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 取40 只兔并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血栓通组及蛴螬组。除空白组外,其余3 组采用光化学动力 法复制RVO 动物模型,于给药后7、14 及28 d 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于给药后1、3、7、14 及28 d 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68(CD68)的表达。结果 FFA 检查显示,模型组给药7 d 后,中央静脉荧光渗漏、出血,出现无灌注区;复方血栓通组与蛴螬组出现无灌注区,但渗漏、出血较模型 组少;给药28 d 后,模型组渗漏、出血的静脉周围无灌注区面积增大,并出现新生血管;复方血栓通组渗 漏、出血明显减少;蛴螬组渗漏、出血基本吸收。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给药后7、14 及28 d 的 无灌注区与视盘面积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各模型组CD68 表 达增加,复方血栓通和蛴螬提取物都使CD68 的阳性表达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蛴螬组CD68 表达减弱 得更快。复方血栓通组、蛴螬组与模型组3、7、14 及28 d CD68 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复方血栓通与蛴螬提取物均不同程度抑制视网膜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蛴螬提取物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说明其比单纯的活血化瘀药能更快地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蛴螬提取物对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ET-1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取健康兔36只,每组9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栓通组、蛴螬组4组.采用波长532 nm的Nd:YAG激光光凝法建立RVO模型,连续灌胃给药,实验后7、14、21 d分别处死兔取材,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ET-1表达活性,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蛴螬组7、14、21 d与模型组比较,ET-1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蛴螬组与血栓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蛴螬组与空白组比较,7、14 d的ET-1表达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 d时的ET-1表达活性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结论 蛴螬能够明显降低兔RVO模型ET-1表达,抗血栓形成,改善RVO后视网膜局部微循环,减轻缺血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兔耳创面形成至瘢痕形成不同时期YAP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YAP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新西兰成年大耳白兔10只分为A、B组,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在建模后第14、30、60 d,取下模型包括兔耳软骨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YAP蛋白的表达。结果:1B组在各时间点上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颗粒数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30 d在YAP蛋白阳性颗粒数、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14 d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0 d在YAP蛋白阳性颗粒数、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30 d的表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B组30 d在YAP蛋白阳性颗粒数、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值均高于14 d的表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60 d在YAP蛋白阳性颗粒数、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值均低于30 d的表达,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瘢痕表皮细胞中YAP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成纤维细胞细胞质与细胞核均可见YAP蛋白的表达,但在瘢痕增生期间主要表达于细胞核;2YAP蛋白的表达与创面面积大小呈正相关;3YAP蛋白不是持续贯穿表达于创面愈合至瘢痕退缩期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双丹明目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VEGF-a、VEGF-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正常组)、B(模型组)、C(双丹明目组)、D(阳性对照组)4组,每组10只20眼。将B、C、D三组实验大鼠采用STZ(以50 mg/kg的剂量)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造模1周后开始连续灌胃用药,灌胃后4周、8周,分别处死一半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VEGF-a、VEGF-b的表达。结果成模后用药第4周、8周,模型组、双丹明目组、阳性对照组视网膜中VEGF-a、VEGF-b蛋白表达平均灰度值均低于正常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正常组,其中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丹明目组、阳性对照组VEGF-a、VEGF-b表达的平均灰度值均高于模型组、平均光密度值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双丹明目胶囊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中VEGF-a、VEGF-b表达的平均灰度值、降低其平均光密度值,表明双丹明目胶囊能明显降低VEGF-a、VEGF-b在视网膜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蛴螬提取物对大鼠光损伤视网膜变性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驻景丸组、蛴螬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动物,16只眼。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建立光损伤视网膜变性模型,分组给药3周后取材做NF-κB免疫组化检测,计算机系统图像分析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蛴螬中、高剂量组的NF-κB积分光密度和核转位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蛴螬通过增加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细胞凋亡死亡受体信号通路来发挥保护视网膜作用。  相似文献   

6.
