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术后分别接受(EN)和(PN);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第8天测定补体C3, IgA, IgM, IgG, CD3 , CD4 , CD8 , CD4 /CD8 及NK细胞百分率,并观察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感染率.结果 7d后补体C3, IgA, IgG, CD4 , CD4 /CD8 和NK细胞的恢复程度EN组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14.28%)低于PN组.结论 与PN对比, EN更能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肠蠕动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武韬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839-841
目的:探讨对于喉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种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代谢状况、免疫及应激激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EN组31例和PN组19例,术后按照病人的个体情况给予连续营养支持7d。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1d,4d,和8d分别检测各组的营养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50例喉癌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而CD8、C-反应蛋白(CRP)及补体C3、C4则高于空白对照组。术后8d,EN组血清PA的水平较术前没有降低反而升高,PN组术后测得的PA水平与术前相比较明显降低;EN组Hb水平与术前比较没有减少,而PN组术后Hb水平较术前有所减少,两组术后的Hb水平有统计学差异。EN组CD3、CD4、CD4/CD8、IgG、IgA、IgM高于PN组,CD8显著低于PN组。EN组感染人次少于PN组,但两组之间感染人次差异不大。结论:喉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在恢复营养状况、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全胃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24例)、肠内营养(EN)组(22例)。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1 d、8 d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8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增强胃癌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IgA、IgG、IgM、CD3^+、CD4^+、CD4^+/CD8^+比值均较术前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IgA、IgG、IgM、CD3^+、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迅速恢复,与完全肠外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癌术后病人有明显的免疫增强功能,其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临床关系。方法 分析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与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营养指标[ 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前白蛋白(PA)]、临床指标(胃肠功能 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治疗费用及术后感染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指标(T 细胞亚群CD3+、 CD4+、CD8+ 及CD4+/CD8+ 比值,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 及IgM)及疲劳指数的关系。结果 ①肠内营养(EN) + 肠外营养(PN)组营养指标ALB、TF 及PA 值高于EN 组和PN 组(P <0.05);② EN+PN 组术后住院时 间和术后所需营养费用低于EN 组和PN 组(P <0.05);EN+PN 组术后第1 次排气时间和第1 次排便时间较 EN 组和PN 组快(P <0.05);EN+PN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EN 组和PN 组(P <0.05);③ EN 组、EN+PN 组术后T 细胞亚群CD3+、CD4+ 及CD4+/CD8+ 均高于术前(P <0.05),3 组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 及IgM 水平均高于术前(P <0.05);④ EN+PN 组疲劳指数较EN 组和PN 组下降(P <0.05)。结论 肠内外 联合营养支持更有利于恢复免疫及肠道功能、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疲劳指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EN)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各30例。手术后第1天开始等热、等氮量(125 kJ.kg-1.d-1)营养支持。手术前1 d、术后1 d和9 d分别取外周血检测B淋巴细胞,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NK,CD8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术后9 d两组B淋巴细胞数均无明显改变,EN组IgA、IgG、IgM、淋巴细胞总数、CD3、CD4、及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回升,CD8则回落正常水平,而PN组CD8仍处高水平,其余指标仍处于低水平,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增强食管癌病人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使用液囊空肠管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86例,分为肠内营养(EN)46例,肠外营养(PN)40例。EN组通过液囊空肠管术后24 h开始肠内营养,PN组给予静脉营养。检测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指标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术后EN组血清前蛋白、转铁蛋白、IgA、IgG、IgM及CD3、CD4/CD8较PN组上升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5);术后住院时间EN组较PN组短(P<0.05);并发症及营养治疗费用EN组较PN组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代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日、减轻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变化.方法 对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采用十二指肠置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8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8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两组患者在A-BL后10d血清中IgG、IgA、IgM及I吐含量及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值,对比研究两组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下降,而EN组患者血清中的IgG、IgA和IgM显著高于PN组(P<0.05);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PN组(P<0.05);IgE明显低于PN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早期分别给予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PN组BUN水平明显高于EN组(P<0.05);EN组患者术后第8天免疫学指标包括CD3+,CD4+,CD4+/CD8+比值及IgA、IgG、Ig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PN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均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而EN在降低高分解代谢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日方面明显优于PN。  相似文献   

10.
