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 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 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区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29.50%、11.8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5),且有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降低的趋势(χ2=173.88,P<0.05);男女感染率(经年龄标化)分别为16.50%和1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年龄组感染率中以10~19岁组最高,与其余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9,P<0.05).感染人群总的平均感染度为1.66%,3个区的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06%、1.20%、1.04%(F=8.19,P<0.05);年龄、性别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O.05;t=1.76,P>0.05);感染者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χ2=96.95,P<0.05).结论 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西部地区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1996年,采用涂片染色法调查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和乌兰察布盟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结果表明:调查1529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3532%,感染强度以轻度感染者为多,占感染者的8962%。与附红细胞体感染有关的流行特征表明:性别组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秋季节感染率高于冬春季节;农牧区感染率高于城镇;疾病状态组感染率明显高于基本健康组,感染率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组以老年组感染率最高,幼儿及少年组感染率低。本文还对附红细胞体在人末梢血液和骨髓内的形态特点和分布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23例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血样或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 3214份标本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  相似文献   

4.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寄生于红细胞、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类微生物,能导致人和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可以引起溶血、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和呼吸困难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但由于其致病性较弱,一般呈隐性感染,故一直以来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在人畜的发病率均有趋于上升的态势,对畜牧业及人群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其致病性逐渐引起较多关注,但是由于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分离培养尚未成功,因而制约了对其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在附红细胞体感染后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后续的研究和防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茂名石化职工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方法:对18 316名健康体检、职业体检的职工行静脉血涂片、染色、镜检.结果:茂名石化职工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为8.1 %,感染与年龄无关,夏秋季高于冬春季,宠物组阳性率最高,感染有症状者阳性率高于无症状者.结论: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普遍存在,危害健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按其主要特征应属于血液病。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目前国家上广泛采用1984年版《伯杰细菌鉴定手册》进行分类,将队红体旬为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血虫体属也称附红细胞体属。在不同动物中寄生的附红体各有其名,实际上是种名,如锦羊附红体、温氏血虫体、猪附红体、牛附红体、人附红体等。迄今已发现和命名的附红体有14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反刍兽源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 ,研究附红细胞体的感染途径及在小鼠体内的消长规律 ,试图建立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模型。方法 经小鼠腹腔、皮下接种含有附红细胞体的奶牛、山羊血液 ,脏器悬液和接触感染。结果 四种接种方法均获成功 ,附红细胞体在小鼠体内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感染后第 8天附红细胞体在小鼠的血液可以查见。感染后第 15~ 18天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达到高峰。感染后第 2 0d附红细胞体逐渐消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未见感染小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 可以用小鼠建立附红细胞体感染动物模型。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方式有以下几种 :腹腔、皮下接种、接触感染。  相似文献   

8.
人附红细胞体的电镜观察及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进一步研究人附红细胞体(EH)的电镜特点及EH的感染率、发病 率和临床特点。方法:选择门诊及病房患者187例,观察末梢血涂片附红体感染强度;选择8例EH病,2例EH重度感染者的静脉血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本组附红体感染率为81.8%,发病率为5.2%;扫描电 镜下EH呈多形性小体,球形多见,直径为0.3-1.5μm寄生于成熟红细胞表面,寄生EH的红细胞表面出现皱褶、突起、凹陷,大型EH带有纤丝扒嵌在红细胞膜下。结论:非健康人群的EH感染率很高,电镜观察显示被EH寄生的红细胞可发生膜的改变,是导致EH病发生溶血的原因之一,大量附红体寄生于红细胞上,使糖代谢发生改变,导致血糖下降;尽管血涂片转阴,但电镜下仍可见到少量EH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寻人附红细胞体感染SD大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方法 通过给6周龄SD大鼠连续3天腹腔注射人附红细胞体分离纯化液(浓度1×107个/微升,100微升/只),并观察大鼠体温、精神状态、摄食饮水、皮肤及巩膜有无黄染、脱毛、血涂片瑞氏染色光镜下计数感染率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模型组在感染第0、3、5、7、9、11天的感染率分别为0、17.26%±1.33%、37.02%±1.48%、67.37%±2.52%、62.78%±2.34%、61.32%±1.69%。对照组在第0、3、5、7、9、11天的感染率均为0。结论 通过给每只SD大鼠连续3天腹腔注射100μl, 1×107个/微升人附红细胞体分离纯化液的方式可以感染SD大鼠,成功建立人附红细胞体SD大鼠感染模型。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小鼠模型,对附红细胞体在小鼠模型中的感染进行病理变化的检测,以探索该病在啮齿类动物体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揭示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方法用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血液感染昆明小鼠,定期进行感染率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建立了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小鼠模型,通过对感染小鼠模型的检测,发现在感染的不同阶段各组织器官均发生了不同的病理变化。