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比较糖尿病(77例)与非糖尿病(70例)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明显延长;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疗程缩短;联合降糖更能缩短糖尿病患者的疗程.结论:糖尿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感染不易控制,反复发作,病程延长,治疗应控制感染和血糖并重,采取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糖尿病合并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与非糖尿病间隙感染者65例临床资料比较其感染的严重程度、疗程和治疗方法.结果 糖尿病组合并颌面间隙感染的疗程明显长于非糖尿病组,且感染程度较重,易累及多个间隙(χ2=15.07,P<0.01).结论 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程度较重,易累及多个间隙,疗程长,在控制感染及处理局部病灶的同时应积极控制血糖及全身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82例,分析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部位和感染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全身给予支持治疗,抗生素抗感染,局部形成脓肿时,要切开引流彻底清除病灶,可行多切口引流.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80患者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5%.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患者因合并糖尿病并发全身感染而死亡,1例患者合并心肌梗死同时并发面部多间隙感染而死.结论 颌面部间隙感染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同时要注意合并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收治的39例糖尿病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部位、感染来源、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易累及多个间隙,感染来源主要为牙源性感染,细菌培养结果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39例患者均行切开引流后,给以足量有效抗菌药物等综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严重,且易反复,宜早期、广泛行切开引流,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经验.结果 15例中2例死亡,其中1例因并发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死亡,1例因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13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多学科的共同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刘志勇 《当代医学》2014,(16):67-6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2012年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158例,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2组,糖尿病组(n=55)和非糖尿病组(n=85),分别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牙源性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最常见的病因;CT检查结果显示,2组受累间隙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应注意牙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和非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3年收治100例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设为A组,另选同期收治的100例非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设为B组。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患者出现多间隙感染、发热、口底蜂窝织炎事件概率相对于B组患者明显高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相对于A组患者要少很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非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情更为严重,且病情康复所需时间长,应立即采取感染和血糖指数控制的治疗方案,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颌面部间隙感染并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指导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83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并存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37)和非糖尿病组(n=46).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感染来源、受累间隙数目、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糖尿病组患者年龄更大(P=0.006);牙源性感染为最常见的感染来源;糖尿病组患者感染更容易累及2个以上间隙(P=0.001),更容易发生并发症(P=0.013),住院时间更长(P=0.008),入院后使用更高级抗生素(P<0.001),两联用药的可能性更大(P<0.001).结论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并存糖尿病患者与未并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有着较大差异,应予以高度重视,严格控制血糖,及时切开引流,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1例重症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治疗效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总结。结果:31例患者,治愈30例,1例死于心力衰竭。30例治愈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全部行脓肿扩大切开引流,6例行气管切开,3例伴发纵隔脓肿,1例发生脑梗死。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识别,应采取血糖控制同时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切开引流,足量、有效使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控制全身基础性疾病等综合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155-15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和转归。方法:收集11例糖尿病合并重症颌面部感染患者,由内分泌科与口腔颌面外科联合诊治,给予切开引流、抗感染、控制血糖、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多学科联合治疗后,10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重症间隙感染患者,采用全身加局部治疗方法,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口腔颌面部感染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不同临床特征.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诊断为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糖尿病组(28例)和非糖尿病组(33例).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性别、年龄、病因、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受累间隙数),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治疗变量(住院天数、并发症).2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对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糖尿病组(28例)与非糖尿病组(33例)相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2组感染间隙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感染来源方面2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感染的主要来源为牙源性,其次为腺源性.2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进行比较(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上分别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发病年龄大,受累间隙多,入院时血糖浓度高,住院时间长,更易发生并发症,且后果严重.结论 口腔颌面部感染伴糖尿病时,患者的面部感染程度更重,相对住院天数长,并发症多,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卓  杨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3):209-210,220
目的探讨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血糖偏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对近几年入住我科的56例颌面颈部间隙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引流,其中10例患者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整个治疗期间严格监测调整血糖,全程足量使用抗生素,除1例伴有明显呼吸困难,准备气管切开,患者家属放弃抢救死亡外均痊愈出院。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合并血糖升高,感染不易控制。容易引发严重并发症,病程延长,治疗应控制感染和降糖并重,采取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规律、治疗方案,总结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唐山协和医院2002—01-01—2011~12—31住院的53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记录患者的症状、病因、感染部位、住院时间、治疗情况、并发症和愈后,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住院患者,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年龄(36.62±23.49)岁。农民在间隙感染的患者中比例最高,达35.0%(187/535)。分析发现:年龄、职业、自我治疗、入院体温是危及生命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论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合并上述危险因素时,为了避免危及生命并发症的出现,应及早进行规律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4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人群分布,感染来源,易联合感染的组织间隙,治疗结果及并发症。结果:本组72例痊愈,12例出现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后10例痊愈,2例死亡。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应早期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和治疗基本原则,首选广谱抗生素,经药敏试验后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加强全身支持治疗,脓肿形成后及时行切开引流术,若出现气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等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伴发高血糖的分类和管理。方法考察住院患者35例,包括高血糖组(HG)17例,糖调节正常组(NGT)18例。结果高血糖有4种:糖尿病8例(组成糖尿病组,DM)、糖调节受损3例、应激性高血糖4例、应用糖皮质激素继发高血糖2例(后三种组成非糖尿病高血糖组,NDH)。比较平均治疗日及平均治疗费,HG和DM均分别高于NGT(均P〈0.05);DM分别高于NDH(均P〈0.05)。结论成人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伴发的高血糖有四种;随着血糖升高,平均治疗日和平均治疗费增加。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严重程度和住院天数。方法回顾分析535例间隙感染患者并对其进行研究,根据是否患糖尿病将其分成2组: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人群在患单间隙感染和多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发热情况及住院天数问的差异。结果10年间共诊治的535例患者,其中82例是糖尿病患者,453例为非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多间隙感染、口底蜂窝织炎及发热患者分别占36.6%,18.3%和89.0%,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分别占19.0%,6.0%和64.9%;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糖尿病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4.87±9.18)d,而非糖尿病患者为(10.58±7.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时感染更严重,住院时间更长,对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更有效的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方法选择2010~2012年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187例,根据年龄是否大于或等于60岁,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对两组之间的临床特点以及致病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症状不典型,血糖水平和慢性并发症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的致病菌均以大肠杆菌为主。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血糖水平高、有慢性并发症、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比非老年患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及营养不良,同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张大为  陈仁杰 《当代医学》2011,17(33):91-93
目的 探讨颈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颈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颈深部感染伴有扁桃体炎20例,伴有牙源性感染9例,糖尿病伴感染患者8例.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程为3d~2周,平均6d,合并糖尿病患者病程10d~3周,平均14d.19例脓液细菌培养,其中5例培养阳性.36例颈深部感染患者中17例未形成脓肿的患者经大剂量抗生素全身用药治疗均治愈;其他19例(52.7%)患者通过CT检查确定脓肿形成,其中8例糖尿病患者有7例患者有脓肿形成,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加多联抗生素联合治疗,36例患者痊愈出院,伤口愈合好,无并发症.结论 颈深部感染继发于咽部或口腔感染引起.与不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患者疗程长、进展快,较易发生脓肿及严重并发症.CT检查应成为深颈部感染患者的常规检查,颈深部感染一经确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脓肿形成的患者,应尽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合并糖尿病积极控制血糖,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和原因。方法:随机选取200例合并呼吸道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男102例,女98例,年龄22~81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感染加胰岛素强化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加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低于治疗组(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感染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加强血糖控制,可使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灶快速吸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