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梁良  杜晓凯  黄滨  于长松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075-1075
目的观察芬太尼用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方法(PCIFA),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IFA)和吗啡硬膜外注射(EM)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硬膜外阻滞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术毕随机分成四组,对照组(C组)、EM、PCIFA和PCEFA组。结果EM、PCEFA和PCIFA组术后8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相仿;但C组术后8小时和24小时的VAS均明显大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术后应用EM、PCIFA和PCEFA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观察三种不同术后镇痛方法,旨在筛选更佳镇痛方案. 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或胆道手术患者68例,按术后不同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三组,EM组: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2 mg;PCIFA组: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MF组: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1 mg联合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痛效果,观察术后48 h镇痛总体满意度、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结果: MF组术后24 h,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FA组(P<0.05),尽管其6 h, 24 h的VAS评分与EM组无明显差异,但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EM组. 术后48 h镇痛总体满意度,MF与EM相似,都明显好于PCIFA组(P<0.05). 恶心的发生率三组无明显差异,但呕吐的发生率MF组与PCIFA组明显高于EM组(P<0.01);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率EM组都明显高于PCIFA组(P<0.05);三组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都无明显差异. 结论: 硬膜外腔单次应用吗啡联合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不但能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并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复合吗啡在开胸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ASAI~Ⅱ级择期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n=15);术前地基米松组(B组,n=15):术前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5.Omg;术后地塞米松组(C组,n=15):术后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5.0mg。3组患者术毕均硬膜外给予吗啡负荷剂量2.0mg后连接硬膜外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小时时镇痛泵剩余药液量和PCEA次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嗜睡、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B和C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的VAS评分高于B组(P〈0.05);A组术后48小时所剩余药液量显著少于B和C组(P〈0.05);A组镇痛期间PCEA按压次数显著多于B和C组(P〈0.05);B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复合吗啡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良好,可以减少吗啡用量,而且有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2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病人,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治疗术后疼痛,随机分为静脉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静脉组在手术结束前经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硬膜外组将恩丹西酮8mg溶解于硬膜外镇痛液中;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10ml。观察手术后12小时和24小时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三组24小时内VAS评分、Ramsay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小时内,对照组、静脉组及硬膜外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例数分别为27例、11例和12例;与对照组相比,静脉组及硬膜外组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6、48,P〈0.01);静脉组及硬膜外组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经静脉和硬膜外途径给予恩丹西酮均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妇科手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对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且接受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病人,ASAⅠ级~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胃复安组;A组,阿扎司琼组。观察各纽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曲马多用量及镇静评分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小时、8小时A组VAS高于C组、B组(P〈0.05);术后8小时、12小时、24小时,A组的曲马多累计用量高于C、B组(P〈0.05)。但A组对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优于C、B组(P〈0.01,P〈0.05)。3组间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阿扎司琼会降低术后曲马多静脉白控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术后镇痛3种不同的方法,目的筛选更好的镇痛方法.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或卵巢囊肿手术患者136例,按照术后给药途径不同的镇痛方法,随机分3组.PCITA组: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EM组: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2mg;MT组:静脉曲马多患者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1mg.结果:MT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TA组(P<0.05),48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EM组.镇痛总体满意度MT组与EM组均明显比PCITA组高(P<0.05).3组恶心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联合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能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3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195例患者术后随机分成A、B、C 3组;A组病人术后疼痛治疗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B组患者术后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内含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行单次硬膜外术后镇痛,同时拔除连续硬膜外导管;C组于术后前15 min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且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术后6、12、244、8 h时间段观察3组镇痛效果(VAS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术后6、12、244、8 h,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术后244、8 h,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A组及B组(P〈0.01)。结论:术后硬膜外自控(PCEA)应用于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优于单次吗啡硬膜外镇痛,更适用于术前对疼痛比较敏感或对手术痛有顾虑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配方在硬膜外腔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90例,随机分成丁丙诺啡(A)组和芬态尼(B)组,曲马多(C)组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2ml/小时.分别于术后4、8、20、24、48小时观察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使用剂量PC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镇痛效果满意,评分满意,A组高于B组和C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方面,A组低于B组和C组,尿潴留方面A组低于B组和C组。结论:A组丁丙诺啡组镇痛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少,适合用于临床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应用舒芬太尼10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B组:应用布比卡因150mg+舒芬太尼40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C组:应用布比卡因150mg+吗啡4mg+氟哌利多5mg+生理盐水配至100ml,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结果C组与A组、B组比较,各时段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段Ramsay评分C组高于A组、B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经静脉或硬膜外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镇痛均可取得安全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硬膜外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用于老年人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果及安全性。方法:ASA Ⅰ-Ⅱ级全髋置换术后老年人60例,随机分为2组(n=30)。镇痛液配方为C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组;N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纳洛酮0.09μg/kg/ml组。给予上述药物作为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药,双盲随访两组病人,并于镇痛开始后2h、6h、12h、24h用视觉模拟(VAS)评分记录镇痛效果,并记录手术后恶心呕吐(PONV)、皮肤瘙痒、过度镇静、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后6h、12h、24h VAS评分,N组明显低于C组(p<0.01);N组病人PONV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阿片类药物其它的副作用两组并无明显不同;两组病人镇痛期间没有一例发生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生命体征平稳。结论:硬膜外小剂量纳洛酮可加强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在完善术后监测的同时小剂量纳洛酮复合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老年人全髋置换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11.
