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在胆碱能抗炎通路(CAP)中miR-205表达变化和对脓毒症小鼠脑、心、肾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调节作用。方法:15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成3组:脓毒症组和CAP组各6只,对照(control)组3只,分别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5mg/kg+生理盐水,LPS 15mg/kg+GTS-21 4mg/kg,等量生理盐水。24h后处死小鼠取材心、肾、脑组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脓毒症小鼠和胆碱能抗炎通路小鼠的脑、心、肾组织中miR-205与HMGB1的表达。结果:脓毒症小鼠脑、心、肾组织的miR-205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_2、P_4、P_6>0.05),CAP组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_1、P_3、P_5<0.001)。脑、肾组织中HMGB1的表达CAP组较脓毒症组有明显降低(P_1、P_3<0.001)。心肌组织中HMGB1的表达在脓毒症组和CAP组差异无显著性(P5>0.05)。结论: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时,脑、心、肾组织中表达升高的miR-205降低脑、肾组织中HMGB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特异性胆碱能受体α7nAChR进行干预,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在脓毒症早期对炎症与免疫的调控。方法 采用SPF级SD大鼠64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只: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8只:大鼠剖腹但不进行盲肠结扎穿刺法(CLP)制备脓毒症模型,并予哌拉西林(50 mg/kg,腹腔注射,3次/d,连续3 d);脓毒症组共48只,采用CLP脓毒症模型制备,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6只:予哌拉西林(50 mg/kg,腹腔注射,3次/d,连续3 d)及生理盐水(1 mL/100 g,腹腔注射,3次/d,连续3 d);GTS-21组16只,哌拉西林使用同脓毒症组,并以GTS-21(4 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进行干预;甲基牛扁亭(MLA)组16只:哌拉西林使用同脓毒症组,并以MLA(4.8 mg/kg,腹腔注射,1次/d,连续3 d)进行干预。记录各组大鼠MSS评分并进行短程HRV分析,3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液,采用ELISA测定血清TNF-α、IL-1α、IL-10、IL-6、HMGB1、sCD14等细胞因子、采用细胞流式方法测定淋巴细胞CD4+CD25+ Treg与TH17阳性细胞比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大鼠MSS 评分明显升高,HRV指标(SDNN, RMSSD, HF, SD1, SD2)明显下降(P<0.05);GTS-21明显改善了脓毒症MSS评分(P<0.05),MLA较GTS-21明显增加MSS评分(P<0.05),二者对HRV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脓毒症大鼠血清TNF-α、IL-1α、IL-10、IL-6、HMGB1、sCD14浓度、淋巴细胞CD4+CD25+ Treg与TH17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Treg/TH1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GTS-21能明显降低脓毒症血清TNF-α、IL-1α、IL-6、HMGB1、sCD14浓度及TH17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MLA增加脓毒症 大鼠血清TNF-α、IL-1α、IL-10、IL-6、HMGB1、sCD14浓度与CD4+CD25+ Treg,TH17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模型组大鼠Treg/TH17,与GTS-21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AP对脓毒症早期炎症与免疫反应具有明显的负向调控作用,HRV部分指标能较好的反应CAP对炎症与免疫的调控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LPS诱导RAW264.7细胞内HMGBl转位及其释放.方法: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小鼠RAW264.7细胞20 h,用荧光显微镜观察LPS诱导RAW264.7细胞HMGB1的分布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MGB1在胞核及培养上清中的水平.结果:LPS处理小鼠RAW264.7细胞20 h后,培养上清中的HMGB1水平明显增加,胞核HMGBl含量减少,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LPS能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HMGB1,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COX/5-LOX双重抑制剂ZLJ-6对脂多糖(LPS)诱导下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LPS (1μg/mL)刺激生长良好的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在不同浓度的ZLJ-6( 3,10,30 μmol/L)作用下,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含量,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环加氧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激酶(iNOS) 的表达。ZLJ-6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释放以及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生成,同时抑制COX-2和iNOS的表达。结果表明,ZLJ-6具有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通过抑制COX-2、iNOS的表达以及炎症介质NO以及TNF-α、IL-6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活性成分苦柯胺B(kukoamine B,KB)体内外拮抗脓毒症的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双偏振极化干涉测量技术测定KB与大肠埃希氏菌LPS、CpG ODN 1826的亲和力,并用鲎试剂法检测KB对大肠埃希氏菌LPS的体外中和作用,采用ELISA法体外检测KB对LPS和CpG DNA单独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热灭活大肠埃希菌和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在腹腔注射热灭活细菌菌液小鼠脓毒症模型中,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KB(低、中、高剂量)组、和临床药物组(血必净和乌司他丁),观察比较7 d内各组动物死亡率。结果 KB与LPS和CpG ODN1826的KD值分别为7.38 nmol/L和197.2 nmol/L,在体外KB能够明显抑制LPS对鲎试剂的促凝作用(P<0.05,P<0.01),对热灭活细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明确的量效关系(P<0.05,P<0.01)。在体内实验中,KB对重度和极重度脓毒症模型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KB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临床药物组(P<0.05,P<0.01)。结论 KB作为一种多病原分子的中和剂,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且效果显著优于现有临床用药血必净和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活性成分苦柯胺B( kukoamine B,KB)体内外拮抗脓毒症的药理活性.