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新的分型标准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新的分型标准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食管远端癌、贲门癌、近端胃癌病人资料,采用新的分型标准对其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203例病人中,食管远端腺癌29例(Ⅰ型),真性贲门癌80例(Ⅱ型),贲门下胃癌94例(Ⅲ型).3型肿瘤术后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Ⅰ型34%,Ⅱ型27.5%,Ⅲ型24.5%(P<0.05).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34.5%和33.3%,3型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3型食管胃连接部腺癌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目前对它们的确切关系仍不清楚.TNM分期、手术切除的完整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预后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腺癌Siewert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16例食管胃交界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预后随访进行研究,利用Siewert分型方法进行分型。结果:按照Siewert分型,此组病例食管远端腺癌7例(Ⅰ型),真性贲门癌134例(Ⅱ型),贲门下胃癌75例(Ⅲ型)。分型病例以Ⅱ型(62.1%)多见,而Ⅰ型(3.2%)少见;三型病变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65.7%和60.0%;三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多见于60岁左右老年人,以男性多见。Ⅱ、Ⅲ型晚期病人明显增多;三型病人组织学分型均以管状腺癌最常见,病理学分级Ⅰ级少见,Ⅱ和Ⅲ级常见;三型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基本相当。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按照Siewert分型分为三型,以Ⅱ和Ⅲ型多见,Ⅰ型少见,Ⅱ型和Ⅲ型病人基本情况相似,与Ⅰ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薛信乐  韩大力 《河北医学》2014,(8):1281-1284
目的:探究不同分型食管癌交界部腺癌(AEG)患者术后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以我院2007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58例食管癌胃交界部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经上腹、左胸入路淋巴清扫术,术后对各分型淋巴结转移的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予以探讨。结果:158例患者术中共清扫淋巴结2449枚,平均每例清扫15.5枚,其中证实有105例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总数转移度711枚,转移度为29.0%,其中胸下段食管旁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以SiewertⅠ型患者为主。AEG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否在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EG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和病理分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Siewert分型,Ⅰ型、Ⅱ型的AEG患者均可选择经上腹左胸两切口,而Ⅲ型AEG患者则可选择单一经腹切口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下胸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下胸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期间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255例,其中经左胸入路手术81例,经腹手术174例,所有患者均行胃周淋巴结及下胸部淋巴结清扫。选取年龄、性别、Siewert分型、Borrmman分型、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食管侵犯长度、肿瘤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临床特征因素,分析其与下胸部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2例(79.2%)患者存在胃周淋巴结转移,其中19例(7.5%)同时伴随下胸部淋巴结转移。与非下胸部淋巴转移组(n=236)相比,下胸部淋巴结转移组(n=19)具有食管侵犯长度更长、TNM分期更晚的特点(P<0.05),同时两组在Siewert分型方面也有统计学意义。下胸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侵犯长度及肿瘤TNM分期对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OR分别为:30.1、17.3。结论:AEG的下胸部淋巴结转移率低,其转移与否同肿瘤的Siewert分型、食管侵犯长度、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不同手术路径患者的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病理资料,其中经胸手术路径19例,经腹路径33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Siewert分型、胃切除范围、肿瘤浸润深度、脉管癌栓、神经侵犯、TNM分期、肿瘤大小、切缘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结果: 经胸组与经腹组在年龄、性别、Siewert分型、浸润深度、脉管癌栓、神经侵犯和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总数、淋巴结阳性数、小弯侧淋巴结总数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胸组行近端胃切除术为94.7%(18例),明显高于经腹组12.1%(4例)。与经腹组比较,经胸组肿瘤直径更大,上切缘距离更长,但下切缘距离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经胸路径手术比较,经腹路径手术在肿瘤R0切除和淋巴结清扫上无差别,但手术损伤小,可作为SiewertⅡ/Ⅲ型AEG治疗的首选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6.
