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提供相关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 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20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观察小脑幕切开前后的显露范围及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关系,并进行测量拍照.结果 颞下入路切开小脑幕之前,暴露的上界平后床突,下界平小脑幕.包括动眼神经起始部至入海绵窦后壁,后交通动脉全长,大脑后动脉的P1P2段,基底动脉的上部和分叉部.动眼神经及后床突可作定位小脑幕中切迹周围结构的解剖标志.后岩床皱襞与小脑幕缘的交点为标志点可定位滑车神经入小脑幕点.幕切开后可明显改善对幕下结构的显露,如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显露,显露三叉神经(Trig.N)的桥池段,及面听神经的显露.结论 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可增大对幕下结构的显露,适合切除累及幕上下及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  相似文献   

2.
韩建国  张春阳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9):1048-1051,F0004
目的:研究颞下锁孔入路的显露组织结构的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并应用到临床工作中。方法:10具尸体头双侧模拟颞下锁孔入路,分别行硬膜下和硬膜外解剖研究,显微镜下观察暴露的解剖结果,测量重要结构到标记点的距离。结果:硬膜外入路可以暴露海绵窦外侧壁的全貌及其内部结构,磨除岩骨可以暴露内听道全程及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桥小脑角、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展神经、Dorello管孔,三叉神经与内听道间的上斜坡和部分内听道以下的中斜坡。颞下硬膜下锁孔入路暴露中脑下段和脑桥上端的外侧及小脑上表面、小脑幕切迹缘、环池、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丘脑穿动脉、动眼神经、视束、视交叉、视神经、垂体柄、双侧乳头体、三叉神经起始部及三叉神经以上的上斜坡、滑车神经、岩静脉。结论:颞下锁孔入路可以暴露鞍上区、脑干腹侧方、岩斜区、海绵窦区等部位,可以进行这些部位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3.
乔胜铎  黄维国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2,23(19):1798-1800
目的 为颅中窝入路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 2 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进行测量 ,确定翼点、颧弓点至颅中窝各结构及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内耳门、棘孔的夹角和距离 .结果 翼点至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内耳门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5 8.0± 3.7) mm(71.5± 6 .4 )°,(5 9.9± 3.9) mm (5 6 .2± 6 .4 )°,(5 9.2± 3.8) mm (49.2±6 . 8)°,(6 3.0± 3.8) mm (5 2 .8± 6 .7)°,(5 9.6± 3.6 ) mm(41.0± 5 .4 )°,(6 2 .9± 4 .7) mm(2 7.3± 5 .6 )°,(6 9.5± 4 .1)mm (40 .3± 5 .1)°.颧弓点至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内耳门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5 2 .4± 3.0 ) mm (90 .2± 5 .6 )°,(48.5± 3.9) mm (74 .4± 6 .1)°,(44 .4± 2 .6 ) mm (6 5 .9±5 .8)°,(5 3.7± 3.4 ) mm (6 6 .3± 5 .9)°,(47.0± 2 .6 ) mm(5 4 .6± 7.2 )°,(5 4 .1± 3.3) mm(40 .7± 5 .8)°,(6 0 .1± 2 .8)mm (5 3.4± 5 .9)°.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内耳门、棘孔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17.5± 2 .8)mm(337.2± 9.2 )°,(14 .5± 1.2 ) mm(44 .3± 12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对岩斜-后海绵窦区结构的显微解剖,为临床应用该入路解决该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探讨它在处理岩斜-后海绵窦区病变时的局限性。方法应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对岩斜-后海绵窦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可以清楚暴露小脑幕上中颅底及后海绵窦结构,切开小脑幕后可以暴露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环池、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顶部、大脑后动脉、中脑的前外侧部等结构。但由于岩骨嵴的阻挡,无法观察岩骨后颅窝面。