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廖军  徐普 《海南医学》2013,24(21):3197-3199
纳米珍珠层人工骨作为一种人工骨材料,与生物体骨组织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及骨传导作用.当纳米珍珠层人工骨被移植于骨缺损区时,能促进骨组织的骨生成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关于纳米珍珠层人工骨成骨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就人工骨材料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2.
陈建洪  唐倩  梁焕友  王萍  吴坚 《广东医学》2007,28(8):1218-1220
目的 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体内降解性.方法 制备犬胫骨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材料,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术后2,4,8,12 周取材,观察该材料的体内降解性及骨再生的效果.结果 材料植入体内2周已开始降解,12周时材料基本完全降解,光镜下及电镜下均未见材料颗粒的残留,骨缺损区新骨充填,骨再生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体内降解速度快,材料降解后为新生骨组织所替代.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依据仿生原理研究制备纳米相复合人工骨框架材料,探讨粘连剂聚乳酸以及不同胶原含量对材料的影响。方法控制有机无机比以及反应条件,将生物矿化原理以及分子问的自主装机制引入人工骨框架材料的合成,以有机物的组装体为模板去控制无机物的形成,得到纳米相胶原基/钙盐人工骨复合物。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机械性能,将性质稳定均一、降解行为可控的高分子材料左旋聚乳酸作为成型组分,制备出纳米相复合人工骨框架材料。材料制备完毕后,通过液体置换、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力学性能系统,对材料的结构、成分、性能进行检测评价。结果制备得到的纳米相复合框架材料,主要是胶原、碳酸化的钙的磷酸盐,其晶粒度较低,晶体极为细小,达到纳米量级,与天然骨类似;用复合左旋聚乳酸进行机械性能改进的材料为多孔状,孔隙率较高,机械性能可达到非承重骨的力学标准。通过对比得知,材料中胶原与无机钙盐的比例以及粘连剂的加入都会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且聚乳酸的分子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影响。结论仿生制备的纳米相复合人工骨框架材料,无论从结构还是性能上评价,都是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骨组织工程优选材料之一。本文所讨论的影响复合框架性能的各种因素,可以在今后的应用中作为材料改进或改善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纳米羟基磷灰石是自然骨的主要无机成分,但是由于其本身脆性大的特性,限制了其在骨组织修复中作用。因此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已成为当今骨修复材料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各种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对其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毒性与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毒性与细胞相容性相容性,从而为运用于骨缺损修复提供有关安全性的数据和资料.方法对新型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进行亚急毒性试验、抑菌试验、热原试验、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等试验.结果此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无毒,无抑菌作用,不引起溶血,不含致热原物质.结论此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傅婷  谷子芽  李颖  洪艳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2):153-155,159
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骨修复材料。但由于其脆性大、强度低,制约了快速发展。nHAp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在临床应用方面前景广阔。现就各种nHAp复合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赵玫 《医学综述》2012,18(9):1366-1369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骨修复材料,但由于其脆性大、强度低而限制了它在承力部位的应用。nHAP与其他材料复合可以提高材料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就各种nHAP复合支架的种类,以及nHAP复合材料与骨形态发生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来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种植人体后的骨修复效果,探讨该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仿生方法制备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并用于临床,通过影像学方法观察和评价病人骨创愈合情况。结果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成分与微结构上与天然骨类似,种植人体后患者无高热、渗出和免疫排斥反应,骨修复情况良好。结论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是优良的骨修复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合理人工骨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方法:应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并采用TEM、SEM、XRD等手段对材料晶相组成、微观结构、晶粒大小进行分析表征。结果:复合材料中的羟基磷灰石为类似于自然骨矿物相的弱结晶含碳酸纳米晶体,并均匀分散于有机相壳聚糖中。结论:该复合材料可作为骨组织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的晶体结构与天然骨和牙体硬组织的无机成分相似,其结合了生物材料和纳米材料的优点,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在临床已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纳米羟基磷灰石性能及其制备方法研究的深入,探究NHA优于传统口腔材料的卓越性能,使得它在口腔医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分别介绍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用于外科疾病所造成的骨缺损及骨折区域,达到骨结合的作用;可制作再矿化液预防或阻止早期龋,作为充填材料的无机填料,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吸收根尖区渗出物及减少微渗漏的作用,可作为根充材料,用于治疗根尖周病;在牙周方面,可用于牙周细胞的再生以及替代骨粉植入牙周骨缺损区;作为种植体表面涂层,可促进骨结合的形成或用于种植体与骨间缺损区的填补。  相似文献   

11.
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是影响种植体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研制理想的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目前植骨材料很多,如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替代材料、组织工程化骨,每种材料各有利弊。而利用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将多个材料进行复合,制作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骨引导性、骨诱导性、可吸收性及强度的人工复合材料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骨折是全身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患者的17%。桡骨远端骨折后经常发生移位、畸形愈合,对腕关节功能产生影响,并出现疼痛、旋转受限、握力降低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外锁定加压钢板广泛运用于桡骨远端关节内与不稳定性骨折治疗,并取  相似文献   