背景 全球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有关机器人辅助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报道较少.了解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目的 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疗效,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二科2014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111例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机器人组50例,腹腔镜组61例.分析两组患者生存情况,应用Cox回归模型对远期疗效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手术时间更长[(231.7?±43.2)?min?vs?(192.1?±?44.0)?min,P<0.001],但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更短[(7.1?±?1.4)?d?vs?(8.5?±?2.9)?d,P=0.001].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失血量、肿瘤距远端切缘距离、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1%和65.4%,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9.5%和7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Siewert分型(HR:2.605,95%?CI:1.805~6.255)、T分期(HR:3.075,95%?CI:1.408~6.714)、N分期(HR:2.060,95%?CI:1.206~4.303)、手术切缘(HR:4.258,95%?CI:1.245~14.562)与患者无病生存期独立关联.年龄(HR:4.178,95%?CI:1.394~12.524)、TNM分期(HR:2.568,95%?CI:1.009~6.539)、肿瘤大小(HR:3.504,95%?CI:1.254~9.791)与患者总生存独立关联.结论 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相近,临床医生应结合影响患者术后远期疗效的危险因素开展诊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陈兵  刘稢  徐阿曼 《安徽医学》2014,(5):562-565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确诊为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181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组1、3、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83.4%,55.2%,30.9%。通过分析得出3种AEG分型患者术后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侵犯胃壁神经及临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患者预后与不同Siewert分型及性别无明显相关,与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是否侵犯胃壁神经及临床TNM分期存在相关,其中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AEG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138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不同Siewert分型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2006年食管胃结合部肿瘤138例手术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将138例病例参照Siewert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38例中AEG Ⅰ型10例,AEG Ⅱ型20例, AEGⅢ型108例,三种类型AEG预后存在明显差别,不同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明显不同,脾切除的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改善,并发症增加。结论:三种类型的AEG预后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其5年生存率亦不同,根据AEG分型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可以改善预后;脾脏切除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保留脾脏的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但要确保做到肿瘤的根治切除和严格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增强MRI检查对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76例患者影像学资料.由2位主治医师通过盲法对增强CT及增强MRI图像进行病灶测量及诊断,采用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76例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行影像学检查,仅行增强CT检查27例,仅行增强MRI检查9例,同时行增强CT及增强MRI检查(间隔1 d)40例,获得术前增强CT检查图像67例,术前增强MRI图像49例.行增强CT检查的67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SiewertⅡ型35例、SiewertⅢ型32例,诊断正确56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中等(Kappa值=0.672).行增强MRI检查的4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SiewertⅡ型27例、SiewertⅢ型22例,诊断正确44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91).术前增强MRI检查提示的阳性转移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性欠佳(Kappa值=0.115),增强CT检查提示的阳性转移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结果无一致性(Kappa值=-0.129).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增强MRI检查提示阳性转移淋巴结分组区域的准确率为59.2%(29/49),高于增强CT检查的41.8%(28/67).结论 术前增强MRI检查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Siewert分型、阳性转移淋巴结分组区域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增强CT检查,可为临床治疗方法、手术路径的选择及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有利证据.  相似文献   

10.
<正>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指肿瘤中心处于食管胃结合部(EGJ)上下50mm范围以内并且侵犯EGJ的腺癌。根据Siewert分型分为:Ⅰ型,肿瘤中心位于EGJ上方10~50 mm,且肿瘤侵犯EGJ;Ⅱ型,肿瘤中心位于EGJ上方10 mm至下方20 mm,且肿瘤侵犯EGJ;Ⅲ型,肿瘤中心位于EGJ下方20~50 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胃食管交界部腺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分析,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其中23例为随访证实已出现复发转移)经病理证实的胃食管交界部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TLR4蛋白的表达;采用CD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TLR4蛋白的表达?MVD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主要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LR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9.8%,其中A组(复发转移组)TLR4蛋白阳性率为82.6%,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55.0%,P < 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79.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0.0%,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者的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82.8%),明显高于Ⅰ+Ⅱ期者(42.9%,P < 0.01)?TLR4蛋白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08)?结论:TLR4的高表达与胃食管交界部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能与TLR4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比较采取不同肿瘤分期方法对预后评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70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3种不同的肿瘤分期方法对胃癌独立预后因素的影响。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术前血色素、血CEA、血CA199、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输血、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N分期)、远处转移情况(M分期)、TNM分期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当采用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情况来表示肿瘤分期时,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远处转移情况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当采用简单的TNM分期(Ⅰ、Ⅱ、Ⅲ、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简单TNM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时间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当采用细致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ⅢC、Ⅳ期)来表示肿瘤分期时,仅细致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分期是影响胃癌手术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细致的TNM分期更有助于对胃癌手术患者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腹腔镜手术的112例Ⅱ、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患者45例(LAPG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患者67例(LATG组)。