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腰椎椎间盘穿刺,环锯钻孔通过导管进行髓核摘除。治疗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共15例,其中椎间孔区8例,椎间孔外区7例;男10例,女5例,年龄31~75岁,平均51岁。结果: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6min;出血量50~120mL,平均80mL;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随访期间1~3年,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9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6.7%。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损伤小、安全、疗效显著、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极外侧型合并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28例极外侧型合并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0例行峡部外缘联合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7例行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1例行椎板及患侧关节突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按Macnab标准[1]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2年,平均18月,优20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结论:极外侧合并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剧烈,易漏诊,需尽早手术治疗,应根据病理分型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术式选择并观察其术后疗效。方法:选取自2005年1月~2007年2月间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7侧为椎间孔型,椎间孔型合并椎间孔外侧型1例,椎间孔外侧型3例;分别采用经半椎板-关节突关节切除(hemilam inoarthrectomy)入路及小关节突外手术入路治疗。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4~18个月。根据Macnab分级:优9例,良1例,总优良率91%。结论:采用经半椎板-关节突关节部分切除入路及经小关节外入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治疗的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9月,采用Maca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优20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2%。结论对椎间孔外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旁正中入路髓核摘除和单边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隙植骨融合术,对椎间孔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则应选用椎板扩大开窗术进行手术,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FLLDH)的治疗经验并观察其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3年3月~2008年2月间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例为椎间孔型,3例为椎间孔外侧型,2例为混合性.L3/4 3例,L4/5 8例,L5/S1 2例,其中手术12例,采用的手术方式为:1)后正中入路椎板扩大开窗术,6例椎间孔型采用此术式;2)椎间孔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椎间孔型,2例混合型和1例椎间孔外侧型采用此术式;3)横突间入路单纯椎间盘切除术,1例椎间孔外侧型采用此术式.1例行卧床休息,骨盆牵引等保守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1~2年1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年8个月,各型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平均为7.2分,术后两周为3.1分,末次随访为2.9分.末次随访MacNab评定结果:优7例,良3例,可2例.结论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应根据分型采取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合并腰椎弓峡部裂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一组合并腰椎弓峡部裂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共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37.5岁.所有病人均经过X线、CT、MRI检查,采用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3~8年,平均46个月.13例患者手术后,优10例、良2例、可1例.椎体间植骨均融合良好,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 腰椎间盘切除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弓峡部裂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25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其中椎间孔型17例,椎间孔外型8例。分别采用经椎板间扩大开窗入路,经峡部外缘入路两种术式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1年2个月。采用M 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良5例,可1例,差无,优良率96%。结论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常累及相应节段的上位神经根,临床体征与影像学不符时应高度怀疑本症,运用CT薄层扫描和MR I检查可以确诊。保守治疗均不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突出部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间盘突出症,约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11.7%,易漏诊.自2003年~2004年我院行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邹文 《重庆医学》2006,35(24):2235-2236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较为合适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手术采用经峡部外缘入路椎闯盘髓核摘除术13例,关节突内侧部分切除减压加经峡部外缘入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9例。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5年,平均3年,无1例复发及腰椎不稳,优良率为86.36%。结论根据典型根性疼病症状、体征和恰当的CT检查可诊断本病,同时结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典型神经根性症状和体征以及高质量的椎间孔区CT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式,是术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4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为椎间孔型或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即极外侧型),占同期手术治疗病例的2.8%。8例采用椎板间入路,2例采用椎板侧方入路,2例采用椎板间和椎板侧方联合入路。本症常累及同序数神经根,且突出间隙以L4/5居多,L3/4、L5/S1次之。CT、MRI检查与手术所见一致。经4个月~3年随访,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MRI检查是目前诊断本症的最好方法。手术入路应依突出间盘组织占位、病理类型及是否合并椎管内病变而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经单侧椎弓根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行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访5-23个月,平均10个月,优30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达92.1%。结论: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特别适合伴椎管狭窄、腰椎不稳定以及术后复发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方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148-149,15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的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2010年214例行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开窗髓核摘除137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49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28例,其中18例予以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结果本组214例行手术治疗,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0±12.5)min,平均失血量(50.2±21.2)mL,平均住院(17.8±9.2)d。术后并发脑脊液漏3例,椎间隙感染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本组214例患者中148例术后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年,按Nakai评定标准,优84例(56.8%),良50例(33.8%),可10例(6.8%),差4例(2.7%),优良率为90.5%。结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确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及术后康复训练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2006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采用腰间盘镜(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选择性应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262例。其中,男96例,女166例,平均年龄34.2岁,病程平均2年2个月。突出间隙L3/4 27例,L4/5 143例,L5/S1 80例,突出部位:中央型52例,旁侧型210例,合并有后纵韧带钙化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57例,伴腰椎管狭窄69例。手术均采用跪俯卧位,间盘镜下间盘摘除,对伴有单节段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管扩大开窗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神经根管减压术。手术时间20~150 min,平均出血25 mL。术后间盘称重平均2.9 g,术后第1天即可起床、进食及排便。[结果]本组262例病例平均随诊15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其中,优199例(76%),良35例(16.9%),可17例(6.6%),差1例(0.5%),优良率达到92.9%。[结论]跪俯卧位下采用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及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手术的优缺点、适应症及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0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 年,平均 1.1年,根据 Macnab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术后优 55例、良 50例、可 9例,差6例,优良率87.5%.结论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加侧隐窝扩大术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并发症少,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同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外侧入路/椎板间隙入路在局麻下行经皮内镜下钬激光/射频辅助椎间盘切除术。结果 160例术后随访平均15个月(7~24个月),根据MacNab评价标准,结果为优117例,良19例,可12例,差12例,优良率为85%。结论 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尤其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开放手术复发患者。  相似文献   

16.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经后路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策略及探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经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共治疗22例均为单间隙;突出间隙:L4/5 12例,L5S1 10例;突出位置:后外侧型18间隙,中央侧偏型4间隙。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3~10个月随访,平均6.5个月,优良率86.36%;并发症: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脊神经根损伤1例。结论: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组织分辨率高,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优点。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在椎间孔镜下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方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和适应证。方法 2009年9月~2011年2月L5S1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20例,在椎间孔镜辅助下,分别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和侧后路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结果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入路手术6例患者、侧后方椎间孔行经皮椎间盘切除术12例实施手术,1例后方椎板间入路不成功即刻改为侧后路,1例侧后路手术后3天症状改善不明显再次行开放手术。结论 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通过后方腰椎板间和侧后方椎间孔两种入路,适应证各有不同,需要仔细地进行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18.
蒲小兵  代飞  周强  谢肇  何清义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7,36(11):1016-1018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