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三尖瓣返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更换起搏器的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53例.比较植入与更换起搏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尖瓣返流程度的变化.结果 两次超声心动图评估相隔(8.6士2.3)年,更换时三尖瓣返流均无显著增加(均P> 0.05).结论 基础心功能正常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尽管有着接近100%的起搏比例,但很少发生有临床意义的三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塞后梗塞区伸展的超声观察董金芳(滨州市附属医院心功能室,滨州市256603)关键词梗塞区伸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肌梗塞我院1992~1995年10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监测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区伸展(IE)病人30例,对其各区域性变异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人工心脏起搏后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研究了心脏起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以评价不同起搏方式的血液动力学效应。方法:对32例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采用M型,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心室按需起搏(VVI)不伴室房逆传(A1组)和伴室房逆传(A2组)及房室顺序起搏(DDD)(B组)的左心结构,左室的泵血功能,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结果:1,A1组与B组起搏后的心输出量(CO)明显增加(P<0.05),A2组则CO增加不明显(P>0.05),2.A1组的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受损,B组主要损害左室的舒张功能,对左室的收缩功能影响不明显。3.A2组起搏后血液动力学效应在三组间最差。结论:无论心室起搏(VP)还是房室顺序起搏(AVP)起搏后由于心率的增加均可使CO增加,但对左室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VP伴室房逆传者最为明显,VP不伴室房逆传者次之,AVP损害程度三组间最轻,因此,AVP也并非真正的生理性起搏器,临床上提倡埋植更新近生理状态的起搏器(多部位心脏起搏),以保持良好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双腔心脏起搏时不同房室间期状态下的心搏量情况。结果表明,最佳房室间期与最差房间期状态下的心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房室间期的选择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快速右心室起搏猪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0头猪进行快速右心室起搏,起搏前及起搏3周关闭起搏器后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射血时间(ET),计算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做功指数(Tel指数)。结果猪快速右心室起搏后其症状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符合充血性心力衰竭改变,且接近于扩张型心肌病。结论快速右室起搏致心力衰竭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律失常的诊断(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心律失常。方法:通过分析房室激动顺序,频谱中各波的特征和相对关系,分类诊断胎儿心律失常。结果:21例胎儿心律失常中房性早搏12例,室性早搏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通过给孕妇吸氧等治疗,胎儿早搏大多可消失。结论:超声多普勒不但对胎儿心失常分类诊断明确,也可用于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通过双心室起搏来实现心脏机械同步化,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1],但仍有20%~30%的心力衰竭病人疗效不佳[2],目前认为起搏参数优化是提高CRT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3].本研究应用超声心动图指标评价起搏参数优化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超声心动图指导起搏参数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双腔心脏起搏时不同房室间期状态下的心搏量情况.结果表明,最佳房室间期与最差房室间期状态下的心功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房室间期的选择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回顾分析7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病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③结果 心脏扩大46例,占64.8%,以右心房及左房室扩大为主,并发二、三尖瓣反流多见,分别占62.0%和63.4%;并发肺动脉高压45例,占63.4%,以轻度为主。④结论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心脏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可估测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起搏器不同起搏方式对老年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安置VVI和DDD型起搏器患者安置前、后超声心动图对比观察左心室结构和射血分数变化。结果VVI起搏方式患者左房内径增大(P<0.05),射血分数下降(P<0.05),DDD起搏方式心脏结构及射血分数变化不大。结论有起搏器置入适应症的患者,为减少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应当选择房室顺序起搏为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探讨房室序贯同步和心室同步起搏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应用体外程控仪将每例患者的起搏器随机程控为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VVI)、非同步房室起搏(DOO)、抑制型按需心房起搏(AAI)3种起搏方式,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结果]在20例病人中,VVI起搏仅7例可见到A峰;与AAI和DOO起搏相比,VVI起搏时E峰(0.68±0.19 vs 0.62±0.15 vs0.82±0.16),E/A比值,mAV,mDV和E-VTI均有显著增高(P<0.05),而A峰(0.70±0.26 vs 0.65±0.20 vs0.41±0.09),AFF和IVRT显著降低(P<0.05);与DOO起搏相比,AAI起搏时E峰(0.62±0.15 vs 0.68±0.19)显著升高(P<0.05)。[结论]房室序贯同步和心室同步对左室舒张功能有重要影响;在人工心脏起搏治疗中,对合适的病人选择房室全自动型起搏(DDD)、AAI等符合生理性的起搏器,对改善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技术观察双腔起搏器患者在不同房室间期(AVI AV interval)起搏对即刻心功能EF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acoustic quantification,AQ)技术观察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11例无心力衰竭患者的双腔起搏器在不同房室间期起搏对即刻左心功能EF的影响,通过评价左心功能选择最佳房室间期.结果 CHF组随着AVI延长EF略呈下降趋势,最佳AVI97.22±19.54ms.无心力衰竭组随着AVI延长EF呈增加趋势;最佳AVI54.55±24.54ms;但两组患者不同AVI起搏的EF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技术能够实时地评价不同AVI患者的即刻左心功能,选择最佳AVI.  相似文献   

14.