13.
苏荣玉 《医学综述》2011,17(2):247-248
颌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口腔颌面外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寻求理想的人工骨替代材料修复骨缺损已成为医学和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硫酸钙人工骨作为植骨材料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的历史,其生物相容性好,能完全降解,对周围组织没有异物刺激作用,能够注射入骨缺损处,原位固化,适应骨缺损进行塑形,被视为最有前途的骨移植替代材料之一。现就硫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即刻种植修复术是目前牙种植术中较常见而又热门的选择,它减少了手术的次数,缩短了疗程,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即刻种植修复术的适应证相对更为严格,特别是对牙槽骨骨量的要求.而大多数患者都存在着不同形式、不同种类的骨缺损,如何修复骨缺损是如今研究的重点.故本文将从即刻种植骨缺损的类型、即刻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和植骨材料的应用、骨缺损剩余骨壁对其修复的影响3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体肌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作为bBMP载体及释放系统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 骨能力。方法:复合材料及自体骨分别移植于成年新西兰兔桡肌基准大小骨制损,术后不同时期进行X线、组织形态学ECT,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复合材料修复骨制损的方式及能力。结果:复合材料修复成年新西兰兔桡骨基准大小骨制损;复合材料和新鲜自体骨移植相比,修复程度及愈合过程及成骨方式相同。结论:异体骨基质明胶颗粒、骨水泥是bBMP的  相似文献   

16.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下对物质进行制备、研究和工业化,以及利用纳米尺度物质进行交叉研究和工业化的综合性研究体系。本文对利用纳米技术发展分子工程,包括纳米生物分子机器人和纳米信息处理系统,研究生物大分子,研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药物载体,发展诊断与监测技术熏以及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综述,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on,BMG)结合生物性骨载体(biological bone carrier,BBC)修复长段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选日本大耳白兔30只,经手术锯除方法制成左侧桡骨中上段20mm骨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对照组及空白组.实验组植入BBC及细条状BMG62mg,BMG置于管状BBC四周.对照组植入20mm长的管状深低温冰冻保存的同种异体骨段.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2周、4周、8周及12周摄X线片观察各组不同时期骨痂生长情况及植入材料的成骨愈合情况.手术后8周、12周处死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各5只,进行大体形态学观察,结合X片表现了解骨愈合情况.结果 X线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有呈云雾状骨痂生长,BBC周围也见片状的云雾形骨痂.术后4周,植入材料界面及周围骨痂生长活跃,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已模糊.术后8、12周植入材料已同宿主骨融合在一起,界面间隙消失,骨痂开始吸收减少、密度降低.对照组术后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接触面仅见淡的云雾状骨痂生长,界面清楚,植入材料周围未见骨痂生长.术后4周,植入材料界面周围骨痂生长活跃,界面模糊.术后8、12周植入材料与宿主骨融合在一起,界面消失,骨痂吸收减少,密度降低接近宿主骨.空白组术后4、8、12周拍摄X片,骨缺损两端断面只见少量三角形骨痂生长,骨缺损未能愈合.大体形态学观察:实验组术后8周及12周的大体标本可见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界面紧密连接,周围有大量骨痂包绕.植入材料段施加成角应力,界面无松动或移位.对照组术后8周及12周的大体标本可见植入材料与宿主骨界面融合成一整体,植入材料颜色与宿主骨颜色基本一致.施予应力,界面未见松动或移位.空白组术后12周的大体标本缺损区仅见肉芽组织填充,缺损明显存在.结论 生物性骨载体具有抗原性低、组织相容性好、有适宜的孔径及孔隙率.BBC结合BMG作为材料在修复长段骨缺损时,能发挥传导成骨及诱导成骨的双重作用,修复效果满意,可作为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新型材料.  相似文献   

18.
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 nHAp)是人体骨、牙无机组成的主要成分,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亲和性,可诱导骨组织再生,已广泛应用于骨缺损修复与替代等骨组织工程领域。由于其组成中含有能通过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途径进行置换的钙、磷等元素,植入体内后可部分或全部被人体组织吸收和取代,能很好地辅助骨的生长,是一种理想的骨修复材料。然而,传统的nHAp陶瓷材料具有一定的脆性且体内降解性差。此外,由于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表面能大,易发生团聚,导致材料的稳定性差,植入体内后力学强度衰减快,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通过负载相关生长因子、蛋白和多肽等活性分子,可有效提高单纯nHAp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从而使其更符合骨修复材料的生物学要求。但传统的物理或化学修饰方法步骤繁琐,修饰过程可导致nHAp生物活性受到干扰。近年来,直接利用生物大分子或者微生物活体自身的分子识别和自组装能力来制备纳米材料的仿生合成方法不仅简单,且合成的纳米材料性质稳定。对于nHAp而言,因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及理化性能,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可利用其与生物分子之间的亲和性,通过仿生合成的方法制得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nHAp。仿生合成nHAp有望成为主流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分析和归纳不同nHAp材料的仿生合成过程及其特性,对进一步开发机械、生物学等性能更优的骨缺损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综述了基于不同生物分子模板,仿生合成nHAp的方法,并进一步讨论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新一代骨修复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绿色荧光蛋白( GFP)标记结合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 SEM/EDS)技术对组织工程骨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生物矿化进行观测,以评价脱钙骨( DBM )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生物性能。方法用重组腺病毒介导GFP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进行示踪标记,细胞与DBM复合经成骨诱导后,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对细胞生长情况进行即时观察,结合SEM/EDS技术,观测组织工程骨的表面微观形貌和生物矿化。结果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见细胞在DBM支架上能较好的黏附、重叠生长和增殖,体外培养至14 d 时,细胞内 GFP 有较高水平瞬时表达。SEM见DBM呈疏松多孔结构,孔隙直径为300~600μm,孔隙率达90%。 SEM下观察组织工程骨,见细胞在DBM网孔内表面贴壁生长,分泌基质旺盛,并可见粗糙的生物矿化物覆盖支架。 EDS显示其表面为钙、磷沉积物,其钙磷比( Ca/P)为1.46。结论 DBM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有非常好的生物性能,GFP标记结合SEM/EDS技术可以作为DBM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较好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20.
骨组织工程中的支架材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支架材料与许多可降解材料一起也在进行研究和探讨.该文对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优缺点和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