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Yin J  Zhai S  Guo W  Hu Y  Sh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7):1192-1194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 (天然碱性脂SA)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绿色荧光蛋白 (bFGF/GFP)基因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 ,以及对庆大霉素所致耳蜗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 36只豚鼠分为 3组 ,预防组右耳圆窗注入SA bFGF/GFP复合物后次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 15 0mg·kg-1·d-18天 ,治疗组先用庆大霉素 8d后次日右耳给药 ,对照组单用庆大霉素 8d。分别于实验前后及处死前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 (ABR)测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GFP的表达 ;用耳蜗琥珀酸脱氢酶染色铺片 ,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的缺失情况。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见双侧耳蜗均有GFP表达。预防和治疗组处死前的双耳ABR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P <0 0 5 ) ,耳蜗内外毛细胞缺失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P <0 0 5 )。结论 SA脂质体介导的bFGF/GFP基因单耳给药双侧耳蜗均有高效表达 ,并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耳蜗损害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腺病毒携带GFP在豚鼠耳蜗基因转导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腺病毒注入豚鼠耳蜗后,观察不同时间段GFP基因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手术操作对听力的影响,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5只杂色豚鼠术前及术后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耳声发射(DPOAE)检查,空白对照组经圆窗或底回钻孔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实验组注入带有GFP基因的腺病毒。分别于3、5、7和10d后取材,耳蜗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铺片。结果 腺病毒注入耳蜗后对听阈影响不大。术前术后的DP值有差异。荧光显微镜下可见3d组表达产物最高。7d后逐渐减弱,10d后更弱,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支持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基底膜下的间皮细胞。对照组均无绿色荧光。结论 通过圆窗或底回注入腺病毒对听阈没有影响。单一位点的接种就能使神经营养因子通过耳蜗液扩散到整个耳蜗。有效的基因转移在耳蜗是可行的,但表达相对短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hydroxyapatite nanoparticle, HAT)携带构建的神经营养因子-3 (neurotrophic factor-3,NT-3)-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ment typ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C2, pEGFPC2),通过耳蜗灌注方法转染兴奋毒性损伤后的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pinal ganglion cells,SGCs),观察pEGFPC2-NT3的表达及其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pEGFPC2-NT3.通过耳蜗灌注海人酸(kainic acid,KA)建立豚鼠耳蜗兴奋性损伤模型,在给KA 1周后利用HAT携带重组质粒进行耳蜗灌注以转染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免疫组化法观察转染后1周NT-3的表达及4周后电镜下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学变化,同时观察对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豚鼠耳蜗兴奋损伤模型.灌注重组质粒后1周免疫组化法观察到螺旋神经节细胞胞浆内NT-3蛋白表达.4周后电镜下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学损害减轻,ABR检测听功能较兴奋毒性损害后有恢复.结论:在豚鼠耳蜗灌注KA造成耳蜗兴奋性损伤后第7天,经耳蜗鼓阶转染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介导的NT-3基因仍可减轻KA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pGPH1/GFP/Neo质粒为载体,构建特异性针对HP450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正常的大鼠肝细胞株(BRL),以探讨靶向干扰HP450基因对BRL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构建pGPH1/GFP/Neo-HP450真核表达载体.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的pGPH1/GFP/Neo-HP450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至大鼠肝细胞株(BRL),并于转染后6、12、24 h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结果 成功构建针对HP450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PH1/GFP/Neo-HP450,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大鼠肝细胞株BRL,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转染后的荧光现象.结论 成功构建的HP450 shRNA真核表达载体pGPH1/GFP/Neo-HP450,可通过质粒转染方法转染至BRL细胞.  相似文献   

5.
bFGF荧光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可在哺乳细胞中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荧光真核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转染成骨细胞,研究bFGF基因转移在骨组织工程学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已经克隆的bFGF基因从PBR322-bFGF载体上亚克隆到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构建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3T3细胞,36h后观察瞬时表达情况。结果 ①酶切、PCR和DNA序列鉴定均证实插入片段的正确性。②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情况,观察到部分经转染的细胞发出绿色荧光;免疫组化检测bFGF的表达分泌情况,结果显示部分经转染的细胞呈阳性(棕色颗粒)。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bFGF荧光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bFGF,并在3T3细胞中表达了bFGF。  相似文献   

6.