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眼视网膜VEGF表达及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视网膜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视网膜的电生理学改变,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封闭兔眼视网膜静脉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3周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ERG)。结果: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眼的缺血视网膜及新生血管组织中VEGF不同程度表达增强,FERG鄄b波的振幅明显下降,P<0.01,VEGF表达的改变与FERG鄄b波的振幅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①RVO的电生理改变表明视网膜功能改变主要位于视网膜中央血管供应区域,即内核层到神经纤维层;②VEGF在RVO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参与机制;③RVO的电生理学指标和VEGF表达的改变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法之散血明目片对抗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veinocclusion,RVO)后视网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作用机制 ,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 40只家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 0只兔 2 0只眼 ,采用光化学法建立RVO模型 ,4组分别给药 ,A组健康空白组 ,B、C、D组造模后分别以生理盐水、血塞通片混悬液、散血明目片混悬液灌胃。实验后第 7、2 1d处死家兔 ,取出视网膜 ,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检测视网膜中VEGF浓度 ,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结果 60只眼成功建立了RVO模型 ,散血明目片治疗组 (D组 )兔视网膜VEGF的浓度 7d、2 1d时明显低于B、C组 ,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D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病理变化均轻于B、C组。结论散血明目片能有效的对抗RVO后视网膜中VEGF的影响 ,保护视网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万寿菊提取物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影响.方法:SD大鼠 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万寿菊提取物低剂量 组与高剂量组,各 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 3组大鼠均缝成开睑,采用日光灯照射,照光强度 (3000±100)Lux,持续 12h.光照射完毕后立即拆除缝线送回暗环境饲养笼中饲养 12h,再重复以上 过程,连续 3次,光照射时间总计 36h,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各组在光照前充分暗适应 36h,暗 适应前万寿菊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给药,1天 1次,直至光照后 7天.实验结束,处死大 鼠,检测视网膜细胞中 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光照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 Caspase-3阳性物质弥漫分布,含量增多.其面积、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和平均黑度均高于正 常对照组(P<0.05),而万寿菊低剂量治疗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浆中 Caspase-3阳性物质减少明显,四项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治疗组阳性物质减少不明显.结论:万寿菊提取物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有修复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 Caspase-3的表达,从而拮抗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阿米卡星(amikaein,Amk)诱导的大鼠耳蜗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GN)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mk(450mg/kg·d×14d)损伤组和Amk加EGCG(50mg/kg·d×14d)保护组。各组动物均经深度麻醉后,半身灌注固定处死,取右侧耳蜗标本固定、脱钙、石蜡轴位包埋、轴位切片,近中轴位切片行iNOS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检测耳蜗SGN表达情况,并通过切片图像分析进行半定量处理比较。站杲对照组SGN胞浆及细胞核基本上不着色(SGN iNOS染色平均灰度值为111.04±3.15),损伤组SGN部分神经元胞浆内有棕黄色或黄色颗粒或斑片(SGN iNOS染色平均灰度值为90.32±5.26),保护组胞浆及细胞核无明显着色(SGN iNOS染色平均灰度值为109.35±4.89),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损伤组与对照组、损伤组与保护组之间的SGN iNOS染色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NOS参与Amk耳中毒时耳蜗螺旋神经元的氧化损伤。EGCG可以减弱Amk耳中毒时耳蜗螺旋神经元iNOS的表达,从而减轻Amk耳毒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与细胞增殖相关的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Bcl-2在外伤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视网膜前膜形成中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S-P法对外伤性PVR大鼠模型视网膜前膜做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染色结果行图象分析.结果 伤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值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14d组阳性率最高,与7d组和28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伤后TERT蛋白和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和平均光密度值出现先升高后稍降低的动态变化,14d组和21d组阳性率最高,与7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ERT、 PCNA和Bcl-2蛋白表达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TERT、 Bcl-2参与外伤性PVR视网膜前膜增殖细胞的生长调控,与细胞增殖的动态变化呈高度相关性,为反义核酸技术等基因手段预防或治疗PVR以及治疗时间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视神经损伤后RhoA在大鼠视网膜中的分布及表达变化.方法 将36只成年Long Evan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视神经损伤1、3、7 d组,共4组,每组9只,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RhoA在视网膜中的分布变化;用Western blot分析统计RhoA表达变化.结果 正常及视神经损伤后1 d,RhoA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层;3 d分布于RGCs及内丛状层;7 d分布于RGCs、内丛状层、内核层及外丛状层.Western blot示:视神经损伤后1、3、7 d,RhoA表达均高于正常组(P<0.01,P<0.05),但7 d表达量最高.