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血管减压术与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延迟愈合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来治疗面肌痉挛病例;前期采用传统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7例,与后期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1例;并分别统计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所发生的延迟愈合的概率,经过手术治疗后2年回访症状好转为有效。结果前期47例中有29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0例术后1周症状消失,6例术后3个月症状缓解,2例术后2年回访症状无明显改善;后期41例中有35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3例术后1周症状消失,2例术后3月症状消失,1例术后2年症状缓解,无无效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较传统单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能明显减小延迟愈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2例经验及疗效。结果30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延迟治愈,治愈率100%。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可靠、有效的方法,手术技巧的改良可以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以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面肌痉挛患者的手术操作、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术中将微血管隔开、减压后,绝大部分症状术后得到缓解甚至消失。无面肌瘫痪、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12例面肌痉挛患者行显微血管减压术。采用乳突后发际内小切口,小骨窗入颅,寻找和判断责任血管,将责任血管从面神经出脑干区分离,置入Teflon棉絮减压。术后记录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结果责任血管为迂曲的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12例患者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随访至术后3个月,遗有轻度耳鸣、听力下降1例,轻度眩晕1例,无面肌痉挛复发。结论乙状窦后锁孔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治愈率高、创伤小,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对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5例面肌痉挛患者,共检测出35例远端血管压迫HFS患者,对其给予显微血管减压术。结果术后35例患者中,LSR消失30例,占85.71%;未消失5例,占14.29%。面肌痉挛消失28例,占80%;未消失7例,占20%。35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听力损伤3例;颅内感染1例;面部麻木2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结论面神经远端血管压迫可显著影响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效果,因为远端血管压迫同样影响面神经传导的兴奋性,故根据LSR各项监测结果给予适当的远端血管减压治疗,可有效治疗HFS,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内镜辅助下运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探查面神经并分离责任血管,在微血管与面神经间垫入Teflon涤纶绵.结果: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79例,15例面部仍有不同程度抽搐的患者症状在术后1 ~22周内消失,2例随访至今患侧面部仍有轻度抽搐,无永久性并发症.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无效并需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对15例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无效的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再次手术,发现责任血管判断失误致主要压迫血管遗漏5例;减压棉片插入位置不当,血管襟未离开面神经根部8例;减压材料选择及操作方法错误1例;责任血管粗大弯曲,而减压棉片过小致血管复位1例。结果经第2次手术后14例患者症状立即消失,1例面部仍抽搐,在术后1个月消失。第2次术后所有患者经1-3年随访(平均2.5年),无一例症状复发。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面神经脑干g(REZ)的显露,准确判断责任血管,面神经REZ的充分减压,以及垫棉的大小和放置的位置等,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疗效、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60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颅脑CT排除继发性面肌痉挛.术中确认责任血管后,以Teflon棉分离血管与面神经.结果:本组术中均能见到动脉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处(REZ),其中小脑前下动脉30例(50%),小脑后下动脉24例(40%),椎动脉1例(1.7%),多根血管压迫5例(8.3%).术后42例症状立即消失,17例明显好转,术后3个月仍未缓解者1例,术后1年复发者1例.常见并发症包括发热、头晕、头痛、呕吐52例,听力下降1例,脑脊液漏l例,切口感染6例.结论: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良好疗效的关键是判断责任血管并以Teflon棉与面神经分离,同时防止术后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诊治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3例患者MRI检查及术中均见血管对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的压迫,给予微血管减压后,症状在术后3月内完全消失.无面肌瘫痪、听力下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VD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0.
经后颅窝入路对7例三叉神经痛、5例面肌痉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6例发现三叉神经根受小动脉压迫,1例受静脉压迫。7例病人于血管减压后疼痛完全消失,且无任何神经缺陷遗留。5例面肌痉挛患者中4例面神经根受小动脉压迫,血管减压后症状都获得明显缓解。1例在面神经根部未发现血管压迫,此例术后疗效不佳。微血管对神经根的压迫是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一种重要病因。显微血管减压治疗这两种疾病的近期疗效甚佳,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微血管减压术对特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对不同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不同区域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48例患者根据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区域的不同分成5组。A组(n=31):血管压迫桥沿沟段;B组(n=59):血管压迫脑干移行段;C组(n=47):血管压迫出脑干段;D组(n=28):血管压迫脑池段;E组(n=383):多区域联合压迫。观察手术疗效,完全缓解和绝大部分缓解视为治疗有效。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治疗有效率A组为96.8%,B组为96.6%,C组为97.8%,D组为96.4%,E组为94.5%。各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完全性面瘫、颅内血肿形成、术后听力丧失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全程有序探查责任血管及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以利提高对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03—2003-03对8例舌咽神经痛和28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出院时疼痛及痉挛完全消失28例,改善6例,无效2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手术技巧。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药物控制情况筛选出31例面肌痉挛患者,对以上患者全部行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结果 31例患者中,面肌痉挛症状完全缓解者24例(27.4%),明显减轻者6例(19.4%),未缓解1例(3.2%),术后出现轻度面瘫3例(9.68%),听力下降2例(6.45%),头晕伴频繁恶心呕吐者1例(3.23%),术后发热2例(6.45%)。无术后出血及小脑挫伤病例,无脑脊液漏及刀口愈合不良病例。结论 神经内镜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是在充分掌握神经解剖及熟练应用神经内镜基础上,取得高效微创治疗效果的一种新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34例中,运用循证护理模式防治术后并发症的成效.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原发性面肌痉挛(HFS)患者34例,均实施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过程中运用循证护理模式指导临床实践.结果3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较少,且恢复时间较短.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模式,减少护理人员工作盲目性,可以有效防治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面肌痉挛病人手术治疗的资料,改进责任血管的隔离技术。结果:53例术后即缓解,4例延迟治愈,1例部分缓解。总并发症9例,其中神经并发症7例(12.1%),手术相关并发症2例。结论:微血管减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微血管减压术是微创技术在功能神经外科应用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16.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监测异常肌反应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监测异常肌反应的意义。方法:32例面肌痉挛患者在异常肌反应监测下行微血管减压术,观察术中异常肌反应消失与手术疗效的关系。结果:术中有27例在隔离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后异常肌反应消失,其中术后面肌痉挛立即消失26例,另1例随访期间面肌痉挛消失;5例隔离责任血管与面神经后异常肌反应未消失,其中术后仅1例面肌痉挛立即消失,随访期间又有2例缓解。结论:术中异常肌反应监测可以客观地判断减压效果,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面部诱发肌电图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面肌痉挛患者实施显微血管减压术,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面部诱发肌电图监测,刺激痉挛侧(手术侧)面神经下颌缘支,记录同侧眼轮匝肌肌电位.结果:术前68例均在痉挛侧记录到异常肌电图(MD-OC反应);术中监测60例在不同阶段MD-OC反应消失,另有8例MD-OC反应未消失;术后随访67例痉挛症状消失,1例MD-OC反应及痉挛症状持续存在.结论: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中应用面部诱发肌电图监测,对术中实时减压效果判断和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隐匿性责任血管的辨认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岛市立医院85例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的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7例术中探查时未发现直接压迫面神经出脑干端(REZ)的责任血管,但在REZ近颅底侧发现游离状微血管随脑波动压迫REZ,我们采用了Teflon棉包绕REZ减压法,阻止血管对REZ的波动性压迫.结果 7例隐匿性责任血管,均为小脑前下动脉或其分支.术后6例症状立即缓解,1例发作减少,但2个月后完全缓解,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法,术中找到责任血管,特别是隐匿性责任血管,合理解除REZ的压迫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