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比早期肺癌治疗中开胸肺叶切除术与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分为两组,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第1天、5天的CPR水平、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腔置管引流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P0.05。结论早期肺癌治疗中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情况,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治疗肺癌患者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行肺部手术的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为传统开胸术,观察组患者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康复时间、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情况,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72例早期肺癌患者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中,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1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治疗早期肺癌的推荐术式。  相似文献   

6.
张志强  申佃京  张召卓  付强 《医学综述》2013,19(6):1149-1150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临朐县人民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例,其中通过全胸腔镜下传统式手术17例(对照组),全胸腔镜下单向式手术26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数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生存率的改变。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患者,观察组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使用哌替啶患者的比率高于观察组(P<0.05);术后随访41例患者,失访2例,随访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死亡2例和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创伤更小、恢复快,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在手术根治性、安全性及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差异,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临床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VATS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62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OT组.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的时间为(3.71±0.56)d、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为(5.31±1.21)分,均显著低于OT组的(4.82±0.73)d和(7.01±1.65)分(P值均<0.05).结论 对于临床早期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仿,术后康复明显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0):57-5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早期肺癌患者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情况等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且其术中失血量[(113.0±28.3)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7.4±64.8)mL];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10.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林 《求医问药》2014,(18):204-205
目的 :探讨分析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开放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复杂原发性肺癌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60例复杂原发性肺癌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切口疼痛程度、引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术后生存率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清扫的淋巴结数量和术后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切口疼痛程度、引流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原发性肺癌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总结高州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235例Ⅰ/Ⅱ期肺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手术类型、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生存率。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成功222例,13例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分期Ⅰ期185例,Ⅱ期50例,术后3年生存率为85.7%。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根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可行、安全的,更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胸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近20年来胸腔镜手术已成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术式。研究表明对于<3 cm的周围型肺癌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结果手术成功率、病死率、复发和生存,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术后合并症、1年生存等均未见明显差异。胸腔镜和传统手术方式的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均无明显差异,对病灶直径 < 2 cm 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了胸腔镜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观察5年生存率(79.9% vs 81.0%)和无病存活率(59.4% vs 64.2%)无明显差异。近期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进行肺叶切除是肺癌微创治疗的另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经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应用全电视胸腔镜完成的肺叶切除的患者共125例,对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全胸腔镜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病例1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与文献报道无明显差异;全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全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肿瘤安全、可靠,患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11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和站数、术后并发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为49~350(158.0±52.8)min,术中出血量50~400(125.8±84.4)ml,清扫淋巴结3~38(19.7±7.4)个,清扫淋巴结站数1~11(6.9±1.6)站。有2例患者中转开胸。术后无患者发生支气管胸膜瘘以及大片肺不张,拔管后出现胸腔积液11例,房颤9例,气胸8例,肺部感染7例,切口延迟愈合5例,乳糜瘘1例。有2例术后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风险基本等同于一般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可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切口美观,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斌  谭雪梅  袁宁 《重庆医学》2011,40(18):1804-1806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行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4例,按其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组(n=32,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OT组(n=32,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明显少于OT组(P<0.05)。术后第1、3天OT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VAT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5天血清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VATS组于术后第1、5天时间点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安全、可靠,具有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胸腔镜单操作孔法与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4例,分为单操作孔组及单孔组各27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一般临床观察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单操作孔组,单孔组的手术时间长,术后至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多(均P<0.05);单孔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单操作孔组,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胸腔镜单操作孔法,单孔法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时创伤面积小,患者疼痛感较低,临床实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彭湘洪  康松涛  吴坤  陈剑  过江  张学峰 《西部医学》2012,24(1):56-57,60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eic surgery,VATS)手术行肺叶切除的安全性和对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连续完成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35例,其中原发周围性肺癌28例,良性肿瘤7例。胸腔镜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第一操作孔(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第3肋间2.5~3cm(上、中叶)或第4肋间(下叶)、第二操作孔肩胛线与腋后线之间第9肋间1.5~2cm;不用胸撑开器。施行右肺上叶切除10例,右肺中叶切除2例,右肺下叶切除5例,左肺上叶切除10例,左肺下叶切除8例。恶性肿瘤同时施行标准淋巴结清扫。结果并发右下肺炎1例,右肺中叶肺不张1例,均经保守治疗而痊愈。无二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15个月,1例术后12个月发生远处转移。结论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肺癌早期疗效肯定,行肺叶切除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肺癌的早期诊断,探讨小肺癌临床处理方案。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39例小肺癌患者纳入研究,全部病例术前均进行了胸部CT检查和后前位胸片检查。全部病例作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3组及以上),其中2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18例胸腔镜。所有标本均送术中冰冻。术后随访6~90个月。结果术后病理显示腺癌19例,肺泡细胞癌14例,鳞癌7例。清扫的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4例失访,2例死于其他疾病,1例术后第6年肿瘤复发,其余32例均存活并未见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小肺癌诊断主要依据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孤立肺结节并常含部分磨玻璃密度,常规抗炎治疗无变化。胸腔镜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是小肺癌治疗的良好方式,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胸膜腔粘连是否为中转开胸的指征及术中处理办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组施行胸腔镜手术75例,男48例,女27例;年龄16~81岁,平均年龄(41.4±16.4)岁。疾病分类:原发性肺癌22例,肺良性占位22例,气胸17例,纵隔肿瘤7例,心脏疾病7例。手术方式:手术通过常规胸腔镜切口完成,特殊情况下转为开胸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术中伴随胸膜腔粘连患者,根据其粘连形状及严重程度,予相应处理。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全组手术时间30~235 min,平均(88.4±16.0)min,术中出血10~600 ml。术中发现胸膜腔粘连33例(44.0%),其中肺良性占位患者伴胸膜腔粘连15例(68.2%),恶性肺肿瘤伴胸膜腔粘连10例(45.5%)。全胸腔镜完成手术66例(88.0%),中转开胸或胸腔镜辅助切口9例,中转开胸率12.0%。中转开胸原因:病变复杂累计其他脏器2例,淋巴结干扰2例,出血1例,患者过于肥胖腔镜无法完成1例,胸膜腔广泛致密粘连、呈闭锁状态3例(占胸膜腔粘连患者9.1%)。结论胸膜腔粘连是胸腔镜手术中常见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手术中转开胸的指征。需术中根据不同情况做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Muscle-Sparing开胸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结果。方法56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胸腔镜辅助肋间切口(VAMT)肺叶切除术(VAMT组)20例和微创Muscle-sparing开胸(MST)肺叶切除术(MST组)3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两组围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MST组手术时间(90 min)明显短于VAMT组(150 min,P<0.01)。结论VAMT和MST下行肺叶切除术均安全、可行,但前者适合于较早期的肺癌患者,后者几乎可应用于所有有手术指征的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