结论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完全能达到传统颞底大骨瓣开颅对岩斜-后海绵窦区的暴露范围,同时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的优点,但处理基底位于岩骨后颅窝面的大型岩斜区肿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眶上裂(SOF)区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测20例(40侧)成人头颅 湿标本SOF区穿行颅神经的直径、位置及其毗邻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泪腺神经距SOF外侧端(4.17±1.70)mm; ②滑车神经紧贴总腱环外侧入SOF;③动眼神经上距SOF内侧壁(1.83±0.62)mm。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脑幕切迹前间隙的神经血管之间的解剖特点。方法在15例成人头颅标本上,观察了小脑幕前间隙的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动眼神经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后交通动脉和小脑幕切迹缘形成2个间隙,动眼神经内间隙和动眼神经外间隙。基底动脉末端分叉的高度变异很大,其高度为0.072~0.342 cm,平均(0.099±0.0076)cm,8例位于基线下方,22例位于基线上方。结论利用动眼神经内间隙和动眼神经外间隙可暴露基底动脉末端分叉。基底动脉末端低时,选择颞下入路;基底动脉末端高时,选择翼点入路或眶颧入路。  相似文献   

7.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及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海绵窦段(ICICA)分支及其对穿行海绵窦颅神经的血供,为减少术中神经血供损伤提供解剖基础。方法:解剖观测15例(30侧)成人头颅内ICICA分支及海绵窦内穿行颅神经的血供。结果:颈内动脉在海绵窦的主要分支有脑膜垂体干(垂体下(供应垂体后部)、小脑幕(供应脑膜顶及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近端)及脑膜背动脉(供应上斜坡的脑膜及展神经岩斜段))和外下干(上支(供应海绵窦顶、动眼神经及滑车神经近端)、前支(供应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及三叉神经眼支的海绵窦段远端)及后支(参与三叉神经节血供))。结论:ICICA主要供应海绵窦穿行颅神经的动脉为外下干和脑膜垂体干发出的小脑幕及脑膜背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相关的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及岩骨内部结构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方法:观察干性成人漂白颅骨标本10例(20侧)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岩骨内部中入路相关结构的解剖关系,并测量各结构之间的距离。结果:外耳孔前缘与颧弓根处距离为13.80±1.33mm,上缘与上方骨性隆起的距离为6.18±1.20mm,后缘与顶乳缝前角距离为26.18±3.90mm。破裂孔外缘至三叉神经岩尖压迹中心距离为6.62±1.66mm。面神经管裂孔与岩骨嵴距离为11.79±1.00mm。内听道上壁口至底距离8.28±1.64mm。耳蜗底圈至岩骨嵴距离为8.00±1.07mm,颈动脉管上缘至岩骨嵴距离为10.47±1.34mm。后半规管上肢中点至岩骨嵴距离为4.30±0.60mm。结论:乳突上嵴隆起部可定位横窦乙状窦转角;面神经管裂口作为岩骨前表面硬膜剥除的前界;以内听道为中心可将岩骨分为内侧部、中间部、外侧部,各部分均有各自磨除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改进Kawase入路中增加岩尖磨除范围及扩大岩斜区暴露程度的方法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湿标本16具(32侧),观察并测量岩尖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模拟Kawase入路操作,对手术全程及术野的暴露范围进行观测。结果三叉神经孔至岩浅大神经与下颌神经交点的距离为(12.49±1.09)mm,三叉神经孔至弓状隆起与岩嵴交点距离为(29.45±3.81)mm,Kawase入路中岩斜区的暴露深度约为(14.43±1.05)mm。结论熟悉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及其周围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在经岩骨前部入路的手术操作中充分暴露岩斜区,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下颌缘支主干的定位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在面侧区颌下部的手术中防止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6具成尸(即12侧)新鲜头面部标本和14具成尸(即28侧)防腐固定标本上,解剖观测面神经下颌缘支的走行、分布,建立相关的坐标体系,得出面神经下颌缘支主干的体表定位坐标参数。结果(1)在面左侧,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主干与下颌支的后缘的交点坐标为(6.0±4.5 mm,20.4±4.3 mm),在下颌骨的前方与下颌骨最靠近的坐标为(38.2±5.3 mm,-2.8±4.6 mm);(2)在面的右侧,面神经下颌缘支的主干与下颌支的后缘的交点坐标为(-6.0±4.5 mm,18.8±5.7 mm),在下颌骨的前方与下颌骨最靠近的坐标为(38.4±4.2 mm,-3.0±5.2 mm)。结论在颌下部有一较为安全的三角形区域,在颌下部手术时可经此三角形区域入路而不损伤面神经的下颌缘支。  相似文献   

11.
