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9月18日至2017年10月6日我院20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二维超声及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诊断符合情况、超声图像表现及不同类型疾病检查结果。结果 20例患者诊断符合概率为90.00%,误诊概率10.00%。在图像表现方面,18例诊断符合患者中,常见类型所占比例为83.33%,中等回声或者实性低回声,边界清晰,表现为椭圆形或者圆形,较胎盘回声更低,瘤体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存在血流信号(大小不一),形状为网格状、分支状、树状等。特殊类型所占比例为16.67%,超声显示,中等回声或者实性低回声存在于胎盘实质,形状为椭圆形或者圆形,边界较为清晰,相比胎盘回声更低,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体可见粗大血流信号一条;常见类型患者年龄(29.45±2.18)岁、孕周(28.90±1.45)周、瘤体大小(5.17±0.79)cm,与特殊类型相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采取超声诊断,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诊断疾病,利于疾病分型,便于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胎盘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9例胎盘血管瘤患者的超声资料及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9例病理诊断为胎盘血管瘤的患者中,16例超声诊断为胎盘血管瘤;1例超声误诊为胎盘早剥血肿;2例超声误诊为胎盘静脉湖.19例患者中,5例发生早产,2例并发羊水过多,1例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例死胎,1例并发胎盘早剥,9例未出现临床症状,仅在超声常规检查时发现.19例患者肿瘤均为单发,大小1.2cm×1.2cm~7.3cm×9.8cm.典型的胎盘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胎盘实质内或边缘处局限的团块样混合回声,边界清晰,内部呈不均质高低回声相间,或实质性回声内多发不规则无回声,或伴有静脉血栓强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或少量稀疏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不明显.结论 胎盘血管瘤可引起孕妇早产、羊水过多、死胎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胎盘血管瘤在产前不易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胎盘血管瘤的唯一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26岁,孕28周,因阴道流血就诊。超声所见:径为7.5cm,于两侧脑室均可探及无回声区,于胎盘实质内可探及5.8cm×6.4cm的边界清晰的类圆形的高回声区,其内回声略不均,有完整的包膜回声,与胎盘关系密切。超声诊断:(1)胎儿脑积水,(2)胎盘肿物(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待排)。引产后病理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胎盘绒毛膜血管瘤,主要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构成,可发生在胎盘的任何部位,多为单发。利用B超检查可提高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B超诊断胎盘血管瘤1例$铁力市妇幼保健院@赵玉芹@金涛$伊春市第二医院@谷晶$哈尔滨市肛肠医院…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报告 孕妇,32岁,孕1产0,孕34周,常规产前检查时可见:双顶径(BPD)=85mm,头围(HC)=307mm,股骨(FL)=66mm,腹围(AC)=302mm,羊水指数128mm.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且于胎盘上缘靠近绒毛膜面的胎盘实质内见大小约77mm×76mmx 72mm的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呈圆形,其内部回声呈蜂窝状,条状元回声区.彩色多普勒(CDFI)可见其内部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于条状无回声区内可见高阻力血流信号.余项检查未发现异常.超声提示:①单胎,头位存活;②胎盘内回声异常(绒毛膜血管瘤可能).足月后顺产一女婴,娩出胎盘后解剖,于胎盘实质内见蜂窝状的囊状物.病理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超声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孕妇23例为病例组(其中,最大直径≥4 cm为巨大组、最大直径<4 cm为普通组),以及同期正常孕妇60例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特征和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P<0.05)。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表现:胎盘实质区内及胎盘边缘可见单发或多发中低回声肿物,常靠近脐带插入部,部分内可见血流信号。与普通组相比,巨大组的中孕期检出率高达100%、并发症高(P<0.05)。与普通组、对照组相比,巨大组的自发性阴道分娩率较低、辅助性阴道分娩率较高、新生儿具有早产率高、出生体重低、阿普加评分低、以及NICU入院率及住院天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为巨大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对于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价值。方法对187例前置胎盘患者产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测是否并发胎盘植入,并随访临床预后。结果在187例前置胎盘患者中,22例并发胎盘植入,发生率约11.8%(22/187例)。产前超声正确诊断19例,准确率86.36%(19/22例),漏、误诊3例。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胎盘后间隙消失甚至无明显肌壁回声(或)胎盘后或胎盘实质内有丰富的血流和血窦,并探及动脉血流;血流紊乱湍急,甚至累及子宫肌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胎盘后间隙,及胎盘实质内血流情况,是产前诊断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准确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夏朝容 《中外医疗》2012,31(25):181-18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植入的产前,产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5例胎盘植入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从子宫肌壁厚度,胎盘内回声,胎盘后方与子宫肌壁间回声,CDFI观察胎盘实质内及胎盘后方血流做综合分析。