结论成功建立了附红细胞体感染小鼠模型,通过对感染小鼠的感染率和病理组织学的观察和检测,进一步揭示了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口腔颌面部感染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不同临床特征.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诊断为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糖尿病组(28例)和非糖尿病组(33例).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性别、年龄、病因、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受累间隙数),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治疗变量(住院天数、并发症).2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对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糖尿病组(28例)与非糖尿病组(33例)相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年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2组感染间隙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感染来源方面2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感染的主要来源为牙源性,其次为腺源性.2组患者入院时血糖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进行比较(P>0.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及并发症上分别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之: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发病年龄大,受累间隙多,入院时血糖浓度高,住院时间长,更易发生并发症,且后果严重.结论 口腔颌面部感染伴糖尿病时,患者的面部感染程度更重,相对住院天数长,并发症多,对此类患者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降钙素原检测在血液肿瘤伴发热患者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内科血液肿瘤伴发热的11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原学、影像学、症状体征等,分为不明原因发热组及感染组,分析两组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及PCT水平与性别、年龄、发热程度、粒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血液肿瘤伴发热患者中,感染组的降钙素原水平高于不明原因发热组(Hc=6.740,P=0.009);在不同发热程度间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4,P=0.665);感染组中,不同性别、年龄间PC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粒细胞水平间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8,P=0.885)。结论在血液肿瘤伴发热患者中,降钙素原检测对于感染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与患者发热程度、性别、年龄、粒细胞计数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感染附红细胞体对小鼠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方法测定感染附红细胞体小鼠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附红细胞体小鼠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压积略有下降,红细胞的ATP酶的含量降低,SOD值略有下降,RBC-C3b花环率下降,RBC-IC花环率升高。结论附红细胞体侵袭红细胞导致其破裂溶血、内外阳离子平衡失调、抗氧化能力降低,同时破坏膜表面的C3b受体,膜表面游离状态的C3b受体数量明显减少,机体红细胞的免疫黏附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基因突变的情况,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无菌采集279例AML患者和40名对照者骨髓或外周血样本,瑞士染色分析细胞形态学及骨髓幼稚细胞(BM Blast)比例;采用PCR联合序列分析法检测CEBPA、FLT3-ITD、NPM1和C-KIT基因突变情况;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79例初治AML患者中35例检测到CEBPA基因突变,总检出率为12.5%,其在M2型患者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0.05)。35例突变患者中31例为双突变,其余4例为单突变,对照者CEBPA突变均为阴性。CEBPA基因突变常见于正常核型患者。与CEBPA野生型患者比较,CEBPA双突变患者的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升高(P<0.05),年龄、血小板(PLT)计数降低(P<0.05),而性别、BM blast比例及FLT3-ITD、NPM1、C-KIT基因突变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方面,CEBPA双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首疗程诱导缓解率分别为84.0%和80.5% (P>0.05)。结论:CEBPA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2亚型的AML患者,常见突变形式为双等位基因突变,CEBPA双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有不同临床特征,表现为WBC、RBC计数和HGB水平较高,年龄和PLT计数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几种常见病原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从而评价血清学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调查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血清IgM进行检测,测定患儿血清中CMV-IgM、HSV-IgM、EBV-IgM、RSV-IgM、MPM-IgM的情况,分析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检测出IgM抗体阳性率为76.7%,其中,CMV-IgM阳性率为17.2%,HSV-IgM阳性率为9.7%,EBM-IgM阳性率为9.2%,RSV-IgM阳性率为20.8%,MPM-IgM阳性率为19.7%,各类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35.98,P〈0.01)。男性患儿阳性率为72.4%,女性患儿阳性率为82.7%,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P〉0.05)。〈1岁组检测各类抗体合计IgM阳性率为85.3%,1-〈4岁组为85.3%,4-6岁组为62.3%,〉6岁组为78.0%,不同年龄组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9.14,P〈0.01)。CMV-IgM、HSV-IgM及EBM-IgM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V-IgM的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有差异(χ2=11.37,P〈0.01),1-〈4岁组的阳性率(37.04%)高于其他年龄组;MPM-IgM的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也有差异(χ2=28.48,P〈0.01),〉6岁组的阳性率(49.30%)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血清学IgM检测能够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指标,在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患者不必要经济损失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庆梅  李飞  赵华  计海芬  叶芳 《安徽医学》2016,37(8):962-96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伴病原菌感染肿瘤患者(感染组)和43例无病原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资料,统计学分析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NLR、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NLR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WBC及NEUT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1)但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666);感染组LYMPH、ALB及Hb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0、P=0.003)且非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肿瘤组NLR与其ALB、Hb、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530、r=-0.216、r=-0.740,P=0.000、P=0.046、P=0.000),与中性粒细胞正相关(r=0.604,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升高及ALB降低是肿瘤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P=0.000),当NLR取值为4.19、4.62时,NLR诊断感染敏感性为88.39%,83.7%,特异性为69.77%、74.4%,诊断价值最大;NEUT的AUC为0.647(P=0.018);WBC对感染无诊断价值(P=0.237)。