研究侧颅底手术入路和乙状窦后进路相关的应用解剖。方法:通过测量40例颅骨,确定茎突根部至侧颅底、星点至颅后窝各孔裂间连线的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所成角度。结果:茎突根部至圆孔、棘孔、颈动脉管外口、颈静脉窝、舌下神经管外口的距离和夹角分别为(24.2±2.5)mm〔(149.8±5.2)°〕、(18.9 ±2.6)mm〔(154.6±5.0)°〕、(9.1±1.9)mm〔(120.4±8.1)°〕、(3.8±1.6)mm〔(85.9±5.4)°〕、(16.6±2.1)mm〔(85.5±5.2)°〕。星点至三叉神经压迹、内耳门、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的距离和夹角分别为(58.3±3.3)mm 〔(139.4±5.6)°〕、(44.6±7.9)mm〔(134.5±7.0)°〕、(42.9±3.5)mm〔(128.3±8.0)°〕、(55.7±3.7)mm〔(116.7±7.8)°〕。结论:围绕两种手术入路测量所得结果,有助于设计手术入路并为手术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动眼神经损伤及再生的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研究健康SD大鼠动眼神经颅内段的显微解剖特征,建立大鼠动眼神经损伤及再生研究的动物模型,为相关实验提供造模方法。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经右侧颞底入路,显微手术解剖、暴露动眼神经海绵窦段或海绵窦后段,行动眼神经切断并通过动眼神经功能测定,研究手术入路和应用解剖以及降低动物死亡率和减少并发症的方法。结果 显微镜下可见动眼神经在岩尖部紧邻三叉神经半月节内侧进入海绵窦。在中颅底,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位于海绵窦硬膜下方。动眼神经在海绵窦内位于三叉神经眼支内侧,其内下方是外展神经。全部实验步骤均能被SD大鼠耐受,所有存活鼠术后均生存良好,无感染和角膜溃疡等并发症,除动眼神经损伤所致的瞳孔完全散大和眼球运动障碍之外,无其它神经功能障碍征象。结论 应用该方法建立的鼠动眼神经损伤及再生的动物模型,可方便、安全地暴露鼠颅内段动眼神经,以备各种实验干预,动物死亡率低,并发症少,并可应用于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和视神经等颅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在尸头上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模拟听觉脑干植入手术(ABI),明确与手术相关的解剖结构,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手术显微镜和内镜,在30具头颅湿标本上经乙状窦后入路模拟ABI手术,观测骨窗大小与角度和颅内相关结构的对应关系,留取解剖数据和图像资料.结果 (1)在顶切迹和乳突尖连线中点垂直向后(26.42±1.29)mm作为骨窗中点,开半径20 mm的圆形骨窗,此骨窗最大限度的靠近乙状窦,并且不伤及乙状窦,该点到横窦、乳突尖的距离分别是 (22.45±1.41)、(35.51±1.65)mm,到luschka孔、到颈静脉孔、内耳门后缘、蜗神经根部的距离分别是(43.86±2.20)mm,(16.56±1.64)mm,(15.01±0.63)mm,(46.27 ±1.70)mm.(2)0.、30.、 70.内镜下均能顺利找到luschka孔,但30.成角内镜下能更清楚的看到手术靶区,并避免了对小脑的过度牵拉,测得luschka孔到内耳门的距离是(15.01 4±0.53)mm.(3)luschka孔位于绒球、二腹叶和舌咽神经根部围成的三角形内,脉络丛是其外口最直接的标志;外侧隐窝全长(17.53 4±1.03)mm,听结节到lusehka孔的距离为(16.52 4±1.67)mm,听结节到蜗神经根部的距离为(13.77±1.66)mm.结论(1)适当调整颅骨窗的角度和明晰桥小脑区解剖是准确定位luschka孔的关键.(2)30.内镜辅助下能更准确的定位luschka孔和显露手术靶区.  相似文献   

14.