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永亮  余佩武  兰远志  石彦  刘伟 《重庆医学》2008,37(12):1360-1361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术后免疫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EN组30例、PN组30例及对照组20例。术后24 h开始给予EN或PN,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第8天营养和免疫指标,并观察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的恢复。结果EN组和PN组术后体质量(BW)、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和血红蛋白(H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N组与PN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EN组、PN组术后CD3 、CD4 、CD4 /CD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EN组术后CD4 、CD4 /CD8 亦显著高于PN组(P<0.05);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N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胃癌术后近期的营养和免疫状况,在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1.
赵霖  莫伟民  吴琼 《海南医学》2016,(8):1239-1242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联合肠内免疫营养是否能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5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进行编号,使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病例分为肠外营养(PN)组(n=12)、维生素D联合肠外营养(VitD+PN)组(n=13)、肠内免疫+肠外营养(EIN+PN)组(n=12)和维生素D联合肠内免疫,肠外营养(VitD+EIN+PN)组(n=13).各组均于术后2 d开始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或全肠外营养,维生素D均在术后马上补充.各组分别在术前1 d、术后4 d及8 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CD4+/CD8+),分析各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IgA、CD3+、CD4+、CD8+于术后4 d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VitD+EIN+PN组的IgA、CD3+、CD4+、CD8+分别为(2.48±0.62)g/L、(60.53±4.16)%、(32.89±3.65)%、(30.42±3.71)%,PN组分别为(1.78±0.49)g/L、(55.56±4.73)%、(27.89±2.68)%、(31.72±3.56)%.术后8 d,血清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itD+EIN+PN组各免疫指标分别为IgG:(13.42±3.05)g/L,IgA:(3.27±0.92)g/L,IgM:(1.36±0.32)g/L,CD3+:(67.78±6.36)%,CD4+:(37.92±4.50)%,CD8+:(26.86±4.16)%,CD4+/CD8+:(1.48±0.32),在各组中免疫增强效果最为明显.结论 维生素D与肠内免疫营养均具有增强免疫之效果,两者联合用于食管癌术后可获得更好效果,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爱华 《广西医学》2014,(2):207-209,212
目的:探讨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对肠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2例,含谷氨酰胺肠内营养组( Gln组)给予含谷氨酰胺营养液肠内营养,常规肠内营养组( EN组)给予普通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组( PN组)给予普通肠外营养,3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3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10 d的营养、免疫指标及手术情况。结果术后10 d,Gln组体重(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白蛋白(ALB)均明显优于EN组和PN组(P均<0.05),且ALB高于PN组(P均<0.05),总蛋白(TP)低于EN组(P<0.05),术后10 d,Gln组CD4+、CD4+/CD8+、IgA明显高于EN组(P均<0.05),CD8+明显低于EN组,并且CD4+、CD4+/CD8+明显高于PN组(P均<0.05)。3组肛门排气时间、拆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Gln组、EN组长于PN组(P<0.05)。结论应用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对改善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9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组及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组。两组患者术后第24 h开始至术后第8天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双胺氧化酶。结果: 血清双胺氧化酶活性两组都下降,EN组术后第7天即恢复正常(P>0.05),而PN组第14天才恢复正常(P>0.05)。EN组营养支持后IgA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和PN组术后(P<0.01)。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保护肠黏膜的完整性和肠道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肠内营养(EN)支持和肠外营养(PN)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各20例。PN采用全PN;EN组术后第2天即采用EN,并逐渐过渡至全EN支持。比较2组患者的早期临床恢复效果。结果: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PN组(P<0.01);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联合EN支持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是胃癌根治术后理想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组(EPN,n=30)和肠外营养组(PN,n=30)。EPN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起肠内给予瑞素(500mL),肠外给予卡文(1440mL);PN组术后第1天起给予卡文(1920mL)。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第1天和术后第8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应激指标C反应蛋白、补体C3、C4浓度,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EPN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得更早,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N组(P〈0.05);术后第8天,EPN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IgM与P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IgA、C3、C4升高明显,接近或超过术前水平;CRP水平明显下降,与P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可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而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溉  姚健  官禹 《西部医学》2009,21(6):918-919,92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天开始经鼻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重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术后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治疗1周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并观察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相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