冲击波作用下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气体冲击致豚鼠耳蜗损伤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的表达。方法20只豚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YBD-2000型冲击波发生器对豚鼠耳蜗致伤,实验前后测试听力,12h后处死动物制作耳蜗标本,免疫组化法测定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的表达。结果ABR:实验组听性脑干反应阈值(ABR阈值为50.94±5.98)较正常对照组(ABR阈值为5.60±1.78)明显上升(P<0.01),听力下降明显。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PARP表达阳性,对照组无阳性表达,愈近底回愈多,愈近顶回则愈少。结论PARP在气体冲击致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后呈阳性表达,提示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在冲击波致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鸡α-珠蛋白基因5′端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ssociation region,MAR)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鸡α-珠蛋白基因5′端1 600 bp长度的MAR,并将该MAR连接在pCMV/GFP载体CMV启动子上游和GFP报告基因下游,构建含2个MAR的真核表达载体pGFP/2MAR。采用Lipofectimine脂质体介导法转染COS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对荧光表达进行观察、定量。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pGFP/2MAR在转染48 h后荧光表达量明显高于pCMV/GFP的荧光表达量;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在COS7细胞中pCMV/GFP和pGFP/2MAR的荧光表达量分别为17.9%和33.6%。结论该MAR确实能提高GFP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8.
腺病毒介导GDNF的过表达对药物耳毒性损害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腺病毒编码GDNF(glia1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是否能挽救损伤后耳蜗毛细胞的缺失,寻求一种治疗药物性耳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15只杂色豚鼠,研究组A注入带有GDNF基因的腺病毒(Ad—GDNF)而研究组B注入带有GFP基因的腺病毒(Ad—GFP)。空白对照组C经圆窗注入人工外淋巴液(AP),11d后15只杂色豚鼠双侧耳蜗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然后处死取材,耳蜗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铺片。结果 研究组听阈值与庆大霉素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表明Ad—GDNF可能保护庆大霉素损伤后内耳结构和功能。结论 这些数据提示腺病毒介导GDNF可以用于保护受氨基苷类药物毒害的感觉毛细胞和耳蜗听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迷路炎时,豚鼠耳蜗IL - 2、TNF -αmRNA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迷路炎的关系。方法:随机将2 4只豚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8只、36耳,将1mg .ml- 1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 0 .2ml缓慢注入中耳腔,对照组6只、12耳注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6h、4 8h、14d耳蜗的病理变化;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L - 2、TNF -αmRNA在耳蜗的表达,用Tiger92 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象。结果:(1)耳蜗形态学改变:鼓室注药后6h ,实验组豚鼠耳蜗的血管纹、螺旋韧带、蜗螺旋轴静脉等即可见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Corti器支持细胞和感觉细胞轻度肿胀、变性;4 8h时加重;14d时耳蜗各部分结构恢复正常。