结论 视神经损伤可显著增加Rho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量及分布范围,它在视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持伤后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分布。 方法 将12只成年健康SD大鼠右眼行手术视神经夹持10s,左眼行手术只暴露视神经,不夹持。伤后6h、3、7、21天各取3只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视网膜Flt-1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特征。并用图像分析仪对上述结果进行灰度量化后统计分析。 结果 正常大鼠视网膜Flt-1蛋白呈低度表达,在视网膜内外核层、节细胞层均有少量表达。视神经夹持伤后6h视网膜的Flt-1蛋白表达开始升高,3天达到峰值,7天后开始下降,21天后降至正常以下。伤后各时间点Flt-1蛋白表达灰度值与对侧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伴随有视网膜组织Flt-1蛋白表达的异常,后者可能参与伤后的视网膜及视神经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在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损伤机制,并评价葛根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耳缘静脉注射葛根素),通过前房灌注建立急性高眼压模型,观察视网膜形态学变化,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高眼压后6、12、247、2 h视网膜中凋亡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视网膜中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表达。结果模型组6 h时神经纤维层和内丛状层明显水肿,24 h视网膜变薄、神经节细胞变性、核固缩;凋亡细胞于6 h时少量表达,24 h达到高峰,72 h减少;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表达趋势与凋亡细胞一致。治疗组视网膜水肿及神经节细胞变性、核固缩程度较轻;细胞凋亡及硝基酪氨酸的表达趋势同模型组,但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中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表达增多,并参与介导神经节细胞凋亡,葛根素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过氧亚硝基阴离子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美沙芬对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血管结扎方法建立家兔视网膜缺血模型 ,正常兔作为对照组 ,观察缺血组和美沙芬治疗组缺血 30min、6 0min和 75min视网膜中谷氨酸(Glu)含量及形态学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 :发生缺血性损伤时缺血组和美沙芬组Glu的含量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随着缺血时间延长 ,视网膜内Glu含量逐渐减少 ,缺血组视网膜神经细胞特别是内颗粒层和神经节细胞持续丢失 ,而美沙芬治疗组视网膜细胞缺失现象明显减少。结论 :右美沙芬不抑制视网膜缺血后谷氨酸的释放 ,对缺血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visual loss. 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tried to treat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 (CRVO), and 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 (BRVO) with various results. However, there is no defined protocol and limited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interventions currently us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fang XueShuan Tong (FXST) in treating experimentally created RVO. Methods RVO model was first induced in forty-four pigmented rabbits through photocoagulation following injection of rose Bengal. The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based on the dose of FXST administered (212 mg/kg, 424 mg/kg, 848 mg/kg and control group). The rabbits were observed for four weeks after the procedure, using color fundus photography,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electroretinogram examinati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nterleukin-6 and nitric oxide (NO) levels in the vitreous and histopathologic evaluation were monitored. Results The obstructed vessels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reopened or anastomosed fas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mplitude of maximum b wave and the oscillatory potentia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At both two weeks and four weeks, VEGF and IL-6 levels in the vitreou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P 〈0.01), while NO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P 〈0.01). At the same time, histopathologic evaluation showed different retinal neuroepithelium structures in the different groups. Immunoreactivity of VEGF was great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Conclusion FXST was helpful in reconstructing retinal vessels in the RVO model, protecting retinal structures and improvinq visual function, and could inhibit the neovascular factor.  相似文献   

16.
爱维治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爱维治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80例(80只眼)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爱维治1200mg/d静脉滴注治疗,均以15d为1个疗程。测定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CRV)、视网膜中央动脉平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结果:应用爱维治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CRV和PSV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爱维治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