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附30例报告)涂世杰,梁坚,代晓东广州铁路局中心医院510080我院自1973至1992年,因膀胱癌作全膀胱切除43例,其中回肠膀胱术30例,占同期尿流改道术的(30/43)70%,是我院最常用的尿流改道方法。现将30例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癌的疗效尿流改道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7年膀胱癌行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28例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5年,5年生存率58.8%,大部分患者对正位可控肠代膀胱控尿满意。结论膀胱切除并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对部分浸润性膀胱癌可选择地采用保留膀胱手术;正位可控回肠膀胱术是最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3.
周密  刘锋  王帅 《浙江医学》2017,39(12):1002-1004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8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密度是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结合淋巴结扩大清扫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较好,TNM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淋巴结密度与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根治性膀胱全切是治疗复发性、多发性及浸润性膀胱癌最有效的方法,尿流改道和膀胱重建一直是膀胱全切的重要课题。2004年1月~2008年6月我院对7例膀胱癌患者采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W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尿流改道方式影响,可控性或非可控性尿流改道后患者不能自主排尿,生活质量差;而肠道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可自主排尿,生活质量改善,但存在排空不良和控尿不全等问题。我科2000~2006年5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原位回肠膀胱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治性膀胱切除及输尿管回肠吻合的方法相同。研究组术后尿流改道采用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尿流改道术。观察两组患者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盆腔引流液量及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回肠段坏死、肾积水及造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84±3.1)min、(2.89±1.3)d,均少于对照组(t=20.56,2.04;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53%,亦低于对照组的46.51%(X^2=5.49,P〈0.05)。结论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较传统回肠膀胱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7.
黄婷  毛思纯  严樱菊  沈玲 《浙江医学》2022,44(10):1118-1120,1124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尿流改道术后夫妻支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输尿管皮层造口术或回肠代膀胱术的142例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夫妻间癌症相关沟通量表(CRCP)评估夫妻支持现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MIBC尿流改道术后夫妻支持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MIBC尿流改道术后患者CRCP总分为(16.77±5.46)分,提示中度异常。医保类型、尿流改道时间、社会支持量表总分、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总分是影响MIBC尿流改道术后夫妻支持现状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MIBC尿流改道术后夫妻支持现状存在中度异常,医保类型、尿流改道时间、社会支持量表总分、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总分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较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在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3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患者,共147例,评估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状态,量化为营养风险筛查工具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评分。根据Clavien-Dindo 评分系统判定术后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70岁的患者处于高营养风险的比例更高(P=0.023);存在营养风险的63例患者中,有39例(61.90%)术后至少发生了一种并发症,高于无营养风险的患者(29/84,34.52%,P=0.001);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是无营养风险患者的3.128倍(OR=3.128,95%CI 1.538~6.361,P=0.002);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较无营养风险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更长[(12.9±5.7) d vs. (10.4±4.3) d, P=0.003]。结论:≥70岁的患者较<70岁的患者更易存在营养风险,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在全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早期术后小肠梗阻(EPSBO)发生率的潜在因素.方法 1996年1月~2005年1月,因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171例,多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EPSBO发生率的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未输血的OR值为6.470,95%CI:1.394~30.021,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素如:性别、年龄、术式、手术时间、腹腔内应用防粘连剂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统计学显示,术中未输血是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EPSBO发生率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术式、手术时间等不是影响EPSBO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内应用防粘连剂未显示出对EPSBO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94年起,我院对膀胱癌术后尿流改道者使用“康复宝”二件装猪油膏集尿袋(上海施贵宝公司出品),效果良好,术后护理方便,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42—83岁,平均65.7岁。因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5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5例。手术结束时医生即将猪油膏胶片(附图回)按回肠或输尿管造瘘口大小剪好后贴于造瘘口,置回肠引流皮管、输尿管支架管于开口袋(附图2),揿合胶片、开口袋上的胶环,开口袋另接集尿袋引流。术后每天观察造瘘口血供,记录引流袋尿量,清洁、冲洗开口袋及造瘘口上回肠分泌…  相似文献   

11.
