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50例ASAⅡ一Ⅲ级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5例。2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T7-8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监测2纽患者入室时(T0)、全麻诱导插管后(T1)、进胸时(T2)、拔管时(T3)和拔管后10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IK),并记录2组患者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及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结果Ⅰ组Tn及T4时的MAP和HR较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Ⅰ组T1~T3时的MAP明显低于Ⅱ组(P〈O.01),HIK明显慢于Ⅱ组(P〈0.05或P〈0.01);麻醉维持期间Ⅰ组异氟醚吸入浓度及丙泊酚、卡肌宁用药量均显著少于Ⅱ组(P〈O.05或P〈0.01)。Ⅰ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Ⅱ组(P〈0.01)。清醒质量优者Ⅰ组为80%,Ⅱ组为40%,I组无术后镇痛不良者,Ⅱ组有3例术后追加哌替啶镇痛。2组患者麻醉过程顺利,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毕直接送回病房,术后情况良好,均无明显的麻醉后并发症。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明显减少术中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功能相对稳定,减少麻醉用药量又能提高拔管期苏醒质量和完善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劲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489-489,488
目的 比较观察老年胆管手术病手术时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能否减轻在围插管期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胆管手术患者,每组20例,Ⅰ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为全麻组,两组患者入室后,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Ⅰ组患者全麻前行T8-9硬膜外麻醉起效后,开始诱导插管,Ⅱ组患者直接行静吸复合全麻。结果Ⅰ组患者插管后1-5min及拔管时HR、MAP较麻醉前低p〈0.05,II组患者比麻醉前高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1-5min及拔管时HR、HAP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减轻老年患者存胆管手术中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40例ASAⅠ和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全庥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为全麻。记录两组全麻维持药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完全清醒的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质量。结果:A组全麻维持药量小于B组(P〈0.01);A组MAP、HR慢于B组(P〈0.05);A组术毕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1);A组清醒质量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激反应,使全麻药量减少,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缩短,有利于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4.
第三代喉罩全麻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中分别采用喉罩 (第三代 )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硬膜外麻加静脉复合麻醉三种麻醉方法对患者HR、MAP、血气分析、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5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5例。Ⅰ组为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 ,Ⅱ组为气管插管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 ,Ⅲ组为硬膜外麻醉加静脉复合麻醉 ,监测记录插管前后HR、MAP的变化 ,二氧化碳气腹前后的血气分析的变化 ,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 Ⅰ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 ,而Ⅱ组插管后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 (P <0 .0 1) ;气腹后Ⅲ组血气分析显著高于Ⅰ、Ⅱ组 (P <0 .0 5、P <0 .0 1) ;Ⅱ、Ⅲ组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1)。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加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 ,操作简便 ,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剖胸手术全麻同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效果。方法 选择50例剖胸手术病例,按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Ⅰ组麻醉方式为全麻同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Ⅱ组单纯全麻。观察诱导后5分钟、插管后5分钟、切皮后5分钟及进胸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观测两组患者麻药消耗量、用催醒药的例数、术毕清醒程度及术后48hSp02情况,予SPSSl2.0统计软件包行t检验。结果 麻醉前各项参数无异,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有所下降,以组Ⅱ明显(P〈0.01)。手术开始后组Ⅱ血压升高明显,心率亦增快。组Ⅰ则较平稳。组Ⅰ麻药量用得少(P〈0.01);用催醒药的例数为少,完全清醒的为多(P〈0.01);术后48小时SpO2高,镇痛药用得少(P〈0.05)。结论 剖胸手术全麻同时联合应用硬膜外阻滞.可减少麻醉药消耗量,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右关托咪定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ASA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Ⅱ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Ⅲ组(单纯全麻组,即对照组),每组各24例,在入室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进胸探查时(T3)、关胸时(T4)分别监测患者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空腹血糖(GLU)及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与T1相比,T2-T4时Ⅲ组在MAP、HR及Co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T2时间点开始,Ⅰ、Ⅱ组与Ⅲ组相比,Co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时间点Ⅰ组Cor水平相对Ⅱ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麻复合右关托咪定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其程度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相当,且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颈浅丛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4JD例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全麻;B组用颈浅丛阻滞复合全麻。记录围麻醉期MAP、HR及全麻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两组诱导前后MAP、HR无明显差异,但A组于切皮、切除腺瘤和拔管时MAP、HR显著高于B组(P〈0.05),全麻用药量A组明显多于B组(P〈0.05)。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和完全清醒时间,B组较A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全麻复合颈浅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高危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麻醉组(A组)与静脉麻醉组(B组)两组各25例,分别给予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OPLAC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T1)、喉罩插管时(T2)、喉罩插管后5min(T3)、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药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苏醒评分明显增加(P〈0.05),患者MAP、HR、Sp02的稳定性显著升高(P〈0.05),麻药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以减少麻药剂量,患者意识和呼吸功能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更适合高危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颈神经浅丛阻滞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喉罩全麻复合颈神经浅丛阻滞(Ⅰ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Ⅱ组),每组各100例。记录诱导前、诱导中、复苏HR、MAP,麻醉诱导时间、复苏时间、术中气道漏气、术中返流误吸、术中知晓、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不适、术后对诱导有痛苦记忆后的例数。结果Ⅰ组诱导、复苏HR、MAP的波动幅度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诱导、复苏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Ⅰ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不适、术后对诱导有痛苦记忆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1)。结论喉罩全麻复合阻滞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颈椎前路术中的应用优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0.