方法 采用双偏振极化干涉测量技术测定KB与大肠埃希氏菌LPS、CpG ODN 1826的亲和力,并用(尝)试剂法检测KB对大肠埃希氏菌LPS的体外中和作用,采用ELISA法体外检测KB对LPS和CpG DNA单独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热灭活大肠埃希菌和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炎症介质TNF-α和IL-6的抑制作用.在腹腔注射热灭活细菌菌液小鼠脓毒症模型中,将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KB(低、中、高剂量)组、和临床药物组(血必净和乌司他丁),观察比较7d内各组动物死亡率.结果 KB与LPS和CpG ODN1826的KD值分别为7.38 nmol/L和197.2 nmol/L,在体外KB能够明显抑制LPS对鲎试剂的促凝作用(P<0.05,P<0.01),对热灭活细菌刺激RAW 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明确的量效关系(P<0.05,P<0.01).在体内实验中,KB对重度和极重度脓毒症模型均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KB组小鼠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临床药物组(P <0.05,P<0.01).结论 KB作为一种多病原分子的中和剂,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发挥对脓毒症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且效果显著优于现有临床用药血必净和乌司他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高变区1(HVR1)模拟表位7肽(7P)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RAW264.7细胞,用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TNF-α、IL-6,用不同浓度(5.0、10.0、20.0、40.0、80.0、160.0μg/mL)的7P进行干预,应用单溶液细胞增殖(MTS)法检测7P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7P可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影响细胞因子释放作用与细胞毒作用无关。结论 7P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PS刺激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TNF-α和IL-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Erbin蛋白在GTS-21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胞壁酰二肽(MDP)诱导的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正常培养的RAW264.7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S组),MDP组(M组):MDP(10μg/ml),GTS-21组(G组):MDP(10μg/ml)+α7nAChRs特异激动剂/GTS-21(50μg/ml),Erbin shRNA干扰组(R组):MDP(10μg/ml)+GTS-21(50μg/ml)+Erbin shRNA。在MDP刺激后1,6,24h时间点提取标本,每个时间点10个样本。Western检测Erbi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Erbin的免疫定位,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印迹)检测NF-κB活化,ELISA检测TNF-α、IFN-γ等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MDP刺激后,Erbin表达升高,NF-κB活性增强,TNF-α、IFN-γ水平显著增加;与M组相比,G组Erbin表达明显升高(P<0.05),NF-κB活性降低(P<0.05),TNF-α、IFN-γ水平均下降(P<0.05),与G组相比,R组Erbin表达明显下降(P<0.05),NF-κB活性增强(P<0.05),TNF-α、IFN-γ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Erbin蛋白是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MDP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关键调控蛋白,起负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表达和释放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的抑制作用.方法 传代培养的小鼠RAW264.7细胞分5组接种于6孔板,每组为3孔.C组为仅加RPMI 1640培养液的对照组,LPS组为在RPMI 1640培养液的基础上加500 ng/mL LPS的诱导组,M1组为在LPS组基础上加1 mmol/L硫酸镁的干预组,M5组为在LPS组的基础上加5 mmol/L硫酸镁的干预组,M10组为在LPS组基础上加10 mmol/L硫酸镁的干预组.孵育24 h后,收集细胞及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HMGB1 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MGB1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M1、M5、M10组的RAW264.7细胞活性分别为1.35±0.10、1.34±0.11、1.31±0.0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PS、M1、M5、M10组细胞上清液中HMGB1蛋白的含量分别为(82.80±9.15)、(81.26±8.47)、(56.69±6.21)、(50.71±6.62)ng/mL,均显著高于C组(C组为0,P值均<0.05);M5、M10组细胞上清液中HMGB1蛋白的含量均显著低于LPS及M1组(P值分别<0.05或0.01).LPS、M1、M5、M10组细胞中HMGB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35±0.161、1.416±0.124、0.873±0.093、0.774±0.067,均显著高于C组的0.195±0.020(P值均<0.05);M5、M10组细胞中HMGB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LPS及M1组(P值分别<0.05或0.01).结论 硫酸镁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表达和释放HMGB1,通过抑制与脓毒症致死性密切相关的关键炎性因子,可能对脓毒症患者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毛樱桃总黄酮(PTTTF)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人中性粒细胞(PMN)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DXM)组和不同剂量(0.4、4.0和40.0 mg·L-1)PTTTF组。采用RT-PCR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W264.7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2(JNK)和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和PMN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L-6、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PMN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4.0及40.0 mg·L-1PTTTF组和DXM组RAW264.7细胞中IL-1β、iNOS、TNF-α和HMGB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PMN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PTTTF能够下调LPS诱导的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S期细胞百分率,促进其凋亡,并下调NF-κB、ERK1/2和p-JNK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