对照组豚鼠耳蜗各部分结构无改变;(2 )IL - 2mRNA的表达:对照组耳蜗无IL - 2mRNA表达;鼓室注射LPS后6h ,实验组耳蜗的螺旋神经节、螺旋缘呈阳性表达,血管纹、螺旋韧带呈可疑阳性;而4 8h、14d无表达;(3)TNF -αmRNA的表达:对照组耳蜗无TNF -αmRNA表达;鼓室注射LPS后6h ,TNF -αmRNA广泛表达于实验组耳蜗的螺旋神经节、Corti器、螺旋缘、血管纹、螺旋韧带等部位,4 8h表达明显增强(P <0 .0 1) ,14d时仅螺旋神经节呈弱阳性染色。结论:IL - 2、TNF -α可能与急性迷路炎的发生有关,TNF -α则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微量渗透泵 (MOP)向豚鼠耳蜗灌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 ,观察其对庆大霉素中毒所致耳聋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只豚鼠分成庆大霉素致耳聋组及正常组 ,于 2组豚鼠右耳耳蜗植入MOP灌注bFGF ,分别于灌注前 ,灌注后 1周、2周测ABR阈值 ,扫描电镜观察耳蜗组织形态。结果 :耳聋组在灌注bFGF后 1周、2周ABR阈值较灌注前降低 (P <0 .0 5 ) ,耳蜗毛细胞形态得以恢复 ;正常组ABR阈值及形态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MOP持续恒速耳蜗灌注bFGF对耳蜗中毒的毛细胞有修复作用 ,对正常耳蜗功能和形态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豚鼠耳蜗的定位分布,以确定NO作为神经递质和血管内皮舒张因子在内耳听觉生理和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纯白红目豚鼠35只,用NADPH黄递酶组化法和NOSmRNA原位杂交技术研究NOS在耳蜗的表达。结果:NOS主要分布于耳蜗螺旋器的内、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胞浆和血管纹边缘细胞。来源于大鼠小脑的NOSmRNA探针在血管纹无阳性信号,原位杂交能在mRNA水平区别不同来源的NOS。结论:NOS在耳蜗螺旋器有表达,因此NO是听觉传入径路上的神经递质或调质。血管纹边缘细胞能合成释放NO,对耳蜗微循环进行自身调节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To study whether adenovirus-mediated human β-nerve growth factor (Ad-hNGFβ) gene has any protective effect on blast hearing impairment. Methods:Deafness was induced by blast exposure (172.0 dB) in 30 healthy guinea pigs. On day 7 of blast exposure, Ad-hNGFβ was infused into the perilymphatic space of 20 animals as the study group (hNGFβ group), and artificial perilymph fluid (APF) was infused into the perilymphatic space of the other 10 animals as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s 1, 4 and 8 after blast exposure,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cochleae were remov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HE stainings. Results: Expression of Ad-hNGFβ protein was detected in each turn of the cochlea at the 1st week, with almost equal intensity in all turns. At the 4th week, the reactive intensity of the expression of Ad-hNGFβ protein decreased. At the 8th week, no expression was detectable. The results of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spiral ganglions in hNGFβ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week 4 (P〈0.01). Conclusion: Ad-hNGFβ can be expressed at a high level and for a relatively long period in the blast impaired cochlea, suggesting that Ad-hNGFβ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cochlear spiral ganglion cells after blast exposure and the efficient gene transfer into cochlea had been achieved without toxicity.  相似文献   

13.
