异病同治思路等方面,分析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并佐医案以论证。[结果]曾师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遵循中医异病同治理念,主张运用基于大中医观的辨体-辨病-辨证-辨局部-辨微观的“五辨”诊疗模式,用药重视因势利导、温清并用、通补兼施,认为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取效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抑亢”与“释放”的问题,重视心(脑)、心肾之间关系的调和,既要疏通以治其标,亦要培补以治其本。所举两则医案中,案一患者失眠合并阳痿,辨为肝郁气滞、脾肾两虚证,治以四逆散合肾气丸化裁;案二患者失眠合并月经病,辨为心肾不交、冲任虚寒、瘀阻胞宫证,治以黄连阿胶汤合栀子豉汤合温经汤化裁,悉用经方,皆获良效。[结论]曾师擅用经方治疗失眠合并生殖系统疾病,辨证灵活,用方精当,疗效确切,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章志教授认为中医辨治糖尿病(DM)时不应拘泥于以往气阴两虚的简单分型,而应遵"首辨阴阳,再辨六经"的辨证纲领。朱教授根据六经辨证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将DM证型分为阳证三型和阴证四型,分别包括"阳明肺胃热盛,兼气阴两伤证"、"瘀热互结,兼气阴两伤证"、"少阳失枢,胆火内郁证",以及"太阴—阳明虚寒证"、"少阴阳虚寒湿证"、"少阴阴虚证"、"厥阴经脏虚寒证"。临床上朱教授立足"首辨阴阳,再辨六经"治疗DM,针对不同证型采用经方灵活论治,取得良好疗效,可为临床提高DM疗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的思路和方法,为焦虑性失眠的辨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相关古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的理论基础。根据胆的基本生理特点和研究记载,推导得出胆病不寐的主要病机。再结合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逐步归纳出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的具体思路和遣方用药的方法,最后附上医案二则予以验证。[结果]焦虑性失眠以伴有焦虑症状的失眠为主要表现,而胆具有司勇怯、主决断、调睡眠的生理功能,因此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从生理特征上来看,胆以阳升阴降为和;从病理变化来看,阳虚阴实、升降失司为胆病的基本病机,因此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当以调和阴阳、升清降浊为基本原则。所举验案一为胆寒阳浮之不寐,治宜温化少阳、镇摄浮阳,方选柴芩温胆汤加减;验案二为胆阳虚之不寐,治当以温胆升阳为则,方选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后效果明显。[结论]从胆论治焦虑性失眠紧扣病机,疗效可观,为中医辨治失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丰富了中医论治失眠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6.
严年文  黄苏萍 《西部医学》2018,49(1):9-10;12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1],失眠导致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升糖激素异常分泌亦可引起血糖应激性升高[2]。此外,其他激素及神经递质也可因失眠出现系列神经生化改变,进而加重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等,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糖尿病的疗效。对于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治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亦应关注失眠症状。西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方法主要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但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物可使患者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和(或)戒断反应。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体现“同病异治”特点,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中医辨证论治、张仲景经方治疗、时方治疗、自拟方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效果,以期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失眠的学术观点及用药经验,以便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对李七一教授著作的研究,聆听教诲,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介绍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失眠的方法及用药经验,并附典型医案一则加以说明。[结果]李七一教授在治疗失眠时多从痰瘀论治,以化痰活血祛瘀为大法。若夹杂心肝郁滞者,予清热宁心、疏肝解郁;夹杂痰热扰心者,予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因注重结合患者症状、证候进行辨证施治,常取得满意疗效。案例具体展示了失眠的辨证思路和经验治疗。[结论]李七一教授从痰瘀辨治失眠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时使用中医分时辨治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分时辨治手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分时辨治手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阳不入阴"是失眠的关键病机,包括阳盛、阴虚、阴盛、阳虚四个方面。由于阴阳既相互对立,也相互依存,因此临证中失眠病机较为复杂,常见阴虚与阳盛合并,或阳虚与阴盛共存。调和阴阳,使阴阳相交是失眠的治疗大法。阳盛证治宜清肝泻火、清心安神;阴虚证治宜滋补肝肾、宁心安神;阳虚证治宜温补心肾、通阳化气;阴盛证治宜化痰开窍、活血化瘀;若阴阳俱病、虚实夹杂,则需阴阳并调、气血兼顾、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医药辨治不寐取得了显著进展,笔者通过查阅近5年有关中医辨治不寐的文献资料,分别从"心神"失宁理论、"脑神"失宁理论、"天癸至神"理论三大方面,综述了不寐的病因病机及相应的辨证论治理论最新进展。最后介绍了中医领域一种新的关于不寐的辨治理论,即陆拯教授创立的"天癸至神"理论,旨在拓宽不寐的中医治疗思路与方法,从而对不寐患者给予更全面的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2.