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肿瘤大小、肿瘤距上切缘距离、TNM分期、近期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TG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22.9±6.7)枚,较LAPG组(19.7±4.6)枚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PG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40.0%),远较LAPG组(3.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均是可行和安全的,考虑到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生存质量,建议尽量选择LATG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BC)的分子分型与临床分期、治疗的关系。方法:收集乳腺黏液腺癌病例资料66例,回顾性分析其分子分型和临床表现、病理分型分期、治疗方法、预后的关系。结果:66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1例男性,65例女性,年龄34~80岁,中位年龄50岁;分子分型 Luminal A 型44例,Luminal B型15例,三阴型5例,Her-2过表达型2例;病理分型单纯型40例,混合型26例;TNM分期Ⅰ期患者18例,Ⅱ期患者32例,Ⅲ期患者16例;66例患者均手术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单纯乳房切除术2例,保乳手术4例。35例SLN活检,其中4例有 SLN 转移,后做腋窝淋巴结清扫,20例直接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未出现淋巴结转移。57例患者接受辅助化疗,25例行放射治疗。随访6月~8年,死亡7例,其余均无瘤存活。Luminal A 型较 Luminal B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临床分期Ⅲ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 型较三阴型黏液腺癌肿块大小≤5 cm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月经情况、自发现肿块至就诊的时间、病理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晚,病理类型以单纯型为主,分子分型 Luminal A型为主。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中分子分型Luminal A型患者预后较好,对不同分型的黏液腺癌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对疾病控制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组织中HER-2、MDR-1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162例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组织中HER-2、MDR-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组织中 HER-2、MDR-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6%(35/162)和59.2%(96/162)。 HER-2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在肿瘤大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1在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分化、临床分期以及肿瘤大小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在肿瘤淋巴结有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和MDR-1两者之间在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HER-2、MDR-1参与胃食管连接部腺癌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伟国  安伟德  陈更  胡祥 《重庆医学》2013,(30):3619-3621
目的研究清扫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并分析其转移情况,探讨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2年3月12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清扫14v组淋巴结的患者资料。结果胃下部癌患者检出176枚14v组淋巴结,29枚发生转移;TNM分期Ⅳ期5例、ⅢC期7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50.0%、33.3%;BorrmannⅣ型4例、Ⅲ型11例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分别为80.0%、30.6%,高于Ⅰ、Ⅱ型病例(P<0.05)。发生14v组淋巴结转移病例中15例侵透浆膜(83.3%),侵犯周围器官。14v组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为7.7%。结论肿瘤位置、分期、Borrmann分型、侵犯周围组织与第l4v组淋巴结的转移有一定关系;分期较晚患者行14v组淋巴结清扫难以获得较满意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尼珍  李甘地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3):86-88,169
目的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贲门腺癌与贲门下腺癌、食管下段腺癌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经病理明确诊断为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204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结果贲门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84.8%,食管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87.3%,贲门下腺癌淋巴结转移率为69.0%,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贲门腺癌、食管腺癌、贲门下腺癌患者根治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25.0%、42.9%、52.9%。结论 AEG预后均较差,术后预后主要受肿瘤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影响。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近年来在东西方国家发病率均明显增加,其发生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等多种因素有关.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进展期AEG的有效治疗手段,但SiewertⅡ/Ⅲ型AEG切除范围、淋巴清扫及微创技术应用尚存在争议.局限于黏膜内的早期AEG可以行内镜下治疗,腹腔镜技术在早期远端胃癌中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及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微创技术应用于进展期AEG其安全性及长期预后尚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多数研究认为对于Ⅱ/Ⅲ型AEG,手术方式和入路并不影响患者长期预后,而TNM分期、辅助及新辅助治疗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是影响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MR增强检查对于Siewert II/II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前在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Siewert II/II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患者80人,经剔除后入组77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7人,平均年龄65.5±8.8岁,中位年龄68岁。术前一周内行影像学检查,只行CT增强检查28人,只行MR增强检查9人,同时行CT及MR增强检查(间隔1天)40人,获得术前CT增强检查图像67例,术前MR增强图像49例。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生盲法分别对CT增强及MR增强图像,进行测量及诊断,对照两种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类比两种检查,评估术前MR增强对于Siewert II/II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行MR增强检查的4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Siewert II型27例,Siewert III型22例,诊断正确44例;Kappa=0.791,P<0.001,MR增强检查与病理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行CT增强检查的67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中,Siewert II型35例,Siewert III型32例,诊断正确56例;Kappa=0.672,P<0.001,CT增强检查与病理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比可见,MR增强检查术前诊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Siewert分型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比CT检查更高。关于淋巴结转移的N分期,术前MR增强检查提示的阳性转移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Kappa=0.115,P<0.001,一致性欠佳;CT增强检查提示的阳性转移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Kappa=-0.129,P<0.001,基本无一致性。但其中MR增强检查提示阳性转移淋巴结的分组区域结果与病理结果准确率为61.70%(29/47),高于CT增强检查40.58%(28/69)。结论:以病理结果为标准,术前MR增强检查相较于CT增强检查,Siewert分型结果的一致性更高;虽然对于术前N分期,CT增强检查与病理结果无一致性,MR增强检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差;但MR检查提示的阳性转移淋巴结分组区域的准确性高于CT增强检查。故而,MR增强检查对于Siewert II/III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术前评估,可为临床治疗方法、手术路径的选择及淋巴结清扫范围,较CT增强检查可提供更有利的证据,具有一定的术前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