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整理并总结金元四大家治疗消渴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文献学证据,并为完善金元四大家学术体系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收集金元四大家医学著作中与消渴相关的中药处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利用WPS Excel软件建立方药数据库,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中药的频数、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治疗消渴的高频药物进行数据挖掘,采用Cytoscpae软件绘制高频药物核心网络图。结果:共获得治疗消渴的中药处方44首,其中涉及中药89味,总计出现频次335次。金元四大家治疗消渴常用高频药物以补气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为主,根据高频药物关联分析,挖掘出23对常用药对和26组常用药组;根据高频药物相关性分析,绘制药物核心网络图,挖掘出3组临床常用核心组方。结论:金元四大家治疗消渴主要从肺、胃、心三脏论治,病机以火热内盛为主,可兼有气虚、阴虚、血虚,治疗上应用清热药和补虚药为主,以清热泻火生津,滋阴润燥,补气升阳为治疗大法,常用方剂有白虎汤、补中益气汤、生津甘露汤、六一散等。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消渴提供借鉴,同时为更好地理解金元四大家学术思想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完素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氏理论多宗<内经>之旨,认为水肿多由火郁湿阻而成,治疗上主张通利泄水,使水湿之邪由二便而去.其水肿理论对金元乃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上火"的内涵、表述及其应用。[方法]在研读古代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疾病主证高居头面部位、发病机制具备火性上炎的病理特征来圈定"上火"病证;通过"上火"病证发病机制多种多样的阐述方式来归纳总结出"上火"病证表述的特定用词。[结果]"上火"病证在表述过程中涉及到的常用术语有"上冲""冲上""上炎""炎上""上浮""上攻""上越""火炎""火升""升炎""上灼""上腾""上行"等13种之多;归属"上火"范畴的病证有"鼻衄""牙痛""咽痛""口疮""口臭""舌痛""耳鸣""头痛""面部痤疮"等30余种;"上火"有阴火、阳火之分,治疗不可专主清热养阴。[结论]"上火"病证一般都是通过"上火"的特定用词表达出来的,"上火"病证表述中的特定用词与不同的脏腑之火、不同的发病部位以及病证的性质有着内在联系;治疗"上火"不可见"火"清"火",而要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4.
痫病病理因素主要涉及风、火、痰、瘀等,熊继柏教授治疗痫病主要从痰论治。本文主要以熊教授治疗痫病的两种证型为例:风痰闭阻证方用定痫丸加减以涤痰熄风,开窍定痫;痰火扰神证方用芩连涤痰汤加减以清热泻火,化痰开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部分,研究的对象是温热病。《素问》是最早记载温热病的著作,从病因、病机、发病到对临床表现的描述,说明当时对温热病已有初步认识。从两汉到宋早期,温热病的著作几乎不见。到金元时期,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提出"火热论",论述对热病的辨证治疗,初步奠定了温病学说的基础[1]。明代温病学说发展几近停滞。  相似文献   

6.
《脾胃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代表作。李东垣独重脾胃,被后世称为"补土派"的鼻祖。李东垣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功能正常,则元气充沛,脏腑组织功能健旺,人体就健康;脾胃为人体精气升降的枢纽,若"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强调补益脾胃,创立了"甘温除热"、"升阳散火"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宋代受张仲景《伤寒论》影响,多用温热方药。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药特色来看,温热方药使用广泛,并形成了滥用温燥温补的流弊。金元四大家针对流弊,主张褒水贬火,倡导寒凉用药,张子和、刘完素主张心火旺、肾水亏,朱丹溪立相火妄动、阴虚火旺之学说,李杲主张阴火炽盛、脾胃气虚之说,这对继承和发扬辨证论治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河间水肿理论的学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完素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氏理论多宗《内经》之旨,认为水肿多由火郁湿阻而成,治疗上主张通利泄水,使水湿之邪由二便而去。其水肿理论对金元乃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主张内伤致病理论,其主要学术观点"六郁"学说为内科杂病的认识与辨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仝小林教授总结临床经验,将丹溪的因郁致病学说充分阐发并应用于胃肠疑难病的辨治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从郁论治胃肠病,抓住辨证要点是关键,火郁以热郁于内而体温不高为辨证要点,用"三升阳方"(升阳散火汤、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寒郁常以呕吐清水唾沫为辨证要点,实寒治用吴茱萸汤,虚寒治用四君子汤;食郁以嗳气打嗝为辨证要点,治以保和丸;表郁以肌表热像、上吐下泻为辨证要点,治以藿香正气散;湿、痰、瘀则是诸郁的继发性因素,亦是论治胃肠疾病的重要切入点,临证时应通过舌象及舌下络脉区分病邪的性质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0.
温热病的主要辩证方法为卫气营血辩证,而笔者将卫气营血辩证用于眼科疾病的治疗,取得理想的效果,现将心得体会小结如下。外感六淫皆可发生眼疾,但其中以风、湿、热三邪最为常见。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说:“目不因火则不病”,尽管有点以偏概全,但风热外袭、火毒、疫疠确为外眼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导致上火的现象、原因、机制及上火的防治方法。[方法]从临床及理论的角度考察上火的机制,并分析上火现象产生的种类。同时,以脏腑虚实为主要参考,辨证治疗上火现象。[结果]1."气有余便是火"是出现"上火"现象的根本原因,而之所以会出现气有余,主要原因还是人体气机不畅。2.火热病的原因分两种,因为邪气甚导致全身性的气有余则出现实火,主要表现在大肠火、胃火、胆火等阳性的脏腑之中;如果因为气机不通畅,气结于局部,则导致局部上火。3.上火分实火、虚火。实火主要是因为五脏六腑气盛化火,即所谓的"气有余便是火",主要从胃、心、大肠、肝、胆等脏腑加以考虑;虚火主要是脾、肾、肺等脏腑加以考虑。4.在治疗上,实火采取的是苦寒泄火法,只需要用苦寒之药即可得到很好的疗效,可以使用黄芩、黄连、栀子、大黄、龙胆草等苦寒之品;虚火则需要从虚火上炎、脾失运化等角度加以考虑,必要时可用茯苓、白术、泽泻等除湿之品,也可用黄柏、知母、地黄等滋阴之品,适时也可以用附子、肉桂、砂仁等辛温之药。[结论]上火作为生活中及临床上常见的现象,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不仅可以治疗,还能够根据患者的现状事先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2.
整理余绍源教授从火证论治便秘的经验。余绍源教授认为大肠传导失司是便秘的基本病机,本病的形成及发展与火证有着密切关系;根据临床症状可将便秘分为实火证和虚火证,多用清热泻火、温阳补火、滋阴降火之法,同时在清火之余注重配合理气通腑、增液润肠。  相似文献   