阳虚体质是九种基本体质类型之一,脾胃阳虚是阳虚体质的一种主要证型,在临床多种脾胃病证治中广泛出现。历代医家或以中阳统称脾胃阳气,或重脾阳而略胃阳,但是脾、胃的生理病理和治法方药各不相同。叶天士倡导脾胃分治,且尤其注重体质。本文从阳虚体质角度,对叶天士以经方辨治胃阳虚不同汤证的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并结合具体医案详细阐释了阳虚体质胃阳虚不同层次的治法,如"通补胃气"的大半夏汤法,"通补胃阳"的附子粳米汤法等。从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角度,对胃阳虚证辨治规律进行总结,以供脾胃病的临床诊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伤寒论》中阳虚阴盛证的病势、层次、治法及用药规律,探究并扩充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结合后世医家的医论,明确阳虚阴盛证的病机及证候;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释阳虚阴盛证的机制;分析少阴篇中各版本条文的差异,论述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的不同,治法、主方、配伍的变化,归纳在少阴篇中隐含的辨治规律。[结果] 阳虚阴盛证的辨治原则是“保胃气、存津液”,可将其细分为太阴湿土病、少阴君火病、厥阴风木病。细致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基础能精确辨阳虚阴盛证。少阴为三阴枢机,少阴篇结构完整,能动态反映少阴发病、两阴合病或并病、三阴合病的相互变化过程。由条文可发现,病位由表入里,治法有灸焫、温经、温阳、通阳之别;病情由轻而重、痰饮有无,治法有散寒、散饮、利水之别;津液损伤程度不同,治法有救逆、救阴之别。[结论] 从病理生理角度,能阐释中医主症的变化机制。辨治阳虚阴盛证时,应根据病位、邪气性质、胃气、津液择取方药,阳虚阴盛证的辨治规律对于其他证候的辨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三焦气化"理论与导师姜良铎教授和南征教授多年临床经验,研究"柴胡剂"对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就诊于两位教授及两所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患者223例,分为常规辨治组、调化三焦组、西药治疗组,分别以3种方案进行治疗。连续观察3个疗程,并随访3个月。结果:"柴胡剂"在糖尿病相关中医证候方面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柴胡剂"体现了姜良铎教授和南征教授的"三焦气化"理论,提高了治疗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失眠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常见及多发的疾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其病机多从"阳热亢盛,阴血亏虚,神失其用"而立论,认为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亏,阴阳失衡~([1]),鲜有从阳虚论治者。然而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在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对阴虚型失眠法当滋阴降火,对阳虚型失眠则当扶阳、护阳、潜阳。但就目前临床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从肾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可行性,为2型糖尿病合并MCI的辨证及治疗思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古今消渴病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归纳,根据脏腑功能及关系,分析肾在本病中的地位,总结归纳出治疗本病的辨证和治疗要点。[结果] 以2型糖尿病的中医辨病辨证为基,总结出“肾本论”“肾虚论”,进一步得出2型糖尿病合并MCI的主病在肾,辨证应从肾入手,首辨肾阴虚、肾阳虚或肾阴阳两虚,再进行兼症辨治,治疗上应以补肾为主,辅以补气、化痰、逐瘀等。[结论] “肾虚”是2型糖尿病合并MCI发生发展的关键,从肾论治本病疗效可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认为肾虚不能生髓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的病理本质;总结了临床常分阳虚型、阴虚型和阴阳两虚三型进行辨治;辨证结合辨病,对提高临床疗效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上的优势。[方法]从心肝论治,调畅情志;从脾虚湿蕴论治,健脾化湿;从久病及肾论治,温阳固摄;从肺失宣肃论治,调畅气机4方面予以探讨。[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从五脏辨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疾病得到了缓解或痊愈。[结论]从五脏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1型糖尿病是因胰岛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注射胰岛素仍然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仝小林教授认为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辨治不但可以增加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态靶因果"的中医辨治方略,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思维水平,也推动了中西医的互补和结合。对1型糖尿病辨证分型,还可以从患者个体出发,根据血糖、血脂、血压、自身抗体、并发症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靶药,使得中西医结合达到疗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王再伟 《实用新医学》2007,8(8):740-741
目的通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探讨二病并存时的临床特点,及糖尿病控制对结核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总结分析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情较重,下肺病灶空洞多,合并感染多,排菌病例多及复治病例多。血糖控制在8.4mmol/L以下。结论肺结核化疗疗效较好。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化疗的疗效及预后与糖尿病控制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