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微种植体正畸支抗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倾斜角度下植入微种植体时,不同载荷对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变化,为微种植体正畸支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软件处理.建立倾斜角度分别为30°,45°,60°,90°的4组微种植体支抗模型,分析在0.98 N(100 g力)、1.96 N(200 g力)、2.94 N(300 g力)、3.92 N(400 g力)水平力作用下,微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及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不同角度不同载荷下微种植体颈部为应力集中区,Von-Mises应力及位移峰值随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微种植体90°植入,在3.92 N(400 g力)水平力作用下最大Von-Mises应力峰值为19.263 MPa,最大位移峰值为1.234 4 μm.结论:微种植体可在90°内载荷3.92 N(400 g力)以内的水平向正畸力.减小微种植体的倾斜角度,可以提高其载荷水平向正畸力的能力,提示临床应选择尽量倾斜于颊侧牙槽骨的方向植入微支抗种植体.  相似文献   

2.
载荷点高度对支抗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泽栋  林珠 《医学争鸣》2004,25(11):1019-1021
目的:研究载荷点高度对支抗种植体-骨界曲应力分布的影响,供临床参考.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对载荷点高度为4,7和10mm的种植体施加1.47N.近远巾方向的载荷,分析支抗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三种载荷点高度下种植体颈部的Von-Mises应力值分别为0.3400,0.5330和0.7310MPa;位移值分别为0.117.0.163和0.210μm.结论:临床上,应尽量降低载荷点的高度,以降低种植体-骨界面颈部的应力集中、应力峰值及获得合理的应力分布,也可降低骨界面的位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种植体支抗在不同植入角度及不同骨皮质厚度变化下其应力、位移变化的规律。方法:建立骨松质、种植体支抗及不同厚度骨皮质(1~8m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种植体颈部加载200g正畸力,加力方向与颌骨骨面平行。采集应力、应变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①在40组工况中,各组Von Mises等效应力最大值在35.9~12.6MPa之间;角度对应力的影响是30°>45°>90°>60°或75°。②以30°植入1mm骨皮质时位移最大,并且应力、位移都随骨皮质厚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结论:①种植体支抗选择60°至75°左右的角度进行植入更好。②骨皮质厚度增加会提高种植体支抗植入的稳定性。③在骨皮质厚度大于1mm的情况下,不同的植入角度下加载200g的正畸牵引力所引起的Von Mises等效应力都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引起骨吸收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锥形束CT(CBCT)显像分析在测量支抗种植体患者颧牙槽嵴区软硬组织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并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的52例正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BCT影像学资料,患者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颊侧及腭侧骨厚度和骨皮质厚度,于不同冠状层面测量上颌窦底的角度。结果所有支抗种植体的平均植入角度为(28.41±8.67)°,不同性别、植入侧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无明显差异(P>0.05);支抗种植体的颊侧骨厚度为(2.53±0.86)mm,骨皮质厚度为(2.33±0.71)mm;腭侧骨厚度为(5.41±1.48)mm,骨皮质厚度为(1.51±0.43)mm。颊侧与腭侧的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性别、植入侧的支抗种植体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冠状层面上颌窦底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抗种植体周围的骨皮质量是保障术后初期稳定性的关键,不同层面上颌窦底的角度可反映上颌窦底形态,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上颌窦底形态差异决定支抗种植体的植入角度与深度,以降低上颌窦穿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植体植入即刻负载后不同时期微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健康犬4只,微型种植体32枚,将其分别植入犬双侧上颌颊侧基骨处,一侧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实验组相邻两钉间即刻加载水平向力1.96 N.实验动物分别于加载后1、2、4、8周处死.采用HE染色及喷金法对加载后不同时期微植体-骨界面横断面各部位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观察期内32枚种植体无松动、脱落,周围软组织愈合良好.2周内种植体与骨组织成纤维性愈合;4周时骨界面处有类骨质出现;8周时有层状骨形成.对照组4周时有明显类骨质形成.骨界面处各部位组织反应以颈部最重,尖部最轻;受力侧以吸收为主,非受力侧以增生为主.