结果 15例胎盘植入,1例经产前确诊,8例经产后确诊,5例为术中医生发现。胎盘植入产前诊断漏诊多。产前表现胎盘增厚,胎盘内血池异常丰富。胎盘下子宫肌层菲薄,胎盘下后间隙消失。彩超显示胎盘漩涡近子宫肌层处血流丰富,宫旁血管扩张。结论二维声像图结合彩色血流可以提高胎盘植入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不全流产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不全流产患者42例,分析其二维声像图特点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二维超声表现为宫腔内异常回声团29例(69.05%);宫内膜回声不均匀,欠规则,未见异常回声团10例(23.81%);宫内膜回声均匀,未见异常回声3例(7.14%)。CDFI探及滋养层周围血流者39例(92.86%),清宫后刮出物见绒毛组织;CDFI未探及到滋养层血流者3例,其刮出物为蜕膜及坏死组织或为凝血块。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不全流产的主要方法,探及到滋养层周围血流,对不全流产能作出比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张艳琴 《新疆医学》2009,39(7):66-67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从1997年~2009年期间,超声发现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6岁。自妊娠中期至妊娠晚期,发现胎盘内占位病灶,逐渐增大,胎盘增厚,羊水逐渐增多,内透声欠佳,有中强回声光点漂浮。胎儿出现不同的异常声像图改变,经观察、跟踪、随访、产后均经病理检查胎盘绒毛膜血管瘤。  相似文献   

10.
X线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分析65例X线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总结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降低乳腺X线检查漏误诊上的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而X线表现不典型的65例乳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这些乳腺癌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彩色血流表现,进而总结此类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结果本组病例65例,就总体而言,表现为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质、后方回声无衰减的低回声肿块者42例;表现为形态较规则、囊壁较厚的无回声肿块者9例;表现为边缘呈"角征"肿块者6例;表现为具有索条分割的囊性回声者8例。就局部而言,表现为局部结构紊乱者14例;表现局部腺体增厚者7例;表现为后方局部回声衰减者6例。就血流分布而言,表现为Alder0级者13例,Ⅰ级者37例,Ⅱ级者11例,Ⅲ者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降低乳腺X线漏误诊38.46%(25/65)。结论局部结构特征、内部索条分隔、边缘"角征"结合AlderⅡ~Ⅲ级血流是诊断X线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重要征象。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降低乳腺X线检查漏误诊具有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70岁以上老年卧床患者60例,分为血栓组(26例)和对照组(34例),记录60例患者下肢深静脉的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彩色血流图像及多普勒血流频谱等检查结果,并测量静脉管径及静脉血流最大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患者发病前股静脉、腘静脉管径均明显增宽,平静呼吸时的股静脉最大血流速度明显减低(P<0.05或P<0.01)。平静呼吸时的股静脉最大流速小于14cm/s的患者与大于14cm/s的患者相比,其血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地测定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是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检测手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肾脏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方法对照病理诊断结果分析76例肾脏占位病变Sono Vue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肾恶性肿瘤62例,良性肿瘤14例。肾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剂的充盈和消退呈多样性,以同步增强和快增强多见,造影剂的快速消退和缓慢消退之间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典型的表现是整个病灶弥漫增强,轮廓边界清晰,呈"亮球"征(95.2%),并多有假包膜(87.1%)。肾错构瘤表现为无假包膜的不均匀增强,而肾囊肿始终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肾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茧症患者的临床特征、CT检查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全部6例均表现为肠梗阻。腹部X线平片可见小肠扩张积气肠袢及液气平面。腹部CT检查可见小肠扩张聚集成团,其周围似可见增厚的包膜包裹。腹部B超检查均发现小肠肠管部分扩张,4例可见少量腹水。5例进行了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提示回肠远端钡剂通过缓慢,其中1例提示回肠远端狭窄,另1例造影后出现完全性肠梗阻。剖腹探查术中均显示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大网膜缺如。均行部分纤维膜剥除、粘连松解术等,1例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6例全部治愈。结论消化道造影和腹部CT检查对于原发性腹茧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及乳腺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至2008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就诊治疗的31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超声、钼靶X线和两者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总结了20例加做核磁共振(MRI)的乳腺癌病例,探讨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超声对乳腺癌诊断的符合率为85%,对乳腺良性疾病符合率为89.5%,钼靶X线对乳腺癌诊断的符合率为86%,对乳腺良性疾病的符合率为83.8%,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符合率为95%。