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琳  汪勇  李磊  王传圣 《安徽医学》2021,42(2):202-20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六安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上尿路结石行PCNL手术的103例患者,根据是否伴发SIRS分为两组,其中伴发SIRS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伴发SIRS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HR和NLR等指标水平,分析PCNL术后伴发SIRS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HR、NLR以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伴发SIRS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NLR和C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R (OR=1.580,95% CI:1.231~2.027)、PCT (OR=3.823,95% CI:1.060~13.786)和NLR (OR=4.336,95% CI:1.630~11.534)是PCNL术后伴发SIRS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R水平与NLR和PCT水平均呈正相关(r=0.399,P<0.001;r=0.284,P=0.004)。ROC曲线分析显示,CHR+NLR联合预测和CHR+NLR+PCT联合预测的价值相似,均高于各项单独预测,且CHR+NLR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50、83.80%和98.50%。病理特征研究显示,以NLR=3.49和CHR=6.49为预测截点,可以有效区分结石患者各项病理特征指标(P<0.05)。结论 CHR和NLR是PCNL术后伴发SIRS的独立风险因子,联合检测对其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建  高明 《安徽医学》2020,41(10):1182-1186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淀粉样蛋白A(SAA)、胃饥饿素(Ghreli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院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所有AP患者,根据住院期间病情并结合相关诊断标准分为轻症AP和非轻症AP(中度重症AP或重症AP),然后随机抽取轻症胰腺炎者50例为轻症组、非轻症胰腺炎者50例为非轻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及入院后第1、3、7天时血清SAA、Ghrelin、外周血NLR水平的差异,使用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早期诊断非轻症AP的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体质指数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入院第1天的白细胞、血清钙离子、血清淀粉酶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非轻症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时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入院后第1、3、7天时的SAA、Ghrelin、NLR均高于轻症组(P<0.05)。ROC分析显示:SAA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43、81.9%和80.4%,NLR的AUC、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23、74.5%和68.2%,Ghrelin的AUC、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813、77.6%和73.0%,3指标联合应用的AUC、灵敏度与特异度为0.905、84.0%和84.0%。结论 血清SAA、Ghrelin及外周血NLR早期诊断非轻症AP均有一定价值,3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邓庆梅  李飞  赵华  计海芬  叶芳 《安徽医学》2016,37(8):962-96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伴病原菌感染肿瘤患者(感染组)和43例无病原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资料,统计学分析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NLR、血红蛋白(Hb)及血清白蛋白(ALB)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诊断价值。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NLR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WBC及NEUT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1)但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666);感染组LYMPH、ALB及Hb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0、P=0.003)且非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肿瘤组NLR与其ALB、Hb、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530、r=-0.216、r=-0.740,P=0.000、P=0.046、P=0.000),与中性粒细胞正相关(r=0.604,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升高及ALB降低是肿瘤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3)。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P=0.000),当NLR取值为4.19、4.62时,NLR诊断感染敏感性为88.39%,83.7%,特异性为69.77%、74.4%,诊断价值最大;NEUT的AUC为0.647(P=0.018);WBC对感染无诊断价值(P=0.237)。结论 NLR对肿瘤患者发生病原菌感染具有较好诊断效能;NLR与ALB、Hb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皮肌炎(DM)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及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初次住院治疗的50例DM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选择同期31名健康体检者、26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27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DM患者与健康对照、RA患者、AS患者NLR,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NLR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NLR对DM的诊断效能,AUC的比较采用Z检验。采用配对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DM患者治疗前后NLR、CK、AST、ALT和LDH的变化。结果 DM、RA和AS患者NLR均高于健康对照(U=29.0、156.0、194.0,P均<0.01),DM患者NLR高于RA和AS患者(U=333.0、213.0,P均<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DM患者的NLR与CK、LDH、AST、ALT、CRP和ESR均呈正相关(rs=0.540、0.288、0.440、0.498、0.304、0.311,P均<0.05)。NLR、LDH、CK、ALT、AST诊断DM的ROC AUC分别为0.981、0.954、0.931、0.913、0.86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824、241.0 U/L、101.0 U/L、25.50 U/L、30.00 U/L,NLR诊断DM的ROC AUC高于ALT与AST(Z=2.05、2.67,P=0.040、0.008),其他各指标诊断DM的ROC 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DM患者NLR与CK、AST、ALT和LDH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Z=3.28、4.68、4.62、2.12、4.44,P均<0.05)。结论 NLR可用于判断DM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且对诊断及预测治疗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与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器官移植科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109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n=41)和非DGF(non-DGF)组(n=68)。