张健  李杨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2):824-826
目的分析和探讨应用天幕切开加罂粟碱贴敷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啮幕切迹疝患者在常规术式的基础上,加行天幕切开、罂粟碱贴敷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治疗。与同期32例此类患者应用常规术式治疗进行对比临床研究。结果天幕切开组26例.随访0.5—5年.恢复良好10例.中残6例。重残3例。无植物生存,死亡7例。常规术式组32例。随诊0.5—5年,恢复良好4例.中戏3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9例。结论天幕切开加罂粟碱贴敷术对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患者是效果显著的术式,可以明显地降低此类疾病的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比较圆窗法和面神经管法记录耳蜗微音器电位。方法圆窗法在乳突钻孔,将记录电极向骨孔深部插入;面神经经管法将记录电极经茎乳孔插入面神经管内。结果与圆窗法相比。面神经管法成率高,手术时间短,而波形和波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的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急诊手术救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格拉斯哥计分(GCS)、瞳孔变化、中线移位、环池显示、手术方式与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GCS、瞳孔变化、中线移位、环池显示状况是判断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缩短伤后手术时间,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解剖翼腭窝结构,测量其内上颌动脉和上颌神经分支及其解剖学关系,为翼腭窝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40例(80侧)干性颅骨翼腭窝进行骨性标志的观察,并对20例(40侧)甲醛固定尸体的翼腭窝内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选择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为基准点,分别测量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及动脉、神经分支处距基准点的距离和在窝内的形态。结果: 翼腭窝是一狭窄裂隙,多呈不规则的倒锥形。圆孔外口外侧缘中点、蝶腭孔前缘中点、眶下沟起始点、翼管嵴、翼管、翼腭管距基准点的距离分别为(48.47±2.63)、(41.07±3.25)、(39.91±1.84)、(47.54±2.66)、(44.48±1.92)和(30.70±1.45) mm;上颌神经主干、眶下神经、上牙槽神经、蝶腭神经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50.34±3.46)、(36.39±2.65)、(34.72±2.77)、(37.43±3.12) mm;上颌动脉主干、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起点至基准点分别为(32.91±2.74)、(26.36±1.67)、(30.96±2.02)、(31.24±2.49)、(30.50±2.38) mm。结论: 上颌第二磨牙与牙槽嵴交点可作为翼腭窝内寻找结构的重要标志,翼腭窝内的主要结构可以分为在后内的神经层和在前外的血管层,可为在临床翼腭窝区手术时避免损伤其内的血管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后鼓室有关解剖结构,及对后鼓室入路手术的径路进行观察、测量,为中耳相关手术入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取成人30个干性颅骨的60侧颞骨,用耳科钻完成乳突腔气房“轮廓化”,充分暴露后鼓室的各相关结构,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学观察,并对有关结构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颞骨标本解剖观察结果,锥隆起至鼓索隆起的距离(3.22±0.41)mm、锥隆起至面神经管直线距离(3.59±0.48)mm、鼓索后小管的长度(9.44±1.65)mm;面神经管锥曲至鼓索隆起间的距离(3.34±0.42)mm、面神经锥曲至水平半规管距离(1.54±0.25)mm、面神经锥曲至后半规管距离(2.15±0.29)mm。面神经垂直段从外向内观察大部分呈后凸弧形下行,但有2例(3.33%)呈直线型垂直下行。面神经镫骨肌支全部从面神经管前壁穿出,鼓索神经自面神经管外发起9例(15%),自面神经管下1/3处分出49例(81.67%),自1/3处分出2例(3.33%)。结论经后鼓室进路手术开放面神经隐窝时,鼓索隆起至面神经管锥曲和至锥隆起的距离可作为开放面神经隐窝的宽度,面神经管与锥隆起可作为手术中互为寻找的依据。术中处理面神经隐窝病变时勿随意磨低锥隆起及鼓索隆起,以免损伤面神经镫骨肌支及鼓索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0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行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对照组53例行血肿清除、去大骨瓣减压。将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脑积水、术后脑梗塞、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