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组造血组织功能衰竭的综合征。近年来,美国血液年会强调对获得性再障和各种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的区分。几种少见的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包括Fanconi贫血、先天性角化不良等,在儿童AA中占绝对多数,但发病年龄波动很大,有些患者到成人期才有明显的表现,年幼患者应更多考虑先天性再障。邵宗鸿提出将造血功能衰竭按发病机制进行分类,从而把以形态学为基础的、传统概念上比较笼统的广义再障进一步细化分类,新概念下的狭义再障是指一类由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介导的造血功能衰竭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由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导致的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特征[1]。重型再障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目前首选治疗方案为强化免疫抑制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也同样成为患者死亡的重大原因。有研究证明,早期应用清热解毒中药可减少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后的感染机会或减轻感染程度,且减轻炎症介质对骨髓组织的损伤,下调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 IL-2R)的含量,促进造血功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是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和贫血、出血、感染。传统学说认为再障可能通过三种机制发病:原发、继发性干祖细胞("种子")缺陷,造血微环境("土壤")及免疫("虫子")异常。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在A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再障的免疫机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e Anemia , 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理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数量减少所引发的,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再障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以往认为再障的发生与造血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缺陷及免疫介导有关,三种机制在不同的患者个体中单独或联合作用,导致造血功能衰竭.近年来再障在治疗方面,对于不适于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免疫抑制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方法;对于适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近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尤其是无关供者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诊断及开始接受治疗间的间隔期短者,治疗效果可提高,年轻患者的治疗效果亦较好,因此,再障一经诊断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组由理化、生物等多种原因所造成的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功能异常,进而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临床上以出血、贫血及感染为主要表现。重型再障发病率低,但来势凶猛,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自然生存期短,1年内病死率高。我院治疗1例妊娠期间诊断为重型再生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普遍认为与造血干细胞受损、骨髓造血微环境异常及免疫功能紊乱有关。骨髓移植及免疫疗法成为治疗再障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费用昂贵,副作用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运用。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再障的报道甚多。本文从再障病因病机、分型、治疗及中医药疗效机制诸方面对近年来再障的中医临床与实验研究文献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芳  李戈  黄建鸣 《四川医学》2009,30(5):755-757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rnal stem cells,MSC)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造血支持作用,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以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及骨髓增生不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造血微环境异常、造血干/祖细胞缺陷和免疫功能紊乱。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再障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将对MSC的免疫调节作用与再障的免疫功能紊乱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造血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难治病之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骨髓多能干细胞、微环境损害,或引起机体免疫机能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中的难治性贫血(RA)简称MDS—RA是一组由造血干细胞受损引起的克隆性疾病,这两组疾病的鉴别诊断极为重要。本文对再障与MDS—RA两组病例及正常骨髓涂片中骨髓小粒细胞成分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1].目前,常规西医治疗以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为主,笔者在环孢素胶囊、十一酸睾丸酮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扶正补血颗粒治疗SAA 患者30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损伤及免疫异常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及外周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1]。A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可能和造血干细胞的内在缺陷、造血微环境的异常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而AA患者的骨髓间充质  相似文献   

1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由多种因素介导的骨髓造血功能重度衰竭综合征,具有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SAA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免疫抑制治疗(IST)、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相应的支持治疗。近年来,随着上述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SAA的长期生存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全伴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症。治疗上常需多种药物及方法联合应用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化。逐渐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以细胞免疫异常为主要发病环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免疫抑制治疗(IST)已成为目前的一种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常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病症.患者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再障是造血系统较常见的疾病.其中,慢性再障更为常见.本科从2003年3月起应用滋阴济阳法治疗慢性再障患者20例,并与用单纯西药雄激素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旭  秦晶  彭轶 《吉林医学》2010,(35):6637-6637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患者大多数由于颅内出血或感染而死亡。常规治疗措施成功率低,近年来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成为SAA治疗的进展之一,疗效显著,成功率高。ATG是一种高效价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制剂。  相似文献   

15.
邢朝琴  黄强 《浙江医学》2008,30(5):533-535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所致的疾病,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大多数情况下,再障是由T淋巴细胞异常启动造成造血干细胞损伤所致的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1-2]。有研究表明再障以T—bet高表达为特征^[3],现就T—bet在再障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多种因素诱发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是难治性血液病之一,尤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往往病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于造血干细胞缺损、免疫功能异常和造血微循环缺陷等因素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再障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单一病因者较少见,多系多种病因者。我院自1989隼1月至1992年3月底共收治慢性再障19例,采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19例中有5例病人经我院确诊后自动出院,示坚持治疗一现将坚持治疗并有随访的14例的疗效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4例慢性再障患者均经临床、血象、骨髓涂片及活检确诊。诊断标准按1987年宝鸡全国第四届再障会议制定[1]。14例病人男11例,女3例,年龄15~42岁,…  相似文献   

18.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再障)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顽症,以青壮年多见,其治疗难度大,欲行根治,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常称骨髓移植)。但移植配型要求很严格,在同胞兄弟姐妹中仅有25%可能配上,因此目前大部分患者不能受益。脐带血造血于细胞含量丰富,作为移植物具有很大的前景。脐带血采集方便,来源广,对供者无害,移植后排斥反应率低且程度轻,长期造血重建能力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优于骨髓,国际上已有用脐血成功治疗小儿再障的报道。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去年收治了1例重型再障患者,警务人员,男,23岁。收治时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重型再障)病情危重,对患者的危害性极大.起病急、进展迅速是重型再障的特征,感染发热以及出血是重型再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重型再障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在临床主要通过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将并发风险降低.本文主要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诊...  相似文献   

20.
高秀茹  张书茵 《吉林医学》1995,16(3):165-165
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38例骨髓像分析高秀茹,丁颖(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检验科130021)张书茵(公主岭市二院检验科136100)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在小儿血液病中也较常见。骨髓像检查是诊断再障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