分别采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7、14 d的外周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大型血小板比值(P-L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容(PCT),观察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DGF的价值。结果 肾移植术前DGF组与non-DGF组血小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移植术后1、3、7、14 d,DGF组PLT始终低于non-DGF组,MPV始终高于non-DGF组,且在术后7 d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移植术后DGF组与non-DGF组PCT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术后7 d时DGF组PCT低于non-DG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移植术后DGF组与non-DGF组PDW和P-LC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术后7 d时DGF组PDW大于non-DGF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LCR在DGF组和non-DG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肾移植术后7 d PDW和PCT预测DG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和0.75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6.75 fL和0.155%,特异度分别为92.6%和63.2%,灵敏度分别为61.0%和75.6%。结论 对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患者进行血小板参数的动态监测有助于DGF的早期诊断,移植术后7 d PDW>16.75 fL、PCT<0.155%时患者发生DGF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的AS患者80例(AS组)及健康体检者10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并计算NLR和PLR,比较两组NLR和PLR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联合诊断试验。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组NLR、PLR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5(1.66,3.35)vs 1.50(1.23,2.09),P<0.01;147.94(104.11,188.80)vs 105.75(89.55,148.02),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LR诊断A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95%置信区间(CI):0.615~0.772,P<0.01],以最佳截断值(1.64)为诊断标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和58.0%;PLR诊断AS的AUC为0.662(95%CI:0.580~0.756),以最佳截断值(120.91)为诊断标准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2%和63.0%。联合诊断试验结果显示,NLR与PLR并联试验(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和50.0%,NLR与PLR串联试验(NLR+PLR)诊断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2%和75.0%。结论 NLR和PLR对AS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二者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7.
束维龙  黄学勤  程学仕 《安徽医学》2017,38(10):1298-1300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与淋巴细胞数比值(NLR)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的诊断及术后复发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为CRS患者67例,作为CRS组。同时,严格筛选同期健康体检者109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外周血进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术后6个月再次对以上患者进行血细胞计数,并将患者分为术后复发组和术后非复发组,对CRS组、术后复发组、术后非复发组及对照组的上述血细胞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CRS组白细胞计数(7.59±2.47)×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91±2.14)×109/L及NLR水平(5.37±1.80)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1.13±0.37)×109/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CRS的最佳诊断值为4.37(95%CI:0.931~0.977,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方差分析表明,术后未复发组、对照组及CRS组3组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水平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组白细胞计数(8.14±2.9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6.60±2.57)×109/L及NLR水平(6.74±1.88)高于术后未复发组,淋巴细胞计数(1.00±0.36)×109/L低于术后未复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NLR在CRS患者的诊断及术后复发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且有完整临床数据162例患者的资料,采用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NLR预测术后患者生存情况的最佳截断值,并将患者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NLR最佳截断值为3.11,由此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3.11,n=116)和高NLR组(NLR>3.11,n=46)。两组患者的年龄、T分期、术前白蛋白含量、CA242水平及术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T分期、N分期、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术前白蛋白含量、CEA水平、CA199水平、CA242水平及NLR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3.086,95% CI:1.835~5.192)、术前白蛋白含量(HR=0.405,95% CI:0.242~0.679)、CA199水平(HR=2.773,95% CI:1.033~7.448)及NLR(HR=2.736,95% CI:1.645~4.55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均<0.05)。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高NLR值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NLR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5.7)与低NLR组(NLR<5.7),利用K-M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利用COX多因素模型比较各临床资料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利用ROC曲线评估NLR分界值对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低NLR组患者生存率较高NLR组患者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4% vs 42.4%,P<0.05)。NLR≥5.7是影响本研究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取值为5.7时敏感度为60.7%,特异性为79.3%。结论 治疗前NLR对下肢ASO患者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传朋  杨俊  汪俊  陈立权  荣枫 《安徽医学》2022,43(2):191-195