豚鼠耳蜗微渗透压泵慢性灌注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应用改进的微渗透压泵进行豚鼠耳蜗慢性灌注的方法。方法:将微渗透压泵埋置于8只豚鼠背部,经固定于耳蜗底回鼓阶内的改良微导管将人工外淋巴液缓漫注入内耳,观察豚鼠耳蜗对微渗透压泵慢性灌注人工外淋巴液的反应。结果:动物术后14d脑干诱发电反应阈值(ABR)无明显的变化,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及毛细胞未见损伤。结论:改进后的微渗透压泵耳蜗灌流技术完善了内耳慢性给药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血清型的腺相关病毒经后半规管途径导入成年小鼠转染内耳细胞的效率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只6~8周C57BL/6J小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4组,AAV8病毒注射组、AAV9病毒注射组、AAVie病毒注射组和Anc80L65病毒注射组,均采取后半规管路径进行注射,每只注射病毒溶液2 μL;正常对照组,每只注射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2 μL,均以左耳为手术耳。各组于术前1 d及术后2周行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查,随后取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病毒在基底膜的分布情况。结果 AAV8组:术后2周观察见耳蜗顶中转34.6%±1.8%内毛细胞被转染,中底转39.0%±5.9%内毛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AAV9组:术后2周见耳蜗顶中转92.5%±1.1%内毛细胞被转染,中底转94.6%±1.0%内毛细胞表达GFP; AAVie组:术后2周见耳蜗顶中转96.7%±1.5%内毛细胞被转染,中底转97.7%±0.8%内毛细胞表达GFP; Anc80L65组:术后2周见耳蜗顶中转62.5%±3.3%内毛细胞转染,中底转63.1%±6.1%内毛细胞表达GFP;正常对照组未见GFP表达。 结论 经半规管途径注射AAVie、AAV9病毒溶液可以高效转染到耳蜗内毛细胞,此结果对耳聋疾病的内耳基因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剑  陈林  姬长友  陈波 《重庆医学》2006,35(6):483-485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在中毒性耳聋小鼠(C57)耳蜗中的定位和表达度其FGFR2表达,降低成年小鼠的听功能情况。方法原位杂交检测FGFR2的表达,听性脑干请发电位检测听功能。结果FGFR2在成年小鼠耳蜗的螺旋神经节中表达;无干预措施下,FGFR2功能降低小鼠的听功能度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注射庆大霉素后,两组小鼠中FGFR2的表达增强。结论FGFR2与bFGF共同作用于耳蜗,二者联合对庆大霉素有一定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文 目的:观察噪声损伤引起的豚鼠耳蜗内硝基酪氨酸变化,探讨耳蜗外毛细胞的死亡机制。方法:豚鼠随机分为噪声暴露组、SIN1耳蜗灌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噪声暴露组动物暴露于120dBSPL的宽带噪声环境中每天4小时,连续2天;耳蜗灌流组向动物耳蜗内灌流的5 mg/ml外源性氮自由基供体SIN1 30分钟。豚鼠耳蜗分离解剖后,用碘化丙啶(PI)染色细胞核,以便观察噪声损伤前后细胞核形态变化,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耳蜗外毛细胞及耳蜗外侧壁内硝基酪氨酸的分布及噪声损伤后的变化;按表面制备法行耳蜗铺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耳蜗外毛细胞及耳蜗外侧壁的荧光信号变化。结果:(1) 噪声暴露及耳蜗外淋巴灌流SIN1后均发生耳蜗外毛细胞凋亡和坏死。(2)在正常情况下,耳蜗外毛细胞内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分布,在暴露于上述噪声后,耳蜗外毛细胞内的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3)发生凋亡的耳蜗外毛细胞的细胞核及其周围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4)在正常情况下,耳蜗外侧壁有少量硝基酪氨酸分布,噪声暴露后,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内的硝基酪氨酸显著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噪声刺激导致的耳蜗内硝基酪氨酸增加与耳蜗外毛细胞死亡有关,提示氮自由基参与了噪声性听力障碍的耳蜗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7.
豚鼠暴露于娱乐噪声后的听觉电生理及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豚鼠暴露于娱乐噪声后的听觉电生理及耳蜗形态学改变,探讨噪声暴露后电生理与毛细胞缺失变化之间的可能联系及其机制。方法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噪声实验组,各10只。实验组每日定时暴露于高强度迪厅音乐2h,连续暴露14d。观察两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及耳蜗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动物出现ABR反应阈上升和DPOAE幅值下降,两者都有极显著性意义;基底膜铺片示噪声组3排外毛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减弱或消失,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旋神经节计数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扫描电镜示噪声组外毛细胞、静纤毛异常。结论所应用的娱乐噪声能引起豚鼠听觉系统的损害,表现为电生理功能异常和外毛细胞静纤毛紊乱。而光镜下所观察到的毛细胞缺失并不总与电生理变化相平行,这可能与噪声所致外毛细胞亚细胞结构非致命性损伤或耳蜗其他部位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