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洋  张彤 《中国厂矿医学》2003,16(5):361-36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手术治疗失效的原因。方法:对1998年9月~2002年9月采用后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窗术14例,半椎板切除术62例,全椎板切除术43例。结果:97例术后经l~38个月随访,术后症状不缓解或加重7例,占7.2%;术后3个月症状复发者9例,占9.3%;术后6个月以上症状复发16例,占16.5%。按照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组1993年评定标准,3个月内差7例,3个月以上差32例。结论:后路髓核摘除术失效有一定的发生机率,应注意其适应证、术式选择、手术操作,尽可能减小手术失误。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的手术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并发症的预防问题。方法:应用椎体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报告5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手术治疗,随访2个月-6年,平均8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比率为3.6%。结论:只要术前认真研讨、分析病情,术中仔细认真、操作轻柔,做到解剖清晰,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由于该术式适应症较广泛,仍不失为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报告经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分析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是特点及临床表现,发现大多数患者合并有腰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症。对其中38例随访1-6年,其中优良30例,优良率78%,在方便椎间盘髓核摘除的基础上,采用了椎板间扩大开窗术、半椎板切除术或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术三种术式,并视病变情况扩大侧隐窝,神经根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疗效、手术指标、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降低疼痛评分,缩短手术时间,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收并确诊的7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作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作两组,其中38例为对照组采取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另外38例为研究组采取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2.50%与对照组89.4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1.42±0.21)、(1.18±0.23)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数值明显减少,而JOA评分(27.43±2.65),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数值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开放手术疗效相当,且患者术后恢复快,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适合进行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椎板切除的术前护理吴云艳(广西柳州市中医院柳州市545001)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椎板切除术我院1996年以来采用腰椎间盘突出椎板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均治愈出院,现将手术前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8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对1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窗147例,半椎板切除32例,全椎板切除9例。结果 术后超过平均2年以上随访,优良率为91.8%。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术前准确诊断、术中仔细操作、术后重视康复训练等方面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黄振华 《大家健康》2016,(5):109-11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该单位合作医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VAS评分、术后3个月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经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与经皮医用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2年1月间我院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71例接受经皮医用臭氧注射术治疗;对照组54例接受小切口经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医用臭氧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失误及并发症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应用椎体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报告6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随访2个月~6年,平均10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比率为2.9%.结论:只要术前认真分析病情,术中仔细操作,做到解剖清晰,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手术失误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经皮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6例传统介入治疗禁忌的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经皮胶原酶注射溶解术,随访3-24个月,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技术成功率100%;其中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9%。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经皮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复杂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扩大了介入治疗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椎间盘再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手术摘除椎间盘和摘除椎间盘加AF钉内固定、植骨融合两种方法治疗椎间盘再突出患者56例,观察并比较其疗效。结果经24个月随访,单纯髓核摘除21例,优9例,良4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61.9%;髓核摘除、腰椎AF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35例,优25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88.6%。结论谨慎选择手术方式,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充分进行神经减压及内固定植骨融合,充分休息,必要的锻炼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再突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方法随访采用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82例单节段非特殊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随访103个月(84~123个月)。结果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平均为6.5分(5~9分),下腰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4.8分(0~8分),下肢根性痛的VAS为7.2分(4~10分);术后最终随访时JOA评分平均为13.2分(10~14分),下腰痛的VAS为1.8分(0~10分),下肢根性痛的VAS为1.2分(0~7分)。手术后JOA评分的改善率为78.8%,椎间盘高度比值为80.2%(Moch ida法)。最终随访时有7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最终的临床优良率为80%(改良M acnab法)。结论手术指征合适,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获得较好的长期疗效;手术前后下肢根性痛的改善优于下腰痛;下腰痛的发生和改变与术后椎间隙高度和节段稳定度、椎间盘退变程度以及腰背肌失效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期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7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腰腿痛 VAS 评分;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腰椎功能情况;根据 MacNab 疗效评价标准,记录术后3月疗效结果。结果11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当日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患者腰痛、下肢痛 VAS评分由术前的6.98、8.19分下降至术后1 d 3.21、2.83分,术后1月2.06、2.45分,术后3月1.64、1.92分,术后各时间点VAS 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 ODI 由术前的75.93%降至术后3月时21.46%。术后3月随访,按照MacNab 评价标准,优者51例(43.59%),良者59例(50.43%),可者7例(5.98%),差者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94.02%。结论采用 TESSYS 技术行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蒲小兵  代飞  周强  谢肇  何清义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7,36(11):1016-1018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2006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采用腰间盘镜(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选择性应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262例。其中,男96例,女166例,平均年龄34.2岁,病程平均2年2个月。突出间隙L3/4 27例,L4/5 143例,L5/S1 80例,突出部位:中央型52例,旁侧型210例,合并有后纵韧带钙化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57例,伴腰椎管狭窄69例。手术均采用跪俯卧位,间盘镜下间盘摘除,对伴有单节段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管扩大开窗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神经根管减压术。手术时间20~150 min,平均出血25 mL。术后间盘称重平均2.9 g,术后第1天即可起床、进食及排便。[结果]本组262例病例平均随诊15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其中,优199例(76%),良35例(16.9%),可17例(6.6%),差1例(0.5%),优良率达到92.9%。[结论]跪俯卧位下采用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及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评价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名,分为PELD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腰椎曲度指数及MacNab评分对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和对照组相比,PELD组术后各时间点VAS、TUG得分及ODI指数更低,腰椎曲度指数升高,术后并发症显著减少。结果说明,PELD技术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降低患者腰腿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改善预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其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椎板开窗术治疗,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研究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研究组hs-CRP、TNF-α与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针对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后凸畸形的治疗过程中,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损伤小,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剥离浅层黄韧带,保留深层黄韧带。摘除椎间盘髓核后将深层黄韧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结果 183例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0.2%,术后复查CT或MRI,可见相应黄韧带无变形或塌陷,椎管外瘢痕组织于黄韧带处中止。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保留黄韧带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能有效地防止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三氧注射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和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分为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三氧治疗组(A组)40例,另外40例为单纯腰椎间盘摘除术组(B组)。所有患者分别随访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结果术后1个月,A组显效17例(42.5%),有效19例(47.5%),无效4例(10.0%),总有效率90.0%;B组显效12例(30.0%),有效17例(42.5%),无效11例(27.5%),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联合三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与单纯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相比,3个月与6个月时的疗效,两法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