survivin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检测尿液中survivin对筛查膀胱癌的作用及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对10例膀胱癌患者(试验一组)晨尿和41例膀胱癌患者(试验二组)术后病理组织,分别以10例非肿瘤疾病患者(对照一组)和7例膀胱良性病变患者(对照二组)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尿液中survivin,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组织中survivin,比较试验一组和对照一组尿survivin浓度,分析两试验组尿survivin和膀胱癌组织中survivin相关性。结果:试验一组患者尿survivin浓度与对照一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试验组患者尿survivin浓度和病理组织survivin免疫标记强度呈正相关(r=0.97,P〈0.01);试验二组膀胱癌病理标本survivin标记强度与对照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分期、不同分级和不同复发时间的膀胱癌患者癌组织survivin标记强度不同(P〈0.05);膀胱肿瘤临床床特征与组织survivin表达分析提示,肿瘤分期、分级和癌组织survivin表达量是预测患者复发的指标(P〈0.05)。结论:①检测尿survivin很可能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无创、简便的膀胱癌群体筛查方法和术后随访检查方法。②组织中survivin表达量与膀胱癌分期、分级和复发相关,是预测膀胱癌复发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LRC)后原位回肠新膀胱(IN)与输尿管皮肤造口(CU)两种尿流改道方式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为尿流改道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行LRC及尿流改道的男性膀胱癌病人61例。根据尿流改道方式不同分为IN组(15例)和CU组(46例)。比较病人近期(3个月内)和远期(3个月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IN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U组(P < 0.01),IN组病人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U组(P < 0.01),2组病人远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CU组(P < 0.01),其中,CU组≥70岁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 < 70岁组(P < 0.01)。结论行IN术病人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生活质量高,但对于高龄病人,CU仍为可选择的手术方式。临床中应根据病人的意愿和病情选择合适尿流改道方式,并关注病人的心理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后的尿流改道手术方式很多[1] ,主要可分为 3类 :①正位排尿的新膀胱术 (代膀胱术 ) ,如正位回肠新膀胱术 ;②不可控性尿流改道 ,如输尿管腹壁造口、Bricker膀胱术 ;③可控性尿流改道 ,如可控性回盲肠膀胱术。1991-2 0 0 2年我们对本院 43例患者分别施行了输尿管腹壁造口、Bricker膀胱术、可控性回盲肠膀胱术、正位回肠新膀胱术。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43例 ,男性 3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62~ 78岁 ,平均61 1岁。 43例均为膀胱癌患者 ,参照手术学均有全膀胱切除手术适应证。其中移行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与传统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比较,评价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2例(A组)及开放性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35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新膀胱功能、肿瘤治疗效果.结果 A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 B组(P<0.05 或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 );而两组的手术时间、新膀胱容量、膀胱内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全切除尿流改道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根治陛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术式的选择标准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2年11月在该院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患者70例,行回肠膀胱术39例,行回肠新膀胱术31例,分析两种尿流改道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结果70例围手术期无死亡,回肠膀胱术后见并发症7例,回肠新膀胱术后见并发症6例。术后复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生活质量高于非可控性尿流改道术患者,但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尿流改道术,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早期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6例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肠膀胱术作为回肠膀胱组,40例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作为新膀胱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分析2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90 d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回肠膀胱组手术时间为(298.86±31.7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5.34±5.18)d,与新膀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90 d内返院率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轻中度、重度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C术后两种尿流改道方式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荐的膀胱替代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2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从2003年05月至2009年12月间126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患者(其中行回肠膀胱术45 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81 例)的临床资料、手术近、远期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回肠膀胱术组的尿瘘、不全肠梗阻、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对上尿路的损害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肠膀胱术与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都是较好的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但回肠膀胱术因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应为高龄及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2002年我国膀胱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男性为3.8/10万,女性为1.4/10万。根治性膀胱切除并尿流改道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1-4],有统计膀胱全切同时行原位膀胱替代的围手术期死亡率约为1%~3%。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是近几年广泛应用的尿道改流术式,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查新,目前国内外数据库可见膀胱癌回肠原位新膀胱尿流动力学的研究文献,但其中关于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需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膀胱术的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根治性膀胱切除及输尿管回肠吻合的方法相同。研究组术后尿流改道采用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尿流改道术。观察两组患者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盆腔引流液量及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回肠段坏死、肾积水及造口疝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尿流改道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84±3.1)min(、2.89±1.3)d,均少于对照组(t=20.56,2.04;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53%,亦低于对照组的46.51%(χ2=5.49,P<0.05)。结论侧腹壁腹膜外建立通道回肠膀胱术较传统回肠膀胱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加Bricker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76例多发性、复发或浸润性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用Bricker术作尿流改道。术中用粘膜下隧道法作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术,以抗尿液逆流;将回肠膀胱近端及输尿管固定于腹膜外,以防腹腔感染。结果:主要并发症有直肠损伤1例、肠梗阻3例、回肠膀胱坏死2例、尿漏2例。结论:Bricker术是全膀胱切除后作尿流改道较安全、应用较广泛的术式,准确把握手术关键步骤,是预防Bricker术并发症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