喻震  李伟 《中国医刊》2007,42(1):55-57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中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66例择期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男33例,女33例,年龄65—85岁,体重47—91kg。采用随机、前瞻、双盲的方法分为3组,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2μg/ml(A组)、0.3μg/ml(B组)和0.4mg/ml(C组)的舒芬太尼复合0.125%罗哌卡因,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背景2ml/h,PCA量每次3ml,锁定时间30分钟。分别于术后4、8、20、24、48小时观察患者的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镇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肛门的排气时间。结果 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逐渐下降,PCA按压次数比逐渐上升,术后4小时、8小时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术后20小时的A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P〈0.05)。术后4小时A组的镇痛药量及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术后镇静、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术后8小时、20小时C组恶心人数高于A组(P〈0.05),术后20小时C组皮肤瘙痒人数多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的时间高于A、B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应用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中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3μg/ml舒芬太尼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少,适合老年腹部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2.
张曙  王静文 《海南医学》2005,16(12):30-31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宫收缩及泌乳素的影响.方法110例术前无凝血机制障碍健康足月初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55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时,对照组55例术毕以肌注哌替啶止痛.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泌乳素(PRL);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镇痛效果;观察术后子宫高度、阴道出血量;记录初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结果两组术后PR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镇痛组24h和48h的PR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初乳时间镇痛组早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子宫高度和肛门排气时间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镇痛组的24小时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能促进PRL和初乳早期分泌,且不影响子宫收缩与肠蠕动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舒芬太尼与左旋布比卡因、托烷司琼混合液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择期下腹部手术后病人36例,年龄(17-60)岁,体重(50-70)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各12例):术后硬膜外镇痛分别使用0.4μg/mL(A组),0.5μg/mL(B组),0.6μg/mL(C组)的舒芬太尼复合0.2%左旋布比卡因和60μg/mL的托烷司琼。镇痛泵设定持续输注剂量2mL/h,自控量每次2mL,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h、8h、20h、24h、48h观察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镇痛药用量、PCA的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随着舒芬太尼浓度的增加、VAS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PCA的按压次数逐渐下降,术后4h、8h A组的VAS评分高于B组和C组(P〈0.05或P〈0.01),术后20h A组的VAS评分高于C组(P〈0.01),术后4h A组镇痛药用量及PCA按压次数高于C组(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0.5μg/mL复合0.2%左旋布比卡因、60μg/mL托烷司琼用于术后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4.
郭钦  宋吉贵 《广西医学》2005,27(5):669-671
目的比较观察3种不同术后镇痛方法,旨在筛选更好的平衡镇痛方案。方法选择硬膜外腔麻醉下行胆囊或胆管手术病人68例,按术后不同镇痛方法,随机分为3组,EM组: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2mg;PCITA组: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MT组: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1mg联合静脉曲马多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镇痛效果,观察术后48h镇痛总体满意度、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MT组术后24h、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PCITA组(P<0.05),尽管其6h、24h的VAS评分与EM组差异无显著性,但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EM组。术后48h镇痛总体满意度,MT与EM相似,都明显好于PCITA组(P<0.05)。恶心的发生率3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呕吐的发生率MT组与PCITA组都明显高于EM组(P<0.01);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率EM组都明显高于PCITA组(P<0.05),3组对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静脉曲马多联合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平衡镇痛不但能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并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比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与血浆泌乳素(PR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孕妇2400例,按产妇意愿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对照组,各80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Ramsay评分法测评产妇镇痛、镇静程度,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24小时及48小时血浆PRL浓度。结果:两镇痛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血浆PRL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术后镇痛能提高产后泌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120例择期行妇科手术的病人,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治疗术后疼痛,随机分为静脉组、硬膜外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静脉组在手术结束前经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硬膜外组将恩丹西酮8mg溶解于硬膜外镇痛液中;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10ml。观察手术后12小时和24小时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24小时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三组24小时内VAS评分、Ramsay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4小时内,对照组、静脉组及硬膜外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例数分别为27例、11例和12例;与对照组相比,静脉组及硬膜外组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6.48,P<0.01);静脉组及硬膜外组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经静脉和硬膜外途径给予恩丹西酮均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妇科手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自控硬外镇痛和自控静脉镇痛两种方法的镇痛效能及对剖胸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自控硬外镇痛(PCEA)组。每组20例病人PCEA组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IA组术中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RR增快,VT、Vc和SpO2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尤以PCIA组为甚,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EA组对呼吸的抑制程度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PCIA和PCEA皆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硬膜外镇痛可使病人的呼吸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更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自控硬外镇痛和自控静脉镇痛两种方法的镇痛效能及对剖胸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自控硬外镇痛(PCEA)组。每组20例病人PCEA组术中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IA组术中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结果 两组术后VAS评分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RR增快,VT、Vc和SpO2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尤以PCIA组为甚,术后各时间点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EA组对呼吸的抑制程度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 PCIA和PCEA皆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硬膜外镇痛可使病人的呼吸功能得以明显改善,更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杨皎 《海南医学》2010,21(10):44-45
目的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评价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患者200例,ASAI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B组(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组)和A组(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组)。两组患者术毕安置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药物为:A组0.3%氯普鲁卡因+芬太尼2.5μg/ml,B组为0.15%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芬太尼2.5μg/ml。选择LCP式(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4ml/h,病人自控剂量每次2ml)进行。记录镇痛开始后4h、8h、16h、24h及48h后病人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48h后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综合镇痛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普鲁卡因在产科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术后镇痛中取得满意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酒石酸布托啡诺混合液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A)的效果。方法:择期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200例,年龄55~7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诺扬组(A组),对照组(B组)。观察术后第1次需PCA的时间和术后24小时需PCA的次数,术后24小时内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比较A组术后第1次需PCA的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术后24小时需PCA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4小时内的疼痛强度(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酒石酸布托啡诺混合液可安全地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A),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罗哌卡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