13.
<正> 朱震亨,字彦修,元·婺州义乌人。因力倡“阳有余,阴不足”及“相火”之论,拳拳于保精滋阴,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后人所熟知。作者在教学之暇,阅览丹溪著作时,发现其治疗杂病,在滋阴之外,善于从脾胃入手,并积累了宝贵的论治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脾胃学说。历代学者对此尚未有  相似文献   

14.
<正>"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当人们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时,即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上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咳嗽、黄痰等症状。那么"火"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上火"症状及解决方法1.喉干嗓哑:可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等。  相似文献   

15.
对金元医家从脾胃论治眩晕的思路、治法及其对后世医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金元医家丰富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其中刘完素倡风火致眩而重脾胃润养,李东垣主升降相因而重脾胃元气,朱丹溪推痰火致眩而重湿土生痰,张子和尚痰实致眩而重攻邪护胃,后世医家基于四者治疗眩晕的思路与治法,从培土荣肝、补中调气、健脾祛痰、祛邪护胃等角度进行治疗,拓展了眩晕的治法,亦为当代医家从脾胃论治眩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论治中风病渊源已久。唐宋以前多从外因(风)论治,金元以后多从内因论治,但有主风、主火、主痰、主瘀、主虚等不同学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各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中医论治中风的百家争鸣。直至近年来,中医学者逐渐统一认识,使中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探索之后,对中风病的论治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论"创始人,被后世称作"补土派"。李东垣认为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人体精气有赖于脾胃的升降布散。故脾胃升降失常,则会出现诸多病证,其中就包括阴火的证候症状。火为热之极~[1],其性上炎,阴火者常见有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脉虚大等症。李东垣认为气宜发于上而周流全身,火当潜于下以温煦蒸化。中气下陷则湿气下流,郁遏下焦,激阴火而上冲,得乘土位,提出"火与元气不两立"。经曰:有胃  相似文献   

18.
阴阳五行学说从《内经》开始就引用到医学中来。火是五行之一。《内经》提到火的地方很多。用以说明季节气候的有“君火”“相火”,用以说明生理病理的有“少火”“壮火”。脏腑五行配属心为火脏,小肠为火腑。火是“六淫”之一。病机十九条火证与热证共占其十。金元时代出现了以刘完素(河间)为代表的火热专家,由此而促进了温热学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浙江义乌县人,为我国古代最具影响的医学家之一,名列"金元四大家".丹溪继承刘完素、张从正、李皋诸家学说,取长补短,在"格物致知"基础上,将理学引入医学,结合临床实践,参以江南地土潮湿,湿热为患甚多的地理特点,人多情欲过极损伤气血的社会风气,提出"阳长有余而阴不足"和"相火论"等学术观点,且在杂病辨证论治方面有独特造诣,提出以气血痰火郁为纲,主张调气理血,解郁化痰为杂病治疗大法.朱丹溪独特的见解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肿瘤治疗中颇具指导意义,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韩懋为明代著名医家,撰有《韩氏医通》《杨梅疮论治方》等医学名著。韩氏提出的"一气流行"说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一元论"思想,是其医学理论根基。"一气流行"说重视气的运行,认为气机不调或气虚是疾病的病因病机;"一气流行"诊脉法从气之动静理解脉象,总结了气、血、痰、火四大病机的脉象特点;韩氏临证则依气、血、痰、火分别施治,气分之病,力推香附;血分之病,力主当归;以姜汁炒香附治痰;以黄连为主治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