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2月将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应用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23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护理。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5~54岁,平均(43.2±10.0)岁。急救过程中重视对患者的评估,早期准确判断骨盆骨折及合并损伤,尽早稳定骨盆及控制出血,积极有效抗休克,确保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成功救治。结果 所有患者60 min内初步完成检查和治疗后安全送至专科治疗,仅1例患者死亡,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应用在严重骨盆骨折初期急救的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间我院12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救治11例,治愈率91.67%,死亡1例,占8.33%,术后随访12个月,经X线检查,骨折处均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和远期并发症。结论连续性、持续性地骨科损伤控制治疗,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后,再开展确定性手术,对抢救患者生命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张国良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247-424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在盆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61例为观察组;另2010年1月-2012年1月未应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53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病死率、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 Majeed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应用于盆骨骨折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3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n=15),观察组经骨科损伤控制下治疗,对照组经常规骨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救治成功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6.6%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并发症发生率6.7%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低(P<0.05)。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通过X线片得知患者骨折均愈合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畸形愈合。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骨科损伤控制,能促进患者预后,提高骨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骨盆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按照骨科损伤控制(DCO)实施程序进行治疗,包括控制出血和骨折临时固定、复苏恢复、骨科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7例患者中治愈16例,死亡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治愈率为94.1%;术后共3例(17.6%)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中的应用可更好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损伤控制方法救治的1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临床资料。结果 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余18例患者获平均21个月(8~26个月)随访。骨折复位按M atta标准:优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将骨科损伤控制理念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王征 《中外医疗》2016,(11):95-96
目的 分析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5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29例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68.97%)显著低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86.21%);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采用损伤控制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50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损伤控制疗法,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0.00%,并发症发生机率为6.00%,同时患者的功能恢复评分得到明显的提升。结论:损伤控制疗法对于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应用经皮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经皮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16例.采用Tile分型:B1型1例、B2型10例、B3型2例;C1型3例.主要固定方式为C 臂 X 线机引导下行经皮骶髂螺钉固定和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固定.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44 min;平均失血量42 mL;平均透视26次.住院时间12~31 d,平均19 d.所有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神经与血管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发生.16例获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24.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 10~21 周,平均 14 周.按Matta评分标准,骨折复位情况均为优.Majeed功能评分,优14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3.8%.结论 经皮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老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齐晓军 《中外医疗》2012,31(30):57-57,59
目的探究损伤控制骨科(DCO)在骨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08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DCO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患者死亡率为14.3%(10/7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失血过多死亡9例。其余患者通过3~13个月的随访,患者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时间为4~12个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DCO的方法治疗骨科损伤患者,优化了诊断和治疗环节,使患者得到更为高效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的伤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骨科下肢创伤患者,并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创伤治疗方案,实验组则根据损伤控制理念,对患者分3个阶段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68%和52.63%,实验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74%和13.16%。实验组患者在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下肢创伤临床急救中应用损伤控制理念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提高治疗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损伤控制骨科在临床骨科损伤患者72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晓辉  程飙 《四川医学》2010,31(5):643-644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damage control orthopedics,DCO)在骨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2006年7月~2009年4月入院的72例骨科损伤患者依照临DCO原则进行临床治疗,并术后对治疗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及质量评价。结果本组病死率16.7%(12/72),包括9例因失血性休死于术中或术后24h,2例因胸伤合并急性呼吸迫综合症,1例术后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综综合征。余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4个月,均未发现畸形愈合及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于骨科损伤患者,合理应用DCO原则,迅速准确的诊断和一体化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严重骨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结果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结扎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效果,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1例骨盆骨折大出血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患者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科室接受治疗,所有患者均采取髂内动脉结扎治疗,分析临床效果.结果:1例患者死亡,6例出血控制,2例出血减少,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 7% ,术后开展12个月随访,出现神经麻痹足下垂1例,出现跛行1例,其余8例患者骨盆外形以及下肢功能良好患者,临床治疗满意率为90. 0% .结论:骨盆骨折大出血合并腹腔脏器损伤患者在急救或者复苏剖腹术中及时进行髂内动脉结扎治疗可控制出血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综合性骨折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传统的综合性骨折治疗方法上,增加骨科损伤控制进行治疗。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生活自理率、骨折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2.00%、100%、100%及0.00%,对照组的治愈率、生活自理率、骨折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00%、76.00%、40.00%及32.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骨科损伤控制,使患者的治疗效率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陈文明 《当代医学》2014,(30):11-12
目的对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13),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骨科损伤控制。结果在发生并发症概率以及复位优良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采取骨科损伤控制,能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调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Morel-Lavallée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16例Morel-Lavallée损伤患者?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均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彻底清创后,结合VSD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术后行断层中厚皮片原位回植?结果:Morel-Lavallée损伤均于术后19~45 d愈合,平均创面愈合时间24.7 d?合并骨折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深部组织感染及骨髓炎发生?10例患者经9 d VSD治疗,经植皮后创面皮肤成活满意;6例VSD治疗9 d后少量皮肤发生坏死,再次彻底清创植皮后行VSD治疗后愈合?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2个月?肢体外观满意,无明显瘢痕形成,关节均活动良好?结论:VSD治疗Morel-Lavallée损伤可促进病灶的愈合,保障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股骨干骨折手术安全,减少感染,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9例儿童骨盆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本院骨科2010年1月~2011年9月收治的29例骨盆骨折患儿的护理过程详细分析。结果:患儿经过积极的急救、心理、术前及术后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后,均达到了预期疗效,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制定周密的综合性护理计划对儿童骨盆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损伤控制骨科(DCO)理论在救治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DCO原则治疗的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31例,作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31例,平均30.7岁,ISS平均32.7分。所有病例均成功复苏,无死亡病例,随访6~28个月,优12例,良1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74.2%。结论:合理应用DCO原则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患者,可以减少早期处理治疗规模和手术风险,增加临床疗效,是有效安全理念先进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在骨盆骨折并血管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运用骨科损伤控制系统对我院收治的59例骨盆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和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期间,结合治疗方案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统计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与未施用损伤控制骨科之前病人的情况做出对比。结果:除1例病人因为本身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在受伤当时死于急诊室外,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歇,死亡率占8.5%。1例合并切口晚期感染,1例合并肠粘连,其余均无严重后遗症,与未施用损伤控制骨科之前病人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结论:在损伤控制骨科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患者救治步骤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对症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生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以骨科损伤控制理念为指导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期治疗,统计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16例患者复位效果为优,10例患者复位效果为良,没有复位较差患者;对照组7例患者复位效果为优,12例患者复位效果为良3,例复位结果较差;观察组复位优良率86.66%,相比对照组的复位优良率63.33%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能够改善骨折复位效果,值得临床推而广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