黄文 《微创医学》2002,21(4):430-432
目的比较观察临床手术中分别采用喉罩(第三代)+静吸复合全麻、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二种麻醉方法对患者麻醉诱导期用药量、HR、MAP、SpO2、ETCO2、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Ⅰ组为喉罩+静吸复合全麻,Ⅱ组为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观察记录麻醉诱导期用药情况,插管前后HR、MAP的变化,术前、术中SpO2、ETCO2的变化,术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Ⅰ组麻醉诱导期用药剂量明显少于Ⅱ组(P<0.05);Ⅰ组置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而Ⅱ组插管后HR、MAP显著高于插管前(P<0.01);Ⅰ、Ⅱ组术前、术中呼吸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发生并发症的例数,Ⅱ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P<0.01).结论临床手术中使用第三代喉罩+静吸复合全麻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好、用药少、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观察不同全麻复合硬膜外隙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30例择期手术病人分两组:I组为硬膜外用微泵注入芬太尼0.05-0.08mg.h^-1,全麻吸入0.6MAC地氟醚维持;Ⅱ组为硬膜外用2%利多卡因,全麻吸入0.6MAC异氟醚维持,监测麻醉诱导平衡后(T1),吸入麻醉药浓度达0.6MAC时(T2),硬膜外注药后(T3),切皮后(T4)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改变;两组用0.6MAC行麻醉维持下模糊辨听率,BIS和SEF-95值及PRST记分。结果:T2,T3,Ⅱ组MAP明显下降与T1比有显著差异(P<0.05)。T3时HR与T1时比有显著下降(P<0.05),而I组MAP,HR无明显改变(P>0.05),BIS,SEF-95两组诱导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模糊辨听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RST记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两种麻醉方法效果良好,深度适当,内隐记忆消失,而Ⅰ组比Ⅱ组的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黄波 《中外医疗》2009,28(34):54-54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食管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单纯全麻(GA)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GEA)2组,每组20例。GEA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G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分别监测2组插管即刻、术中各时点、拔管时的SBP、HR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用量的差异及术毕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结果GEA组与G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是目前用于食管癌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血压老年病人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血压调控作用。方法择期行LC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23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GA)组,每组119例。GEA组于诱导前取T9Ⅷ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3—4ml,确定有麻醉平面后诱导,两组全麻诱导用乙托醚酯0.2~0.3mg/kg,异丙酚1.5~2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和芬太尼2ug/kg静脉诱导。术中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吸入0.5%~2.5%异氟醚维持麻醉,GEA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硬膜外给予1.6%利多卡因6—8ml。监测并记录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SBP/DBP)。记录手术中两组的用药量、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拔管时间(min)、完全清醒时间(min)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GEA组病人苏醒快,拔管早,围手期生命体征平稳,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老年病人LC血压平稳,循环稳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喉罩组(P组)各30例。观察入室后(Tn)、插管前(T1)、插管后(T2)、插管后3min(T3)、切皮时(T4)、术中(T5)、拔管前(T6)、拔管后3min(T7)、拔管后10min(T8)各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间歇通气10min(T9)、30min(T10)、60min(T11)的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值压(Ppeak)、潮气量(Vr)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指标;记录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患者是否安静,有无呛咳、呕吐和喉痉挛,术后24h随访患者观察有无咽喉疼痛。结果两组T.与Tn时比较,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P组MAP和HR在R后恢复至Tn,T组R时MAP迅速升高、HR明显加快;P组在T2、T3、T6、T7 MAP均明显低于T组、HR慢于T组(P〈0.05)。两组Vr、MV、Ppeak、PETCO2在T9~T1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在98%以上。