结论 NLR对肿瘤患者发生病原菌感染具有较好诊断效能;NLR与ALB、Hb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状况及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当地戊型肝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地区不同公共场所从业人群,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血清样品1720份,应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样本中抗HEV-IgG抗体,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间戊型肝炎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受试对象1720人中有440例抗HEV-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5.58%,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7.99%,女性阳性率为23.3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阳性率逐渐增高,不同年龄段人群抗HEV-IgG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62,P=0.000);不同类别从业人员戊型肝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62,P=0.000),抗HEV-IgG抗体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家畜屠宰工人81.53%,家畜及肉品销售人员79.37%,餐饮服务人员30.00%,超市服务人员11.21%,其他人群9.03%。结论:新疆地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戊型肝炎感染率相对较高,职业、年龄和性别是影响戊型肝炎感染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浙南地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及HLA-B*5801基因携带率,为防止别嘌呤醇用药发生严重皮肤不良反应,探讨筛查HLA-B*5801基因的必要性。 方法 本研究选取浙江大学丽水医院289名需服用别嘌呤醇的患者,采用序列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LABType SSO (sequence-specific oligonudeotide,SSO)技术对患者血样DNA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同时随机抽样浙南地区2017年1—12月11 34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样本数据,调查浙南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整体发病情况。 结果 需服用别嘌呤醇289例患者中HLA-B*5801基因阳性例数为60例,阳性率为20.7%,HLA-B*5801基因阳性率在性别、年龄和疾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 34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尿酸平均值为(339.38±95.93)μmol/L,其中男性血尿酸平均值为(381.88±90.58)μmol/L,女性(294.79±78.51)μmol/L,不同性别血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09,P<0.001),男性20~3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占37.28%(χ2=71.171,P<0.05),女性70岁以后发病率最高,占2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00,P<0.05)。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30.75%(1 786/5 808),女性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为16.31%(903/5 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00,P<0.05)。 结论 浙南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在患者服用别嘌呤醇前进行HLA-B*5801基因检测十分必要,防止发生因服用别嘌呤醇导致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海南医学》2016,(12):1939-1941
目的:探讨Girdin、Bim蛋白在儿童肾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60例住院患者的肾母细胞瘤及肾母细胞瘤旁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Girdin、Bim蛋白在肾母细胞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数据经统计软件SPSS17.0分析检验。结果 Girdin蛋白在肾母细胞瘤、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33%(41/60)、46.67%(28/60),两组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5.76,P<0.01);Bim蛋白在肾母细胞瘤、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67%(13/60)、78.33%(47/60),两组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38.53,P<0.01);肾母细胞瘤组织中Girdin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形态、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无关(P>0.05);肾母细胞瘤组织中Bim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有关(P<0.05),但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形态、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肾母细胞瘤组织中Girdin蛋白的表达与Bim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9,P<0.01)。结论肾母细胞瘤组织中Girdin、Bim蛋白的异常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有关,这表明检测两者有利于判断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20.
姚毅  邓春晖  张本金 《四川医学》2012,33(7):1214-1215
目的探讨研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于诊治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不同病原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我院儿科病房就诊的18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根据细菌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将180例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102例)和支原体感染组(78例),同时选择门诊体检的7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CRP水平有助于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同时能动态检测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