在行MRI检查的20例患者中,三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超声和钼靶X线单独监测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监测和单独监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联合应用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是现阶段早期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②MRI可作为超声和钼靶检查必要的补充方法;③钼靶X线在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非典型增生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诊断乳腺非典型增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引起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自发性早产孕妇145例为早产组,同期足月自然分娩的孕妇290例为对照组。通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引起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孕妇孕期发生负性事件、产检次数少、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孕期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多胎妊娠是引起自发性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孕期增长身体质量指数是自发性早产的主要保护性因素。结论自发性早产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许云燕  穆仲平  李雪蕾 《安徽医学》2016,37(10):1239-1240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隔离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安徽省妇幼保健院15例产前超声诊断为隔离肺的胎儿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预后。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隔离肺共15例,病灶均为单侧。典型超声表现为胎儿胸腔内回声均匀的高回声团块,边界清,呈三角形或楔形,团块内血供来自主动脉。15例中合并多发畸形1例,胸腔积液2例,肺囊腺瘤3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及时发现胎儿隔离肺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建立前臂动静脉内瘘较为困难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17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后的超声表现,术前利用超声选择适宜吻合的动、静脉,扫查有无变异及合并症,描记其走行,确定吻合部位,检测桡动脉和头静脉的通畅程度,测量其内径、血流平均速度,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测量内瘘口血流速度、动静脉内血流情况与伴随合并症,并对部分并发血栓患者溶栓后进行监测。结果 176例终末期肾病行前臂人工动静脉内瘘患者,术前超声选择、测量并定位,评价血管情况,术后4~8周内复查,157例患者通路通畅,19例出现合并症(其中7例为2次或以上造瘘),其中12例行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9例瘘管再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中对术前血管的选择、吻合口部位的确定以及造瘘术后评价动静脉内瘘及分析内瘘合并症、相应血管血流情况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术后眼的房角改变及其与眼压升高的关系。方法对行硅油填充术后27例29只眼术后的眼压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硅油取出术前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裂隙灯显微镜及非接触眼压检查。结果29只眼中有12只眼术后出现了硅油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为41.4%。眼压开始升高时间从术后第2天至术后5年不等。最高眼压从29mmHg~56mmHg,平均39.5mmHg(1mmHg=0.133kPa)。超声生物显微镜和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眼压组和硅油继发性青光眼组相比较,后者中前房硅油颗粒、硅油乳化、周边虹膜前粘连、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前者。硅油取出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的12只眼3d内眼压全部恢复正常,1周后眼压>24mmHg的2只眼在1月后眼压>24mmHg的仅有1只眼。该眼于取硅油术后1月行睫状体光凝术,术后眼压控制。结论前房硅油颗粒、硅油乳化、周边虹膜前粘连、无晶体眼及人工晶体眼,有可能是硅油继发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硅油取出术是治疗硅油继发性青光眼的相对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及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7例,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120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13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脑梗死的发病情况。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值、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明显增高,MS组β细胞功能较非MS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患者尿酸及尿白蛋白排泄率较非代谢综合征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代谢综合征组冠心病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P<0.05)。结论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β细胞功能较差、胰岛素抵抗及肾脏损害较重,冠心病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