目的 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PLR)对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2例cT1-2N0M0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NLR、PLR和临床病理资料,根据腋窝淋巴结术后病理判断是否有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患者NLR、PLR、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T分期、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术前外周血NLR和PLR对判断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预测能力并寻找最佳截断值。结果 61例(37.7%)患者术后病理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组术前NLR和PLR平均值为(2.73±1.19)和(166.11±60.12),高于无转移组的(1.95±0.82)和(128.05±42.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T分期、ER阳性率、HER-2阳性率、Ki-67高表达率、脉管癌栓阳性率及神经侵犯阳性率均高于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0.002,OR=2.212,95% CI:1.329~3.681)、PLR(P=0.004,OR=1.015,95% CI:1.005~1.025)、脉管有癌栓(P<0.001,OR=24.087,95% CI:6.856~84.619)、ER阳性(P=0.006,OR=5.200,95% CI:1.623~16.663)及HER-2阳性(P=0.007,OR=4.504,95% CI:1.503~13.493)为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最佳截断值为2.285,PLR的AUC为0.712,最佳截断值为136.25。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PLR是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可作为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124例,以患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76例)及非VAP组(4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3组入组时及VAP组治疗第3、7天时的外周血NLR、CD64指数和PC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入组时NLR、CD64指数和PCT单独诊断VAP的价值.结果 入组时VAP组NLR、CD64指数和PCT明显高于非VAP组和对照组,且非V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P组治疗后第3、7天的NLR、CD64指数和PCT明显低于入组时,且治疗后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后第3天(P<0.05).ROC结果 显示,NLR、CD64指数和PCT单独诊断V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888和0.864,最佳截断值为7.33、4.69和0.72 ng/mL.结论 VAP患者外周血NLR、CD64指数和PCT均明显升高,对早期VAP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其中CD64指数诊断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值(WM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人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62例AMI患者,均行PCI术,根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2月—2022年8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DN患者共80例为DN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0例为T2DM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及尿液标本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及尿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Pearson相关性分析NLR与UAC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与UACR对DN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UACR、NLR、BUN、eGFR、Cr、尿mALB、尿α1微球蛋白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T2DM组(P <0.05);UACR与NLR(r=0.391,P=0.027)、24 h尿蛋白(r=0.473,P=0.000)、Cr(r=0.289,P=0.036)及尿mALB(r=0.317,P=0.045)呈正相关,与eGFR(r=-0.572,P=0.014)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UACR诊断DN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脐血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对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出生并3 d内转新生儿科收治的168例患儿.根据病情将患儿及其产妇分为EOS组(31例)和对照组(137例).通过ELISA法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检测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2月笔者医院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患者352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109例)和非脓毒血症组(243例),检测入院当日CRP、SAA、PCT及FIB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上述指标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血症组PCT、CRP、SAA、FIB均数水平均高于非脓毒血症组.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06),而CRP、SAA的AUC面积分别为0.745、0.707,FIB的AUC最低(0.627).当PCT截断点为1.11ng/ml时,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9.0%和73.7%,Youden指数为0.627,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38和0.30.PCT与CRP、SAA均呈显著正相关(r=0.318、0.224,P均=0.000),而PCT与FIB的相关性较弱(r=0.120,P=0.024).结论 PCT优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炎性反应参数,可作为脓毒血症早期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某院PICU收治的75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儿入院24小时危重病例评分(PCIS)及各检验指标的差异,24小时PCIS评分与各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根据患儿28天病死情况分为死亡组(23例)和存活组(52例),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一般资料、检验指标等的差异,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早期相关检验指标检测对脓毒症患儿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程度脓毒症患儿24小时PCIS评分及外周血CD64、PCT、CRP、NLR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入院24小时PCIS评分与外周血CD64、PCT、CRP、NL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2组患儿在年龄、脓毒症严重程度、是否采取连续血液净化、入院24小时PC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情况、外周血CD64、PCT、CRP、NLR水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预后结局(PICU入住28天死亡和存活)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中P<0.1的相关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严重程度加重、有MODS、入院24h PCIS降低、外周血CD64、PCT、NLR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儿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检测时,入院24小时外周血CD64预测的AUC值、约登指数、灵敏度最高(0.855、0.625、0.913),PCT预测的特异度最高(0.788);而联合检测AUC、约登指数、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0.962、0.711、0.885)。结论脓毒症患儿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对入院24小时外周血CD64、PCT、CRP、NLR水平进行早期监测,对脓毒症患儿短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而早期积极采取连续血液净化,有利于改善脓毒症患儿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