屈锐毅 《当代医学》2007,(15):91-93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技术观察双腔起搏器患者在不同房室间期(AVI AV interval)起搏对即刻心功能EF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acoustic quantification,AQ)技术观察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11例无心力衰竭患者的双腔起搏器在不同房室间期起搏对即刻左心功能EF的影响,通过评价左心功能选择最佳房室间期.结果 CHF组随着AVI延长EF略呈下降趋势,最佳AVI97.22±19.54ms.无心力衰竭组随着AVI延长EF呈增加趋势;最佳AVI54.55±24.54ms;但两组患者不同AVI起搏的EF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声学定量技术能够实时地评价不同AVI患者的即刻左心功能,选择最佳AVI.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探讨应用其诊断胎儿结构性心脏异常的重要意义。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妊娠20--41周的胎儿872例。常规检测心脏位置及心胸比例、四腔心及房室大小比例、房室间隔情况、大动脉关系及内径;并应用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所有胎儿均出生后随访.结果:经验证共发现心血管异常18例,其中结构性心脏异常12例,非结构性心脏异常6例。结构性心脏异常中10例为胎儿期超声心动图发现,2例为出生后随访发现异常。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有助于及时判定胎儿心脏结构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myocardium,NVM)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以提高临床及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用二维、M型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疑似病人进行多方位、多切面的探查,以获取其心脏形态、结构及血流信息改变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二维显示病变处心肌内外为截然不同的两层,外层较薄,表现为回声较强的致密层,内层较厚,显示为为突出的肌小梁及深陷其间的隐窝,呈“蜂窝状”,好发于左心室心尖部、侧壁。左房室增大,可合并室壁隐窝或房室腔内血栓形成。(2)病变处心内膜呈波浪状。(3)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该处室壁运动幅度低平,收缩期室壁增厚率下降。(4)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深陷于肌小梁间的隐窝内可见血流信息,并与心室腔相通。(5)晚期患者受累心功能减低。结论:NVM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超声心动图在无明显症状阶段即可诊断,是诊断NVM的较可靠而简便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林慧  吴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1):532-53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限制型心肌病的准确性。方法对5例限制型心肌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限制型心肌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较明显,表现为心肌、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致密;房室瓣受累;室壁舒张运动受限。除1例误诊为缩窄性心包炎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均可作出正确诊断。结论超声对限制型心肌病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最终确诊则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房室顺序起搏下,比较右心耳、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起搏时心输出量(CO)的变化,明确右室流出道起搏是否优于右宝心尖部起搏。方法:18例病窦综合征的病人分别按顺序进行右心耳、房室顺序右室心尖部和房室顺序右室流出道起搏,采用心导管法分别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CO,并计算心脏指数,记录心电图。结果:右室心尖部起搏时CO较右心耳起搏降低19%(P<0.01),右室流出道起搏时CO较右心耳起搏降低9.4%(P<0.05),而较心尖部起搏提高12%(P<0.05)。心尖部起搏和流出道起搏较右心耳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明显延长,而室间隔起搏体表心电图QRS时限比心尖部起搏平均缩短18ms(P<0.001)。结论:在房室顺序起搏下,短期的右室流出道起搏较右室心尖部更有利于心输出量的改善,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9.
游向东  傅国胜 《浙江医学》1998,20(7):385-386,392
对15例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评价,结果发现13例在起搏频率为60 ̄80次/min时,心房按需型(AAI)起搏每搏量(SV)和心输出量(CO)最大,其次为房室顺应型(DDD),心室按需型(VVI)最低(P〈0.05)。随起搏频率的提高,3种起搏方式SV、CO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AAI和DDD起搏时,随起搏频率的提高,二尖瓣下叔谱A峰进行性前移,E峰流速积分值(Ei)/A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16例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有关参数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术后左房室缩小,二尖瓣瓣口面积增大,二尖瓣瓣口量大血流速度减慢,二尖瓣口跨瓣压差降低;提示二维多普超声心动图可作为PBMV术前病例选择,术后疗效评价的简便,可靠的诊断手段,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