两组相比术毕安静拔管例数P组明显多于T组(P〈0.05),而不良反应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喉罩浅全麻应用于上腹部手术,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术后并发症更少,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阻滞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胸部手术时胸段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效应,并与单用全麻者进行比较。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和硬膜外阻滞组(B),每组20例。A组单行静吸复合全麻;B组先行硬膜外穿刺用药,阻滞效果确切后加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硬膜外阻滞完善后(T1)、诱导用药后(T2)、插管时(T3)、手术开始时(T4)、术中探查时(T5)、拔管时(T6)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变化。结果A组术中MAP、RPP明显增加(P〈0.05或P〈0.01),S-T段下移幅度也显著增大(P〈0.05);而B组术中MAP较稳定,HR、RPP显著降低(P〈0.05),S-T段下移幅度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静吸复合全麻加用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更能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且可降低心肌氧耗,改善供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静吸复合全麻加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胸科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观察胸科手术病人行胸部手术时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机体应激性的影响 .方法  6 4例肺叶、食道等胸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2例。Ⅰ组为静吸复合全麻加用胸段硬膜外阻滞 ,Ⅱ组为单纯静吸复合全麻。对两组病人在诱导前、诱导插管后、麻醉维持、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前、麻醉维持时两组的指标均较进手术室时显著降低 (P <0 .0 5 ) ;插管后、拔管时 ,Ⅱ组HR ,MAP显著升高 (P <0 .0 5 )。而Ⅰ组未见明显改变。组间比较显示 ,上述各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可明显降低胸部手术病人交感神经活性、交感 迷走神经均衡性和自主神经总张力并显著降低手术刺激性 ,利于机体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64例全麻气管内插管病人于全麻诱导前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组(B组),观察全麻诱导后及插管后1-10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变化。结果:诱导后及插管后A组病人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B组(P〈0.05);A组61.2%(21例)病例出现心动过速,B组为21.0%(7例),两者比较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心血管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根治术中临床应用的麻醉效果以及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乳癌患者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Ⅰ组, n=30)和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组(Ⅱ组,n=30),分别观察术中全麻用药量和监测术前,插管时,切皮,术中等30分钟以及术毕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Ⅱ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Ⅰ组(P<0.01。Ⅱ组插管时,切皮,术中及拔管时的MAP,HR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Ⅰ组插管时,切皮,术中及拔管时的MAP,HR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或增快(插管时与术前比P<0.01,切皮,术中及拔管时与术前比P<0.05)。Ⅱ组与Ⅰ组相应参数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少全麻用药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消除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发生及维持术后良好镇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42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和硬膜外组,每组21例,全麻组采用丙泊酚、司可林快速诱导插管后控制呼吸复合七氟醚吸入全麻,硬膜外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给予2%利多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10min(T1)、新生儿娩出即刻(T2)、术毕即刻(T3)的MAP和HR,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液量、硝酸甘油用量和术中麻黄素使用例数,同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结果两组他和T3时MAP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患者术中硝酸甘油用量无明显差异,而诱导至划皮时间、输液量和麻黄碱使用例数全麻组明显少于硬膜外组(P〈0.05或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用于妊高征剖宫产术都是可选择的安全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将患者随机分成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麻醉过程中监测HR、NBP等并分别于插管前(T0)、插入SLIPA喉罩或气管插管后3min(T1)、拔管前3min(T2)、拔管后3min(T3)、记录各时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值。结果气管插管组T2时MAP、HR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术后咽痛发生率高于喉罩组。结论全麻喉罩通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优于气管插管,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后恢复平稳,咽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