结论:界面处各部位骨组织反应不同;即刻加载不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区倾斜植入种植体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阐明倾斜种植固定桥各影响因素与种植义齿远期成功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种植体不同的长度(7、9和11 mm,种植体直径5.5 mm,倾斜角度10°)、直径(3.5、4.5和5.5 mm,种植体长度7 mm,倾斜10°)及植入的倾斜角度(5°、10°和15°,种植体直径5.5 mm,长度7 mm)等实验条件,在集中及分散载荷的作用下对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应力分布比较:种植体长度以7、9和11 mm变化时,种植体颈部及根尖部应力值较大,且根尖区应力大于颈部,随长度增加根尖区应力下降,与颈部接近。不同直径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特征为:在直径为3.5和4.5 mm工况下,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较大;当直径为5.5 mm时,种植体-骨界面各部分应力值趋于相等。不同倾斜角度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相似,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较大。当倾斜角度为5°时,种植体颈部与根尖部应力值相当,当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时根尖部应力值相应增大。载荷的分布也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峰值高于分散载荷作用下的峰值,而且种植体根尖区应力峰值大于颈部应力峰值。结论:当上颌后牙区骨量相对不足时,采用长度长、直径粗的种植体以小角度倾斜植入可使应力分布更趋分散,同时应充分考虑上颌骨复杂的解剖结构(尤其是前磨牙区颊侧骨壁较薄时),防止局部骨壁过薄,产生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植体—骨结合部位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功能负荷下,不同种植体-骨结合部位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比较单根螺纹型种植体在50%骨结合率下,七种接触方式及部位(局部交替、冠部、底部、颊侧和舌侧、近中与远中侧)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及种植体位移。结果 不同部位结合的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不同,比较而言,冠部结合状态下,骨界面平均应力水平低、分布最均匀,骨界面最大应力值最小,应力集中程度最低。结论 种植体植入过程中保护种植体颈周密质骨对于种植成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载荷下微型种植体的稳定性及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表现,为其成功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微型螺钉种植体(长度7 mm,直径1.4 mm)植入兔的胫骨,共植入种植体120枚。将其分成4组,每组30枚。在种植体植入后即刻分别对种植体施加0、150、300及450 g的载荷,加载时间为20周。加载结束后检查种植体是否发生移位、松动和脱落,同时观察种植体骨结合界面组织学表现。 结果: 所有种植体均保持稳定,未发生松动和脱落。其中,450 g组加载前后位移减小了0.60 mm(P<0.05),而其他力值组加载前后位移也有所减小,0 g组,0.09 mm;150 g组,0.20 mm; 300 g组,0.16 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0 g组和150 g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主要发生在骨皮质区,300 g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明显增宽,450 g种植体骨结合界面进一步增宽,几乎发生在种植体全长。结论:种植体在一定载荷范围下可以保持稳定,当载荷达到一定程度,种植体可以发生位移。随着载荷的增加,种植体与骨结合程度亦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直径的种植体在关闭上颌拔牙间隙时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以及支抗磨牙的影响。方法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两个含不同直径种植体的模型,比较载荷条件下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种植体的位 移、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运动趋势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改变。结果 支抗种植体直径的增大有利于种植体周 围骨组织应力的分布,减少骨吸收发生的概率。直径较大的种植体在体现支抗效果时优于直径较小的种植体。直 径不同的种植体对支抗牙周围骨组织应力改变的影响无差异。不同直径的支抗种植体在加强磨牙支抗时体现出来 的支抗效能等同。结论 种植体直径的改变对支抗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以及种植体受力后的位移均有影 响。支抗种植体的直径对支抗牙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及其位移变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揭示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为临床设计天然牙-种植体联合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uper-SAP 93计算受载后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值。 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水平以其颈部皮质骨处为高,集中斜向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最大应力是集中垂直载荷下应力的2.5倍,集中垂直载荷时颈部最大拉应力出现在舌侧皮质骨边缘处,集中载荷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压应力峰值高于拉应力峰值。 结论:设计中间种植体基牙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桥时不仅需消除咬合高点,而且应减小颊舌向力。  相似文献   

11.
于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148-149
目的通过与常规种植对比,探讨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因牙齿缺失进行牙齿种植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即刻种植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种植法,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两组1、3、6个月的ISQ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组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两组牙齿松动、牙周组织红肿及溢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牢固掌握即刻种植的适应证及操作要点,选择即刻种植可以达到与常规种植相似的临床效果,同时能够缩短治疗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Replace Implant System(Replace种植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Replace种植系统进行延期或即刻种植.采用埋入武二次手术方式及非埋置式一次手术,对56例患者植入112枚种植体,金属烤瓷冠修复,临床随访观察3年.结果 种植体成功率100%,种植体周围齿槽骨水平吸收<0.2 mm/年,烤瓷冠崩瓷4颗,种植体周围龈炎11颗.结论 Replace种植系统适用于常见的牙列缺损的延期和即刻种植,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横腭杆增强磨牙支抗的效果和对矫治疗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本科室就诊的上颌前突患者4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种植体支抗和横腭杆支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并通过Paneherz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正畸疗程。结果:种植支抗组较横腭杆支抗组在上中切牙位置方面改善明显,上磨牙位置更为稳定,正畸疗程更短(23.26±3.12)m vs(26.58±4.76)m,均P〈0.01。结论:种植支抗比传统横腭杆支抗增强上颌支抗的临床效果更为理想,其矫治疗程也明显短于传统横腭杆支抗。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is to evaluate clinical outcomes of Xive implants 3-year after insertion. Methods: 219 Xive implants were placed in 139 patients and their clinical effect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Albrektsson Standard. Results:The 3- 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Xive implants is 97.26%(213/219). Eleven cases of immediate implants and 15 cases of implant insertion after maxillary sinus lifting all succeeded. The failure ratio is 6/219(2.74%) with failures resulting from excess bone loss in the implant region, peri-implant mucosal inflammation or continuous pain caused by some unknown reasons. Conclusion: Xive implants are clinically effective for the restoration of missing teeth. Immediate implant and implant following maxillary sinus lifting were also successful.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评价Xive种植体临床应用3年的效果。方法应用Xive系统种植体对139例缺牙患者进行了219颗种植修复,并采用Albretsson的评价标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Xive种植体3年的成功率为97.26%(213/219)。其中,即刻种植11颗,占5.01%;上颌窦底提升种植15颗,占6.85%;失败率2.74%(6/219)。失败的原因有种植区骨缺损过多,种植体周围炎和原因不明的持续性疼痛。结论Xive系统种植体修复各种牙齿缺失,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即刻种植疗程短,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陈广华  栾明亮  董凯丽  符国新 《安徽医学》2012,33(12):1654-1656
目的评价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可用骨高度为3-6 mm,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治疗。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完成上部修复,定期随诊。结果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经过6~36个月追踪观察,种植体均行使功能良好,无松动或脱落。结论掌握上颌窦外提升术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的适应证,二者均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种植体的冠体比(C/I)对种植体周边骨的影响及导致骨丢失的局部影响因素。方法评估了160例病人的240个种植体,平均随访3.8年。将其按种植体的冠体比(C/I)分为:<1组和≥1组。局部影响因素按种植体的位置、直径、类型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冠体比≥1组相比,冠体比<1组的周边骨丢失更为明显;局部因素对周边骨丢失也有影响;与局部影响因素相比,冠体比对周边骨丢失的影响更显著。结论冠体比较高的牙种植体其周边骨丢失较少,并且是影响其周边骨丢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叶蕾  李岚  杨惠德  赵文 《吉林医学》2011,(9):1674-1675
目的:观察种植牙及其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CDIC)生产的螺旋状种植体和德国贝格公司(BEGO)生产的柱状种植体。进行了189例共计281颗人工种植牙。结果:临床随访观察1~17年,成功267颗,占95%,失败14颗,占5%,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人工种植牙修复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与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金属机械性能、严格掌握好适应证、术前周密计划、手术操作技术以及种植牙的修复技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一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作如下处置:A组空置,B组植入P15,C组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初期缝合伤口。于术后第6周、12周将beagle犬分期处死获取标本,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测。【结果】B、C组植骨区外形均较A组膨隆,尤其是C组。X线观察可见B、C组X线阻射影几乎覆盖整个植骨区,而A组的X线阻射影仅局限于骨缺损周边区域。组织学检查发现:植骨区范围内的新生骨比例和骨一种植体结合率B组最高,C组其次,A组最低;未降解的植骨材料比例B组低于C组;植骨材料一新生骨结合率B组高于c组。【结论】与Bio-Gide联合应用,P15与Bio-Oss均能有效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数量与质量,且能促进骨一种植体结合率,前者较有利于促进植骨区新生骨改建成熟,而后者较有利于保障植骨区体积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两种植骨材料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两种植骨材料PepGen P15 Flow(简称P15)和Bio-Oss引导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能力及骨一种植体结合能力。【方法】将beagle犬下颌单侧双尖牙全部拔除,然后在新鲜拔牙窝内植入种植体3颗。植入后于种植体颊侧制备标准骨缺损并作如下处置:A组空置,B组植入P15,C组植入Bio-Oss;覆盖Bio-Gide,初期缝合伤口。于术后第6周、12周将beagle犬分期处死获取标本,进行大体、影像学、组织学观测。【结果】B、C组植骨区外形均较A组膨隆,尤其是C组。X线观察可见B、C组X线阻射影几乎覆盖整个植骨区,而A组的X线阻射影仅局限于骨缺损周边区域。组织学检查发现:植骨区范围内的新生骨比例和骨一种植体结合率B组最高,C组其次,A组最低;未降解的植骨材料比例B组低于C组;植骨材料一新生骨结合率B组高于c组。【结论】与Bio-Gide联合应用,P15与Bio-Oss均能有效促进即刻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数量与质量,且能促进骨一种植体结合率,前者较有利于促进植骨区新生骨改建成熟,而后者较有利于保障植骨区体积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